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

就在常浩南出席合作項目簽字儀式的幾乎同時。

遼省,達利安(bushi)……

咳咳——

連海造船廠。

漸落的夕陽照耀之下,一艘引水船帶領着兩艘拖船漸漸出現在岸邊一衆人的視野當中。

而跟在整個船隊後方,一艘鏽跡斑斑的龐然大物也逐漸從地平線以外浮現出來。

由於最終仍然被禁止通過蘇伊士運河,因此在經過了足足九個多月的長途跋涉之後,以尼古拉·奇克爾號爲首的拖船隊才終於將瓦良格號給拖到了行程的目的地。

一路上的艱難險阻,即便是沒有親身經歷的人,也能從任務負責人朱玉周提交的航海日誌中看出一二。

尤其是這艘既無動力也無舵效的龐然大物在繞行非洲大陸的過程中。

由於好望角恰好地處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暖洋流和本格拉冷洋流的匯合處,因此驚濤駭浪常年不斷,在拖船隊通過時,巨浪差點把尼古拉·奇克爾號後面的拖繩拍斷,船隊迫不得已僱傭了第二艘拖船,才勉強頂着惡劣的海況控制住瓦良格號的航向,沒有讓這艘鉅艦隨波逐流地漂走。

而後來在通過非洲之角時,果然又發生了行程開始之前衆人最擔心的事情。

整個拖船隊被海盜,或者至少表面上是海盜的可疑船隻盯上。

最後還是被一艘來自沙特海軍的巡邏艦解了圍……

後來又經歷了被惡意阻攔航路、馬六甲海峽通行許可等一系列阻礙,才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在即將進港靠岸之前,引水船和尼古拉·奇克爾號拖船同時鳴響了一聲悠長的汽笛,向正在岸邊翹首以待的近百名海軍,以及船舶工業系統的同志致敬。

岸上的人羣也隨之報以熱烈的歡呼聲。

爲了儘可能降低國際影響,華夏並未請任何媒體對此事進行報道。

只有幾名來自軍報和船舶重工宣傳部門的同志,從不同角度拍攝了幾張照片用於留檔。

連海造船廠的一號碼頭上。

孫蘇光正在和另外幾名同事,以及來自黑海造船廠的技術顧問一起,站在一處高臺上看着正緩緩向隔壁舾裝碼頭靠攏的瓦良格號。

其中自然包括瓦列裡·巴比奇。

早在年初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吳懿範的安排之下到了連海,並在隨後跟其他同樣來自黑海造船廠的工程師們參與了幾個大型船舶建造項目的技術攻關。

當然是以顧問的身份。

一直到大約一星期之前,包括他在內的5人突然得到通知。

馬上移交手頭的項目。

緊接着,又過了僅僅兩天,他們就被安排到了一處位於遠郊的別墅區居住。

再然後,就到了今天。

“你們……應該是真的準備繼續建造這艘船吧?”

巴比奇向站在不遠處的孫蘇光問道。

實際上,他當然知道答案——

雖然華夏人此前也通過不同渠道購買過幾艘已經退役的航空母艦,但他作爲全程參與其中的局內人,明顯能感覺到,這次的情況不一樣。

航母本身的技術資料、黑海造船廠和亞速鋼鐵廠的相關人員、“尼特卡”航母訓練設施……

如果不是下定主意要在瓦良格號的基礎上進行續建,那麼完全沒必要花費大量資金和精力去引進這些配套的東西。

ωwш ▪Tтkǎ n ▪C ○ 也沒必要急吼吼地把他們幾個參與過1143項目的資深技術人員單獨拉過來。

但是,當巴比奇時隔大半年時間,真的再次看到這艘久別重逢的老夥計時,還是不由自主地問出了這個問題。 他想再確認一下。

“當然。”

孫蘇光回過頭,看着因爲興奮而身體微微發抖的巴比奇:

“今年年初的時候,上級單位,以及海軍已經明確了這個要求。”

“我們華夏已經具備了單純按照軍用規格建造一艘6萬噸級大型船舶的技術和經驗,但航空母艦畢竟是一個複雜,而且全新的課題。”

“所以相比於完全從零開始,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效率會更高一些,也能減少很多試錯的成本。”

“這也正是我們把您請來的原因。”

當從翻譯口中聽到這段回答時,巴比奇禁不住加重了呼吸。

好一會之後,他才重新看向已經靠泊在岸邊的瓦良格號: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們可以儘快組織人手,開始對整艘船的情況進行摸底。”

這時候,旁邊的另一個人插進話來:

“之前我們拿到的技術資料裡面,應該有這艘船的設計圖紙吧?”

“圖紙應該是有的。”

巴比奇點了點頭:

“不過這艘船已經停工了將近十年,中間還分多次拆除過一些設備。”

“另外,中間大概有五六年時間,黑海造船廠的碼頭都是無人值守的狀態,所以肯定還會有一些東西被私自上船的人偷走,這些情況無論是我,或者其它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

“前年你們提出來準備買這艘船的時候,我也考慮過排查一次整艦情況,不過根本組織不起來足夠的人手,這艘船有20層3000多個艙室,靠一兩個人根本不可能完成……”

聽過他的解釋之後,孫蘇光當即回答道:

“我們的項目團隊需要從全國的船舶工業系統抽調技術人員,所以還在組建當中,人手的話……眼下可能不是很充足。”

“不過船上最重要的應該是跟動力、航空以及武器系統有關的艙室,我可以先派出大概五十人,從這些重點位置開始。等到項目團隊正式組建完成,再加派一部分人手。”

巴比奇突然覺得心中涌起一種幸福感。

這種工作得到組織支持的感覺,他已經有好多年沒有體會到了:

“其實五十人也足夠……我一開始本來只是想和你要二十或者三十個人來着……”

孫蘇光和另外幾名同事相互對視了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些許震驚。

剛纔巴比奇說前些年自己沒有足夠的人手,他們都以爲對方可能需要的幾百號人這種規模的團隊。

畢竟偌大一個黑海造船廠,光是被吳懿範給賺到華夏,並最終通過審覈留下來的就有上百人。

結果……竟然連二三十人都組織不起來?

顯然,基層組織架構完全崩潰的後果,是他們這些沒有經歷過的人完全想象不到的。

此前衆人基本都是在拿國內前兩年的大下崗作爲類比。

但這麼一看,似乎完全不是一回事……

巴比奇看了看周圍突然沉默下來的一衆人,還有點莫名其妙。

不過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他還是繼續道:

“另外就是,如果你們真的準備使用一艘航空母艦,那麼對於艦載機的研發……或者是採購,也差不多應該同步開始了,否則只有一艘船的話,是無法發揮作用的。”

“艦載機……”

聽到這裡,周圍的幾個人紛紛露出了笑容:

“根據這些年的經驗,我覺得應該擔心的,反倒是咱們這邊的進度會不會太慢……”

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65章 上架感言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9章 抉擇第55章 另請高明284.第284章 覆盤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857章 大地之眼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132章 上新聞了?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
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65章 上架感言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9章 抉擇第55章 另請高明284.第284章 覆盤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857章 大地之眼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132章 上新聞了?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