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

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機

除了之前在丁高恆辦公室那裡看到的機翼和垂尾外緣形狀的變化,以及機背的一組額外油箱之外,擺在常浩南面前的這個設計方案,還對邊條翼形狀進行了修改,直接從機翼前緣根部延伸到了座艙蓋側面。

由於長度實在過於誇張,甚至會導致飛行員上下機的時候有點卡襠,所以貴航的方案裡面,還在邊條下面塞了個小號的摺疊式登機梯……

“想的還挺周全……”

自帶登機梯這事對於陸基飛機來說其實有沒有都無所謂,但如果未來要上艦的話,那還是挺有必要的。

畢竟航母甲板上面寸土寸金而且地勤人員的數量有限,飛機周圍的零零碎碎能少一樣是一樣,

當然,1997年的華夏飛機設計師肯定不會照着艦載機的標準來進行設計,如此大概只是單純爲了利用起來邊條翼下面的那塊無效空間。

這樣的改進方式,常浩南甚至都不用去算,就知道肯定是爲了專門強化飛機在特定迎角範圍內的操縱性能。

在經過這樣一番修改之後,整架飛機猛地一眼看過去,感覺反倒有點像是一架單垂尾且單發的F18。

“上次從蓉城回去之後,我們按照您的思路,對殲教7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改,目前第一版的氣動設計這塊已經基本上做完了。”

見常浩南已經打開了工程文件,孫惠中連忙來到旁邊,一邊介紹着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成果一邊從口袋裡掏出了一沓照片:

“目前的問題,一個是確實不知道DSI進氣道該怎麼設計,所以先用了一個普通的D型隔板進氣道代替,另一個就是受限於條件因素,沒有辦法做結構計算,所以暫時只搞了個木質模型,把內部設備給填充進去看看。”

常浩南接過照片簡單看了幾眼。

還真有點新鮮感。

上一世在他進入航空工業工作並歷經一路摸爬滾打終於接觸到飛機設計的時候,連京城奧運都已經快開了,自然沒有接觸過這種傳統手藝。

“不是我說,孫工你們這個這個模型造的相當不錯啊,感覺都能當工藝品了。”

“唉……說來慚愧,這些年,我們貴航發展最好的業務,就是木質傢俱,甚至還出口到幾個中東國家。”

提起這件事,作爲飛機設計師的孫惠中總歸是有些不好意思——

飛機制造公司,連飛機都沒出口過,卻出口傢俱。

不過這在從二十多年後回來的常浩南看來倒是沒什麼。

副業嘛,有條件當然可以搞一點。

常浩南並沒有在關於內部結構的問題上糾結太長時間。

就一架簡單的輕型教練機而言,並不要求具備特別誇張的結構強度,優化重點也主要是儘可能減重,完全可以交給貴航方面拿來練手。

“我看你們在邊條翼的設計上做了一些改動,是爲了改善中小迎角下升力曲線線性程度降低的問題麼?”

聽到這個問題,剛剛一直呆在孫惠中身後的林同鑫眼前一亮:

“常主任,您……看出來了?”

其實要論年紀,博士畢業的林同鑫還要比常浩南大上好幾歲,但後者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身上已經看不出太多作爲一個二十歲出頭本科畢業生的痕跡,再加上眼下所處的位置,不專門瞭解的話,多數人都會覺得他雖然看着年輕,但怎麼也得有個將近三十。

“這個設計還是小林入職之後提出來的,修改之後我們自己簡單地算了一下,確實對改善操縱性有好處。”

孫惠中在旁邊緊接着解釋道。

“當然,小尺寸邊條翼,或者類似邊條翼的結構是飛機在中小迎角下出現升力曲線斜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對於早期的機械或模擬電傳飛控來說,這種強烈且無規則的非線性非常難以控制。”

常浩南把手中的照片放到一邊,重新拿起鼠標,把屏幕上邊條的那部分放大:

“蘇27和F15的早期設計在這方面都吃過虧,而我想你應該是從F18的身上找到了一些靈感。”

“這……全讓您給說中了。”

林同鑫整個人瞬間興奮起來:

“這是之前我讀碩士做一個項目的時候,導師跟我們說過的結論,當時本來還沒太在意,結果今年一入職就遇到了一個差不多的情況……”

對方的反應讓常浩南不由得一笑,回憶起了自己上輩子剛畢業進入航空工業的時候,似乎也是跟他差不多的狀態……

然後很快就被現實給教育了一頓。

實際工作跟學校裡面學的東西多少還是有些區別的。 實際上很多帶邊條翼設計的早期三代機會面臨剛剛提到的那個問題,就是飛機在較大攻角的情況下可以維持一定的操縱性,反而是在中等攻角下容易失控。

也就是力矩特性很差。

很多看上去頗爲奇怪的設計都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

只不過空氣動力學水平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最開始的預期,到90年代中後期這會,已經有很多精巧的設計來改善力矩的線性程度,再結合飛控技術的巨大進步,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想到這裡,他還是決定多說幾句:

“知識學的確實很紮實,只不過在活學活用方面還需要下點功夫才行。”

剛纔還以爲自己的思路被完全猜中是受到認同的林同鑫頓時面色一僵:

“啊這……”

“伱讀碩士的時候應該還是90年代初,情況跟現在還有些區別,實際上以如今電傳飛控的響應速度和操縱能力而言,只要設計水平得當,並不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

說到這裡,常浩南又指着電腦屏幕上面飛機垂尾的部分說道:

“反而你這樣設計的邊條有可能在機尾部分誘發一個發散振盪,對於垂尾根部的強度是一個考驗,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的話,會發現F18的垂尾根部設計了三組加強筋,就是爲了應對這個問題。”

“這個……”

林同鑫剛剛還自我感覺比較良好,被這麼一說頓時覺得有點掛不住面子,只好尷尬地撓了撓頭。

當然,常浩南也知道,這種時候不能一味打擊別人的自信心,因此話鋒一轉:

“不過麼,你能有這方面的想法,而不只是機械地執行領導的指令,就已經超過不少人了。”

之所以這麼說,絕不是常浩南在凡爾賽。

那種能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絕世天才終究是極少數。

就拿他自己來說,如果沒有系統的幫助,靠着前世的經驗和技術當然也能夠取得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絕無可能走到現在這種地步。

絕大多數人的生涯發展路線都是循序漸進的。

關鍵在於要有進行嘗試的機會、資源和勇氣。

因此這個林同鑫雖然在靈性上未必很強,但絕對算是個可塑之才。

別的不說,有幾個人在博士畢業之後,還能想起來碩士階段做項目過程中導師隨口說過的一句話?

但他就記住了。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我這裡剛好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案,可以在原來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可用迎角。”

常浩南說着從旁邊扯過一張座標紙,在上面隨手畫了一個圖:

“在機頭側面設計一個可收放的小尺寸邊條,可以減弱大迎角機頭非對稱渦產生的非穩態的側向力和偏航力矩,同時還能利用了邊條渦產生的側向力,生成阻礙偏航的力矩,另外由於機頭邊條的尺寸與機翼和平尾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也不會影響你們已經做好的縱向氣動平衡。”

“不過伸縮結構要佔用相當一部分機頭空間,所以對於追求雷達天線尺寸的戰鬥機來說實在有些雞肋,我也就沒有把這個設計應用到某個具體型號上面。”

他把畫好的示意圖交給旁邊的林同鑫:

“你如果願意,可以趁着這段時間在京城的功夫,在這個新型教練機上面嘗試一下,看能不能搞一個專門的大迎角高機動技術驗證機出來。”

“一方面,教練機對於超大迎角的可控性有一定要求,這個方案相比於其它手段來說成本又很低,可以用得上,另一方面麼,也可以當做是你們貴航露臉的一次機會,賣飛機這種事情,有時候跟賣別的東西是差不多的,你得搞出來點噱頭纔會有人關注……”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後者怎麼可能有拒絕的道理,當即雙手接過那張座標紙:

“當然願意,感謝常主任給的思路和機會!”

作家助手搞了個新的什麼綠色內容計劃,我發上一章的時候點進去試了試,結果它直接把我後面一段內容給刪了……搞得上一章差點不滿2000字……

(本章完)

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63章 讓殲8C試試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852章 前往滬東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283.第283章 溜了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09章 抉擇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
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63章 讓殲8C試試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852章 前往滬東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283.第283章 溜了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09章 抉擇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