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

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

“這架飛機……”

在盯着屏幕欣賞了許久之後,孫惠中總算再次開口了:

“我覺得,這架飛機的潛力,或許不僅僅侷限於作爲一架教練機,或許還可以兼職作爲輕型攻擊機使用。”

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想辦法搞出一架需求量更大的飛機來。

最好還能賣給外國客戶。

在現如今這個時候,能給國家賺取外匯的企業,那地位都能跟坐火箭一樣蹭蹭往上漲。

而雙座戰鬥機除了可以用來教學之外,多出來的一個飛行員也恰好可以用來做一些跟操作飛機無關的操作,比如搜索目標和控制精確制導武器。

儘管這些功能也可以集中在單座型飛機上,但是讓飛行員一心二用畢竟還是有風險的。

所以讓飛行性能本就不錯的高級教練機兼職一些對地攻擊的任務,似乎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畢竟成本低嘛。

“但畢竟跟殲教7是同一個體量,載彈量和航程恐怕都不會太樂觀啊……”

另一個人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總要比現在裝備的強5更好吧?”

馬上有人反駁道:

“而且還能裝備雷達和精確制導武器。”

“我們現在有什麼精確制導武器?”

“呃……總會有的……”

“……”

周圍很快響起了成片的討論聲。

“這個麼……其實完全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做一些微調。”

處在中間位置的常浩南話一出口,其它人很快安靜了下來,等待着他的下文:

“比如嘗試進一步增加翼展、減小後掠角,這樣外翼段部分的面積增大,能容納一組額外的油箱提高航程,再裝上不同的機載設備,就可以開發兩個子型號出來分別面向有不同需求的客戶。”

“像我們國家,以後可能也不再有輕型攻擊機的需求了,那麼就可以購買高級教練型,也就是後艙只保留更高權限的駕駛功能,也無需安裝雷達和掛載大尺寸彈藥。”

“強5不會有後續型號了麼?”

孫惠中對這個判斷有些意外:

“我有個在洪都工作的同學,說他們正在考慮新的攻擊機項目來着。”

常浩南點了點頭: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對於我們這樣的大國來說,未來將會是多用途戰鬥機的天下,最多再算上少數的戰鬥轟炸機。”

強5的定位與目前比較常見的蘇25和A10完全不同,它沒有裝甲,低速性能也很差,這個型號從設計出來就是爲了攜帶核武器執行註定有去無回的低空高速突防任務。

只不過由於技術條件所限,與之搭配的彈藥始終未能問世,狂飆一號實際上只是一個核扳機而已,所以秉着發揮餘熱的態度,加上陸軍長期缺少專用的武裝直升機,才讓這個型號頂缸擔任起了近距支援一類的任務。

在這個即將步入新世紀的階段,空軍序列裡已經沒有留給輕型攻擊機的位置了。

“那麼,除了高級教練型以外呢?”

還是有人把話題拉了回來。

“雖然我國沒有需要了,但一些外國用戶,尤其是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用戶,他們的主要作戰對象基本只是叛軍或者恐……游擊隊,所以還是會有這種飛機的用武之地,可以購買戰鬥教練型,給後艙安裝更高級的機載設備,比如多功能顯示器,再留出兩個空間比較大的掛點用來掛一些空對地導彈之類的。” “嘶……竟然可以這樣麼?”

其餘衆人紛紛露出或是訝異或是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個思路在90年代中期這會還不太流行,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着戰鬥機成本的迅速飆升,很多小國開始考慮放棄建立一支具有空戰能力的空軍(反正也打不過,不如干脆棄療),轉而以教練/攻擊機和查打一體無人機作爲主力型號。

“當然,接下來這段時間我會跟你們一起把這個方案完善一下,再對幾個關鍵的部分進行設計優化,等你們自己掌握了設計方式,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和以後的試飛情況對飛機進行後續調整。”

常浩南迴過頭,看着眼前幾名648所選派過來的好苗子說道。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歷練,他已經逐漸習慣了這個時代人們的計算機基礎,不會再出現當初教姚夢娜時候那樣的烏龍了。

重生之前,但凡畢業的研究生,必定已經對數值模擬相當熟練,並且多少會一兩種基礎的編程語言。

但1997年,大部分設計師也就是對幾種常見的建模和流體計算軟件有些瞭解,看過書並且親自動手操作過都能算是鳳毛麟角。

這種情況大概還要再過上兩三年,等到跟常浩南同一批的學生碩士或者博士畢業才能從根本上得到緩解。

“我們都聽您的!”

包括孫惠中在內的所有人都瞬間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大家都是能進飛機設計研究所的人,自然知道一頓飽和頓頓飽之間的差別。

這種大佬手把手教你設計飛機的機會,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不說把對方的能耐全都學到,就算學個三四成,也足夠648所折騰出一些新花樣了。

“那好,剛剛我已經對飛機的總體設計進行了說明,那麼接下來我先系統性地介紹一下數字化設計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步驟……”

在隨後的大概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常浩南在旁邊一間有黑板的空會議室裡面,給648所的工程師們上了一節大概相當於緒論的課程。

好在這些90年代,甚至80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理論基礎相比後世都要紮實得多,因此這方面並不費勁,只是跟601所那邊林示寬他們差不多,需要更換一下思路。

“考慮到大家的經驗還不太足,在設計難度這方面還是要循序漸進,無論如何,先儘快把具體的設計方案搞出來,這樣上級單位和用戶方面纔會有信心。”

“所以我們在初版設計中可以先採用比較傳統的隔板進氣道,邊條翼的設計也可以稍微保守一些,等到項目真正申請下來,甚至第一架原型機首飛之後,再慢慢用上一些更激進的技術。”

說完這些之後,口乾舌燥的他放下粉筆,拿起杯子猛灌了一大口水。

實際上,專門用一架飛機對某項技術進行驗證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比如美國那邊,就是在一架經過改裝的F16block30上面對DSI進氣道進行的技術驗證。

蘇聯也是在一架經過改裝的蘇27UB上驗證了軸對稱適量噴口

只不過常浩南想要更加高效一點,在這個過程中順便把教練9/FTC2000給搞出來罷了。

“您這麼確定空軍會認可我們的型號方案?”

明顯有人底氣不太足,畢竟648所過去在這方面確實沒什麼成功經驗。

“當然,這就是我下面要說的事情。”

常浩南把已經寫滿的黑板翻到另外一面:

“在最終版本的設計方案裡面,我準備使用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也就是DSI進氣道。”

“一方面這樣可以給飛機減重大概130-150公斤,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也是借用這個總體風險較低的項目進行一下驗證,如果技術成熟,那麼可以用在十號工程,甚至更未來的第四代戰鬥機上面。”

“有了這第二個理由,加上空軍也確實需要一種新型高級教練機,我想,把這個型號正式確定下來,應該是十拿九穩的。”

(本章完)

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4章 焉知非福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255.第255章 “9910”工程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166章 麥道,無了?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761章 閱兵前夕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94章 首見殲10(下)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597章 試飛F14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
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4章 焉知非福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255.第255章 “9910”工程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166章 麥道,無了?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761章 閱兵前夕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94章 首見殲10(下)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597章 試飛F14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