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四學子

三百七十四 學子

大明改制後的第一次科考,就在稍顯得有些忙亂的氣氛中開始了。這一次的科考,參加者總計三千六百零九人。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在一次全新的,陌生的氣氛中開始了他們生平第一次奇特的考試!

天文、數學、地理…這些他們過去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物,在經過了短短几個月的學習之後,已經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他們面前的試卷上。當然,對於那些依舊癡心於正統學問的讀書人來說,朝廷也並沒有難爲他們。

這些人面前放的試卷上的題目只有兩個字“治明”。考官們對他們說的非常明確,不用講究什麼排列對仗,只要把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寫出來即可。治明?治理大明的江山。這本應是朝廷應該考慮的事情,現在放到了這些白身讀書人的身上…

這次科考很快在時間上就有了重大的區別。那些參加新式學問考試的,動作快的往往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完成了考試。而參加“治明”問題考試的,從造成到晚上,有的還只寫可個開頭。也不知規定的兩天時間內,他們能不能答完這個問題。

科考結束後的第六天,結果便被公佈了出來。三千六百零九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被朝廷錄用的總計九百一十九人。這一比例應該來說是比較大的了。而這,也讓這次落榜地那些讀書人看到了希望。

歸莊、吳炎等人名字赫然在列。而那位楊和則排名全部錄取考生的第一位。這也在考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參加“治明”考試的,則只有被錄用十一人。這十一個人,都對如何治理大明提出了自己很好的建議和看法。

有些想法看起來雖然頗有些荒誕不經,異想天開,但獨特的構思,卻讓親自參與批卷地武英王朱斌大爲欣賞。比如。一位考生在文章裡這麼寫道:

治明先要治官,官清則明清。他建議在官員升遷的時候,要有當地百姓來考覈他的政績。只有通過了百姓的考覈,才能在官途上更上一層樓。又談到了目前朝廷有很多官員,年紀已經很大。但卻依然把持着高官的位置。這種情況應該予以廢除…

批閱考卷地史可法認識這樣的看法實在荒誕。那些老官員的經驗、閱歷,對於朝廷來說是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對於這樣的老官員,必須要重用,豈能因爲他們上了年紀而罷官不用?這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他們的才能,又傷了老官員們地心?

但朱斌卻大加讚賞,這和自己目前正在準備實施的退休制度不謀而合。的確。老官員們的經驗是其他人所無法比擬的。但一旦超過了特定的歲數,其思維判斷能力將急速下降,很多輪到在其位而不謀其政的地步…

他專門注意了下這位考生的名字,卻是江南省來地,姓馮,名成,表字龍影。他專門調來了這人的資料,發現這位馮成在當地素以奇怪地言論而著稱。當地的學官給他的評價是“狂放不羈。多與同伴不和,不可用。”

但就是這樣一位“不可用”的讀書人。那張試卷卻被朱斌評爲了甲等二級。

隨後,被錄取的考生前二十名,得到了皇帝召見這一特殊地榮譽。本來他們還以爲皇帝要親自對他們進行殿試,但前來傳話地官員明確地告訴他們,就僅僅是皇帝召見而已。沒有其它別的意思。希望他們不必爲此而專門準備什麼。

這是他們第一次走入神聖地朝廷殿堂,他們驚訝地發現。文武官員們全部坐在那裡上朝。雖然之前他們也曾經聽過,大明朝廷好像有這麼一出,但卻沒有想到這竟然是真的。在這些讀書人的的印象之中,官員們可該是肅立在兩旁,神情始終緊張嚴肅纔對的啊…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着二十名讀書人的呼聲,就在他們正準備跪下的時候,卻聽上面的皇帝說道:“不用跪,大明朝廷已經取消了跪拜的這一禮節。很快你們也會站在這朝堂之上,天天跪這跪那,你們未必情願,朕現在看着可也覺得彆扭得很。”

二十個人都面面相覷,這朝廷改制得也太徹底了,徹底的都讓他們有些無法適應。坐着議事,不用跪拜,還有多少事是他們聞所未聞的?看來,要想完全適應朝廷的規矩,一時半會的自己還真無法做到!

“誰是楊和啊?”景平帝看着下面的讀書人問道。

“回陛下,草民楊和參加陛下!”

景平帝打量了他會,說道:“聽說你是這次考試的第一名,好得很。朕還聽說你這次考的是地理之學,朕好奇得很,有機會的話,朕還得好好向你請教請教。”

“陛下,這地理之學博大精深,也使得草民大開眼界。”楊和在皇帝面前倒也並不如何害怕:“草民從西洋老師那得知,除了咱們大明之外,還有很多的國家。比如在西面,就有法國、英國這些國家。還有東西半球等等之類…”

景平帝聽得有趣:“武英王,這人對地理之學如此熱衷,應該把他安排在哪比較合適?”

朱斌笑道:“臣以爲把他放在禮部比較好。臣準備在開春之後,與各西洋國家商議,互相派駐使節常駐對方京師。我看,咱大明的使節中還非得有這楊和不可。他既然喜歡地理之學,那就讓他好好地到外面去看一看。”

接着朱斌又叫上了馮成。問道:“馮成,你這次地治明之論中,說了治明先要治官,我以爲這話很對。可是,你隨後又說,要讓老官員們讓位。現在。你看看周圍,上了年紀的官員可有不少啊,不怕得罪他們的話,就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吧。”

那馮成卻是不卑不亢:“學生不怕得罪誰,學生爲的只是大明朝廷好。很多官員往往在一個職位上一坐就是幾十年。做事只會搬循舊法,一成不變,卻不給後進者以機會,那麼他們還要繼續坐在這張位置上做什麼…”

他一口氣說了有小半個時辰,非常膽大的評擊了大明地官員制度。這人說起話來也是毫不留情,把那些個老官員說得七竅生煙。要不是武英王和陛下正在那看着。只怕他們當時就會呼喚宮廷衛士把這狂妄之徒給轟了出去。

朱斌聽了卻頻頻點頭,在開春即將實行的官員退休制度中,馮成很快就能成爲自己的得力助手。不過面臨巨大的壓力時,這位才登上政治舞臺的年輕人,能不能頂住卻成了很大地問題。而自己要做的,則是在背後給予他全力地支持對那二十名考生一一問了話,朱斌道:“明日起,所有入榜的學子。都會有專門的官員安排好你們的工作。當然,不是說你們進了朝廷。就正式成爲了朝廷的官員。咱們朝廷裡現在有一個試用制,爲期一年。在這一年之中,試用合格地,留下來,繼續爲朝廷效力。而那些明顯不能適應的。只能很遺憾地離開這裡。你們不用說朝廷心狠。就如同剛纔馮成所說的那樣,能者上。不能者下。能力強的,用不了幾年就能成了一品、二品大員;沒有能力的,朝廷絕對不會養活這樣的人。”

學子們這才知道,原來通過了科舉考試,還不意味着就一定在朝廷裡站穩了腳跟。天知道在一年的時間之後,九百多入榜者,會有多少人能留下來。

不過朱斌也告訴他們,他們不會像過去那樣,錄取後還必須在朝廷裡等待着有官員空缺,而後自己才能補上,從明日開始,他們便會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過去地朝廷,要論資歷,論人脈,論輩分,一個新進朝廷官員,沒有強大的靠山,想要一步步升遷上去,不知得熬多少年才能輪到自己。

此後,朱斌代景平帝,請這二十名學子在宮中用了飯。吃飯地時候朱斌告訴他們,大明各藩屬國的國王將於新年過後在京師參拜皇上,他們這些新晉升的官員都可以隨朝,學習一下在處理朝廷政務上的經驗。

等忙完了這一切,天色已黑,回到家中的朱斌只覺得腰痠背疼,可不想,前腳才進家門,後腳黃溪已經跟了進來。

朱斌一臉地苦色,苦笑道:“臨江啊臨江,你就不能讓我好好歇歇?我就想不通了,你地精力怎的如此旺盛?說吧,又有什麼事了?”

黃溪正色說道:“從盛京方面傳來地消息,近日裡女真人內部即將產生內鬥。以多爾袞爲首的兩白旗,和以索尼爲首的兩黃旗,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而漢軍正紅旗旗主吳三桂則成爲了雙方極力拉攏的力量!”

吳三桂,吳三桂。

朱斌心裡嘆息了一聲,從山海關之戰結束後,自己便再也沒有見過這個昔日的“兄長”。

他定了定神說道:“通知我們的滿清那的探子,嚴密監視住盛京的動向。我看,金虜這次的動靜不會小。而這,也正按着咱們過去的計劃在進行着。還有一點,我估計這次動亂結束後,會有大量的失敗者向碩託建立的朝廷那涌去,讓碩託全部接納…”

黃溪應了下來,又道:“另外,洛莫果爾和固蒙赤爾熱都組建的蒙古軍隊已經完成。我爲他們挑選了一批我們淘汰的武器,並且在蒙軍中安放了我們的將軍指揮戰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開春後第一批軍隊就可以投放到蒙古戰場。”

朱斌點了點頭:“可以,但一定要記住,必須在盛京內亂結束之後纔可以進行這件事情。否則,寧可再耐着性子等上一段時候。絕對不能給金虜任何團結起來的機會…”

過會他又想到了什麼:“我聽說索尼新收了兩個養子,其中有個叫阿克頓的很有些本事。好像歲數不大,也就二十左右的樣子吧。你幫我去調查一下,看看這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有必要的話,除掉他。”

黃溪有些迷惑,這個名字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王爺又是從哪得到的消息?

“還有什麼事嗎?”朱斌伸了個懶腰問道。

黃溪猶豫了下,說道:“王爺,不知你還記得我們以前軍糧被劫的事件不?屬下以前始終都無法調查出來,後來我們擴大的範圍,纔得到了一些零星的線索。這次從盛京那又得到了一些情報。我們,我們已經初步把目標定在了這個人身上…”

這事黃溪不說,朱斌都幾乎已經忘記了。當初在軍糧物資屢次遭劫之後,朱斌制定了嚴厲的保密計劃,這樣的事情很快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因此也漸漸被朱斌淡忘。但是,這樣的一個間諜一直存在於明軍中,早晚都會引起不必要的變亂來。

接過黃溪遞上來的的紙張,朱斌纔看了一眼,面容已經大爲改變:“你能確定是這人?這事可萬萬不能夠搞錯,萬一要是弄錯的話…”

“是的,屬下不敢虛報,的確這人的嫌疑最大。只是,一來這人的身份比較特殊,二來我們還拿不出確鑿的證據。”

“怎麼會是這人?怎麼會是這人?”朱斌喃喃不斷地說道:

“十五年,整整十五年了。這人跟着我們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委屈?如果是這人的話,我都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臨江,這事沒有徹底弄清之前,不許泄露任何風聲!”

一百四十四突變二百八十三闖賊之死一百二十五米小脂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二百二十四福建總兵鄭芝龍四百二十五鉤心鬥角一百四十二皇太極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一百四十六殺人九鐵騎衝營二百八十南京之變下四百六十四你可以叫我暴君朱由斌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三百九十四合作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九十五經略地方七十六清算上五百五十二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二十八反賊的使者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一百四十七解決一百三十四初勝一百零六兵發山東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三百十四倭島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一百五十一反攻一百三十六圍殲三百一十廷議二百七十五一代梟雄的末路四百五十四逃亡八十九狗咬狗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三百四十五門派二十六激勵士氣三百九十七一等屬國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三十六搶錢搶糧搶女人一百四十五意外之變一百九十五立傳一百三十一歷史軌跡二百零八德王二百四十二決斷四百三十戰場倒戈二百四十寧遠孤軍五百二十三處決四百九十九大明的呂宋上七朱斌的過去五十五逛窯子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三百九十三西班牙的特使一百零六兵發山東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二百三十六中原危局四百七十六莫臥兒的終結下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一百七十一催情香三百九十二日月昭昭天佑吾皇一百五十一反攻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三百二十四佈局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三百三十六國子監祭酒一百十五三十七天三百六十四京城瑞雪二百九十四重回寧遠二百三十九枕戈待旦五百零三皇宮四百十五伐虜七大殺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三百二十五正紅旗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一百一十大軍壓城二百十四武英王和睿親王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二十五土匪頭子五十五逛窯子一百三十七走狗的下場三百五十九內亂漢陽城中三百九十三西班牙的特使四百八十七倭島之最後一戰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八十四官員的貪婪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一百四十報功五百二十大明之天子下五十君臣之交三百十八隆武帝一百二十三龍秀才四百四十八兩個縣令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一百九十六橫波夫人一百二十三龍秀才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五百六十一投降一百九十三送別
一百四十四突變二百八十三闖賊之死一百二十五米小脂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二百二十四福建總兵鄭芝龍四百二十五鉤心鬥角一百四十二皇太極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一百四十六殺人九鐵騎衝營二百八十南京之變下四百六十四你可以叫我暴君朱由斌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三百九十四合作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九十五經略地方七十六清算上五百五十二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二十八反賊的使者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一百四十七解決一百三十四初勝一百零六兵發山東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三百十四倭島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一百五十一反攻一百三十六圍殲三百一十廷議二百七十五一代梟雄的末路四百五十四逃亡八十九狗咬狗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三百四十五門派二十六激勵士氣三百九十七一等屬國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三十六搶錢搶糧搶女人一百四十五意外之變一百九十五立傳一百三十一歷史軌跡二百零八德王二百四十二決斷四百三十戰場倒戈二百四十寧遠孤軍五百二十三處決四百九十九大明的呂宋上七朱斌的過去五十五逛窯子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三百九十三西班牙的特使一百零六兵發山東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二百三十六中原危局四百七十六莫臥兒的終結下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一百七十一催情香三百九十二日月昭昭天佑吾皇一百五十一反攻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三百二十四佈局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三百三十六國子監祭酒一百十五三十七天三百六十四京城瑞雪二百九十四重回寧遠二百三十九枕戈待旦五百零三皇宮四百十五伐虜七大殺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三百二十五正紅旗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一百一十大軍壓城二百十四武英王和睿親王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二十五土匪頭子五十五逛窯子一百三十七走狗的下場三百五十九內亂漢陽城中三百九十三西班牙的特使四百八十七倭島之最後一戰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八十四官員的貪婪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一百四十報功五百二十大明之天子下五十君臣之交三百十八隆武帝一百二十三龍秀才四百四十八兩個縣令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一百九十六橫波夫人一百二十三龍秀才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五百六十一投降一百九十三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