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不過很快,侍劍就沒有心情在這些事上花心思了,因爲白水潭學刊一事,桑充國被拿進了開封府大牢,石桑兩府都陷入了空前的焦慮和忙亂中。身爲石越身邊的書僮、小廝兼第一紅人,侍劍自覺自己比別人更多一份責任,更何況他內心深處還潛藏着難以言表的恐懼。

“李先生,您也派點事給我做吧!”侍劍跟在李丁文身後哀求,由於連日的憂慮和恐懼,侍劍再也無法隨時隨刻維持開朗活潑的陽光少年形象,他瘦了一圈,複雜的目光中不時泄露出一些幽暗的情緒。

李丁文轉頭看着他,臉上難得地露出一個勉強可以稱作“溫和”的表情,道:“你還小,這些事不急着參與。公子這些日子寢食難安,身子虛弱不少,你照顧好公子的飲食起居纔是最要緊的,可明白?”

侍劍勉強點點頭,他看着腳下的青石地,目光有些怔怔的,心中滿是自厭自棄,澀聲道:“李先生,公子——還有桑公子——會不會有事?”

李丁文沒有哄小孩的習慣,若非察覺到面前這小子急需安慰,他鐵定白眼一翻轉身就走,因此,他拍拍侍劍的肩膀,溫聲道:“公子和桑公子都不會有事的,我保證!好了,去叫廚房弄些可口清淡的東西,等公子回來,好歹勸他多吃一點,別淨瞎想。”該說的話說完了,他也不管侍劍有沒有聽進去便徑直離開,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李丁文的保證,讓侍劍略微放心了些,他看着李丁文遠去的背影,心中安慰自己:李先生是很有本事的人,他說公子沒事,公子自然不會有事;況且,公子他們是在跟人鬥,又不是在跟天鬥!如此一想,果然覺得心中輕鬆許多,他捏捏自己的面頰,努力調動面部肌肉和情緒,讓自己維持着明朗少年的形象——雖然此時閤府上下的臉上都應該掛點憂慮,但侍劍知道自己的憂慮是發自內心的,只多不少。

廚房已不是安大娘的天下了(注)。安大娘廚藝平平,石越不挑嘴,對那些不甚好吃也不甚難吃的飯菜並不挑剔,李丁文卻是個能享受便斷不肯吃苦的主,若條件艱苦,頓頓粗茶淡飯他也不會有絲毫不滿,但現在石府又不窮,爲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長期忍受一個半調子廚娘的半拉子廚藝實在毫無道理!再說將來難免要留一些位高權重的客人吃飯,這樣的廚藝也太丟石府的臉!在李丁文力主之下,石府新進僕人中便包括了一名手藝出衆的大廚和一名學徒小廝。

侍劍到廚房時,廚子正在準備午餐的材料,侍劍把李丁文的意思說了,便默默地坐在一邊打下手,大廚本想問問前面的情形,見他這樣也就算了。侍劍看看周圍,想到以前公子帶着自己在廚房吃飯的情形,心中說不清是什麼感覺:現在石府人口越來越多,規矩也一天天嚴明起來,雖然公子對自己仍一如既往的好,好得讓自己心口發軟,可那種大清早與公子一起在廚房吃飯的溫馨時光已不會再有了!

不過公子也挺怪的!爲什麼他就是不肯用丫環呢?桑府丫環給公子上茶添飯時,公子會說一聲“謝謝”或點頭致意,說起話來也還挺客氣的,不像是厭惡丫環的樣子,爲什麼就是不肯用呢?人都說女孩兒是解語花,若公子身邊有一兩個女孩子,時時勸解寬慰一下,說不定公子便不會這般煩惱!想到女孩子他便又想到了楚雲兒和桑小姐,以往公子有煩惱時,便會去碧月軒看看楚雲兒,現在公子沒空去碧月軒,而楚雲兒也不便來石府,這朵解語花便用不上;而桑小姐雖然也與公子相處融洽,但她是桑公子的妹妹,看到她公子自然也會想到身陷牢獄的桑公子,說不定還要反過來安慰她。

在廚房呆了一陣,侍劍想起石越特別喜歡吃宜香齋的千層餅和五子糕,便提了食盒向宜香齋走去,他怕石越回府後找不到他,便不敢多耽擱,一路上半跑半走,買了熱氣騰騰的千層餅、五子糕以及另外幾樣點心,又緊趕慢趕地返回石府,石越還沒有回來,侍劍便將點心交給廚房溫着。中午時,大廚拿出看家本領,熬了肉桂薏米粥和什錦水果粥,又備好了幾樣精緻清淡的小菜,石越並沒有回來吃,只便宜了李丁文大快朵頤。

石越回來時,很疲憊,臉色比早上出門時更蒼白幾分,看見侍劍候在門房裡,便道:“請李先生到書房來。”

侍劍恭敬地應了,先去向李丁文傳了話,又快步走到廚房,端了一直熱着的清粥點心以及幾樣小菜,也向書房走去。書房裡,石越歪坐在椅子上,一手支着下頜,一手在椅子的扶手上輕叩,身上的官服不如平常齊整,官帽也隨意地丟在一邊;而李丁文也不說話,只安靜地坐在一邊飲茶,看見侍劍端着托盤進來,便道:“公子先吃些東西吧!老任手藝不錯,菜和粥都甚是可口;那幾樣點心是侍劍專門跑去宜香齋買的——宜香齋的點心,公子有好些日子沒吃過了吧?”

石越苦笑一下,可不是,自從他接了胄案虞部的差事以來,事情一樁接着一樁,跟着又是白水潭之獄,已經很久沒有去宜香齋吃點心的閒暇了。他有些心不在焉地端起一碗粥喝了一口,拈起侍劍遞上來的筷子,隨意夾了筷小菜塞進嘴裡,粥和菜都溫得太久,失了原本的鮮味,吃起來有些倒胃口;又拿起一塊點心,也覺得不如記憶中的鮮美。

勉強吃了幾塊點心,喝了一點粥,石越便放下筷子,示意侍劍把托盤收下去,侍劍哀求:“公子……”

石越道:“收下去吧。”

看着石越憔悴而疲憊的臉,侍劍心中更酸更澀,他撲通一聲跪下,再也忍不住心中久蓄的淚水:“公子,小的知道您擔心桑公子,但您也要顧着自己的身體才行!若您有什麼事,誰去救桑公子呢?!”

石越和李丁文都吃了一驚,這樣一個惶惑不安、淚流滿面的侍劍,與他們的印象太不相同。石越不得不暫時放下白水潭與桑充國,安撫這個自己視若親弟的半大孩子:“傻孩子!不過是少吃了幾口飯,你何必如此憂急?相信我,我還有很多大事要做,不會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的……”

侍劍垂首道:“可人是鐵、飯是鋼,您現在的飯量不及往日的一半,又睡不好覺,如此下去可怎麼支撐得住?”

石越頗爲無奈地笑笑,對侍劍關懷自己的這份心意也頗爲感動,想了想,道:“這些東西我吃着沒味,你到廚房去,叫他們給我做碗麪,味道略放重一些。”

侍劍臉上終於露出一點笑容,起身道:“好。我這就去廚房,看着廚子做。”

石越也鬆了一口氣,道:“不必,你守在門口,我與李先生商量點事。”侍劍流淚的樣子,他還是第一次看見,真有些不適應。

侍劍收拾托盤出去,交給院中一個小廝,又把石越的吩咐轉達了,便守着書房門口。

書房中安靜了良久,方聽到石越嘆息一聲,道:“潛光兄,就按你說的辦吧。”他略一頓,又嘆道:“只希望,石越不會成爲大宋的罪人。”

李丁文寬慰道:“公子儘管放心,皇上斷不會妄動武力的!”

事情在按照石越、李丁文的推想發展,山雨欲來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石越受了點風寒,趁機告病在家,只是養了好些天病,神色卻愈加憔悴。

十二月初十,桑充國受刑的消息傳了出來,李丁文找到了石越,道:“公子,時機到了!”

石越從軟榻上坐起來,沉靜的目光中看不出什麼情緒,他一邊整理衣衫一邊道:“按計劃執行。潛光兄,桑家在開封府大牢也有人,此時他們多半也已得到消息,我得去看一下,這裡就由你指揮了。”

李丁文答應了,又道:“公子,我想借侍劍一用。”

石越看看侍劍,點點頭,便頭也不回地出去了。侍劍目送他離開,轉身等李丁文吩咐。

李丁文半蹲着,一手撫着侍劍的肩膀,道:“侍劍,你到白水潭去找程伯淳,把桑公子受刑的事告訴他,請他過府商議。”見侍劍眼中升起一些疑惑,不由笑問:“是不是很奇怪爲什麼叫你去請?”

侍劍點點頭,李丁文笑道:“因爲你是小孩子啊!小孩子不懂事,泄露了什麼、說錯了什麼都是情有可原的。剛剛,我已吩咐人去酒樓茶館裡散佈桑公子受刑的消息,但我怕消息傳得不夠快,學生受到的刺激不夠多,不能在伯淳先生返回白水潭之前有所行動。所以,你去白水潭找人時,要想辦法把這個消息放出去,再挑撥一下那些學生的情緒,不過千萬記着,此事要做得不着痕跡,你做得到嗎?”

侍劍想了想,有些激動地點頭——這是他爲公子做的第一樁正事,此時他有一種受重視的感覺。

李丁文笑問:“那你打算如何做?”

侍劍笑道:“我是小孩子嘛!小孩子不經嚇,眼睛紅紅地去白水潭找人,人家一問,我就老實說了!”

李丁文拍拍他的肩膀,站起來,笑道:“去吧。到外面僱輛車。另外別在伯淳先生面前弄鬼,你終究是小孩子,讓他看出破綻就不好了。”

侍劍答應了,飛快地向府外跑去——因爲是石越貼身侍僮,他身上隨時備有府裡的公使錢,此時倒不用再去向賬房拿錢。坐在車裡向白水潭趕去時,侍劍放鬆自己的武裝,讓自己沉浸在回憶裡,往事不堪回首,侍劍很快便淚流滿面,下車前,他擦乾眼淚,收斂住情緒,只適當地露出一些憂愁——他相信,這樣半遮半掩,更能刺激學生的情緒。

侍劍是石越的書僮,總跟在石越身後出入白水潭,所以學院的學生基本都認得他。此時衆學生見侍劍一個人在校園裡匆匆而行,眼睛紅紅的、臉上淚痕猶新,便有人走過來跟他打招呼:“侍劍,你這是怎麼啦?”

侍劍勉強笑笑,道:“沒什麼。”

那些學生見他不肯說,便不再追問,自然而然地問山長安:“山長還好吧?聽說他病了,我們都很擔心……”“是啊,怎麼你一個人在這裡,山長呢?也來學院了嗎?”

侍劍想到石越連日來的憂慮,想到石越憔悴的面容,心中十分難過:公子人那麼好,卻給人害得吃不下飯、睡不着覺;桑公子也是好人,卻給人打得血淋淋的,可見老天爺……定是睡着了,才讓這些壞人也當了官!他道:“公子還病着呢!這些日子公子擔心桑公子,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病哪能好?!如今,桑公子又受了刑,給人打得血肉模糊,公子更是難過得不得了!現在公子已趕去桑府安慰老人家了,怕他們年紀大了,急出個好歹來……我是來請明道先生過府商議的。”

衆學生一聽到“桑公子受了刑”、“給人打得血肉模糊”這些話,頓時炸開了鍋,便有學生怒吼道:“什麼?!桑山長受了刑?!”“給打得血肉模糊?!”“怎麼回事?侍劍,你給我們說說清楚!”

侍劍似被嚇了一跳,有些瑟縮地說:“我也是無意間聽來的……聽說昨日鄧大人升堂,因桑公子不肯招供便用了刑,桑公子被打得奄奄一息,跟血人似的,不知道還活不活得了……”他說着說着,淚水又在眼眶裡打轉。

當侍劍與程顥離開白水潭時,桑充國受刑的消息早已在校園裡傳得紛紛擾擾。

但不管怎麼樣,事情總算是圓滿解決了,鄧綰被罷免,白水潭一案換人重審,桑充國等人無罪釋放。侍劍很高興,因爲石越臉上又有了久違的笑容;石越沒有問當日李丁文借侍劍去做了什麼,他只是在桑充國出獄當晚的回府途中,醉醺醺地拍了拍侍劍的肩膀,讚了句:“好孩子!”這句淺淺的稱讚,讓侍劍興奮得難以入眠。

經過這件事以後,侍劍自覺已是半個大人,因爲他已經可以幫公子辦正經事了。爲了表現得像個大人,他開始穿大人的衣服並努力擺出一副“穩重”的神情,結果讓李丁文好一番嘲弄:“侍劍,您老人家今年貴庚啊?”

侍劍先是一愣,跟着滿臉通紅,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裡,偏李丁文還不放過他,又道:“孫兒該有十幾歲了吧?唉,可比我與公子有福氣……”

石越早笑倒在一旁,見侍劍顧不得他一向恪守的禮儀落荒而逃,忍不住搖頭,道:“你何苦那樣嘲笑他?小孩子盼着長大,也是人之常情。”

李丁文也笑:“他那一副小老頭的模樣實在可笑,我沒忍住。”

石越對侍劍深表同情:“可憐的侍劍,怕是好一陣不敢擡頭看你了。”

李丁文道:“公子若有空,也教教他穿衣打扮吧,省得他穿得不倫不類丟公子的臉。我瞧公子身上這袍子挺精神的,吉繡坊的師傅做的?”白水潭之獄後,石越趁着做春裝的時機開始了他的服飾改良大計,吉繡坊的師傅過來給他量身,他連說帶比劃地提出了一堆要求,做出來的袍子果然英挺很多,只是他梳頭的技術尚有待提高,還需戴着甚不喜歡帽子遮醜。

此時李丁文問起袍子,石越便道:“我讓他們照我的意思改了一下。”

李丁文撇撇嘴,道:“堂堂直秘閣、中書檢正官、白水潭前山長、大宋之一代學術宗師,竟會對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感興趣,當真令人歎爲觀止!”

石越不甘示弱,笑道:“潛光兄若是羨慕,只管叫吉繡坊依樣做來,不必做此酸態!”

(注:在曾布給石越提親時,文中提到安大娘還在當廚娘,實體書改成石安負責廚房,我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了一點小改動,把石安兩口子踢出廚房了。)

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2節 上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9節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節 聲名鵲起上(02)第1章 下第9章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第九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上(01)十字修改版緣起代序第11節 天下才俊(下)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2)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6節 十字(二)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五)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十九章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1)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5章 上第二十五節第10節 呂氏復出上(01)第六章第07節第十九章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10節 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四)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10章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1)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五)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3節 婚姻大事(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二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四)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六)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十節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8章 上第4節 下第27節 續完第六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6節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5章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三)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二)第三章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一)第8節 離間計(下)第5章 下第三章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十二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4章 上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三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節 熙寧二年(上)
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2節 上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9節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節 聲名鵲起上(02)第1章 下第9章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第九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上(01)十字修改版緣起代序第11節 天下才俊(下)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2)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6節 十字(二)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五)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十九章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1)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5章 上第二十五節第10節 呂氏復出上(01)第六章第07節第十九章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10節 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四)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10章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1)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五)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3節 婚姻大事(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二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四)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六)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十節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8章 上第4節 下第27節 續完第六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6節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5章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三)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二)第三章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一)第8節 離間計(下)第5章 下第三章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十二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4章 上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三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節 熙寧二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