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

林慶鬆的報告,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他本人的表現上,都堪稱提氣。

雖然長期以來,陸軍都是解放軍各個軍兵種之中的老大哥,但必須承認,長期以來,地面武器的研發和裝備,反而是脫節和落後最多的。

69式坦克並未裝備,79、80/88式坦克也只裝備了極少的幾個批次。

所以,直到如今的90年代末,華夏陸軍的絕對主力都還是相當於T54A(1953年)技術狀態的59式坦克。

甚至在某些地方還簡配過。

雖說新時期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中,海空軍的戲份在不斷提高,但華夏作爲一個國土面積廣袤、周遭國際環境複雜的大陸國家,陸軍裝備總歸還是不能棄療。

眼前幕布上投影出的型號,就是面向21世紀研發的第三代主戰坦克。

到眼下的1998年,這個項目已經進行了超過15年。

從一開始幾乎完全是T72復刻版,到後來全面推倒重來轉向西方設計習慣,再後來逐漸迴歸到自己的設計思路,又發現一開始的指標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因此將項目分成兩步走……

大家當然都想一步到位地造出一輛符合軍隊要求的坦克,但現實就是如此。

空軍雖然能夠低空編隊通場,但考慮到安全問題,也不能飛的太低。

原型車和第一階段量產型號,預計只能承載50噸以下的總重,並且越野速度還受到巨大限制。

而且效果也受到天氣影響很大。

而底盤,則一直是整個系統裡面最爲薄弱的一環。

能把坦克底盤搞明白,更輕更小的型號更是不在話下……

因此,裝備方隊中首先亮相的、最重要的當家角色,只能是坦克。

“行走部分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就剩下一個變速箱的可靠性,不過,最近已經有供應商和我們表示,他們給齒輪組和軸承更換了全新的特種鋼材料,目前正在進行測試……”

然而,三代坦克的研發進度卻並不樂觀。

另外一名副總師微微探過身詢問道。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9910工程的硬性時間節點無法更改。

他作爲副總設計師,主要負責行走機構研發,但相比於林慶鬆這樣的子系統設計人員,還要通盤考慮整個系統的性能。

畢竟,坦克基本上已經是地面裝備重量和衝擊力的上限。

而林慶鬆報告中的這項成果,則意味着,華夏裝甲兵,從此獲得了一雙強力且可靠的“腳底板”。

未來的第二階段型號更是遙遙無期。

在林慶鬆做完最後一部分陳述之後,毛銘副總師坐直身子,又繼續補充了一部分內容:

國慶閱兵,海軍的主戰艦艇無法旱地行舟,自然不可能出現。

“除了壽命更長、速度更快以外,坦克行駛時的垂向振動和俯仰角振動對火炮的高低向瞄準和射擊也有顯著影響,這個新的底盤在行駛過程中,尤其是高速通過崎嶇路面時的穩定性更好,意味着振動激擾更加可控,也有利於我們未來炮控系統的開發。”

甚至於,還可以應用於其他裝備的底盤研製。

這對於以機動性爲第二生命的裝甲單位來說,無異於阿喀琉斯之踵。

爲此他們甚至一度認真考慮過,用原型車甚至驗證車上閱兵的可能性……

“那麼我們下一階段,就測試一批使用舊炮塔配合新底盤的原型車?”

“可以先把給一階段量產型設計的那套楔形裝甲拿出來,這麼好的底盤,裝上一個小炮塔太浪費了,至於炮的問題可以後面再解決。”

直到此時,祝總師總算停下了手中的筆,擡起頭來說道。

作爲抓總研發的項目總負責人,他需要思考和記錄的東西本來就更多,加之在戰爭中失去了右臂,寫字速度多少受到一些影響。

他的表態,自然一錘定音,也算是給這場持續了幾個小時的研討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餘下的話題,就相對比較輕鬆了。

“小林啊。”

祝虞聲合上筆記本,叫住了剛剛下臺,正準備回到座位上的林慶鬆:

“你剛剛講的這部分內容,全都是咱們項目組裡的成員自行完成的麼?” 這個問題的意思,自然是詢問是否受到了模鍛壓機那邊的幫助。

祝總對於常浩南,以及那邊的項目組當然沒有什麼意見。

但他需要評估自己這邊團隊成員的真實水平。

突然被叫住的林慶鬆一愣,旋即實話實說:

“研究方法和數值計算理論層面,肯定是得到了兄弟單位,尤其是常總本人的很多指導。”

“不過,落實到車輛底盤開發的具體工作,全都是由所裡同志自行完成的。”

“常總他們也表示過要提供一些直接的幫助,但是我做主拒絕了。”

“畢竟是我們加入別人的項目,總不好爲此耽誤太多事,再說,也總得親自做上一遍,纔算是自己學到的東西……”

聽到這樣的回答,祝虞聲方纔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啊,好,這樣,等到咱們三代坦克定型之後,你也好去其他型號上展現一下能力……”

這話的意思,顯然是準備下一步讓林慶鬆“外放”,去擔任一些次要型號的總師或者副總師了。

“祝總……”

林慶鬆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不用等到三代坦克定型,只要等模鍛壓機那個項目結束,我應該就能騰出手來。”

這個回答把祝虞聲搞得一愣:

“模鍛壓機不是去年才立項麼?而且名義上還是個預研。”

“等那邊完事,應該還得幾年吧?”

然而林慶松果斷搖頭:

“根據常總定的時間表,設備應該在1999年9月之前投入試生產。”

聲音不大的一句話,直接讓周遭正在交談的其它人頓時噤了聲,紛紛看向林慶鬆這邊。

祝虞聲沉默了好一會之後,方纔重新開口:

“你覺得這個時間表……沒有誇張?”

林慶鬆先是點頭,然後又搖頭。

最後乾脆直接回答道:

“以他們現在的效率估計,我感覺到不了99年9月……”

“嘶……”

一陣吸氣聲從四面八方響起。

不得不說,有點誇張。

但絕對是個好消息。

模鍛壓機項目早一天完成,就能早一天解放出兵器工業系統大批技術力量。

如果都能像林慶鬆這樣,把所學所想應用到自己手頭的項目裡面……

那基本可以預見,華夏陸軍的主戰裝備,很快就會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低頭思索片刻之後,祝虞聲重新看向面前的林慶鬆:

“這樣的話,後面應該還有一個履帶式傘兵戰車的項目,現在正在預研,你到時候可以去負責一整塊工作。”

“另外,過兩天,你跟我一起去趟科工委,把目前三代坦克的研發進度跟上級領導做一下彙報。”

後者眼前頓時一亮。

“是!我回去一定好好準備!”

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48章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702章 警衛九局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726章 41的大勝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222.第222章 轟6AIT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597章 試飛F14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773章 又遇故人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
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48章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702章 警衛九局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726章 41的大勝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222.第222章 轟6AIT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597章 試飛F14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773章 又遇故人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