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九大戰前夕

鍾建沒有食言,他很耐心地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仔細地割着普特曼斯身上的肉,一塊塊,在普特曼斯的慘呼和哀求聲漸漸低弱,最後已經發不出聲音的時候,才割斷了他的喉嚨!

熱蘭遮堡的戰鬥,在江南軍和臺灣百姓的怒火中,毫無懸念的結束了。??在熱蘭遮堡的所有荷蘭士兵和那些所謂的平民,一個都沒有跑掉。??士兵全部被幹淨利落地殺死,而那些所謂的平民,也都被集中到了一起……

“把十六歲以上,三十歲一下的紅夷女子集中到一起,送回江南,聽憑武英王發落。??”鍾建看着這些長相怪異的生番,好一會,才從嘴裡冷冷的迸出了一句話:

“屠城!”

屠城!

是的,屠城!

熱蘭遮堡做爲荷蘭殖民者的歷史,將不復存在;熱蘭遮堡做爲臺灣恥辱的象徵,見毀於灰燼之中,熱蘭遮堡做爲大明武力收復國土的開始,將是一個新的!

大明崇禎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臺灣重回大明版圖!

歷史見證了這一切,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

“崇禎十三年八月十一,忠勇武英王朱由斌以常州總兵鍾建爲伐罪軍總帥,以戰船三百六十,江南軍精銳六千兵發臺灣。??海戰盡殲荷逆戰艦,九月初九推抵熱蘭遮堡。

九月二十八日,荷逆屠堡內大明子民。??伐罪軍攻城,荷逆猖獗,於堡同焚。??鍾建以軍救之,竟無一生還者……”

——《江南軍戰史※#8226;鍾建》

臺灣重新回到了大明的版圖,但伐罪軍地步伐卻並沒有停止下來,此時的總帥鍾建,又把目光投到了另一塊大明的領土:

——蠔鏡!

……

而就在江南軍遠征。??順利收復臺灣,並將目光投向了蠔鏡的時候。??接到報告的崇禎,已經沒有精力再去管這件事了,因爲一場大戰,一場決定大明王朝運命的決戰,鬆錦決戰即將爆發!

這場決定大明王朝命運的決戰,是由皇太極發起地。??自從天啓初年袁崇煥構築寧、錦防線,迫使當時的後金兵不得長驅直進。??在大、小淩河之間徘徊不前長達十餘年,嚴重阻礙了清朝同明朝地爭衡。??皇太極曾屢次企圖打破明軍的防禦,但沒有成功。

他獲得的惟一戰果是在天聰五年圍攻下大淩河城,便再沒有取得尺寸進展。??錦州與寧遠這兩座如堅不可摧的堡壘橫亙在清軍通向山海關的遼西走廊的咽喉之地。??這使皇太極喟然嘆息,而莫可奈何。

但是,皇太極在其他戰線取得了巨大勝利,他東征朝鮮,使之臣服;西討強大的蒙古察哈爾部。??使之俯首聽命。??皇太極以十餘年地奮戰使清軍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而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正遭遇“三百年來未有之饑荒,父子相食”。??民不聊生,鋌而走險,紛紛揭竿而起,匯入到流寇的行列之中。??大明王朝被李自成、張獻忠等爲領袖的賊軍打得焦頭爛額,難以喘息。

在關外。??清兵咄咄逼人的進攻使它陷入深深的困境,只有勉強掙扎,卻無還擊之力。??龐然大物的明朝內外交困,一天天垮下去,迅速走向沒落,而整個形勢對清政權空前有利。

滿清謀臣們不禁歡呼:“今四方鹹歸,後患已絕,既無內顧之憂……試看南朝君臣將相,誰是敵手!”

皇太極正確地估量了明清雙方的力量,選擇了一個恰當地時機。??決心打破明清在遼西的長期僵持狀態。??對明的新的強大進攻就從首當其衝的錦州開始。??崇禎十三年春,他採取第一個步驟。??就是在義州築城,屯田,積糧餉,作爲向錦州進兵的基地,然後向錦州進逼!

而這時被崇禎委以重託地是薊遼總督洪承疇,此時大明在遼東的統帥楊鎬、袁應泰、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總兵張承胤、杜鬆、劉綎、滿桂、趙率教、王宣、趙夢麟、馬林等十五員名將都已死去,洪承疇儼然成爲了明朝出朱由斌外最優秀的軍事統帥。

清兵進居義州,築城屯田時,錦州告急,已引起大明朝廷的嚴重警惕,及至逐步逼錦圍錦,他們不禁感到驚慌。??這時,他們纔看清對方的戰略意圖,不僅要奪得錦州,還要謀取戰略要地松山。??有便緊急指令薊遼總督洪承疇設計解圍。

崇禎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疇奉命出山海關,駐寧遠,指揮各路兵馬援錦。

而這個時候的吳三桂是援錦大將之一。??洪承疇首先召集吳三桂和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玉田總兵曹變蛟、薊鎮總兵白廣恩,議破圍錦之敵。

然後,洪承疇親至錦州外圍軍事要地松山,相度地勢,察看清軍態勢,感到明朝兵力尚嫌不足,請求增加兵力,應達十五萬。

隨後經朝廷閣臣會議,崇禎批准,同意增兵。??於是,增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山海關總兵馬科等四員戰將,各率所部援錦。??加上前四總兵,共爲八鎮總兵,合兵力十萬、馬四萬、騾一萬。??還不足十五萬之數,朝廷又做了番努力,最大限度續增至十三萬而止。??令各鎮總兵“刻期出關”,速會兵於寧遠。

深知鬆錦決戰重要性的江南總督,忠勇武英王朱由斌上書朝廷,並以密信於洪承疇,願出江南軍五萬馳援邊關,自備糧草,不要朝廷一兩銀子,但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朝廷的回答是江南亦是朝廷重鎮,忠勇武英王和江南軍當鎮守此處云云。??總之就是一句話死也不用江南軍……

洪承疇地回信客氣得許多,王爺的好意洪承疇心領了,可是朝廷已經下了嚴旨不用江南軍,他洪承疇也沒有辦法……

兩道謝絕讓朱斌沉浸在了絕望之中,國家危亡到了這個地步,可崇禎卻還是因爲一己之私不肯用江南軍。??他地近衛看到王爺在院子裡獨坐了整整一個晚上,到了天明地時候。??才發出了一聲長長地嘆息:

“大明之亡,由鬆錦之戰開始……”

洪承疇的三個前任均戰敗而死。??薩爾滸大戰楊鎬入獄被殺;沈遼大戰統帥袁應泰兵敗自殺;廣寧大戰經略熊廷弼傳首九邊。

而洪承疇接下解圍錦州地任務後就考慮自己怎麼辦。??楊鎬之敗的原因只有一個字:“分”。??兵分東西南北四路,分進合擊,沒合起來;而努爾哈赤則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結果,楊鎬大敗。

這個教訓對洪承疇來說太深刻了。??所以,洪承疇不敢冒進,他採取了一條措施:“合”。??把十三萬軍隊集中起來,抱成一個團,這樣皇太極就不能各個擊破……

洪承疇率軍從寧遠出發,採取“建立餉道,步步爲營,邊戰邊進,解圍錦州”地策略。??但是,洪承疇軍行動遲緩。??從受命到出師已經數月;從寧遠到松山約百里,其間拖拖延又數月。

等洪承疇兵到松山之後,設立大營,以圖進取。??起初,雙方軍隊有過幾次小規模的接觸,明軍得勝。??洪承疇也很得意。??但仍十分謹慎,不敢冒進。

皇太極接到清軍初戰失利,軍報傳到勝京。??皇太極正患病,鼻子流血。??他接到軍報後,立即出發,用碗接着鼻血,騎馬急進,星夜兼馳,來到前線。??皇太極到松山後,沒有休息。??立即登山。??視察形勢。??他見明軍大衆集前,後隊頗弱。??猛然省悟道:“此陣有前權。??而無後守,可破也!”

同樣接到洪承疇捷報地朱斌,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只是苦笑着說道:

“小勝何足爲喜?洪承疇前軍強勁,後側空虛。??若皇太極以輕騎抄其後翼,斷其糧道,洪承疇和明軍此番必敗無疑!”

他當即派人以快騎送信於洪承疇,勸洪承疇以得勝之師,不待清軍完成準備,即提前展開決戰,並再信中再三提醒洪承疇防清兵偷襲明軍後翼,打擊糧道等等。

接到急信的洪承疇正在與部下召開軍事會議,看了朱斌的來信,他以信示部下笑道:

“我做了整整十二年的督師,朱由斌又算得了什麼?不過仗着運氣好僥倖取得了幾場勝利,現在居然來指揮於我……”

做爲洪承疇部下八大鎮將之一的吳三桂,卻建議洪承疇多聽聽朱斌的意見,洪承疇卻冷笑着沒有接納……

明軍以步兵在松山城北和乳峰山之間設立七個營,以騎兵駐松山東、西、北三面,合步騎兵,號十三萬,部署嚴整。

於是,皇太極將主力部隊部署在松山與杏山間,烏欣河南山至海邊,橫截大路,綿亙駐營。??並於錦州至海之間,掘三道大壕,各深八尺、寬丈餘,包圍松山明軍,並切斷其松山、杏山之間地聯繫。

皇太極之作戰佈署是,圍錦打援,將原重點圍困錦州的兵力,轉移到重點打擊援錦明軍。??這就由松山、錦州明軍對清軍的包圍,轉變爲清軍對明軍的反包圍,即將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大軍,包圍在松山一帶,使錦州、松山、寧遠,彼此孤立,無法互援。

他又果然如朱斌預料的那樣,切斷了明軍糧道。??洪承疇統率十三萬大軍的糧道被清軍切斷。??這引起明軍的恐慌。

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大軍,環松山立營,圖進解錦州之圍,卻退無迴旋之地,自斷與後方杏山、塔山、寧遠等城地聯絡。??尚未開戰已使之陷於絕境。

在洪承疇的部下中,論戰鬥力以三桂的遼東兵爲強悍善戰。??他率兵二萬,按自己獨特的治軍辦法進行組織:從中選出精銳騎兵一千,以五十騎爲一隊,共分二十隊,每隊又設一領騎官,共計二十名。

吳三桂把這二十名領騎官姓名分別書寫在二十隻竹籤上,cha在自己的靴筒上,遇到緊急情況,便信手從靴筒中取出一簽,呼叫某領騎官,該領騎官即統領本騎隊,跟隨他衝突決陣。??]

年僅二十九歲的吳三桂統率這支訓練有素地軍隊,稱得上明兵中一支精銳的部隊。??統帥洪承疇也認定,在自己所有統帥的將官中,只有吳三桂、白廣恩、馬科三員勇將可獨當一面,其餘五大鎮將只有合力,不宜單獨採取軍事行動。

隨着日子的一天天過去,決定大明王朝命運的這場生死大戰,也正在一步步到來……

……

“王爺,最近這一段日子您一直愁眉不展,小心悶出病來。??”在王府的黎風勸道:“我大明軍隊亦有十三萬之衆,況且洪承疇老成謀國,吳三桂驍勇善戰,金虜未必就能佔了便宜!”

“洪承疇壞就壞在老成上!”朱斌恨恨地道:“若我領兵當集中全部主力,對清兵展開不間斷攻擊,使其根本無法從容紮營,哎,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吳三桂勇是勇,又有謀略,可kao他一人能成得了什麼事?可惜了那十三萬大軍了,這是我大明的最後一點命根子了啊……”

“捷報!捷報!臺灣大捷!臺灣大捷!”

正在這時忽然王府外響起高喊,把王府內外的人都給吸引了過來。??只見一名兵士滿面塵土,幾乎是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了王府,一見朱斌,大聲道:

“臺灣大捷!常州總兵,伐罪軍統帥鍾建急報,我伐罪軍六千將士,三百六十餘戰船,屢敗臺灣之荷蘭紅夷,崇禎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臺灣重回大明版圖!”

【……第三部大地風雲 二百二十九 大戰前夕 文字更新最快……】@!!

()

四百三十二多爾袞之死一百七十八姐弟二百九十一御林軍二百九十九李定國三百三十滅國五爲兵爲將之道九十八借錢四百二十殺光滿狗方罷手九十八借錢九十死境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一百零三特殊人才二百七十一獻計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四百九十八佈置三百零一三百勇士二百二十天文五百五十六奧斯曼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一百二十六逛城五百三十七大海戰下三百三十三聯盟的瓦解九十四送大人們上路四百五十三黎風的秘密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一百三十二點將出徵二百七十四大順軍的末日三百二十六孟養二百三十一突圍杏山五百大明的呂宋下二百三十五死亡之路一百三十花魁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二百八十七保國公的部下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六十七娘娘腔的千總一百零一新兵三百五十英國四百九十九大明的呂宋上四百七十六莫臥兒的終結下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二百三十九枕戈待旦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二百十九劫糧二百六十六大勝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五百零四新的征程四百四十那些無恥的漢奸們六十四海盜四百六十六金澤暴亂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九十七海鹽陶家二百八十八廣元城下攻心戰三百十二守衛臺灣四百四十二我是吳三桂五百五十五驕傲的扎薩克圖的汗王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三百二十二讀書人五百六十四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三百八十三縱橫盛京誰人擋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一百七十二潛龍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三百五十九內亂漢陽城中八十三不收也得收二百九十五奇妙的突圍計劃四百九十二倭皇之安排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四百八十六倭島之亡八一百二十劊子手還是功臣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三百八十二軍政大權十六鬧營一百六十六安排京城五百十九大明之天子上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三十七意外收穫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四百二十四議和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三百零七定賊四令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二百四十三皇宮森森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一百零一新兵一百二十五米小脂一百九十七道聖旨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四百十五伐虜七大殺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三百七十草原四百五十五武英大帝一八六生擒高迎祥上
四百三十二多爾袞之死一百七十八姐弟二百九十一御林軍二百九十九李定國三百三十滅國五爲兵爲將之道九十八借錢四百二十殺光滿狗方罷手九十八借錢九十死境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一百零三特殊人才二百七十一獻計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四百九十八佈置三百零一三百勇士二百二十天文五百五十六奧斯曼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一百二十六逛城五百三十七大海戰下三百三十三聯盟的瓦解九十四送大人們上路四百五十三黎風的秘密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一百三十二點將出徵二百七十四大順軍的末日三百二十六孟養二百三十一突圍杏山五百大明的呂宋下二百三十五死亡之路一百三十花魁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二百八十七保國公的部下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六十七娘娘腔的千總一百零一新兵三百五十英國四百九十九大明的呂宋上四百七十六莫臥兒的終結下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二百三十九枕戈待旦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二百十九劫糧二百六十六大勝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五百零四新的征程四百四十那些無恥的漢奸們六十四海盜四百六十六金澤暴亂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九十七海鹽陶家二百八十八廣元城下攻心戰三百十二守衛臺灣四百四十二我是吳三桂五百五十五驕傲的扎薩克圖的汗王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三百二十二讀書人五百六十四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三百八十三縱橫盛京誰人擋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一百七十二潛龍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三百五十九內亂漢陽城中八十三不收也得收二百九十五奇妙的突圍計劃四百九十二倭皇之安排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四百八十六倭島之亡八一百二十劊子手還是功臣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三百八十二軍政大權十六鬧營一百六十六安排京城五百十九大明之天子上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三十七意外收穫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四百二十四議和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三百零七定賊四令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二百四十三皇宮森森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一百零一新兵一百二十五米小脂一百九十七道聖旨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四百十五伐虜七大殺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三百七十草原四百五十五武英大帝一八六生擒高迎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