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衆人驚詫這新秦宮之時,三列禁衛軍亦是接管了這座新秦宮,大司馬趙靖亦是立於秦公身後。
“孤六子呢,這份差事他做得不錯,孤要好好的嘉獎他!”
秦公笑道,近來他對這位六子格外關心,毫無疑問,近年來大秦的數場戰事或多或少與這位六子有關係,這才讓秦公的文治武功到達了北秦的巔峰時期。
毫無疑問,若是保持眼下這個勢頭繼續下去,恢復稱霸西陲的舊時秦國不成絲毫的問題!
高錦未跟來,還是韓悝四下看了一遍,又詢問了左右一番,纔回稟秦公道:“公子琰前往了淯水,似乎是要交接上林苑爲建造【九丈高臺】的材料。”
“九丈高臺……”秦公這才猛然想起來,當初元子曾經當着朝堂衆臣許諾建造一座鎮壓大秦國運的九大高臺,眼下秦公眺望東南方向,卻只見空無一物,方纔來時,不過是看到了那處不足半丈高的臺子,看其頂多只是一個地基罷了。
“看來是孤六子妄言了,殷商鹿臺數十萬人七年方纔建成,這大秦國運的九丈高臺怎麼會輕而易舉的建成了呢?!”秦公摸了摸長鬚,然後看着四下的新秦宮,讚賞道:“孤六子不過是集數千人半年之間建成了新秦宮,頗爲難得了!”
韓悝笑了笑,說道:“臣,倒是相信公子琰殿下能夠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建造成鎮壓大秦國運的九丈高臺。”
“卿如此相信孤六子?”
“臣微未之時便結交公子琰,公子琰所言所行,與常人迥異,每每有奇功建立,不可以常人度之。”
秦公聞言,更是興奮,或是注意到了諸侯士子的喧鬧聲,也是揮了揮手說道:“趙靖,開啓宮門讓孤未來的臣僚們進這新秦宮好好的看看吧……”
“喏!”趙靖拱手應道,便是吩咐身邊的兩名佰長,去開啓宮門,迎接諸侯士子進新秦宮。
三座小宮門發出來門軸轉動的吱呀聲音,不一會兒,數以千計的諸侯國士子便是魚貫而入。
“韓卿,招賢便是由卿處理吧,孤且看着便行。”
“喏!”韓悝應道。
隨即韓悝回首,見到那些魚貫而入的諸侯國士子,身後已經是佔了數十名的傳聲卒,大秦要選用諸侯國士子,自然是重才,至於德行,這一點便是不可掌控了,但是如今的士子大多潔身自傲,注重德行,常常有爲知己而報生命的仁人志士出現,故此,只要大德不虧,皆是可入大秦爲仕。
大秦的招賢試理論上只有一日的時間考覈,往昔的時候一切從簡,畢竟前來大秦求仕的諸侯國士子只有數十人罷了,其中大多數還是大秦本土的士子。
今歲前來大秦求仕的諸侯國士子足足有着數千人,大秦本土的士子反而是其中的極少數,正是因爲如此,即便是秦公,對於這場招賢試極爲在意,此事關乎於大秦四郡的根基,由不得大秦朝堂不在意。
“諸多士子安坐!”韓悝站在宣政殿前的臺階上,伸出來了手勢,以姬周王朝的士子禮節招攬道,隨即身後數十名傳聲卒亦是聲音極爲洪亮的重複道:“諸多士子安坐!”
諸侯國士子前後不一的朝着韓悝回禮道,隨即便是四下尋找一方席位,這宣政殿前的數百丈廣場極大,一方蒲團,一副桌案,擺下了足足是兩千人的位置,自然不可能出現桌案不足的情況。
韓悝拱了拱手說道:“諸子皆是博學之士,卻是在大秦傳播百家之學許久,悝身爲秦相,謝過百家諸子!”
“然學而優則仕,大秦求賢若渴,衆人皆是有德之士,現秦公於新秦宮擺下這數千副桌案,只爲大秦求得大賢,若是表現優異者,授予一郡之地節制,拜爲封疆大吏,亦是不爲過!”
韓悝一句話便是讓場下的氣氛瞬間爆燃起來,諸多士子站起來,對宣政殿上行大禮,道:“謝秦公,謝秦相!”
韓悝亦是說道:“即便諸士子所學不爲大秦所用,秦公亦是賞賜錢糧衣物,富貴回鄉,彰顯大秦對於賢才的尊重!”
“今日招賢試,分爲三輪,第一輪最爲簡單,諸位只需要默寫一篇大秦當地的秦風便可,要求只需要書寫大秦制定的《說文解字》之中的小篆文體即可!”
“諸子過了第一輪,便是可以進入第二輪,至於第二輪,諸子乃是百家之學,大秦任用賢才乃是海納百川,諸位士子居大秦久矣,不妨以自家所學對大秦現狀鍼砭時弊,寫下一片策論便可,百家諸子,皆可暢所欲言,大秦朝堂儒墨名法,陰陽縱橫,黃老之學,皆是有着賢才考覈諸子的學問。”
“第二輪表現優異者,便可面見秦公接受第三輪的考覈,評其學問,授予官職,諸子便是書寫答卷吧!”
韓悝語音落下,便是有着內侍將成堆的筆墨紙硯送到了諸多士子的面前,這段時間他們對大秦通用的白紙和毛筆極爲適用,覺得比中原的筆聿和竹簡好用不少,這段時間諸侯國士子亦是習慣用上了大秦的毛筆和白紙。
衆多士子便是領了自己的筆墨紙硯,俯首桌案便是開始了自己的書寫。
第一輪主要考察的乃是諸侯國士子對於大秦民俗以及文化制度的瞭解,這大半年來,秦公發出招賢令之後,諸侯國士子便是住在宛城驛站之中,對於秦風亦是耳濡目染,至於大秦的文字,亦是這段時間他們的所學,因此,第一輪刷下去的人極少,不遠千里來大秦求仕,沒有一點真才實學,那是枉然,不過其中定然是有着濫竽充數的人,也正是被這一道考題刷了下去,不過堪堪百餘人而已。
這些人的試卷被刷下之後,便是有着內侍提着帛布製成的包裹,裡面有一些衣物和錢糧,便是將他們請出去了新秦宮內,這些人自然也是知曉自己的腹中學問,掂量了手中的包裹重量,覺得沉甸甸的纔是對請他們出去的內侍說道:“某才學不佳,回鄉後必當努力學問,終有一日爲秦公所用!”
內侍們自然是面笑相應,誰知這話中有幾分真幾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