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數學①

第562章 數學①

“特徵向量和特徵值……”

在下載了一批文獻資料後,陳舟不禁皺起了眉頭,嘴裡默唸了一遍這兩個關鍵詞。

縱使這是陳舟最喜歡的研究方式,可電腦上,搜到的文獻,也太多了點吧?

只這兩個關鍵詞,陳舟在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就搜索出了海量的文獻資料。

雖然這體現了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的強大,也體現了基礎數學的廣泛研究。

可是,這並不是陳舟想要的啊!

陳舟不得不從這海量的文獻裡,篩選着自己所需要的文獻,然後下載。

這對陳舟而言,實在是太耗時間了。

不由得,陳舟想起來張一凡,想起了那年四十三所的課題。

“果然,有人幫忙準備資料,就是好吶……”

陳舟小聲的感慨了一句。

經過對後臺數據的分析,他們才放下心來。

這樣想着的陳舟,還沒來得及繼續研究下去,就被腦海裡突然響起的系統提示音,給打斷了。

他現在不用一篇一篇點進去看,便能夠區分文獻的優劣。

“任務:正在進行中(有任務已刷新,請點擊查看)”

“物理學Lv6(0/200000)”

在篩選的過程中,陳舟也在思索着,添加新的關鍵詞。

只能說,大批量的文獻的篩選和下載,着實令陳舟感到枯燥和乏味。

但是,老話不是說嗎?

他得轉向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的懷抱了。

一方面是因爲新關鍵詞的添加。

“完成情況:極小模型綱領的魅力,是被兩大問題嚇退之人,永遠也無法體會到的!越過高山之後的風景,也是隻有極少數人,才配享有的權力!”

當然,此時專心於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研究的陳舟,還不知道e-Print arXiv網站上,所發生的事情。

但是,陳舟沒有想過的是。

然後,就引來了一大批的關注者。

因爲這個質量項,保證的是輕子數守恆。

也正因此,陳舟在慶幸的同時,努力改變着自己。

要不然,這麼多的文獻資料,一個一個去篩選的話,他這個課題,也別做了。

陳舟這時也發現,標準模型對於中微子的限制,有點太死板了。

“工程技術學Lv3(0/10000)”

從這也能看出,任何理論都是需要經受不斷的考驗的。

這也是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必然存在的客觀情況。

但,輕子數守恆保證了3代中微子之間,不發生混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但這畢竟是一個消耗時間的過程,陳舟在搜索文獻,下載文獻的過程中,依舊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因此,中微子沒有Dirac質量。

要想真正進入人們的視野,大概還需要等到《數學年刊》最新一版的刊登。

當然,這僅僅是陳舟從標準模型的角度,去研究中微子振盪的開始。

那個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大概率也是存在的。

也就是,發生振盪。

那麼,中微子便可獲得質量。

因爲,只有將問題原原本本的邏輯,給弄清楚,才能發現課題裡真正存在的問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這些增加的訪問量,都是衝着一篇新上傳的論文去了。

重新將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電腦屏幕上,陳舟開始篩選這一頁又一頁的文獻。

“評級:初級學霸”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何爲大廈?萬丈不傾也!(連續性數學任務)”

當看到論文掛着的作者名字時,他們頓時不驚訝了。

【其中φC是電荷共軛旋量,通過LM的作用,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可以相互轉化,從而破壞了輕子數守恆……】

想了一會的陳舟,在這個公式後面,標註了“Dirac中微子”的字樣。

可關注他的人,卻一點也不少。

但是,想要找到他那強烈感覺的答案,這又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些管理人員猜的沒錯。

“姓名:陳舟”

標準模型不過就是縫縫補補的物理學現狀。

“宿主已將相關論文,投稿至《數學年刊》期刊,相信同行評審的數學家們,會清楚的認識到這篇論文的重要性!這是不低於陳-哥定理的研究成果!”

隨着時間的推移,陳舟篩選文獻的速度,也在逐漸加快。

【因此很自然產生了Dirac質量mD,即LD=mDφφ……】

甚至於,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極小模型綱領這個領域的關注度,都居高不下。

再次下載了一篇文獻後,陳舟看了看手錶,暫時中止了文獻的檢索和下載。

“這也與標準模型相對應,如果沒有右旋中微子,則標準模型相互作用拉氏量的質量項中,中微子的質量項爲零……”

“而這種中微子內稟自旋,決定了其質量爲零……”

也就是,不發生中微子振盪。

“完成時間:審稿週期至期刊刊登時間,被自動忽略,此次任務完成用時6個月零27天,從課題本身來說,用時較短!”

也瞬間理解了,這些突然增加的訪問者,爲什麼會有這麼興致勃勃了。

【根據標準模型,左旋帶電輕子和中微子構成雙重態,但由於帶電輕子是有質量的,它們具有左旋和右旋兩種狀態。】

陳舟飛速的掃了一遍,便急切的看着重新浮現的個人信息面板。

陳舟在草稿紙上,寫下這兩個假設條件。

“自然科學:”

中微子是電中性的,不像帶電輕子和夸克,是具有電荷的。

在標準模型裡,帶電輕子和夸克的,左旋和右旋部分,通過Higgs標量場耦合,而獲得質量。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陳舟發現了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這些良莠不齊的文獻的規律。

這也是在標準的Weinberg-Salam SU(2)×U(1)弱電統一理論中,得到中微子質量爲零的結論,所需要的兩個假設條件。

而現在的現實卻是,中微子振盪是的的確確存在的。

引用陶哲軒的話來說,就是陳舟以一己之力,將全世界數學家的目光,又重新拉回了這個被遺忘的領域。

但是和中微子的情況,並不相同。

“醫學科學Lv1(0/2000)”

當他上傳論文的動態,以簡訊的形式,通知到每一位關注他的人時。

“獲得獎勵:根據宿主最終課題論文的價值和發表期刊的影響因子,進行綜合考量,滿足不低於哥德巴赫猜想等級的數學課題條件,獲得滿級升級任務獎勵①次!”

“理論上來說,在沒有跳出標準模型之前,中微子屬於費米子,3中味道的中微子,也分別於三代帶電輕子,構成同位旋雙重態……”

系統空間裡,純淨的顯示屏上,此刻正佈滿着剛纔提示音的內容。

旋即,陳舟想到自己的4名助理,又想到了自己那些還未報到的學生。

中微子質量爲零的結論,也就不成立。

陳舟的直覺也告訴他,從標準模型的角度入手,有可能會獲得不一樣的內容。

看着草稿紙上,自己所寫的公式,陳舟習慣性的拿筆,在草稿紙上點着。

寫完之後,陳舟也在這個公式後面,標註了“Majorana中微子”的字樣。

“材料學Lv4(0/20000)”

因爲在他看來,對極小模型綱領這個課題,進行研究的數學家,並不多。

一旦這兩個假設條件中,有一個不成立。

隨後,在草稿紙中間劃了一道橫線。

“這也就意味着,中微子在標準模型中,是嚴格無質量的……”

可偏偏在大統一理論中,右旋中微子也是存在的。

“數學Lv8(0/⑩)”

但陳舟並不知道的是,在他將極小模型綱領那篇研究論文,上傳到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後沒多久。

這樣想着的陳舟,心情也變好了一些。

這也是人類科學史發展的軌跡。

反正現在他手底下也不缺人。

“感謝宿主成功解決了極小模型綱領的兩大問題,爲極小模型綱領的研究,鋪平了道路!Z-理論的誕生,也將彌補高維簇研究的空白!”

一度使得網站的管理人員認爲,是不是網站被黑客入侵了。

陳舟的《極小模型綱領與Z-理論的研究》這篇論文的下載量,同樣也在以非一般的速度攀升着。

收回思緒,陳舟拿起筆,繼續在草稿紙上研究了起來。

這個網站的訪問量,開始急劇攀升。

畢竟,現在的數學界,又有哪位數學家的關注度,能夠跟那位華國的年輕數學家相比呢?

陳舟試着從標準模型的角度,再一次思考中微子的質量問題。

一項課題的多角度思考,也是陳舟喜歡使用的研究方法。

因爲標準模型從理論上預言3代夸克間存在混合,或稱振盪,其混合矩陣是幺正的。

他想起來一位物理學家說過的話。

於是,1958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龐蒂科夫指出,如果中微子質量不爲零,則不同味道的中微子之間,便可相互轉化。

“語言學Lv5(17000/100000)”

即使那個理論,已經得到了無數人的認可。

都只是些淺顯的東西。

只不過,這種推廣並不能解釋中微子質量,比其他費米子輕得多的問題。

所以,陳舟在上傳論文的時候,就在想着,自己的這篇論文,大概不會被多少人關注到。

而不像大多數的學者,就彷彿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誰也不知道,前方究竟是什麼樣的景象。

“從楊老先生等人提出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論,以及描述弱相互作用的Weinberg-Salam模型來看,都顯示只存在左旋中微子和右旋反中微子……”

“生物學Lv1(0/5000)”

說不定,會與他先前的研究內容相結合,給他一個關於中微子振盪理論的答案。

關注這個研究領域的人,確實不多。

“化學Lv3(0/20000)”

現在的陳舟,倒是有些能夠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

這樣的話,中微子也應具有Dirac質量。

他這篇論文的關注度,便一下子,高漲了起來。

在橫線下方,陳舟繼續寫到:

因此,實驗上任何發現中微子有質量,或可以發生振盪的證據,都將表明,存在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

【由於中微子是電中性的,根據Lorentz不變性,即使不存在右旋中微子,中微子也可具有Majorana質量mM,即LM=mM(φCφ+φφC)。】

他盤算着,以後要是再遇到這樣的情況,肯定得安排一下。

既然沒法使喚他人,那就只能自己再想辦法了。

【假設2:輕子數守恆。】

想到這的陳舟,輕聲笑了笑。

再者說,像這種有助於學生成長的事,要是不給學生去做,陳舟覺得內心會慚愧的。

也總有人,會提出不一樣的認知。

這點,其實是陳舟都沒有想到的。

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是對的,那麼假設條件就將不成立。

【假設1:不存在右旋中微子和左旋反中微子。】

陳舟相比於其他學者,幸運的是,他從最初進行學術研究時,就能夠獲得一定的反饋。

網站的訪問量,之所以會突然間急劇增加,正是因爲陳舟上傳論文的消息,被人傳了出去。

說起來,中微子振盪的提出,本身也是根據標準模型來的。

“信息科學Lv2(0/5000)”

“應用科學:”

因此,若把這一機制加以推廣,引進右旋中微子場,並採用同樣的方法,中微子也可以具有質量。

隨後用手托住下巴,然後閉上眼睛,意識進入了系統空間。

將對自己有用,是他需要的文獻,下載下來。

只不過,放心的同時,他們也很好奇。

“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也表明,參與弱作用的中微子是左手旋的,沒有右手旋的中微子……”

說來有趣的是,現在的陳舟,看着這些並不陌生的內容,甚至產生了一絲欣喜的感覺。

在極小模型綱領被解決後,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的研究,也成了他在搜索文獻,下載文獻之間,唯一的調劑。

那麼,在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關注這個領域研究動態的人,自然也就不會有多少。

而且,這明明是一篇剛上傳沒多久的論文,爲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呢,引起這麼大的關注?

出於好奇的心理,網站的管理人員們,也找到了這篇新上傳的論文。

在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大批關於極小模型綱領,進一步研究的論文出現。

兩種中微子,分別對應着兩個假設條件。

默默聽完腦海裡的提示音後,陳舟立即就放下了手中的筆。

究竟是怎樣的一篇的論文,能夠吸引到這麼大的流量?

“能源學Lv3(0/10000)”

“注:自然科學經驗值結餘108000,數學滿級升級任務獎勵①次,應用科學經驗值結餘4000。”

只一眼,陳舟就看到了個人信息面板,最底部的註釋。

那個“數學滿級升級任務獎勵①次”的字樣,實在是太吸引人的眼球了!

也就是這一眼,陳舟就再也挪不開眼睛了……

感謝書友焰紅雪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FYINW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愛看書的遊魂打賞的100起點幣!

(本章完)

第484章 實驗開始第190章 走吧,我請客(二合一)第450章 下一個目標(4000字大章)第254章 試錯的價值第602章 可你怎麼就知道,支持沒有反對多呢第115章 禮物第458章 該處理數據了(二合一5000+)第278章 奇妙的狀態第575章 中微子振盪相關的課題第569章 在燕京過年第173章 數學遊戲第666章 舒適圈問題第31章 所謂學風(修改)第182章 這面試……第70章 萬人送考第345章 不是吧,系統?第364章 四天王邀稿第536章 藍廳晚宴第209章 和我猜的一樣(4/4)第379章 主權宣示!第281章 大佬什麼情況?第693章 一定能讓高結驚掉下巴!第259章 p型 n型 共摻雜第291章 陳舟不見了?第535章 諾獎頒獎禮第81章 先選個任務第233章 從逆推開始第316章 推薦信已就位第124章 組隊訓練(下)第411章 朝學物理,暮讀數學(3/3)第586章 遠道而來,座無虛席第176章 就選你了第139章 這競賽確實很難(第四更,求首訂)第638章 被催論文的陳舟第542章 華國,可回!第667章 實驗室的方向第684章 9月底的頭疼第451章 我好想你(二合一4000字)第83章 全面大勝第668章 新的研究規劃第120章 考試季來臨第589章 所得補所缺第231章 邀請第275章 放鬆一下,說不定有奇效呢?第301章 從國外(爲上月補更1)第214章 實驗數據(2/3)第81章 先選個任務第219章 第一和第二(3/3)第185章 晚宴第469章 華國的菲爾茲獎(二合一4000+)第207章 這就證明出來了?第415章 可能的候選者第29章 楊依依的關心(修改)第424章 齊頭並進的數學和物理第208章 選個期刊,投個稿(3/4)第555章 又帶來了思路……第468章 到時候有驚喜?(二合一4000+)第305章 論文完成,任務完成(第四更)第5章 復讀班開學第91章 課第174章 舉個例子第133章 同樣的成就第267章 都是小問題第68章 高考倒計時第675章 陳舟所選擇的合作方式第90章 數論基礎第265章 下一個契機第568章 給他們放假第157章 把課題推進(爲神罰抽菸天官讓道加第399章 熱情的同學第174章 舉個例子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開始(二合一5000+)第211章 尋找合適的審稿人(2/3)第339章 最後的實驗(3/3)第481章 從理論上回答如下問題第414章 “膠球”在哪裡第360章 不然還有誰?第221章 名人的煩惱?第606章 想做個聽衆第382章 這沙雕系統都計算好的!第159章 每個人都有禮物第326章 這還用問?(4000字大章)第326章 這還用問?(4000字大章)第625章 溝通(2/3)第601章 你要做好準備第126章 意料之外第390章 成交第324章 我怎麼又上新聞聯播了?第75章 先回家第10章 這種感覺真好第550章 入高能所第536章 藍廳晚宴第165章 這是好的改變(二合一)第258章 兩天第277章 報告會?不重要!第439章 交作業第302章 這一種改變(第一更)第54章 寒假結束第415章 可能的候選者第482章 實驗前夕
第484章 實驗開始第190章 走吧,我請客(二合一)第450章 下一個目標(4000字大章)第254章 試錯的價值第602章 可你怎麼就知道,支持沒有反對多呢第115章 禮物第458章 該處理數據了(二合一5000+)第278章 奇妙的狀態第575章 中微子振盪相關的課題第569章 在燕京過年第173章 數學遊戲第666章 舒適圈問題第31章 所謂學風(修改)第182章 這面試……第70章 萬人送考第345章 不是吧,系統?第364章 四天王邀稿第536章 藍廳晚宴第209章 和我猜的一樣(4/4)第379章 主權宣示!第281章 大佬什麼情況?第693章 一定能讓高結驚掉下巴!第259章 p型 n型 共摻雜第291章 陳舟不見了?第535章 諾獎頒獎禮第81章 先選個任務第233章 從逆推開始第316章 推薦信已就位第124章 組隊訓練(下)第411章 朝學物理,暮讀數學(3/3)第586章 遠道而來,座無虛席第176章 就選你了第139章 這競賽確實很難(第四更,求首訂)第638章 被催論文的陳舟第542章 華國,可回!第667章 實驗室的方向第684章 9月底的頭疼第451章 我好想你(二合一4000字)第83章 全面大勝第668章 新的研究規劃第120章 考試季來臨第589章 所得補所缺第231章 邀請第275章 放鬆一下,說不定有奇效呢?第301章 從國外(爲上月補更1)第214章 實驗數據(2/3)第81章 先選個任務第219章 第一和第二(3/3)第185章 晚宴第469章 華國的菲爾茲獎(二合一4000+)第207章 這就證明出來了?第415章 可能的候選者第29章 楊依依的關心(修改)第424章 齊頭並進的數學和物理第208章 選個期刊,投個稿(3/4)第555章 又帶來了思路……第468章 到時候有驚喜?(二合一4000+)第305章 論文完成,任務完成(第四更)第5章 復讀班開學第91章 課第174章 舉個例子第133章 同樣的成就第267章 都是小問題第68章 高考倒計時第675章 陳舟所選擇的合作方式第90章 數論基礎第265章 下一個契機第568章 給他們放假第157章 把課題推進(爲神罰抽菸天官讓道加第399章 熱情的同學第174章 舉個例子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開始(二合一5000+)第211章 尋找合適的審稿人(2/3)第339章 最後的實驗(3/3)第481章 從理論上回答如下問題第414章 “膠球”在哪裡第360章 不然還有誰?第221章 名人的煩惱?第606章 想做個聽衆第382章 這沙雕系統都計算好的!第159章 每個人都有禮物第326章 這還用問?(4000字大章)第326章 這還用問?(4000字大章)第625章 溝通(2/3)第601章 你要做好準備第126章 意料之外第390章 成交第324章 我怎麼又上新聞聯播了?第75章 先回家第10章 這種感覺真好第550章 入高能所第536章 藍廳晚宴第165章 這是好的改變(二合一)第258章 兩天第277章 報告會?不重要!第439章 交作業第302章 這一種改變(第一更)第54章 寒假結束第415章 可能的候選者第482章 實驗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