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

尚書右僕射府

一個微微有點駝背的老僕人拖着一盞油燈,引着四個二三十來歲的官員朝側廳走去。一路之上,之間府中道路走廊的兩側,隔上好遠纔會掛上一盞油燈,昏暗的燈光,僅僅能勉強照明而已。那老僕將這幾人引到側廳坐了,便即告退。有兩個老廂兵奉上茶來,一個三十來歲的官員撥開茶碗,放到鼻下聞了一下,道:“這是信陽軍的茶。”

坐在他旁邊的一人卻嘆道:“這又算得了什麼好茶?這是堂堂左丞相之府,竟連根蠟燭都見不着。”

“如今蠟燭多貴,常兄不知道麼?”那嗅茶的官員一面將茶放回案上,一面道:“現今本來物價就貴,瀘州又是大宋蠟燭的主要產地,如今是連寺廟裡的香燭都點得少了。”

“哎,多事之秋!”那姓常的官員微微嘆了口氣,便不再說話。

左僕射府書閣。

司馬光翻弄着手中的名帖——刑恕和常安民他是極熟悉的,刑恕是程顥的學生,他是也算是司馬光呂公著的門人,他才華橫溢,很早就中了進士,甚至一度受到王安石的賞識,但因爲對王雱批評新發,得罪了王安石,在熙寧初年被趕出京師,當了一個小縣的知縣,回來司馬光與石越合作主持撤併州縣改革,他那個縣被廢除,因爲呂惠卿從中阻撓,刑恕就一直被這麼閒在那裡,這些年間,刑恕開始是在嵩陽書院一面任教職,一面讀書;同時也給《西京評論》寫點文章,和司馬康關係極好。石越撫陝時,據說刑恕曾一度因富紹庭的介紹,想去石越幕府謀份差使,但不知何故,石越對他非常冷淡,他在陝西待了一個月,便悻悻回到洛陽,直到不久前,才因司馬光的推薦,又做回崇文院校書——也算是個閣館。

常安民也是舊黨年輕一代中的英才,他是熙寧初年的太學生,進入太學的時候,不過十四歲,熙寧六年中進士,王安石曾經對他百般籠絡,但他不爲所動。後來因爲言語得罪安敦,屢受daya。也是前不久才被薦爲倉部員外郎。熙寧年間的太學生,七成是新黨,三成是石黨,常安民在太學生中名望極高,還偏偏是舊黨,不能不說是一個異數。更何況常安民與蔡確是連襟,這更加要讓司馬光等人對他青眼有加了。

但另外兩個名字——建州李綰福州呂彰——司馬光就非常的陌生。又是“福建子”,一個念頭突然冒了上來,司馬光按捺住那種莫名的嫌惡感,將手中的名帖放在案上,擡頭看了一眼眼前的蔡京,溫聲問道:“元長,這李綰和呂彰,元長可認得?”

“相公問得可是李綰李公權、呂彰呂伯陽?”蔡京笑道。

司馬光微微點頭。

卻聽蔡京又笑道:“這倒巧了,下官昨日才見過他們。”

“哦?”

“相公可知道杭州西湖學院出了個食貨社?”

“食貨社?”

“是一個人數極小的學社,聽說不過二十來人,但因都是江、浙、淮、福建六路的名士,在東南頗具聲勢。這個學社還辦了一本《食貨》,下官略略翻過,大概是主張義利爲一,重事功,講究經世濟用,他們專門研究歷代食貨財計之學,反對抑末厚本,主張農商並重,要求即輕徭薄賦,又要保護富人。依下官所見,他們對交鈔、錢莊、互市、海外貿易極爲關注……”

“這無非是石學支派。”司馬光不以爲然的說道。

蔡京笑了笑,搖頭道:“依下官所見,這食貨社雖然與石相主張有相近之處,但區別甚大。他們對理學、新學、石學都有批評,甚至對孟子和董子都多有指責。下官就看到他們有人說大程小程之學是不知痛癢之學,又認爲六經皆史,新學妄解經義,說到底不過是無用之語,也有人嘲笑石學其實全無體系,無非幾塊破爛綴成,甚至有人說石相也就一部《論語正義》作得好,但也全是疏闊之語;又罵孟子、董子常常曲解聖人之意歪曲儒術……”

司馬光聽蔡京侃侃而談,不免目瞪口呆,問道:“那他們以爲世間可還有學術?”

“那自是有的,”蔡京笑道:“便是他們的失火之學。他們可是要爲儒術立大體、定大略的。他們說孔子之術,就是治國平天下致萬世太平之學。要治國平天下致萬世太平,奢談道德文章,性命義理,那隻能南轅北轍,愈行逾遠。要成此外網之學,唯一的功法,就是重事功,做有用之學。而這食貨理財之術,便是他們最看重的有用之學。”

“這未免失之偏頗”司馬光搖了搖頭。

但司馬光對食貨社居然沒用全盤否認,卻不免令蔡京吃了一驚。他捉摸不透司馬光的真實態度,因又笑道:“其實下官對他們所知不多,便是這些東西,其實也是昨日李綰、呂彰和下官說的。李綰、呂彰都是西湖學院出身,熙寧十五年的進士,早在食貨社還全無名氣的時候,便已是其中成員。因他二人懂賬目,對會計條例也極熟,登第後也沒用外放,被呂吉甫相公留在太府寺權任主簿……”

“唔。”司馬光聽到這二人竟然是呂惠卿所用,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蔡京卻假裝沒看見,只笑道:“依下官所見,他二人來見相公多半還是爲了遊說交鈔之事。”

側廳中。

李綰和呂彰侷促不安的交換着眼神。求見宰相時,即使被安排在側廳等上一兩個時辰,也已經算是優待了。以前求見呂惠卿的時候,他們有過在門外等了三天的記錄。但是,對李綰和呂彰來說,投奔司馬光,卻到底是一個極爲無奈的選擇。在此之前,他們曾經設法求見過蔡京和李清臣。這兩個人,蔡京對食貨社非常瞭解,連李綰和呂彰曾經年輕氣盛的在《食貨》上撰文過嘲笑石學和新學也非常清楚——這也是李綰和呂彰明明是呂惠卿提拔重用的官員,卻不敢去見石越與王安石,反而硬着頭皮來見司馬光的理由——因此,他們在蔡府上,忍受的只有加倍的譏諷和嘲笑。而他們的頂頭上司李清臣,在知道他們是所謂的“呂黨”之後,李府的大門就對他們徹底關閉了,李清臣根本沒興趣聽他們說任何事情。這樣的遭遇,如果在司馬光府上重演,無論是李綰還是呂彰,都不會太感意外。

天知道李綰和呂彰是忍受多大的屈辱纔來到這尚書左僕射府,他們並不想捲入任何黨爭,而是希望能夠有機會施展所學。呂惠卿曾經給了他們一個無法拒絕的機會,他們在西湖學院時研究從交子到交鈔的一切紙製貨幣,甚至連王莽的幣制也有涉獵,而呂惠卿即是他們的同鄉,更是交鈔的倡導者、推行者,他給他們一個機會,可以不要去做州縣主簿,可以在交鈔局瞭解、觀察交鈔的運作……這樣的機會,怎麼可能拒絕?

這也不能成爲一種罪名。李綰和呂彰心裡對呂惠卿的感激也是毫不作假的,面對甚囂塵上的廢除交鈔的聲音,他們在同僚的聚會中爲交鈔辯護,爲呂惠卿的交鈔政策辯護,難道便是一種罪名?

對於李綰和呂彰來說,對司馬光品格的信任,幾乎已經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兩個人因爲過度的緊張,身體已經有點僵硬,只能用眼神互相鼓勵着對方。

對面,刑恕和常安民卻輕鬆的有一撥沒一撥的聊着天。

“……小程學生未必及得上桑長卿。”刑恕輕輕的哼了一聲,“常兄可聽說了,汴京流言說內頭六哥常常裝病逃課……”

常安民卻皺眉道:“這到底只是流言,豈能當真?”

“我看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若依我見,原是大程學生做資善堂直講最好,有桑長卿、小程先生二人之長,無二人之短,可惜大程先生身體卻不太好。”刑恕撥浪鼓似的搖着頭,一面又對李綰、呂彰笑道,“公權、伯陽,也不用太拘謹,不會這麼就快便能見着。能見時,下人自來會通報的。”

常安民也道:“司馬相公極禮賢下士的,公權、伯陽不用太拘束。”

“是。”李綰和呂彰忙齊聲應道。

刑恕與常安民見他們如此,不由相顧莞爾。

刑恕不由笑道:“公權、伯陽的高見,我和常兄都是頗以爲有理,纔敢冒昧引薦來此。便是你們那食貨學派,我雖然不能全然苟同,但若講究經世濟用,司馬相公也定是讚賞的。本來這治理國家,理財食貨原也是離不了的,其間真不知藏着多少學問,況二位所言,其根本終是不離聖人之教。如今交鈔正是國家心腹之患,若二位之策當真能解此難題,前面便是青雲之路……”

“富貴青雲,非下官等敢奢望者……”一提到交鈔,李綰和呂彰立時便來了精神。

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08節第5章 上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1)第二章第十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7節 上第1章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六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節 終南捷徑中(02)第3節 終南捷徑上(03)第2章 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六節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1)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5章 下第8節 離間計上(02)第九章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三)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10節 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7章 下第2章 下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9章 兩朝國史?鄴世家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5節 上第10章 下第二十九節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二)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二)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八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11節 天下才俊(下)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二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上(03)第三節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十六章第14節 匪斧不克(下)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一)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八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中(03)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三)第九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六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十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五章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四)第三章 下第六章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二十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6節 十字(四)第二 卷尾聲第二節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三)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四)第三節第一節第2節 聲名鵲起下(01)第4節 下第2節 下第9章 上第5節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4章 下第10節 呂氏復出上(01)第八章
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08節第5章 上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1)第二章第十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7節 上第1章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六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節 終南捷徑中(02)第3節 終南捷徑上(03)第2章 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六節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1)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5章 下第8節 離間計上(02)第九章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三)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10節 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7章 下第2章 下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9章 兩朝國史?鄴世家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5節 上第10章 下第二十九節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二)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二)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八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11節 天下才俊(下)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二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上(03)第三節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十六章第14節 匪斧不克(下)第10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一)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八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中(03)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三)第九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六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十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五章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四)第三章 下第六章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二十章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6節 十字(四)第二 卷尾聲第二節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三)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四)第三節第一節第2節 聲名鵲起下(01)第4節 下第2節 下第9章 上第5節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4章 下第10節 呂氏復出上(01)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