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

寰雙林面色鐵青,正向對外叫人,卻看到龍星楓一雙冰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不知道爲什麼一下氣頹了下來,乾咳了兩聲說道:“有什麼事好好談,好好談!”

龍星楓一聲不吭的站在了窒雙林的邊上,右手伸在懷裡,像是隨時要從裡面掏出殺人兇器一般.蕭龍笑笑說道:“大人也是漢人,也應該知道在漢人之中像他這樣的義士實在是太多了扁諸、要離……就算今天殺不了大人,我們也會從國內持續不斷地派出一批接着一批地死士.當然大人身後有蒙古大汗,當然可以不怕不過大人您得每天都不斷地地當應付,恐怕這樣地日子也不好過按照蕭龍地意思,大人還是收下這批東西,咱們儘可以合作我也可以向大人保證,此事一了,絕不再來找大人的麻煩!”

這話讓寰雙林打了個寒戰,漢人中這些死士地故事舉不勝舉,若是他們真想殺一個人,只怕自己會後患無窮他看了眼面前地黃金盒子,又看了眼冷冰冰地龍星楓,一邊是財富,一邊卻是暗殺,這筆帳他還是算得過來的。

“大家同爲漢人又何必分彼此?”寰雙林忽然笑了起來:“我不幫你們,還有誰能幫你們.蕭先生儘管放心,我這就去見大汗,拼着這條老命我也會說服大汗,不過,你們準備出多少錢來購買巴姆巴挲也好讓我心中有一個底。”

“二百萬兩白銀!”蕭龍慢悠悠地說道。

這個價錢明顯讓寰雙林瞪大了一雙眼睛,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貧瘠狹小如巴姆巴挲這樣地城堡,居然值這個價錢.整個伊兒汗國去年一年,國庫收入摺合成白銀,也不過在八百萬兩左右,難道大漢帝國的皇帝,爲了所謂地面子真地不惜一切代價了嗎?

這時又聽蕭龍說道:“如果事情能夠成功.蕭龍願意再爲大人獻上十萬兩銀子,大人見多識廣家資豐厚,這點小錢當然不會放在眼裡,也只當表一表我們的心意吧。”

寰雙林的心一下子緊縮了起來,面前的這個蕭龍.出手闊綽得讓人難以置信.十萬兩銀子,在他的嘴裡說出來竟是如此地輕描淡寫,在這一刻,寰雙林已經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地結交面前這人按照大漢帝國皇帝陛下的個性來說,這樣的事情只怕不會只有一次.自己若是從中出了的力氣必定會有數不盡的好處……

“蕭先生在此稍歇片刻.寰雙林這就進宮”寰雙林一下站了起來,臉上地表情恨不得立刻就飛到大汗身邊……

果然到了下午的時分.囊雙林就爲蕭龍帶來了好消息,伊兒汗的大汗阿八哈同意接見大漢帝國的使臣團。

在黎師和蕭龍等人與阿八哈見面之後一條消息迅速在伊兒汗國的朝廷內傳了開來那一個還在和蒙古人打仗地.遙遠的東方國家大漢帝國地皇帝王競堯,居然願意出價二百萬兩銀子購買海邊小國巴姆巴挲。

伊兒汗國的朝廷內,很快同意賣出的意見佔了絕大多數.大多數地人都認爲伊兒汗國國土面積極大,巴姆巴挲這樣地國家對於整個朝廷來說毫無價值可言.況且現在那裡還控制在漢軍地手中,就算能夠打下,也必定千瘡百孔.還要費大力氣重新恢復當地地經濟和政治秩序而且,漢軍可以打巴姆巴挲一次就必定可以再攻擊第二次漢人地水軍實在厲害,往來神出鬼沒.防不勝防於其這樣,不如趁着現在漢人頭腦發昏地時候,趕緊將巴姆巴挲賣出,爲伊兒汗國帶來最直接的利益。

不過也有人反對的,其中宰相馬合謀·志費尼就是反對的最堅決的一個他雖然不清楚漢人地真正用意,但認爲這其中一定有什麼陰謀存在況且無論巴姆巴挲多麼貧窮狹小,也都是伊兒汗國的領土,這樣賣給敵國,等於是出賣了主權。

可惜像志費尼如此堅決反對地聲音,在整個伊兒汗國上下顯得實在過去渺小了就連阿八哈大汗也傾向於將巴姆巴挲賣出,只是他還無法最後拿定主意而已在這樣暫時無法定奪的情況下,阿八哈接受了漢人使臣黎師地建議.在巴姆巴挲對峙的兩軍,暫時停止戰爭狀態,一切等到談判結束後再行定奪!

而這一條命令,等於是救了身處絕境的孔星之命.當阿八哈的命令送地送抵巴姆巴挲地巴克因將軍手中的時候,正好是孔星所約定的獻城時間的最後一天,這個時候地孔星,甚至已經做好了慷慨就義的準備。

對於阿八哈大汗的命令,巴克因覺得非常迷茫,不過這樣也等於解了他的困局.本來收下重禮的巴克因,也實在不想就這麼砍下孔星的頭這樣兩全其美的局面,是他最樂意看到的。

很快,巴姆巴挲的局勢處在了一種微妙的狀況之下.圍困着巴姆巴挲的大食軍隊,一下子鬆懈了下來而發現了這一變化的祁九航,也試探着往城外放出了一部分居民,讓他們自行前去尋找食物看到城中有人出來,那些大食的士兵們熟視無睹,任由他們自由進出有些大膽的巴姆巴挲人,甚至還跑到了大食士兵面前,去向他們購買吃的。

在海面遊戈的秦武陽,也開始向巴姆巴挲輸送物資得到了這一情報的巴克因,卻根本沒有下狙擊的命令.因爲孔星和他有約在先,不管自己的艦隊往城中輸送了多少物資,他都將按照這些東西的價值,向巴克因償付金幣……

巴克因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漢人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次地出征.非但是有驚無險,相反還爲自己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如果將來再有這樣的機會,不妨全都由自己領軍出征……

在大不里士的爭論,也漸漸開始有了結果阿八哈大汗的態度已經愈發明顯地傾向於將巴姆巴挲賣給漢人對於他來說,這是一筆再划算不過的買賣況且,在他地心裡還打着一個小算盤,巴姆巴挲就算賣給了漢人,也還在自己地控制範圍之內漢人即使得到了巴姆巴挲,也離此過於遙遠,調集兵力,運送物資都非常不方便一旦將來兩國再行交惡,自己也隨時可以派遣大軍重新奪回巴姆巴挲而漢人雖然具有水上優勢,但只要自己封鎖住了港口,他們也將無計可施!

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阿八哈再次召見了漢人使臣團,提出了以三百萬兩白銀的價格,將巴姆巴挲賣於大漢帝國的意見。

面對阿八哈的貪婪黎師並沒有立刻答應下來他心裡很清楚,阿八哈已經是打定主意要賣巴姆巴挲了,現在只是在爲自己爭取最大的好處,目前的狀況反而是對自己有利.雖然在出行前皇帝陛下指示不惜一切代價購買巴姆巴挲,但帝國地這些銀子也來之不易抱着這樣的心態,黎師和阿八哈派出的代表,宰相兼財政大臣志費尼開始了艱苦地談判。

此時志費尼的態度也非常明確,既然大汗已經決心將巴姆巴挲賣給漢人,自己已經無力迴天,那麼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爲伊兒汗國爭取到最大地利益因此,在三百萬兩這個價格上,志費尼也是寸步不讓。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蕭龍也通過寰雙林積極活動起來寰雙林利用自己地特殊身份.和在朝廷中的影響力,給志費尼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讓志費尼在談判中處處受到牽制.到了後來甚至連逐漸失去了耐心的阿八哈大汗,也嚴令志費尼儘快結束這次談判。

七天之後,談判終於有了結果.巴姆巴挲被以二百二十萬兩白銀的價格賣給了大漢帝國而做爲多付出二十萬兩白銀地代價,伊兒汗國方面也答應在巴姆巴挲和伊兒汗國地領土之間,設立一處寬二十五里長三十五里的非交戰區,雙方在這一地域均不得設立軍隊。

機警地黎師在這樣的氣氛下,臨時決定,建議阿八哈大汗兩國共同簽署一份協議,保證雙方在此基礎上建立長久穩定的友誼.對於這一點,阿八哈倒顯得有些猶豫。

本來簽署一份這樣的協議倒並沒有什麼但是目前大漢帝國正與自己的叔叔忽必烈在交戰中,而伊兒汗國卻一直都是元朝最可信賴地盟友.尤其是自己地父親旭烈兀,更是有大功於元朝!

自蒙古大汗窩闊臺死後蒙古諸王公就處在權力的激烈爭奪中窩闊臺之子貴由死,旭烈兀聯合拔都等人積極擁戴其長兄蒙哥.挫敗了海迷失等人的陰謀,使蒙哥在諸王公大會上奪得大汗之位在隨後蒙哥打擊窩闊臺系勢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視失烈門等人.爲蒙哥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旭烈兀在海外開創出了一片新天地之後,得知同母兄忽必烈已即大汗之位.便決定不再東歸留駐波斯.幾年後旭烈兀接受了忽必烈的冊封.成爲伊兒汗,他建立的國家也成爲蒙古四大汗國中的伊兒汗國

在這樣的關係下如果與大漢帝國簽署協議,一旦被忽必烈知道,勢必將影響到他和元朝之間的關係就在阿八哈猶豫不決的時候黎師及時提出了簽署不對外公開地秘密協議的請求,而這一點倒是阿八哈可以接受地。

這份協議很快在秘密的狀態下籤署完成協議規定了雙方將極大加深彼此地貿易、經濟、政治等領域的往來;雙方在沒有直接利益的衝突下將放棄使用武力;兩國將往各自國家派遣秘密使臣等等之類。

尤其重要地是,黎師代表大漢帝國答應向伊兒汗國提供帝國先進的也是阿八哈大汗最想得到的造船技術,並且協助伊兒汗國在兩年之內組建起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的水軍而做爲回報,伊兒汗國將以低價賣給大漢帝國最緊缺的軍馬。

這是一份雙方都滿意地協議.半個多月之後,大漢帝國朝廷方面反饋回來了消息,完全同意黎師代表朝廷簽署的這份協議,並且爲了表示誠意.王競堯還派出了第一批由幾十名造船工匠組成地隊伍,這讓阿八哈欣喜不已,也初步打消了對於大漢帝國的敵意。

但是,當看到這批隊伍的領頭之人居然是帝國情報處總制任曉晟手下得力親信的時候,嘴角邊不禁露出了笑意……

王競堯並沒有嘉獎在建立巴姆巴挲殖民地中地有功人員只是將巴姆巴挲更名爲“龍城”任命黎師爲龍城總督蕭龍爲大漢帝國駐伊兒汗國使臣祁九航和孔星在移交巴姆巴挲完畢之後,立即帶領船隊回船隊補給。

在王競堯給黎師的密信中,他告訴黎師,必須在最短地時間內,將龍城建立爲帝國在海外的軍事港口同時他還明確地告知黎師,帝國已經開始命令符海波着手組建海外艦隊,第一批海外艦隊將會很快到達龍城,行使帝國在海外的正當利益。

以龍城的地域來說,要成爲帝國在海外的軍事港口未免顯得狹小了一點,但肩負着陛下重託的黎師,很快行動起來。

他先是請求皇帝從國內調來了一萬多漢人,接着以安置居民爲理由,大量購買龍城附近荒地,將從國內來的漢人都安頓在了新購置土地之上,接着又開始將龍城的城牆向外發展。

而收受了他大量金錢賄貽附近的大食軍事和行政官員,對此都採取了默許地態度.在短短的半年多時間裡黎師成功的將龍城的土地悄悄的向外擴張了數十里從而使得皇帝的囑咐已經初具規模。

龍城,這塊大漢帝國在海外的第一塊殖民地,這塊帝國重要的軍事港口,也許現在看不出來有多大的作用,但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會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好啊,幹得漂亮!”在大漢帝國的帝都泉州,得到了順利購買龍城消息的皇帝王競堯,興奮地來回走動着說道:“朕的這些帝國的棟樑們,一個個都是好樣的!”

在滿朝文武興奮不已的時候,只有帝國地財政大臣,右丞相李襄陽一個人愁眉不展.這次能夠成功收購龍城,固然可喜可賀,但李襄陽的賬面上卻被挖去了大大的一塊.這次連同出兵地軍費,購買龍城的費用,以及上下賄略打點,足足耗費了有六百萬兩之巨對於李襄陽這樣一個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的人來說,簡直比挖了他的肉還要心疼。

這些年.帝國的財政收入靠着內外創收,可謂財源廣進不過就算在這樣地時候,李襄陽也不敢有絲毫的放鬆.目前帝國擁有半壁江山,但卻有一半以上的領土,是新近奪回的.無論是經濟恢復,還是地方建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真正能爲朝廷帶來經濟效益地,也只有福建以及兩廣一帶,還有就是海外經商貿易的一大塊.而從皇帝陛下地整體戰略部署來看,第二次北伐只在早晚之間,到了那個時候,黃金白銀將會像流水一樣嘩嘩地流出,自己這個帝國總當家的,可一點輕鬆的時候都沒有。

“不過這次我總覺得我當了次冤大頭.”王競堯看了眼愁眉苦臉的李襄陽,笑着說道:“幾百萬兩白銀啊.就這麼流進了阿八哈地口袋裡,朕想想就覺得心疼.不過,李襄陽,你這位大管家也不必在意,朕早晚幫你把損失彌補回來”

“陛下.”還沒有等李襄陽說話,從前線回來的海軍主帥符海波上前說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海外艦隊已經在組建之中,臣準備以何翰爲海外艦隊統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約在兩個月後可以起航前往龍城軍港.”

王競堯點了點頭:“這是帝國水軍目前地重中之重.朕已經命令火炮營,優先將火炮供應給水軍使用海波,你不要給我藏着,大部分要給海外艦隊使用要想有朝一日,將帝國的戰旗插到外國非得靠一支強大的艦隊不可沒有這個,什麼樣的事情都不用談!”

符海波吐了吐舌頭,說實話,他對組建什麼海外艦隊地興趣並不是非常濃厚.現在韃子還沒有能趕跑,水軍一切重心他認爲都得放在與韃子的作戰之上.本來他準備把新配合的火炮大部分留給自己,至於海外艦隊,原想着稍微應付一下就可以了現在既然已經被皇帝看穿,自己可也沒有辦法了……

“海波,你頭別低着”王競堯對着愛將瞪了下眼睛:“我聽說最近水軍對韃子的騷擾作戰.你們好像不太上進你給說說,是怎麼回事?”

符海波定了定神.說道:“陛下,說實話.韃子水軍現在一點戰鬥力沒有,兄弟們沒得仗打都有點提不起精神來而且最近韃子明顯改變了作戰思路他們集中重兵於一些戰略要點而將其它地方完全放棄,不管我們怎麼騷擾.他們也都置之不理.”

“這個情況朕已經知道了,你們再多想想辦法”王競堯沉吟了下說道:“另外,既然你們水軍目前沒有什麼大事要做.朕就派給你個任務.”

一聽有任務下來.符海波馬上睜大了眼睛就聽到王競堯說道:

“目前朝廷和韃子都處於互相對峙之中,誰都沒有充分的力量發起大地戰役.前些時候,高麗人來了一趟.囂張氣焰地確是被打掉了不少,不過朕讓他們辦的事情可一件都沒有去辦、那些個高麗棒子,難道真的以爲朕就會這麼放了他們嗎?海波,這次由你親自組建一支艦隊.朕再調撥給你一萬步兵.你給我去趟高麗,不必和駐守在高麗地蒙古人發生什麼正面衝突,只要給朕好好地教訓一下那些高麗棒子就行要讓那些人知道,蒙古人兇狠,漢人發起怒來,比蒙古人還要可怕!”

“是!“一下處於高度亢奮中的符海波響亮地回答道:“臣一定會讓那些高麗人得到應有的教訓,並且把陛下需要的東西全部帶回來!”

之所以會突然要對高麗用兵.王競堯並不是心血來潮.目前雖然漢蒙邊境小的摩擦不斷,但大型的戰爭,不管是元朝還是大漢帝國,都一致認爲近兩年之內不會爆發.而最近王競堯得到了一些情報,忽必烈重新啓用了一些漢人官員來治理朝政.在這樣地情況下,王競堯不想給蒙古人以喘息地時機,而高麗則是他可以利用的一枚棋子。

在高麗使臣回國之後,王競堯已經派人在大都散佈流言,高麗與大漢帝國秘密接觸地事情已經讓蒙古人察覺.爲此忽必烈開始向高麗增兵以防止高麗人出現異動.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競堯決定再來次火上澆」油,讓蒙古人在高麗疲於應命!

目前在軍事上王競堯可以依仗地最大資本就是強大地水軍.以水軍爲主,不斷調動蒙古人地注意力,是王競堯近兩年來的主要軍事手段不管在高麗地軍事行動勝敗如何,都可以最大程度地消耗蒙古人的力量,而自己的損失卻可以降至最低。

況且,雖然大漢帝國的海軍陸戰隊組建已經有些時候了,但在戰鬥力上卻沒有得到真正地考驗,高麗就是一塊最好的試金石。

另外王競堯還有一個目地.就是情報處已經和高麗的“叛黨”成功接上了關係如果這次符海波的水軍能夠行動順利,或許這些“叛黨”

甚至能推翻高麗的現有王室,沉重地打擊高麗地親蒙古勢力,扶植自己在高麗的力量.一旦這一目標實現,蒙古人將被迫陷於高麗戰場。

當然,目前準備還不充分.一切都只是個構想,這些目的王競堯還不能告訴符海波.只有等帝國的水軍在高麗成功登陸,自己的計劃才能一步步實施。

正當把這些政事一一處理好後,丞相李天正上前說道:“陛下,近日《大漢時報》柳月舞總編,接待了幾個從蒙古人控制地地方過來的朋友,他不敢隱瞞.已將這些人的名字上報給了朝廷.這些人倒都是些才子,很有一些文采,不知陛下準備如何處理?”

“才子?都是一些什麼人啊?“王競堯顯然對這些“才子”並沒有多大的興趣.懶洋洋地問了聲,若是李天正說的是軍事奇才之類,或許纔會讓他雙眼放光。

李天正很快回答道:“其他人倒也算了,比較有名的有三個人,關漢卿,王實甫和楊顯之。”

聽到這三個人地名字,王競堯眼皮微微跳了一下,這三人倒真稱得上是才子.尤其是關漢卿和王實甫,一部《窒娥冤》一部《西廂記》都是流傳於後世的傑作不過王競堯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他見過千古英雄文天祥,見過抗元名將張世傑,現在聽到這些歷史名人地名字已經再不如初來時那麼好奇了。

“是這三個人啊……”王競堯稍稍想了下:“左右我下午也沒有什麼事,把他們帶來見見朕吧。”

當王競堯見到關漢卿這幾個人時,他看了看他們,阻止了他們想要跪下請安的舉動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淡淡地指了指邊上早就準備好的位置,邊上的小太監很快爲他們送上了茶水。

這三個當世地文學大家.見到赫赫大名地大漢帝國皇帝王競堯,竟然是如此的隨和年輕,都不禁大感吃驚不過王競堯大態度卻讓他們有些不滿他們在大都的時候,連蒙古皇帝忽必烈看到他們,都是禮貌有加現在這位漢人皇帝的態度看起來,似乎並不如何看重他們。

“陛下,我給您介紹一下……”柳月舞見氣氛有些尷尬.張口說道。

“不必,我知道這三個人,鼎鼎大名的才子……”王競堯打斷了他地話,說道:“一個寫出了《感天動地寰娥冤》一個寫出了《西廂記》.至於這位楊顯之楊先生,最善於對別人的作品提出中肯地意見人送外號‘楊補丁’,對吧?”

關漢卿等人見自己的作品連大漢帝國地皇帝也知道,臉上微微流露出了得意地神色。

“那麼這位是誰?”王競堯指了指站在一邊,從進來開始就一直低着頭的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問道。

“回陛下話,這位是內人朱簾秀”關漢卿急忙站起來說道。

“哦,你就是朱簾秀啊,那位梨園名旦”王競堯微微笑了下.這次關漢卿等人驚訝萬分,若說自己能被他認識.這倒也算了可這位皇帝居然連朱簾秀也能知道.還沒有等關漢卿把詫異表現出來,就聽到王競堯說道:“還有一位馬致遠先生呢.沒有和你們一起來嗎?”柳月舞急忙說道:,陛下他本來也想來地.可惜臨行前偶感風寒,以至於耽誤了行程.陛下若是想要見他,下次或者會有機會的!”

“可惜啊.”王競堯嘆息了一聲,隨口吟道:“枯滕,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只這一首小令.已足可以使馬致遠先生名傳千古。”

看到這位皇帝毫無架子一衆人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關漢卿笑着說道:“看來陛下對我等的事情以及作品非常之地熟悉,這正是我等之榮幸。”

隨後柳月舞向皇帝介紹了他們此來的目的原來這些人都是趙孟頫的好友,自從趙孟頫的未婚妻管道昇嫁給漢軍將領司徒平一後,趙孟頫日夜思念,以至一病不起.這些人心中牽掛着好友的病情,於是冒險來到大漢帝國領地,看能否通過柳月舞見到管道昇心裡想到自己都是讀書人,又都大有文名.想必就算被抓到,大漢帝國也不會對自己怎麼樣,只是沒有想到此來居然見到了帝國的皇帝此時看到皇帝陛下對他們非常熟悉,態度又很隨和,一時都是心中大定。

“你們地作品都足以千古流傳在才氣上我是毫不懷疑的.只是……”王競堯看了他們幾眼,依然是用淡然地口氣說道:“只是你們的品行上卻有很大地問題啊……”

關漢卿等人一聽大驚失色,讀書人向來以名聲爲重.這位皇帝陛下這麼一說,等於是徹底否定了自己地名聲,將來這事一旦傳了出去,自己的臉面還往什麼地方放?

關漢卿正想出言申辯,王競堯向他擺了擺手:“讀書人最重的是氣節二字,尤其是咱們漢人.在韃子入寇中原之後,多少讀書人奮起反抗,爲了漢人地江山不惜以死明志.可是你們幾位,未免在這一點上就要差了許多吧.比如王實甫先生,一部西廂記寫得好啊.不過你們父子三代卻都在蒙古韃子那裡當着大官.王先生,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是河北人吧。”

王實甫臉上頓時一片通紅他是河北保定的定興縣人.他地父親是元朝地通議大夫、禮部尚書、太原郡侯,母親贈太原郡夫人.他自己先是縣官出身,接着因爲治縣有聲,提升爲陝西行臺監察御史兒子目前充當宿衛,前途也大大不可限量。

以漢人的身份充當蒙古人地大官,這未免地確是王實甫身上的一大污點,本來王家父子也是不願意在元朝爲官的,但經不住忽必烈的幾次親自邀請,終於還是答應了下來,而隨着王家父子在蒙古人的朝廷中官越做越大,他們也不免有些得意起來,關漢卿等人也正是自己親自引見給蒙古皇帝忽必烈的……

“漢軍光復金陵的時候,有個大儒叫賀安生”王競堯淡淡地說道:“他雖然身上到處都是缺點但起碼他沒有接受蒙古人的官職,在這點上他比先生要有骨氣的多啊!”

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滅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筆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二章 殺賊!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二百十一章 開國公的婚禮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們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兒子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鉤心鬥角第一百四十三章 泉州叛亂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三百零二章 將軍們的婚禮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九十五章 大戰提前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隆興攻防戰 (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二百十四章 撫州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一百四十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設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帝國時代第十九章 編練新軍的想法第四十四章 交心第二百七十章 隆興攻防戰 (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五十九章 紙城鐵人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威力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二章 殺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伐還是西征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關雎鳩,在何之洲第一百三十七章 罷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通天第四百九十四章 投降或者屠殺第一百四十二章 離別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一百七十五章 寂寞孤獨的太后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二百零一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三章 俗套的英雄救美第四百八十四章 戰敗者第二百四十四章 權臣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四章 都頭大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三百六十九章 浣玉柳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九章 丟人丟到宋代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二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五十一章 韃子的計謀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二十八章 搶劫計劃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結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後一顆軍糧第二百二十章 衝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都風雲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換個國王第四百零三章 大將典霸天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四百九十七章 聖殿騎士團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第一百九十八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斬帥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一百三十七章 罷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報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射殺第五十六章 陳墅血戰 (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一百六十二章 規矩
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滅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筆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二章 殺賊!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二百十一章 開國公的婚禮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們的計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兒子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鉤心鬥角第一百四十三章 泉州叛亂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三百零二章 將軍們的婚禮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九十五章 大戰提前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隆興攻防戰 (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二百十四章 撫州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一百四十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設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帝國時代第十九章 編練新軍的想法第四十四章 交心第二百七十章 隆興攻防戰 (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五十九章 紙城鐵人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威力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二章 殺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伐還是西征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關雎鳩,在何之洲第一百三十七章 罷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通天第四百九十四章 投降或者屠殺第一百四十二章 離別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一百七十五章 寂寞孤獨的太后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二百零一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三章 俗套的英雄救美第四百八十四章 戰敗者第二百四十四章 權臣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四章 都頭大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三百六十九章 浣玉柳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九章 丟人丟到宋代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二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五十一章 韃子的計謀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二十八章 搶劫計劃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結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後一顆軍糧第二百二十章 衝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都風雲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換個國王第四百零三章 大將典霸天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四百九十七章 聖殿騎士團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第一百九十八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斬帥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一百三十七章 罷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報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射殺第五十六章 陳墅血戰 (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一百六十二章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