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空前絕後的人族盛世

黃帝封少昊於東夷,臨崩傳位於王孫顓頊,顓頊乃少昊養子,傳位於少昊之孫帝嚳,帝嚳崩,傳位長子帝摯。

自黃帝時,製作大備,製衣裳,造文字,人文始大。從黃帝到帝嚳,四君皆賢明仁德,位列五帝。不但於中夏治史中爲僅爾,放眼天地萬族之中,四代皆聖人,亦是絕無僅有。人族又安能不盛不強?

是以,黃帝至帝嚳四代之中,承伏羲神農之治,徵亡逐北,疆土大辟。萬族莫敢與我爭強。

至帝摯之時,龍族勢微,白虎乃有合縱之議,遣使遊說諸侯,結連萬族,聯兵抗禦人族。

當是時,海皇龍神若興風作浪,提勁旅威行大陸,十二孽龍爲其前驅,江河氾濫,人族爲魚鱉,鏖戰九年之久。

妖族沆瀣一氣,以六君爲首,合四方之衆,八面來攻。

其一,爲窫窳,赤身人面,其狀如牛,嗜血殘虐,殺人如麻。爲妖族三軍大元帥。

其二,爲鑿齒,齒長三尺,尖利如鑿,左手操戈,右手持盾,雄武非常,駐軍疇華大野。

其三,爲九嬰,生有九頭,能噴水吐火,呼其名能止嬰孩夜啼,因名之爲嬰。駐軍兇水之上。

其四,爲大風,鷙鷲之類,排翼如雲,兇猛異常。駐軍青邱大澤。

其五,爲修蛇,身長數丈,碧眼鯨齒,能生吞犀象。又名巴蛇,後世蛇吞象的典故便因此而來。駐軍洞庭。

其六,爲封豕,體似巨象,銅頭剛鬣,萬夫莫敵。駐軍桑林。

當時,合縱軍聲勢浩大,翻江蹈海,移山造陸,即便千萬年後,提及洪水猛獸,人族還心有餘悸。

帝摯無計可施,只得求告於天皇。帝俊之意,自然不願任何一族太過壯大,威脅天庭地位。當年,祖龍一統大地,開創【萬世系】,氣焰萬丈,帝俊也不敢輕攖其鋒,後來,祖龍崩逝,帝國裂而爲五,五龍帝攻戰不休,天庭才得以尊威起來。前車之鑑不遠,帝俊自然是深以爲戒。現今妖族合縱攻伐人族,他也樂得人族削弱,達成制衡之局。可是作爲至高無上,撫愛萬族的天皇,帝摯的求告也不能置之不理。於是賜人族大將大羿彤(紅)弓素繒(繒),使扶下國。意思是你們自己打吧。

帝摯氣怒非常,卻也無可奈何。既然天皇不肯出面,只得遣使與合縱軍求和。海神若要求和帝摯約談,帝摯無奈應允,結果被扣押在妖族大營之中,人族頓成羣龍無首之局。

唐堯乃帝摯之弟,先被封於唐,當此危亡之際,便被迎立爲帝。

帝堯於是起而收拾殘局,命大羿率人族大軍迎戰妖族六君,又命鯀迎戰海神若。

帝堯繼位之時,人族看似日益強大,同時也是內憂外患。除了妖族六君和退居深海的海神若。人族內部又有所謂四凶,各擁衆兵,難以節制。

其一爲驩兜,黃帝之子,好行兇惡,是非不分。

其二爲共工,少昊之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

其三爲鯀,顓頊之子,不可教訓,好勇鬥狠。

其四爲三苗,蚩尤之後,貪財好利,溺於享樂。

這四人俱是名族之後,節制一方,又因性情跋扈,諸帝礙於情面,不能處置,至帝摯時,遂成尾大不掉。

當時,帝堯命鯀迎擊海神之軍,鯀知道帝堯有一寶物,喚作‘息壤’,祭出去能圍築土城,連綿不絕。於是想方設法竊出,鏖戰之中,仗着寶物利害,不聽帝堯號令,致使川決堤潰,損失慘重。帝堯命舜斬之,諸侯側目,綱紀爲之一肅。

隨後,羿率人族大軍連戰連捷,誅殺妖族六君。

帝堯有季(小)女,喚作瑤姬,神通廣大,勇冠三軍,誅殺十二孽龍,萬族震怖。

五龍帝不肯罷休,上天庭要求天皇懲治瑤姬。帝俊顧忌龍族勢大,又見事與願違,四靈及龍族死傷慘重,人族益發強盛。於是命十大金烏捉拿瑤姬,瑤姬力戰不屈,肉身被十金烏曬化。

當十日齊出,焦禾稼,殺草木,五穀盡死,人族因先天體質所限,餓死、曬死者不計其數。帝堯大怒,命羿大戰十大金烏,射落其九,向天庭宣戰。

當是時,金烏墜落,萬族膽寒,天皇被迫退位。帝堯又命大舜流放四凶族,鎮守四方,命禹平治洪水。天下大定,帝堯封禪泰山,昭告天地,開創天皇、地皇之後的第三個時代,後世稱爲中古。

昔日,秦始皇六合諸侯,一統天下,自以爲功越天皇,德超五帝,命羣臣議定帝號。大臣說,‘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然而泰皇爲誰,古史已茫昧難知。

有說泰即是太,古時太寫作大,泰皇即是人皇之誤。卻不知這天皇,地皇,人皇之說,本是漢代以後纔有。其時,古史亡失,纖緯之說盛行,胡亂猜度層出不窮。卻不知古之天皇、地皇、泰皇與道教盛行後的人族三皇原不是一回事。

事實上,這泰皇即是九歌中的東皇,名太一,亦作泰一,因而稱作泰皇。

當時天地平靖,人族雄視萬族,總管天地。帝堯封禪泰嶽,自號東皇,亦稱泰皇。

分封雲中君代掌天庭。

分封大司命掌管冥府。

分封少司命爲春神,掌管婚姻之事。

羿以射日之功,又誅殺妖族六君,封爲東君,即日神。

舜以流放四凶之功,封爲湘君,爲大地之主。

娥皇、女英以女德,封爲湘夫人,爲水神。

瑤姬因斬殺十二孽龍,封爲山鬼,爲萬山之主。

大禹以治水之功,封爲河伯。

大祭陣亡將士,生爲雄傑,死爲鬼雄。

這便是【九歌】,又叫【東皇錄】,【東皇語要】,其實便是堯舜時代的史書。古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皆是古史。【九歌】也一樣,只不過【九歌】這一段歷史太過驚人,可謂是人族治史上空前絕後的事業。上管天庭,下管冥府,悉決於人族。亙古以來,何曾有過。

堯舜時代人族至強,但飛禽一族經營天宇億萬年,和天庭千絲萬縷,關係密切,便是龍族盛時,也奈何不得。龍、妖兩族雖然死了六君,十二孽龍,大傷元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況且其煊赫歷史決不在人族之下。不肯就此俯首,亦是顯而易見。

此時,西王母便開始嶄露頭角,她審時度勢,看出人族的神通大能專在九神,其中又以大羿最爲強悍,於是賜以長生藥,藉機籠絡於他。大羿堅拒,結果被害。

東君一死,人族勢力便退出天庭。之後,帝堯漸老,四凶蠢蠢欲動,帝舜南巡,死於蒼梧之野。

帝國三傳以後,便不復堯舜時氣象,後來大禹傳子,開創家天下之局,亦是收勢固本之計。夏啓時,與天庭達成諒解,天庭賜以【九歌】,【九辯】,夏啓達以【九招】,便不復分庭抗禮之勢。

後來,三教共籤‘封神榜’,人族要借重仙道抵抗妖族,這段歷史自然漸漸深隱起來。幾千年來,也只有一個屈靈均,好學深思,一篇【離騷】,一篇【天問】,能追本溯源,省察天道。想來屈靈均之時,【九歌】已經竄亂不能讀,只是大舜、大禹的畢生志業與楚地關係甚大,所以楚地保有祭祀十神的風俗,大羿因爲活躍在北方,所作所爲又太過驚世駭俗,人道漸卑之後,百姓習慣了王道教化,自然就以虛誕視之了。

屈靈均之爲人,心懷美政,志業不移。以楚王之愚弱,自保都困難,更別說堯舜那樣的事業了。只好作【九歌】表出十神身份,後人只要爬梳古史,便不難綴而連之,揭示本原。所謂,‘衆人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屈靈均之志行言論讓人難以理解,後人茫昧,只能以高潔視之,只有知道這一段隱秘之事,一切才能豁然開朗。

試問一個人心中藏着這樣一段深隱的輝煌歷史,藏着一腔光大人族,學法堯舜,總領三界的理想和抱負,偏又觸怒時禁,無可言說。

這可不就是衆人皆醉,而我獨醒嗎?

……

……

有票嗎??

第42章 神遊第195章 兄弟相逢第16章 三太子第312章 伏兵四起第202章 一見鍾情的鐘第67章 血靈第195章 兄弟相逢第308章 提師入城第13章 收將第222章第297章 會盟諸侯第237章 寶塔之秘第47章 奪丹第137章 惡鬼第215章 妖族六君第208章第152章 魔刀誰屬第45章 九龍珏第171章 飛熊寨第168章 並倚人間三株樹第14章 難測第43章 粘龍鐵尺第76章 三族對壘第259章 飛天修羅,覆海夜叉第271章 虎符第77章 血影魔駕到第84章 鐵滑車第42章 神遊第252章 寒蜩冰蛻第259章 飛天修羅,覆海夜叉第42章 神遊第16章 三太子第137章 惡鬼第86章 彈箜篌的女子第31章 化蝶第60章 破陣第22章 明素心第37章 爭鋒第157章 悠悠我心第14章 難測第41章 入谷第317章第271章 虎符第18章 恃強第83章 殺神附體第217章 名公子第285章 玉人第233章 胭脂淚第201章 九天仙子下凡塵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85章 龍宮六率第151章 以火攻火第18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01章 伏蓉第223章 劫後餘生第267章 朝生暮死第165章 東嶽卓道子第119章 六道歸元鼎第11章 孫綽第266章 要脅第305章 靈弩齊發第125章 鎮殿四將第34章 海王殿第126章 人事枯榮,主之在天第293章 良弓贈佳人第254章 溯洄從之第12章 巧飾第203章 天人合一第5章 琳琅第278章 地宮第71章 失和第71章 失和第65章 偷衣賊第127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282章 解煩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138章 吉人天相第317章第279章 冰窟大戰第82章 刀兵相見第150章 一刀當四劍第296章 一晌貪歡第30章 斬殺龍太子第189章 桃源中人第134章 參商指第200章 人道四第120章 鼎中凶煞第248章 深入虎穴第261章 玉羅剎第256章 龍門大會第290章 議嫁第297章 會盟諸侯第314章 坐斷東南第305章 靈弩齊發第71章 失和第192章 寶鼎去惡第235章 五大傲訣第302章 大小週天第176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50章 梟豺之性,我其奈何?
第42章 神遊第195章 兄弟相逢第16章 三太子第312章 伏兵四起第202章 一見鍾情的鐘第67章 血靈第195章 兄弟相逢第308章 提師入城第13章 收將第222章第297章 會盟諸侯第237章 寶塔之秘第47章 奪丹第137章 惡鬼第215章 妖族六君第208章第152章 魔刀誰屬第45章 九龍珏第171章 飛熊寨第168章 並倚人間三株樹第14章 難測第43章 粘龍鐵尺第76章 三族對壘第259章 飛天修羅,覆海夜叉第271章 虎符第77章 血影魔駕到第84章 鐵滑車第42章 神遊第252章 寒蜩冰蛻第259章 飛天修羅,覆海夜叉第42章 神遊第16章 三太子第137章 惡鬼第86章 彈箜篌的女子第31章 化蝶第60章 破陣第22章 明素心第37章 爭鋒第157章 悠悠我心第14章 難測第41章 入谷第317章第271章 虎符第18章 恃強第83章 殺神附體第217章 名公子第285章 玉人第233章 胭脂淚第201章 九天仙子下凡塵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85章 龍宮六率第151章 以火攻火第18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01章 伏蓉第223章 劫後餘生第267章 朝生暮死第165章 東嶽卓道子第119章 六道歸元鼎第11章 孫綽第266章 要脅第305章 靈弩齊發第125章 鎮殿四將第34章 海王殿第126章 人事枯榮,主之在天第293章 良弓贈佳人第254章 溯洄從之第12章 巧飾第203章 天人合一第5章 琳琅第278章 地宮第71章 失和第71章 失和第65章 偷衣賊第127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282章 解煩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138章 吉人天相第317章第279章 冰窟大戰第82章 刀兵相見第150章 一刀當四劍第296章 一晌貪歡第30章 斬殺龍太子第189章 桃源中人第134章 參商指第200章 人道四第120章 鼎中凶煞第248章 深入虎穴第261章 玉羅剎第256章 龍門大會第290章 議嫁第297章 會盟諸侯第314章 坐斷東南第305章 靈弩齊發第71章 失和第192章 寶鼎去惡第235章 五大傲訣第302章 大小週天第176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50章 梟豺之性,我其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