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刺殺(上)

在大都的漢蒙大臣,爲了對付阿合馬,以安童、姚樞、張易等人爲首,以太子需要得到歷練,請求蒙古大汗忽必烈分給真金太子部分權利,讓他太子迅速成長起來!

忽必烈對於權利是很小心的但他考慮到大業未來的繼承問題,覺得大臣們說的也有一定道理,於是他讓真金開始參與到軍國大事之中其中忽必烈做的最重要的一項舉動,就是改革了朝廷的上奏制度,以後臣僚的上書將先由真金太子批閱,然後再送到皇上那兒這項變革無疑對太子黨或者權臣黨來說震動都是巨大的這等於真金一下就成爲了蒙古國的半個皇帝!

真金的權利在逐漸增加,他就越覺得阿合馬是自己不共戴天地敵人他感覺到阿合馬正在日夜刨着他的根基,尤其是親信崔斌的離奇死,亡,真金斷定這一定是阿合馬派人做的好事!

“我早晚要殺了這個雜種!”真金恨恨地說道。

花稚梅把一件衣服爲真金披上,說道:“在花稚梅的眼睛裡,太子是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花稚梅是個女人,不懂事理,但我卻知道一件事,如果你殺了阿合馬,難道做爲父親的大汗,還會懲治自己的兒子嗎?”

就象一道閃電一樣,真金的腦袋裡忽然開竅了,是啊,就算自己真地殺了阿合馬,難道父親還會殺了自己不成,最多也就被責罵幾句而已!

真金一把抱住了花稚梅,說道:“你真是我地好幫手漢人怎麼說來着對了,叫賢內助!等我殺了阿合馬,一定會娶你的!”

花稚梅臉上寫滿了害羞,但眼睛裡卻流露出了一絲迷茫和哀傷……

此後的幾天裡真金太子每天都在忙碌着,他先把益都千戶張易從山東調到了大都,接着幾乎每晚都會去張易處,誰也不知道兩人在商議着什麼,但每次真金出來的時候,總是一副喜氣洋洋地樣子.當他們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真金永遠也忘不了他們之間的哪次談話。

“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真金不放心地說道。

“我明白,王爺,您儘管放心吧!”張易是個精明強幹地人他才只有四十幾歲,生就一副儒雅的書生模樣,可是卻極有膽識和才幹正因爲如此,他纔會受到忽必烈的信任,在朝中,他是僅次於姚樞等漢儒的大臣!

“你找的那位義士怎麼樣呢?”真金再次問到了這個人“王著嗎?他是一位捨得一身剮的壯士!”

“我能見一見他嗎?”

“王爺要見此人,當然可以,不過我覺得王爺不必見他!”張易猶豫着說道:“您從現在開始應該儘可能地不露面!”

“好吧!”真金嘆息了一聲:“你們做事不用害怕,萬一……”

張易斬釘截鐵地說道:“王爺,萬一出了什麼差錯,您千萬不要出頭,我會拼上這滿腔熱血,爲你除掉阿合馬的!”

真金的眼眶有些溼潤了……

就在張易調到大都前他很偶然地認識了王著,王著剛正不阿的性情,古俠士一樣的風範使他們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爲了莫逆之交有一天酒後,王著拿出了一柄銅錘給張易看,問道:“大人,你看我的這銅錘怎麼樣?”

張易接過看看銅錘金光閃亮總有碗口般大小他提了提,大約有二十來斤的分量,只是錘柄稍微短了一些。王著看出了張易的疑惑,說道:,錘柄再長就不好用了這樣藏在袖中正好!”說完王著把銅錘隱藏在袖子裡,果然一點痕跡也都露不出來。

接着,王著就爲張易表演起他的獨門絕技起來,只看到他拉開架勢,舞動起銅錘,銅錘饒着他的身子轉着,滴溜溜地越轉越快,漸漸的象一道金色地流星,由一點連成了片,遮沒住了他地身形!

忽然,王著高聲叫道:“大人你切看看着那畫!”

張易擡頭一看,在牆上果然掛着一張畫,是一張人物畫像,可那人張牙舞爪,面目猙獰,張易怎麼看怎麼覺得象是阿合馬。

那銅錘颼地一聲向那畫上的人頭飛去,“撲通”一聲銅錘把人頭砸進牆裡,由於用力太大,陷得太深,竟然掉不出來!

張易看得目瞪口呆,過了會才問道:“老弟,恕我刨根問底,你既然練這特別的兵器,一定有特別地用處,不知能否說給我聽之?”

王著直直地盯着他,坦然說道:“我也不想欺騙大人這銅錘是爲老賊阿合馬準備的!”

“老弟真義士也!”張易急忙起來向王著躬身說道:“請老弟上座,受張易一拜!”

王著也不謙虛說道:“阿合馬專權誤國,橫徵暴斂,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天下人恨之入骨,王著雖然不才,但卻願意以性命搏之!”

當真金交給了張易刺殺阿合馬的任務之後,張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王著,張易當時就把王著找到大都,向他解釋說道,朝廷上很多大臣早就和阿合馬爲敵,有些人比如崔斌等還爲此獻出了生命,就是當朝太子真金個安童太宰也對阿合馬地橫行不法深惡痛絕,可是由於大一時被阿合馬迷惑,他們也暫時沒有太好地辦法。

“原來如此而已!”王著笑着說道:“那麼您一定要用我這個人,我地一顆頭顱就是準備隨時爲了國家除掉這一奸臣地!”

張易大是感動,立刻宣佈真金地命令,委任王著爲大都都城守護使。

王著告訴張易光靠他一個人難以完成任務他向張易推薦了自己地好友高和尚,高和尚並不是真的和尚,據王著所說這人有神術,可以役鬼爲兵,打敗任何敵人,對於他地要求,張易當然會想方設法滿足。

來到大都的高和尚,立刻展露了自己的一番本事他讓人放出風去,說自己要死了,四十天後就能夠復活這事傳到忽必烈耳朵中後忽必烈本來就相信各種神靈,也同樣相信江湖術士的那些本事,當時這種風氣在大都也非常興盛,忽必烈聽到有這樣的奇事,就派人到高和尚家中查看,看到大汗也去了,朝廷上下無數官員也跟着一起去看熱鬧他們看到高和尚象私人一樣僵躺在牀上,老婆孩子圍着痛哭,都相信高和尚他是真的死了可是過了四十天後,高和尚竟然又活了過來他做的非常成功,大都裡都傳得沸沸揚揚,成百上千地人都來投拜到高和尚的門下,一時在他身邊聚集了非常多的人手!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忽必烈按照慣例要到上都去巡幸,在京留守的官員們都在宮門前送行真金在其中看到了張易,因爲和忽必烈坐在一起,真金來不及和張易說話,只用伸直的右手做了個往下劈的動作“真金,你在做張易做什麼?”忽必烈忽然問道。真金倒反應得快,立刻對大汗回答道:,大汗我有一匹劣馬,已經傷了好幾個人,我因爲來不及處理,所以讓張易幫我殺了!”

忽必烈嘆了口氣說道:“殺一匹劣馬難道還要一位大臣去做嗎?”

“是這樣的大汗”初春地天氣依然寒冷,但汗卻從真金的額頭上流了下來:“那天我與張易一起外出馴馬,回來時,就把那匹劣馬留在他家裡”

忽必烈看了他好一會,意味深長地說道:“孩子,我聽人說你和真金來往得過於密切了你是國家地儲君,是未來地大汗,這樣做可不好!”

真金知道這事兒還沒有完,他擔心大汗已經知道了些什麼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巡幸的隊伍已經開拔他無法再離開大汗一步,而張易一定已經開始行動了!

誅殺阿合馬的行動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張易找了個模樣和真金有些象的人,把他打扮成太子地模樣詐稱太子回大都做佛事想要出其不意,一舉刺殺阿合馬成功!

這天,王著和高和尚帶領人馬出城到達居庸關留一部分人馬在這裡撫守要是大營的軍隊要進城的話,還可以抵擋一陣,另一部分則裝扮成了太子地儀仗隊,簇擁着假太子回城。

到了大都東門,天色已經黃昏王著派兩個假僧人前往中書省,通知太子已經回京了要中書省準備好相應的東西但是非常不巧的,是,真金的一個留京的侍衛在場,盤問起他們來,兩個假僧人說不出任何東西,當即遭到了逮捕,可是,中書省還以爲抓到了兩個騙子竟然沒有更進一步的行動,王著一看,這一招沒有奏效,心裡有些着急,但一時想不出更加好地辦法能把阿合馬引出來左右思量無計下,只能派人去找張易,希望張易能夠爲自己想出什麼好的辦法來!

張易得到消息之後,也覺得這時候自己再不出頭不好了,萬一拖到了天亮那時就會釀成大禍,阿合馬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他聲言京城內發生了事變帶着士兵直接來到了宮外。

而在這個時候,阿合馬也正在和他的一羣幕僚在密謀,想趁着大汗和太子不在的失火把張易等幾個太子的黨羽清除.當部下問用什麼爲藉口的時候,阿合馬狠狠地說道:“先把他們殺了再說這些人大多都是一些漢人,就說他們趁機謀反,只要事後由我出面,詳細敘述他們謀反的經過大汗一定會相信我的就是不相信也沒有關係,等他調查清楚一年半載都過去了,那時我們總能想出辦法來的,大汗肯定不會因爲這事情而查辦於我!”

這時部下匆匆來報,說新上任地樞密副使張易來通知,太子殿下已經回來了!

這是過去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所有人都吃驚不小,阿合馬急忙追問太子爲什麼回來部下告訴了他,太子回來是爲了做佛事地,並沒有其它事情。

阿合馬當時召來心腹張傲雲,問有沒有這麼回事張傲雲很快點頭說的確是這樣地,阿合馬這才放下心來,派手下脫歡察兒出健德門,遠遠迎接並觀察動靜。

走了沒有多遠,脫歡察兒就和王著相遇。

“太子現在哪裡?”脫歡察兒問道。

“在這裡!”王著冷靜地說道,但他卻覺得手心裡已經有了汗水,這樣的事情又如何能夠令他不緊張?

脫歡察兒急忙來到太子車馬千躬立請安。

假扮的太子大聲斥責他無禮,問他爲什麼遲遲不來迎接,這自作聰明的問話立刻就露出了馬腳,脫歡察兒一聽不是太子的口音,急忙擡頭觀看,一看就看出假來,他回身躍上馬背,高呼道:“有人冒充太子造反“”

他還沒有跑開,就被王著一錘打碎了腦袋,高和尚也動起手來,把其他人殺得乾乾淨淨!

王著把銅錘擦乾淨,重新藏入袖中,拍馬進入健德門,直至中書伸在在的東宮西門外,守門的衛兵看到燈籠儀仗喧囂而來,膽小不敢開門,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大膽,太子殿下在此!”王著冷靜地說道。

門樓上的衛兵卻說道:“以前太子殿下來這兒,必定要命令他地兩位侍衛完澤和賽羊先行報信,叫他兩人站出來看看!”這時又有衛兵說道:“太子從來都不走西門,他一直走的是南門……”

王著剛剛上任,哪裡知道太子地這些規矩,急忙帶人轉到南門,一邊大聲叫道:“快快開門,太子殿下到了!”守門的衛兵非常慌張,一面去打開南門,一面趕緊去回報阿合馬,這些士兵可遠遠不如南門的士兵警覺性那麼高,沒有膽子敢詳細盤查來的究竟是不是太子此時高和尚也帶人趕到了,他們兵合一處,一直來到了東宮殿門前才下馬,王著回頭看了高和尚一眼,發現高和尚正在對自己微笑,王著的心情很快就平靜了下來!

(注:阿合馬被真金太子其實刺殺於至元十九年,也就是1282年,蜘蛛在這爲了書裡的需要,而將時間提前了,請各位讀者大大見諒!

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四十四章 交心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八十七章 保駕第八十九章 歡迎儀式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閒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打就打第一百零三章 設伏青芝山第八十七章 保駕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和王爺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第五十三章 陳墅血戰 (二)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一百七十章 破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合圍巍野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三十三章 突圍準備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醫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結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漢忠魂第三十章 軍魂第六十七章 斬!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十七章 衝突敵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英雄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十九章 編練新軍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熱那亞第二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四百九十四章 投降或者屠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蘭西情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通知一則:向蜘蛛默哀......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脫不花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一百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四 領袖的利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親身殺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兵進京都第二百零四章 審訊第三百九十二章 親自指揮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區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四百七十一章 鐵殘陽的士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滿室生春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膽的莊劍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四百十三章 蕭浪之死第二百十六章 福壽膏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子姓漢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四百二十二章 奪取大果義第四百八十一章 熱那亞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報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變局 (上)第二百十七章 張世傑第二百零二章 計中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京都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鬧敵營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二百零一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三十章 軍魂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
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四十四章 交心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八十七章 保駕第八十九章 歡迎儀式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閒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打就打第一百零三章 設伏青芝山第八十七章 保駕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和王爺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第五十三章 陳墅血戰 (二)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一百七十章 破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合圍巍野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三十三章 突圍準備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醫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結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漢忠魂第三十章 軍魂第六十七章 斬!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十七章 衝突敵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英雄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十九章 編練新軍的想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熱那亞第二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四百九十四章 投降或者屠殺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蘭西情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通知一則:向蜘蛛默哀......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脫不花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一百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四 領袖的利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親身殺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兵進京都第二百零四章 審訊第三百九十二章 親自指揮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區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四百七十一章 鐵殘陽的士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滿室生春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膽的莊劍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四百十三章 蕭浪之死第二百十六章 福壽膏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子姓漢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四百二十二章 奪取大果義第四百八十一章 熱那亞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報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變局 (上)第二百十七章 張世傑第二百零二章 計中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京都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鬧敵營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二百零一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三十章 軍魂第三百零四章 常州忠烈祠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