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

“其實……”

皮埃爾伸手摩挲着自己的下巴,猶豫了一小會之後繼續說道:

“我倒是覺得,也未必有什麼不可以的。”

勒梅爾緩緩轉過頭,用一臉見鬼的表情看向對方:

“你真的清楚那是NH90項目麼?”

“當然。”

因爲那架直9WY已經重新降落到停機坪上,所以二人的目光也從天空重新回到了地面。

皮埃爾一邊往前走一邊點了點頭。

“NH90,NATO Helicopter 90,北約通用直升機。”

快步上前跟上對方的勒梅爾特地在NATO上面咬了重音:

“……”

“荷蘭人爲了推銷他們的碳纖維自動鋪設機器,要求飛機的機體使用大量一次熱成型的碳纖維材料,美其名曰可以減重。”

“還有意大利人,他們要求直升機使用T700-T7E發動機,說是因爲性能更好,輸出功率更高,但實際只是因爲菲亞特集團參與了這個型號的研發和生產。”

“我知道你現在是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副主席,需要考慮的東西比當年在企業裡面的時候多了很多。”

“飛機不會管你們團結全歐洲的理想有多麼高尚,也不會管你們爲了彌合相互之間的分歧付出了多少努力,它只會按照物理原則準確、精密、刻板地工作。”

NH90雖然也有民用型號的計劃,但其開發項目本身仍然是一個軍用型號,最終提供資金的也是幾個北約國家的國防部。

“而我的朋友,政治改變不了物理學。”

一番略顯激烈的言辭讓勒梅爾陷入了沉默。

“美國人的發動機連標定單位用的都是英制,我們根本不可能設計出完美兼容RTM322和T700兩種發動機的傳動系統,只能在傳動效率方面做出犧牲。”

“還有德國人……”

“NH90項目從13年前就開始了,很快英國人毫不意外地退出了項目,然後是德國人,再然後德國人又重新加入進來,現在每個國家在項目裡面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而我,就親眼看着設計方案在一次次妥協中變得支離破碎。”

“你準備去跟華夏人合作,生產北約系統的直升機?”

“但是大面積碳纖維的使用根本不成熟,不僅會降低飛機的結構強度,還會導致機體結構件無法維修或者更換,一旦出現損壞就會導致整體報廢。”

或許是看出了他的動搖,皮埃爾又繼續道:

“到時候美國人的黑鷹,俄國人的河馬都只需要更換一塊蒙皮就可以修好,而NH90卻需要更換整個碳纖維製成的機體?這根本不符合使用環境的要求。”

他轉過身,雙眼死死盯着兒時好友:

“北約的直升機……說得倒是好聽。”

在這樣一個項目上跟華夏合作,在勒梅爾眼裡簡直是異想天開。

“這對於客機來說當然無所謂,但我們設計的是直升機,哪怕是民用直升機,也根本不可能避免低空任務中造成損傷,更何況是軍用直升機?”

勒梅爾提到了NH90直升機的合作屬性,反而讓原本冷靜的皮埃爾大爲惱火:

“但是紀堯姆,你一定清楚,航空製造業,說到底是要用技術說話。”

皮埃爾接下來花費了整整十分鐘時間,來一個個批判這些“盟友”給NH90項目帶來的麻煩。

最後,他總結了這個項目現在的狀態:

“如果繼續這樣搞下去,我當然可以把NH90給造出來,但恐怕它不會滿足任何一個國家的要求,更別提挑戰黑鷹直升機的地位了。”

“我對於國際合作沒有意見,但我們需要真正有意義的、能給項目水平帶來提升的合作,而不是請來一羣爲了自身利益而不斷扯皮的狗屎來耽誤研發進度。”

“那如果依你的意思,是準備怎麼做?”

這一次,勒梅爾並沒有直接反駁,而是首先問了對方的看法—— 作爲一個從技術崗位走出來的行政管理人員,他比自己的絕大多數同行都要更加理智一些。

剛剛皮埃爾所說的那些當然是有道理的。

否則NH90這樣一個不算複雜的10噸級直升機項目也不會拖延將近15年。

要知道它名字裡面的“90”是指面向90年代。

然而這馬上都要千禧年了,試飛流程還沒過半呢,而且還出現不少需要返工重來的問題。

不過,或許是怕對方說出什麼驚人之語,他緊接着又補充了一句:

“提前說好,完全拋棄盟友搞獨立研發,在政治上可行性很低。”

“我說過,我對國際合作沒有意見。”

皮埃爾的神情也緩和了不少:

“但必須要參照空中客車的模式。”

“各國在合作中的地位可以平等,但在技術上,尤其是飛機的總體設計上必須設立一個主體。”

“另外幾個國家,願意參與的,可以提供符合總體設計需求的技術,我們也會在夥伴國家中選擇符合要求的供應商,不會讓他們白乾,不願意參與的,也可以單純出資,到時候按照比例分配利潤,或者到時候把一些生產環節放到他們國家完成。”

“但如果這些都不願意,那就滾出項目,總比拖到最後搞出一個華而不實的廢物要強,我們法國人又不是離開北約就不能活了,再說了,總有人會選擇留下的。”

他一股腦地把自己早就存在腦子裡面的想法說了說了出來。

“那華夏人呢?”

勒梅爾問道:

“華夏人肯定不可能在北約的合作框架內跟我們進行軍事合作,你準備怎麼讓他們參與進來?”

顯然,他已經開始認真考慮皮埃爾提出的方案了。

別的不說,“讓直升機更安靜”這件事,毫無疑問具備極高的吸引力。

相比於黑鷹,NH90當前的劣勢在於不夠緊湊、可維護性較差,以及側面的艙門面積較小,艙門機槍的射界受到一定限制。

而優勢則在於機艙體積更大,而且還有一個可以裝運大件貨物的尾門。

維護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把碳纖維換成高性能鋰鋁合金來解決,但即便如此,也只能算是各有優劣。

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加上一條“安靜性好”的王炸,將毫無疑問是絕殺。

而面對好友的這個問題,皮埃爾早有準備:

“我研究過去年歐洲航空局和空中客車跟華夏達成的那個協議,發現他們很喜歡‘技術換技術’類型的合作。”

“當然,NH90畢竟是個軍用項目,不方便像是航空氣象安全問題一樣搞深度合作,但可以減小一些規模。”

“比如讓他們給NH90提供完整的降噪解決方案,作爲交換,我們也可以在一個對等的項目上給他們提供技術幫助,就事論事解決問題,互相之間不涉及方法途徑的傳授。”

“這樣只需要一家合資公司就可以完成整個流程,合作結束之後,公司一拍兩散,上帝來了也查不出什麼痕跡。”

勒梅爾終於看出,對方這是有備而來。

不光方法,甚至連怎麼處理後事都已經計劃好了。

絕對不是臨時起意能想出來的方案。

不過,在長達幾分鐘的遲疑過後,他還是緩緩開口道:

“關於跟其他盟國的合作方式,我需要回去跟航空航天工業協會的同僚,還有國防部那邊討論一下,具體結果如何,暫時不能給伱保證。”

“不過讓華夏給給NH90提供降噪解決方案的事情,你回去之後就可以開始着手準備了。”

“我會說服那幾個老頑固的。”

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435章 十倍壽命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51章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83章 趕赴閻良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58章 項目進展第90章 改進渦噴14!
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435章 十倍壽命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51章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83章 趕赴閻良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58章 項目進展第90章 改進渦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