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跨國合作,尤其還是如此非比尋常的合作模式,自然不可能用一兩天時間就把各種細節都確定下來。
不過,雙方的意向確實很足,加上擅長的部分也幾乎完全互補,所以倒也沒有什麼值得浪費太長時間的地方。
尤其是對於歐直公司來說,這個合作由於是交換進行,因此甚至不會涉及到錢的問題,也就沒了被審計出來通共的顧慮(雖然他們確實已經通共了)。
可以說,就像是爲他們量身定做的一樣。
因此,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冰飛集團與歐直公司合作開展NH90/直12項目的細節就被通報到了常浩南這裡。
也意味着他的計劃基本上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來,只要讓劉洪波那邊在傳動系統,尤其是齒輪箱部分做好針對性的標定,然後等着歐洲人那邊發現問題就行了。
歐直集團再怎麼說,也是有名有姓的直升機行業巨頭,不至於連事故原因都查不明白。
而且,真到了那個時候,常浩南也肯定會去幫他們一把。
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自己的總設計師辦公室裡面,看着面前提交上來的實驗數據,對單晶凝固過程的模型進行調整。
旁邊參與到渦扇10項目裡面的幾個核心人員也都在,自然也順勢看到了那份文件的內容。
畢竟,對外合作的消息又不是什麼需要保密的事情。
無非常浩南知道的更早點,以及會專門有人來跟他通報,其他人要是想知道得自己專門去問而已。
“常總,冰飛的這個合作方式倒是……妙得很啊……”
何明把幾頁文件翻到最後,整個人的感覺可以說是醍醐灌頂:
“只是在條文名義上修改一下這麼個不太起眼的操作,就能規避開很多針對咱們的法規,這對那些想跟我們合作,但在操作上又有難度的外國企業來說簡直是福音吶!”
“能想出這個主意的人絕對是個天才……”
一邊說一邊還意猶未盡地咂了咂嘴。
顯然,何明並不知道他所說的那個天才就在自己眼前。
而坐在另外一邊的海誼德瞭解的情況更多一些,聽到何明的感慨直接就笑了:
“何總,出主意的人就在咱這坐着呢……”
說着用筆指了指首位坐着的常浩南。
“啊……”
“這……”
會議室裡一時間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這個麼,我也是之前從國外的經驗裡面受到過一些啓發,纔想出來的辦法。”
常浩南擡起頭,對着另外幾人擺擺手說道。
他這倒不是託辭,而是真的參考了其它合作項目。
只不過是未來的項目。
意大利阿萊尼亞·馬基M346教練機和俄羅斯雅克130教練機,就是這種同分異構體形式下的產品。
二者的核心設計幾乎完全一致,只是由於一些子系統性能以及客戶需求層面的因素,導致最終性能有少許差別。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M346實際上也是由雅科夫列夫提供的技術方案,而雅克130則收到了來自意大利的資金支持,但雙方都聲稱是由自己獨立研發,跟對方沒關係。
什麼合作?
早就已經離婚了!
M346也因此可以正常進入北約國家的空軍服役。
實際上,按照如今的時間點來算的話,這個項目應該已經快到了雙方結束合作分家的時候了。
稍作停頓之後,常浩南又緊跟着添上了一句:
“而且,說到底,這也還是一種被動規避限制的辦法,等再過些年,我們應該讓他們根本不敢限制我們才行!”
“只要能得着實際的好處,這些名義上的事情,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從小尷尬中緩過來的何明也趕緊轉移話題:
“就是不知道咱們搞航發的,什麼時候也能讓外國人來主動找咱們來求合作啊……”
在接了波斯那邊一百多架飛機,而且都是雙發飛機改造升級的鉅額訂單之後,黎明廠已經直觀感受到了軍火出口爲什麼叫暴利行業。
儘管兩國之間的交易是通過以物易物的形式進行,也就是波斯向華夏支付原油而非美元,但收到石油的華夏石油公司卻會根據調撥價進行內部支付。 雖然這個價格相比於國際油價來說還是低了不少,但黎明廠前些年還處在連工資都發不出的困頓之中,哪見過這麼多錢,已經算是非常巨大的驚喜了。
這要是直接能跟歐洲人合作賺美元的話……
何明想想就覺得興奮。
“等咱們把手頭這個項目做完,估計就快了……”
常浩南看着面前正在運算過程中的電腦,伸了個懶腰說道。
要是一般人說上這麼一句話,估計大家都只會當做一句鼓勵或者是口號。
但這次開口的人是常浩南……
那就不得不重視起來了。
於是,整個會議室裡的工作熱情頓時提高了不少……
……
多半個月之後。
或許是因爲收到了常浩南畫的餅所激勵,也或許只是單純運氣不錯。
總之,構建單晶定向凝固過程模型的進度,比預想之中要快了不少。
精密鑄造中心裡面,一身藍色工裝的常浩南站在那臺經過專門改進的定向凝固爐前,給接下來即將負責試生產任務的設備操作人員講解着整個生產過程的要點。
“單晶葉片製備的第一個過程是形成晶核,但渦輪葉片對於單晶完整性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們不能用傳統的植入籽晶法,而是利用選晶器,在自然生長的柱狀晶種進行篩選。”
“渦扇10葉片生產用到的選晶器設計在這個圖紙上面,在起始段生成的柱晶經過圓截面螺旋的選晶段淘汰,最終只有一個能進入鑄件,這部分能夠控制的只有起始段的溫度……”
“後面模具製作這些過程跟以往沒什麼區別,各位應該都很有經驗了……”
“重中之重在於最後的這個凝固部分,熱端,也就是結晶臺水冷套的溫度控制在25℃,上預熱區溫度控制在1515±1℃,下預熱區溫度控制在1550±1℃,抽拉速度在4-4.5mm/min之間……”
“此外,在凝固過程中,要注意陶瓷型芯和型殼的膨脹係數不一樣,經過高溫冷卻循環之後很容易發生偏芯或者漏芯,導致尺寸出現偏差甚至完全結晶失敗,所以在生產之前務必做好固定……”
“……”
如此詳細的工藝參數,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要求,讓聽講的衆人在輕鬆之餘還有些意外。
畢竟,這可以說是整個華夏第一次工業化生產鎳基高溫合金材料的單晶葉片,但他們剛剛記下來的操作要求,卻幾乎跟一本成熟的操作手冊差不多。
哪怕已經聽說過面前這位年輕總師的一些事蹟,但仍然免不了一些將信將疑。
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被選過來參與試生產任務的,都是經驗比較豐富的技術人員。
但經驗豐富,在另一個方面也意味着他們更容易被過去的知識所影響。
當然,大家都是軍工系統的老同志,意外歸意外,不可能有誰不長眼地跳出來質疑總師的權威。
常浩南這個名字,至少在航空工業系統裡面,說服力還是能夠拉滿的。
隨着馬立平的一聲令下,所有操作人員迅速回到工位,按部就班地開始生產前的準備任務。
“常總,我這次準備了兩套人員和設備,可以做到每一輪生產測試之間無縫銜接,不耽誤任何時間……”
馬立平的一句話讓常浩南愣了一下,旋即意識到對方是以爲他可能還需要嘗試幾次才能成功,所以多做了一手準備。
怎麼說呢。
想法是好的。
只是大概率用不上。
“這個麼……”
後者稍微思索了一下,覺得如果說100%保證成功,好像有點違背科學那意思,所以還是稍微收了一些:
“馬主任的準備確實到位,不過我大概有……九成半的把握,能一次生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