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

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

這種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截然不同的殖民思路,只是大順在南洋地區的樣板。

過了南洋,將來經略印度的時候,自然不會採取這種形式。

對皇帝來說,劉鈺說的印度的誘惑,是收土地稅,充盈國庫和內帑。想要收土地稅,就不可能照錫蘭模式來。

而南洋地區,則完全都可以照着錫蘭模式來,因爲對皇帝來說,南洋的利益在於貿易,而不在於收稅。也不太可能收到稅,難度太大。還是這種佔領幾個據點,控制貿易,剩下的那些小國,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一些。

在這份明面的條約簽訂之後,拉傑辛赫也和大順這邊的使節,簽訂了一個口頭上的密約。

大順支持拉傑辛赫的王位和王權,並且不承認拉傑辛赫不承認的繼承人;拉傑辛赫將派出親信,前往大順京城,朝貢皇帝,以此換取大順對拉傑辛赫家族的支持。

只在朝貢的形式上,還要與朝鮮等國有所區別。

到了大順京城,該跪的跪、該拜的拜。

但要是拉傑辛赫沒了,新的繼承人繼位的時候,大順不能像對朝鮮或者琉球那樣,派個天使過來,讓繼承人跪在地上接受天朝的冊封,纔算是正式繼位。

這一點,杜鋒雖然沒有貿然答應,怕將來擔上說不清的責任,但也耍了個滑頭。

他覺得拉傑辛赫還年輕,繼承人還沒確定,暫時也死不了。等到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就是了,說不定等他快死的時候,大順都已經在南印度站穩了腳跟,到時候就算大順還想客氣,怕他自己都不敢這麼不客氣。

這種小心思其實很危險,弄不好將來就要出大事,被朝中的人攻訐。但杜鋒是個山林裡的野小子,根本沒有在朝堂歷練過,很多時候是自以爲自己很聰明,但沒有經歷過朝堂的爭鬥,終究差的太遠。

幾項條約簽完,杜鋒鬆了口氣,覺得這邊的事算是穩了。

條約的幾項條件,都達成了劉鈺給出的底線,杜鋒自己也相當滿意。他不想把寶貴的兵力,用在錫蘭這個根本達不成封侯功勞的小地方。若是在這裡被牽扯的兵力太多,將來的很多事,便不好做了。

…………

與錫蘭這邊以勸降爲主,能不打就不打不同。

在馬六甲以東,一場以殺雞儆猴爲目的的戰爭,正用一種南洋諸國前所未見的浩大陣勢展開。

很多時候,其實完全沒必要打的看起來這麼激烈,但偏偏激烈的程度在南洋可謂曠古爍今了。

這應算是殺雞用殺牛刀的典型了。一共八艘武裝商船規模的艦隊,大順憋出了一支標準的戰列艦艦隊來打。

基督歷1745年剛過,巴達維亞總督瓦爾克尼爾就開始變得焦頭爛額。

在萬隆火山地區的華人起義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井裡汶的要塞。

駐紮在井裡汶的400守軍,在激烈的抵抗之後,不得不宣告投降。

至此,整個爪哇島貫通東西的要道,被糖廠起義軍徹底切斷。這對巴達維亞殖民政府來說,可算是個最壞的消息了。

從逃回了士兵嘴裡複述的戰鬥情況,瓦爾克尼爾便召集了巴達維亞的軍方人員和議事會成員,詢問他們該怎麼辦。

怎麼辦暫時還不清楚,但是會議一開始,大家一致地對英國人破口大罵。

四年前,東印度公司的海軍,進攻特拉凡哥爾土邦,被特拉凡哥爾擊敗。這件事公司一直封鎖消息,不希望讓南洋諸國知曉。

一旦荷蘭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在東南亞的統治就會岌岌可危。

巴達維亞的高層很清楚,現在的公司,就是一個泥足巨人、一個被拔掉了牙齒的老虎、被剪斷了爪子的獅子。

一旦荷蘭人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那些早就心有不滿的土著酋邦,就會產生反抗之心。

關鍵是,這個特拉凡哥爾土邦,憑什麼能擊敗公司的艦隊?

這不是什麼秘密,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出手了,沒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支持,特拉凡哥爾這個土邦,不可能海戰戰勝VOC的艦隊的。

兩國在歐洲,是盟友關係。奧蘭治親王,還是英國國王的女婿。在這場關於奧地利王位繼承的戰爭中,兩國並肩作戰。

可是在亞洲,兩國的東印度公司卻互相捅刀子。而且還是單方面的,荷蘭被捅,因爲荷蘭東印度公司現在實在是無力去反捅英國人。

這幾年因爲錫蘭移民的事,巴達維亞的財政相當的緊張。沒錢,啥事也辦不成。

可又真的沒辦法不花這個錢。

殺又不敢殺。得哄着大順,不然大順的艦隊來了,興師問罪,那可怎麼辦?影響了對華貿易,巴達維亞的高層全都得擼一遍。

不殺,萬隆地區就有一支強大的華人爲主體的起義軍,這些沒工作的人只怕轉身就去投身義軍了。

雖然這些移民的華人奴工的待遇很不好,但是再不好,移民也是要花錢的。

大順在錫蘭還有監督人員,死亡率要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否則大順這邊肯定會找麻煩。

運人、吃住,這些都得花錢。

這幾年巴達維亞的財政,真的是窮的叮噹響。移民也導致了整個巴達維亞的公司中層職員的天怒人怨。

歷史上,紅溪慘案發生之後,中層的人狠狠發了一筆財。幾個華人大富豪的莊園、財產,全都被分了。

現在,他們不敢搶。

原本中層還能靠受賄弄點錢,比如糖廠需要的華人奴工,都可以閉一隻眼睜一隻眼,不查居留許可證問題。

但現在,中層的這份收入沒了;公司總部不斷抓緊對華貿易,中轉港地位堪堪努力維持着,多方博弈之下錫蘭的貨物要先繞回巴達維亞再去荷蘭,爲的就是遷就地方利益;製糖業的蕭條,中轉貿易的消亡,帶動的是商業的服務業的蕭條。

一邊是英國人在錫蘭、印度、乃至於爪哇捅刀子。

一邊是中層員工極度不滿,自從移民政策開啓之後,光瓦爾克尼爾知道的員工向總部投訴他這個總督的信,就有十幾封。

一邊還有大順向盯王八蛋似的盯着公司的華人政策。

以及,萬隆地區的起義,圍剿了兩次,損兵折將。那些義軍有火槍火炮,也算是可以理解,英國人給的嘛。

然而,第二次圍剿的時候,這些義軍連埋伏都沒打,而是直接擺開了陣勢會戰,敲着戰鼓、列陣陣線,在近距離一波齊射,直接打崩了公司的軍隊。

有槍有炮,都不可怕。

錫蘭島上的僧伽羅人,也有槍炮,照樣不堪一擊;南洋酋長們,手裡的火槍也不少,可照樣被荷蘭人輕而易舉擊潰。

可能列陣野戰,這就非常可怕了。

第二次圍剿失敗之後,瓦爾克尼爾趁機先把責任都推給了駐軍軍頭的無能,因爲駐軍的軍頭一直都想當總督,和瓦爾克尼爾是競爭關係,還時不時寫信向董事會告狀。

然後便在1743年,和萬隆地區的義軍,簽訂了一份條約,承認這些義軍對周邊的控制。

暗地裡,是想要調兵遣將,準備再來一波圍剿。那裡,離着巴達維亞太近了,而且若是不能撲滅,恐怕很快爪哇地區的酋長們就要聯合他們反叛了。

這波緩兵之計,瓦爾克尼爾覺得用的不錯。

可是,不曾想,主動撕毀條約的,不是他們的公司,而是那些華人起義軍。

野戰已經足夠讓巴達維亞的上層震驚的了,現在居然直接攻棱堡了,而且還是非常標準的攻棱堡戰術,七天時間就讓守軍崩潰投降。

對此,瓦爾克尼爾面對着巴達維亞的高層,神色極爲慎重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先生們,現在不是罵那些無恥的英國人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奪回井裡汶,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回。”

“我們已經證明了,我們可能無法控制山區。”

“但是,如果連沿海城市,我們都無法控制的話,那將是公司在東南亞統治崩潰的開端。這是多米諾骨牌,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

“公司至少要證明,在沿海地區,我們仍舊擁有絕對性的統治力量。”

“幸好,經過移民事件,巴達維亞的治安情況得到了好轉。大量的烏衫黨成員都被送去了錫蘭,城中的華人都是繳納人頭稅的良民,他們孱弱而膽小,擔心自己的瓶瓶罐罐和家產,不敢做出任何壞的舉動。”

“我們可以留下少部分兵力防守巴達維亞,調集勿加泗、三寶壟、馬都拉的軍隊和艦隊,徵召船隻,讓這些人認識到公司的武力,仍舊不是他們可以在沿海地區挑戰的。”

瓦爾克尼爾的想法還是正確的,荷蘭人對火山地區的圍剿失敗,雖然動搖了一些公司的統治威信。

但是,各個土邦酋長小國們,還是需要做生意的。荷蘭人固然攻不進山區,但反過來,荷蘭人對山區的興趣也不大,並沒有把手伸到山區。

可是,如果沿海地區都守不住,那問題可就大了。

那些小國對沿海地區的城市,可是垂涎已久。一旦奪取了沿海城市,又爲何非要與荷蘭人做生意?用更高的價格賣給葡萄牙人、英國人、甚至法國人,不好嗎?

這一次井裡汶被攻陷的消息,是瞞不住的。可以說,整個爪哇島上的無數雙眼睛,都在盯着荷蘭人的動作,都想知道荷蘭人是不是連沿海地區都守不住了。

(本章完)

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56章 埋伏第398章 主心骨第934章 覺醒(六)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047章 大改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1222章 開戰(一)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222章 開戰(一)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009章 親不親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509章 回報率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941章 自覺(三)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809章 閹黨(下)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000章 扶植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733章 朋友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255章 兩制第477章 四凶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052章 定性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328章 問罪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95章 任俠士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345章 畫餅第585章 要忍讓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13章 小人哉第197章 活路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861章 哄一鬨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166章 備戰(五)第810章 聖君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437章 唯手熟爾
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56章 埋伏第398章 主心骨第934章 覺醒(六)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047章 大改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1222章 開戰(一)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222章 開戰(一)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009章 親不親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509章 回報率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941章 自覺(三)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809章 閹黨(下)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000章 扶植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733章 朋友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255章 兩制第477章 四凶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052章 定性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328章 問罪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95章 任俠士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345章 畫餅第585章 要忍讓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13章 小人哉第197章 活路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861章 哄一鬨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166章 備戰(五)第810章 聖君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437章 唯手熟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