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接受了常浩南給出的設定,袁相埡的心思可就再也收不住了。
實際上,他本人的研究方向就更偏應用數學,只不過證明龐加萊猜想這個大新聞至少在眼下還屬於理論數學的範疇,所以此前的思維一直侷限在了這一塊而已。
如今想想,多科學領域確實更加大有可爲。
尤其是國家正在逐漸加大對海洋、航天、地質、航空等領域的投入,而這些投入在轉化成潛艇、火箭、衛星、飛機等實體產物的同時,也必然會成爲狹義自然科學領域的絕佳試驗平臺。
不敢說能出多少驚天動地改變時代的成果,但滿足剛剛常浩南所說的“SCI中游或中上游”肯定沒問題。
而且都絕對不是那種“給高分子材料換個基體”的灌水文章。
那反正都是要發表,與其便宜別人,不如利用近水樓臺的優勢,至少留一部分在國內。
想到這裡,袁相埡趕忙請求道:
“那常教授,既然咱們已經說到這了,不如您直接給這新期刊想個名字?”
其實他最開始想的是讓常浩南給題個字。
但又考慮到一來對方理工類教授,寫出來的字未必好看,題上去對雙方的形象都不太好,二來既然是面向全世界的期刊,那標題至少還是要有個英文版,題字就更沒必要了……
所以臨到說出口的時候,就改成了起名字。
“名字……”
這個完全出乎預料之外的要求還真讓常浩南一時有點懵。
如果是用那種簡練的風格,幾乎很難超越《科學》和《自然》兩座大山。
不是指學術價值上,而是命名上。
主要是除了這兩個詞以外,剩下的詞很難起到一個包羅萬象的效果。
你要是叫《地球》,那聽着就像是個地理科學雜誌。
叫《宇宙》,又像是搞天文的。
總不能叫《道》吧。
所以只好換個思路……
“話說,我記得咱們華夏科學院,應該還沒有學報吧?”
常浩南問道。
袁相埡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
“沒有,只有一個華夏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半年刊,而且是完全不限領域的,影響力不算很大。”
完全不限領域,指的是文科理科都能投。
這屬於歷史原因。
華夏科學院最早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機構。
甚至還一度承擔過國家科委的職能。
華夏社會科學院最早就是科學院的“哲學社會科學部”。
雖然早在70年代末就獨立出來了,但是直到80-90年代,仍然保持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以,不如直接把這個名字給佔了,就叫《華夏科學院學報》Journ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JCAS。”
這名字聽着有點像JACS,但也沒辦法。
學報、科學、學院這幾個詞來來回回就那麼幾種組合方式。
好在JACS在這會雖然也已經算是頂刊,但還不像是二十多年後一樣家喻戶曉且幾乎包羅萬象。
所以應該沒有蹭熱度之嫌。
“嗯……”
電話那頭,袁相埡看着處在免提狀態下的電話,一隻手託着下巴,另一隻手有節奏地敲擊着桌面。
名字本身倒是沒問題。
但關鍵在於,這個期刊不管叫什麼,主編的名字肯定是要掛常浩南的。
而《華夏科學院學報》這麼赤裸裸的名字。
主編竟然不是華夏科學院的人……
好像有點離譜。
哪怕換個名字呢,都不會有這種被NTR的感覺。
他按下靜音鍵,同時看向辦公室另一邊沙發上坐着的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楊玏院士。
“您覺得這名字……”
後者顯然知道袁相埡的想法,當即擺了擺手:
wωw●тт kдn●C○
“沒事,現在好幾個學部爲了爭論常教授到底歸屬哪個學科領域都快打起來了,看這個架勢,我估計最多再過兩三年,他就成我們的人了……”“就當先上車後補票……”
儘管楊玏關於發行純數學期刊的想法被常浩南否定,但是他最根本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再者說……
科學,可以改變世界。
而數學,則可以通過改變科學進而改變世界。
只要定義足夠靈活,那我也可以是自然科學的一員……
袁相埡重新按下靜音鍵:
“常教授,我們原則上支持你的建議,當然最後的結果還是要由科學院方面決定……”
“……”
又是一番客套之後,這次是常浩南主動結束了通話。
“楊院士,這麼多學部都在爭,您就沒有也跟着努努力的打算?”
袁相埡重新擡起頭:
“畢竟常教授雖然成果多而且涉獵範圍廣,但是能公開大書特書的,反而還是這次。”
“而且,後年可就又要開國際數學家大會了,咱們京城本來就在召開地點的候選項裡面,再經過這次的事情,那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這菲獎恐怕也……”
他沒把話說的太直白。
但也足夠了。
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召開地點是全世界各大城市輪班的。
佩雷爾曼所在的莫斯科早在1966年就已經開過了,不會被納入候選項裡面。
這麼一來,京城相比於另外三個競爭對手——馬德里、班加羅爾和漢城,顯然都有巨大優勢。
而另一方面,常浩南和佩雷爾曼的菲獎也幾乎無可爭議。
從現在到2002年還有兩年,時間方面的緩衝也足夠。
所以……
極大概率的情況是,第一次在華夏土地上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就會給一名華夏本土學者頒發菲爾茲獎。
這絕對是影響力爆炸的事情。
也是對於數學物理學部的巨大利好——
菲爾茲獎誒。
蓋章了好吧!
這還不算我們的人?
“袁教授,這你可要想好。”
楊玏並沒有馬上回答袁相埡的問題,而是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看向後者:
“不管常教授進哪個學部,絕對都是要插隊的。”
“所以他要是過來,那你可就要再往後排一排了……”
最近一些年,袁相埡在晉院士這件事上,還是付出了不少功夫的。
無論學術上還是人脈上。
爲此還跟幾名條件類似的候選者鬧出過一些矛盾。
這事大家雖然不會明說,但肯定都看在眼裡。
更何況是作爲院長的楊玏了。
“……”
突然被問到如此直白的問題,袁相埡一時間也有點不知道怎麼回答。
大概半分鐘之後,才總算組織好語言:
“我今年才40,還算……”
他本來想說自己還算年輕,等得起,不差個三年五年的。
但轉念一想好像常浩南更離譜,哪怕按照2003年算也才28……
所以只好跳過了這一段:
“不管怎麼說,如果常教授能到咱們學部,對於華夏數學界的每個人來說,包括我,也包括那幾個人在內都是大好事。”
“這點利害關係,我還是分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