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中原決戰

就在南京即將發生一場鉅變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朱斌,卻並沒有心情來理會到這些事情,徹底剿滅李自成,穩定中原局勢的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五月中旬的時候,河南巡撫發來告急軍情:李自成的騎兵一萬、步兵二萬餘人正向懷慶、衛輝兩城發動進攻。??並已攻下濟源、孟縣等地,離懷慶三十里紮營。

賊軍此次行動,不僅要奪取懷慶城,而且要佔據黃河渡口,萬一與黃河南賊軍連成一片,便又會重新恢復浩大的聲勢。??懷慶守將已把兵撤回城內堅守,籲請江南軍速催大兵星夜兼程前來。

朱斌迅速通知鄭天瑞部先救懷慶,轉攻陝西,取潼關,其後兩軍突擊,會師西安,將李自成徹底打垮!

原來,賊軍以相當的規模進攻河南懷慶地區,是李自成組織的一次反攻嘗試。

李自成自山海關敗退,直至固關爲止,雖然遭到了一連串的失敗,其實力還相當雄厚,而且佔地廣闊,管轄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湖北、河南部分地區,還有數十萬軍隊。??憑藉這些實力,是可以同江南軍抗衡下去的。

當李自成回西安後,重新進行軍事部署,準備着對江南軍進行一次大規模地反攻……

清晨的太陽升了起來,帶着噴薄四射的光芒,從正東方的嶺脊上,從若有若無地薄霧中閃出來了。??它照着蒙了一層白乎乎的嚴霜的高原。??照着在高原上肅靜無聲安營紮寨的千軍萬馬。

賊軍除李自成的中軍標營打着紅旗外,其餘各營,按照前後左右營打着不同顏色的旗幟。??那些紅的、黑地、白的、藍地和紫的大小旗幟,隊各一色,在起伏而曲折的丘陵間隨風招展,時隱時現,看起來十分壯觀。

爲了尋求江南軍決戰。??已經趕了幾十里路了,充當先鋒的賊軍劉宗敏部的士兵身上冒汗。??來到一條河畔,一見到清澈的喝水,一個個都爭着飲水。??步兵更是又困又渴,不顧水寒,爭着彎下腰去,用手捧起水來喝幾口,潤一潤幹得冒火的喉嚨。

就在這隊形混亂地當兒。??突然一聲炮響,埋伏在對岸樹林中的江南軍官兵一躍而起,發出一片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向河灘衝殺過來。??同時,一隊火炮手和一隊弓弩手,站在土丘上對賊軍猛烈射擊。??霎時間,一批賊軍的騎兵和步兵倒了下去,鮮血使小河的流水變成了紅色。

幸虧劉宗敏也算久經戰陣。??並沒有在這種突然的襲擊下驚慌失措。??面前三十丈以外的河灘裡已經發生了混戰,自己的將士們不斷地紛紛倒下,而且火槍和利箭在他地身邊和頭頂飛過,密得像飛蝗一樣,劉宗敏竭力呼喊着,指揮着部下儘早排成陣型。

突然。??他的棗騮馬的中了一箭,狂跳數尺,然後倒下。??當馬倒下時,他敏捷地跳下來,立刻換乘一匹同樣高大的黃驃馬,仍然立在原地不動指揮部下戰鬥。

劉宗敏身旁的親兵連着兩個中箭,他自己的斗篷上也穿過一箭。??又過片刻,他地黃驃馬也中了一箭,跳起來,打了個轉。??頹然倒下……

他繼續換了匹馬站在河岸。??竭力要看清官軍的主將是誰,在什麼地方。??但是在一片蒼茫的、滾滾流動的晨霧中很難看清官軍的帥旗所在。??而且敵人的氣勢如此兇猛,戰局千鈞一髮,勝敗決於呼吸之間…….

他看見陛下躍馬跳上對岸,心中才剛剛一喜,但轉瞬間又看見他們被擺得像銅牆鐵壁一般的敵人殺退回來,他的心頭猛然一涼。

就在這剎那間,只聽見大吼一聲,像一聲晴天霹靂,一匹高大的戰馬隨着這聲霹靂騰空像閃電般越過河灘,衝向賊軍士兵,直向敵人最密集的地方衝去,後邊緊跟着十幾名偏將和幾百名驍勇善戰騎兵。

這一支人馬賊軍中所向披靡,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忽而殺出重圍,忽而又殺進垓心,尋找賊兵地主將。

賊兵多數是步兵,雖然也拼死抵抗,並且幾次想把這一支人馬包圍吃掉,但總是在它地衝擊下像洪水沖垮牆壁,紛紛倒下,閃開一條血路。??他們的馬匹在那些已經斷氣地和沒有斷氣的、流着血在地上匍匐逃命的人們的身上踐踏騰躍而過!

白馬銀槍鄭天瑞!

當鄭天瑞衝入敵陣的時候,那些江南軍中他的部下不曾有片刻猶豫,率領着將士們也衝過對岸,深入敵陣,同賊軍混戰在了一起。

鄭天瑞同一股兇悍迎戰的劉宗敏親兵殺在了一起,殺得性起之時,率領着他自己的標兵手中閃亮的銀槍遇到一個刺一個,不知有多少人被他的槍洞穿胸膛,有的還沒有來得及招架就被他挑下馬去……

人數佔據優勢的江南軍,把劉宗敏人馬分割成幾股,緊地包圍起來。??劉宗敏指揮着部下竭力想要衝出去,卻總是不能夠突破包圍。

四面八方響起了吶喊:

“活捉劉宗敏!活捉劉宗敏!”

劉宗敏的部下已經死傷了四五百名,另外有大量的人負了重傷或者輕傷,人員的大量傷亡,讓劉宗敏清醒地認識到,敵人在這裡投入作戰的兵力至少有六千人以上,而且是精銳部隊……

得到劉宗敏被包圍的消息,李自成哪裡肯容這員自己麾下的第一大將有失,急忙親率老營增援。

就在李自成催動大軍趕到戰場的時候,戰場的側翼忽然也出現了一面大旗:“明薊遼督師朱”!

大明忠勇武英王朱斌!

朱斌也終於到達了預先設定的戰場,他和李自成兩個。??一個是大明地忠勇武英王,一個是自封的闖王,這兩位“王”,即將在這展開一場最後的生死決戰!

這時,賊軍發現了朱斌的中軍已經到達,李自成當機立斷派來大約兩千人馬在河北岸擺開陣勢,企圖趁朱斌立足未穩的機會。??一舉擊潰朱斌部。

眼看敵人衝了過來,朱斌回首厲聲說道:“何凱。??給我先射死那個衝在最前面的賊將!

何凱也不說話,搭上一支鵰翎箭,不用特別瞄準,只見他兩臂一舉,一聲弓弦響,那位在對岸揮刀吶喊的賊將已經中箭,腦殼一栽。??滾落下了戰馬去。

賊兵還沒有來得及把中箭地將官救起,第二支箭又把旁邊的旗手射下馬去,一面軍旗猛一搖晃,拋落河裡。??趁賊兵這一驚慌,朱斌揮動鐵血寶刀,大聲道:

“衝!”

他地戰馬像流星般飛過河灘,躍過河水,一縱身騰空而起。??上了對岸,直衝入敵人中間。??何凱和親兵們緊隨在朱斌左右,背後是幾百名偏將和騎兵。??他們以不可抗拒的勇猛氣勢猛力沖垮了敵人陣線,一直向敵人騎兵最多、招展着“大順”戰旗的地方衝去。

凡是這股奔騰澎湃的洪流衝過的地方,只聽見一片震人心魄的喊殺聲,疾風驟雨般的馬蹄聲。??武器和武器地碰擊聲,以及刀和劍砍在金屬盔甲上和**上的各種聲音。

當朱斌親自率軍衝進敵陣時,那邊的鄭天瑞怎肯落後,只聽得他們一聲吶喊,隨着掩殺過去,劉宗敏手下大將郝搖旗力不能支,撥馬向後便逃。

那鄭天瑞早已殺得兩眼通紅,策馬趕上,大吼一聲,一槍把郝搖旗落馬下。??接着又刺死了賊軍旗鼓官。??連着砍殺了幾個人,奪得了賊軍的大旗擲在地上。??眼見鄭天瑞英勇無敵,頓時在江南軍中響起了一片歡呼!

李自成率領着中軍營和標營將士以最快的速度增援上來,他只看見漫山遍野盡是江南軍的旗幟和人馬,那自己的死敵朱斌,正在親自揮着戰刀,指揮着部下向自己的侄子李過地陣地衝殺,

雖然李過拼死抵抗,也僅僅能夠使自己的陣線暫時不亂。??右翼尚且還能夠勉強穩定住不致潰亂,但左翼方面已經陷入混亂,大量的大順軍士兵紛紛敗退!

李自成見狀急忙吩咐部下高一功帶五百騎兵增援正面,幫助李過,自己帶着一千五六百騎兵向左翼衝去。

高一功的侄兒、李自成麾下精銳“忠貞營”都尉高起郊,在忠貞營裡是一位有名的虎將,平日高一功常誇他有萬夫不當之勇,倚爲軍中長城。

他正衝得興起,忽見朱斌中軍就在前面,在馬上狂呼大罵,聲如虎吼,鬚髮戟張,目眥盡裂,橫刀躍馬,帶着部下直取朱斌中軍。

才衝到了面前,但見寒光一晃,他才招架一下,那刀杆竟然被砍斷,刀鋒毫不停息,順着落到他的頭上,頓時將高起郊腦袋兩半。

原來朱斌寶刀鋒利,那高起郊未在兩軍陣前立功,卻已死在鐵血寶刀之下!

朱斌身邊親兵何曾見過武英王如此神威,一怔之下,歡呼聲響徹戰場:

“武英王!武英王!!武英王!!!”

此刻江南軍士氣如虹,如果是一般地指揮,在這樣情形下很容易失去了迎戰力量,只要將領驚慌失措,就會影響到自己的部隊,在最短的時間內瓦解。

但是李自成儘管不勝心驚,見到江南軍奮勇殺來,仍能大呼大叫地進行迎戰,表現得還是非常勇敢的,他手下的將士們看見主帥如此,也都有了膽量,戰鬥得十分頑強。

不過李自成已經不希望取得勝利,只希望且戰且退,使他的將士犧牲不大,最後退到一個地勢較好的地方,拼死守住,從而不要潰敗。

他的心裡很明白,如果大敗,可怕的不僅是多年的辛苦付之東流,而是很可能將是從此後將徹底地走向失敗,所以他在退卻時竭力保持着整齊地隊形,不斷地進行反撲。

朱斌看清楚李自成是在苦撐,知道最後決戰地時刻到了,厲聲道:

“揮旗!”

隨着一聲令下,在戰場的不遠處,突然騰起來一片黃色灰塵,同時聽見賊軍地偵察兵在高處大聲叫着:“官兵又增援啦!官兵又增援啦!”

這支以騎兵爲主的援兵衝進了賊軍的步兵中間,馳突砍殺,使步兵首先發生混亂,隨即影響到了騎兵,進而牽動全線。

趁着敵人的騎兵隊形開始動搖,朱斌親自指揮着部隊,衝進了賊兵陣內。??勝利已經即將到來,懷着必勝信心的江南軍,變成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賊兵方面有組織、有秩序的退卻終止了,跟着是一片混亂,爭着逃命,互相踐踏。??劉宗敏接連斬殺幾個士兵,仍然制止不住全線崩潰的可怕局面,只好不再管手下將士們的性命如何,帶着幾十名親兵落荒而逃。

江南軍全線的絞殺戰開始了!

只看到一個接着一個的賊軍,慘呼着倒在了戰場上,到處都飄揚着江南軍的戰旗,到處都是江南軍將士英勇的呼聲,刀槍碰撞的聲音,融合成了最壯麗的樂曲!

“督帥,我們勝了!”渾身都是血跡的鄭天瑞策馬來到朱斌面前,說道:“這一次賊軍遭到了徹底的潰敗,李自成已經再也沒有任何力量了……”

“是啊,我們勝了。??”朱斌默默地說道:“中原的流寇即將平定,鄭天瑞,你去給我把李自成的腦袋帶回來,我要拿着他的腦袋,親自祭奠先帝的在天之靈!”

【……第三部大地風雲 二百七十 中原決戰 文字更新最快……】@!!

()

九十三青場嶺之伏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五百十七大海盜時代四十五太監吳直一百零五十萬火急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六關寧鐵騎出擊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二百零七一門忠烈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一百零九分糧一百五十三入城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四十錦衣衛校尉四百零九奧博羅二百五十六起事二百零四江南之王四百九十一三十年三百八十七藏地和藏人十四四大公子一百八十八邪惡的鞭子三百七十二結盟三百六十內亂漢陽城下三十二抄家滅族的事情九十七海鹽陶家二百十二軍民合圍二百四十三皇宮森森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三十七意外收穫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四十九巡撫六十九馮長興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二百五十一借兵二百零五各懷鬼胎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四百八十九廢除四百十三刺刀三百二十九大破象兵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五百零八英國人和英國人之間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四百十六前奏二百六十九矛盾交織四百四十七高則陽的女人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三百二十四佈局一百八十一洛陽會戰三四百二十三仇恨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五百三十四大海戰的到來三十五建昌之戰九十七海鹽陶家四百六十八石川由比之會三百零三太陽和火焰五十七神秘的參客三十三密議二百八十八廣元城下攻心戰三百七十七針鋒相對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三百十八隆武帝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二百三十八朕相信你七十六清算上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六十杖責立威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八十八峰迴路轉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二百三十先有朱由斌再有吳三桂三百六十五重聚三十四見機行事三十六搶錢搶糧搶女人一百四十四突變二百二十三伐罪軍四百三十七田鼠一百八十七生擒高迎祥下五十四安排七十初戰一百二十三龍秀才三百十五進取決心九十六趕赴海鹽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一百六十二入籍一百十九處置四百六十七你看那滿天的倭奸五百零五征戰英國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五爲兵爲將之道五十三軍令狀一百四十報功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二百六十六大勝五百二十八並肩作戰
九十三青場嶺之伏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五百十七大海盜時代四十五太監吳直一百零五十萬火急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六關寧鐵騎出擊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二百零七一門忠烈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一百零九分糧一百五十三入城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四十錦衣衛校尉四百零九奧博羅二百五十六起事二百零四江南之王四百九十一三十年三百八十七藏地和藏人十四四大公子一百八十八邪惡的鞭子三百七十二結盟三百六十內亂漢陽城下三十二抄家滅族的事情九十七海鹽陶家二百十二軍民合圍二百四十三皇宮森森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三十七意外收穫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四十九巡撫六十九馮長興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二百五十一借兵二百零五各懷鬼胎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四百八十九廢除四百十三刺刀三百二十九大破象兵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五百零八英國人和英國人之間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四百十六前奏二百六十九矛盾交織四百四十七高則陽的女人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三百二十四佈局一百八十一洛陽會戰三四百二十三仇恨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五百三十四大海戰的到來三十五建昌之戰九十七海鹽陶家四百六十八石川由比之會三百零三太陽和火焰五十七神秘的參客三十三密議二百八十八廣元城下攻心戰三百七十七針鋒相對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三百十八隆武帝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二百三十八朕相信你七十六清算上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六十杖責立威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八十八峰迴路轉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二百三十先有朱由斌再有吳三桂三百六十五重聚三十四見機行事三十六搶錢搶糧搶女人一百四十四突變二百二十三伐罪軍四百三十七田鼠一百八十七生擒高迎祥下五十四安排七十初戰一百二十三龍秀才三百十五進取決心九十六趕赴海鹽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一百六十二入籍一百十九處置四百六十七你看那滿天的倭奸五百零五征戰英國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五爲兵爲將之道五十三軍令狀一百四十報功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二百六十六大勝五百二十八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