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廟堂之高

太安城萬人空巷,趙家天子與皇后趙稚一起擺駕城外等候,帶上了翰林院所有的大小黃門,只爲了等待一個人。六部主官竟然都自發“偷懶”來到城外聚頭,甚至連兵部尚書盧白頡也從百忙中抽身,更別提吏部尚書元虢這樣的大閒人,其中六部之首的吏部趙右齡,與之師出同門卻最終分道揚鑣的戶部王雄貴,兩人身後各有一大羣依附官員,格外涇渭分明。還有皇親國戚嚴傑溪在內諸多地位清貴超然的殿閣大學士,以及許多上了歲數後可以不用參與朝會的元老勳貴,和他們的子孫後代。可以說就只差了那位身在京外負責地方官員大評儲相殷茂春,但是唯有細心人才會發現,其實這場盛況空前的露天宴會,稍顯美中不足,因爲少了兩位分量極重的大人物,首輔張鉅鹿,以及手握門下省大權的的坦坦翁桓溫。但是太安城外實在是聚集了太多的達官顯貴和販夫走卒,這兩位朝堂重卿有意無意的缺席,並不影響今天京城的喧沸非凡。

宋家大小夫子做文壇霸主的時候,是誰讓這對父子雪夜拜訪卻吃了個閉門羹?心氣極高的徐渭熊的授業恩師,又是找誰吵架才丟掉了唾手可得的上陰學宮大祭酒位置?又是誰有資格讓姚白峰領銜的理學世家不惜傾全族之力與之抗衡?是誰當年讓大楚皇帝生出“公不出山,奈蒼生何”的感概?春秋末尾是誰當時面對徐家一萬鐵騎壓境,獨自走出,三言兩語就讓那人屠主動繞道而行?

這個被朝野上下公認“學問之高與天高”的大人物。

就是上陰學宮現任大祭酒齊陽龍。

離着太安城還有五十幾里路,一條稍顯偏僻的官道上,有一隊古怪的羈旅人,年紀最老的已是滿頭稀疏雪發,身材矮小,風塵僕僕,背了只破舊竹製書箱。三十幾歲模樣的男子揹着個綠袍女孩,三人在北上太安城的途中相逢,那一大把年紀還學年輕人負笈遊學的老頭子囊中羞澀,賴上他們蹭酒蹭飯不肯走,結伴而行。身穿綠衣的小女娃就不怎麼待見這個爲老不尊的老傢伙,瘋瘋癲癲,總喜歡說些她聽不懂的言語,這不是半桶水在那兒顯擺學問是什麼?尤其是老頭子說起北涼那邊的事情格外絮叨,綠袍兒打心眼恨死了那個讓自己再也見不着第二爺爺的藩王,就愈發不願意搭理那個被她取了個矮冬瓜綽號的老人了。何況老頭子一路上還喜歡見着美婦人就轉不開眼珠子,小女孩幾次跟她的小於告狀,他也總是笑笑卻不答應。

這時候,官路上有一羣鮮衣怒馬的世家子弟縱馬而過,那老頭兒視線好不容易從一名騎馬的富家女子身上挪開,又開始唸叨了,“唉,今兒的閨女真是越來越水靈俊俏嘍,比起前五六十年,要好看太多。”

從武帝城離開後一路北上的於新郎輕聲笑問道:“老先生,還有這個講究?”

老人小心翼翼捋了捋日漸凋零的雪白頭髮,有些心疼這一路行來那些從頭上掉落的老兄弟們,眯起眼後唏噓道:“是啊,世道好,女子才能出落得好,真是年紀越大,就越羨慕你們年輕人。小夥子,等你上了歲數,也會這般感慨的。”

被稱呼小夥子的王仙芝大徒弟一笑置之,於新郎本就不是喜歡跟人客套寒暄的人,就不再說話。

老人張嘴說話就跟水閘泄洪似的,完全剎不住,自言自語道:“世道如水長流,但是以春秋戰事結束後出現了一個大轉折,流向變了,以後大體上只會越來越好。道理是什麼,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說不透,嘿,但我就是知道。”

懶洋洋趴在於新郎後背上的綠袍兒狠狠撇嘴道:“就算你喜歡說,你以爲我喜歡聽?”

老人笑道:“小丫頭,知道什麼叫喜歡一個人嗎?”

綠袍兒轉過頭,乾脆不去看這個讓人糟心的老頭子。

老人自問自答道:“那就是見到對方之前,不知情爲何物,錯過之後,更不知情爲何物。”

境界深遠不見底的於新郎似乎心所有觸,皺了皺眉頭。

老人蹦跳了一下,大概是希冀着能看到太安城的城牆,揹着沉重書箱做出這個滑稽動作,讓其實在偷瞄他的綠袍兒哈哈大笑。老人對着個女娃娃做了個鬼臉,惹來綠袍兒的翻白眼,把小腦袋擱在於新郎的溫暖肩膀上,問道:“矮冬瓜爺爺,那你有喜歡的人嗎?”

老人搖頭笑道:“沒有,我年輕那會兒,倒是有茫茫多的女子喜歡我。”

綠袍兒拿手指颳了刮臉頰,嘲笑這個老頭子不知羞。

於新郎走到官路茬口處,微笑道:“老先生,我們還要繼續往北走,希望有朝一日還能相逢。”

老人擺擺手,灑脫笑道:“今日一別再相見就難嘍,我這都是黃土埋到脖子這裡的老頭子了。不知姓名的綠丫頭,以後一定要出落得亭亭玉立啊。”

綠袍兒哦了一聲。

於新郎揹着小女孩繼續往兩遼走,老人則走向太安城。

活了太多年,藏了太多話。

老人又找不到可以說話的對象,很多年來就只能自言自語。

“老洪啊,你收了一籮筐的弟子啊門生啊,纔出了張鉅鹿和桓溫兩個成材的。看來你廣撒網,也沒撈到多少大魚嘛。”

“你再瞧瞧我,荀平,謝飛魚,元本溪,就這麼三個不記名的學生。”

“老洪,我這趟進京,你可別怪我以大欺小啊,不過你要是有本事能從棺材裡爬出來罵我,那也算你有能耐。”

走着走着,老人終於能夠擡頭看到太安城的雄偉輪廓,老人顛了顛書箱,沙啞哼起一支小曲子。

我從山中來,揹着老書箱啊。我往鬧市去,何處是吾鄉啊……

————

坦坦翁拎了一壺好酒走在冷清寂寥的街道上,兩側都是京城中首屈一指的高門大宅,不過此時都到城外迎接那個比自己還要老不死的老傢伙了,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倒是省去許多他這趟拜訪的飛短流長。在一處府邸外停下腳步,擡頭看了眼那塊皇帝手書的金字匾額,衣着樸素的“宰相”門房瞧見了這位意料之外的貴客,都有些愣神,不過今年以前坦坦翁都是出入簡單,也就沒有如何自作主張的興師動衆,到時候反而要被左僕射大人揪住小辮子,只是畢恭畢敬上前打了聲招呼,桓溫笑着點了點頭,隨口說了幾句“老馬你那小女兒到底成親了沒啊,要是沒有的話,要不要我幫你從門下省綁架個年輕人”之類的熟絡話,把姓馬的張府老門房給樂壞了。桓溫對這座府邸比自家還要熟門熟路,都不用別人領路,徑直走到了首輔大人的書房,也不敲門,跨過門檻,正習慣性站着捧書閱讀的張鉅鹿斜瞥了眼,沒有說話。桓溫把從禮部那兒順手牽羊而來的那壺御賜美酒擱在書桌上,坐在書屋內唯一一張椅子上,說道:“還真是蟬噪林逾靜了。”

兩個老人是至交好友,用坦坦翁的話說那就是你碧眼兒撅起屁股老子就知道要拉什麼屎了。張鉅鹿很快心領神會,平淡道:“這可不是什麼蟬噪,齊陽龍入京,是走陽關大道,更是蛟龍入海。”

桓溫冷哼一聲,隨手撿起書桌上幾份疏策,頓時心一沉,問道:“你真要大動那北地勳貴一手操持的漕運,和被京城裡那撥春秋新貴視爲命根子的鹽政?加上前幾日你在朝堂上,提出要定下兵部左右侍郎按期巡視邊關的規矩,好嘛,朝廷兩個讀書人扎堆的大本營,還有顧劍棠爲首的地方將領,再加上你的削藩,這四頭龐然大物,一個沒落下,你碧眼兒是嫌仇家少?”

張鉅鹿頭也不擡,說道:“你算少了一個,我還要大力整治胥吏之弊,天下寒士進階之後,並不能一勞永逸,依舊要講規矩才行。”

桓溫喃喃道:“瘋了瘋了。”

張鉅鹿收起手中書籍,一絲不苟地放回書櫃原位,這位身材高大的本朝首輔站在陰影中,緩緩說道:“我們離陽不是當年偏安江左的大楚,不管西楚餘孽何時熄滅,朝廷將東南富庶之地的糧食和物資源源不斷運輸到京城,本就是需要百年經營的國之大計,何況邊疆戰事馬上到來,已成燃眉之急。我當年提出海運押糧一事,事實證明並不可行,風險太大,永徽末年那支船隊的失蹤,到現在還不知道到底是遇上海難還是給人劫走。這條運河有着刮盡東南膏腴的惡語,但也說明了它對朝廷的重要性,我當初定下的方略,也確實是以東南賦稅養北遼甲兵,順帶着逼迫西楚謀反,甚至運河沿途年年百姓爲爭河水而激起民變,因此也刻意不去彈壓,但是這幾年,出自龍興之地的北方勳貴手握一國命脈而獲利,卻不自知,越來越行事猖獗,永徽六年還有着九百萬石的漕糧入京,後來年年遞減,如今竟然已經銳減至不足八百萬石,去哪裡了?就算任由草寇馬賊去大搖大擺揹走糧食,他們能拿走多少?朝廷爲了安撫那些所謂的開國功勳,不惜專門設置正二品官職的漕運官,下轄漕糧轉運司、發送司在內八個主官都在五品以上的養老官衙,若是他們能夠安安分分撈銀子也就罷了,可如今西楚復國,他們竟然膽敢以漕糧北送尚未結束,連兵部尚書盧白頡的調兵令都敢拿出所謂的祖制強硬駁回,我不來動漕政,誰來下手?到時候難道要北邊將士餓着肚子去跟北莽作戰?難不成要爲國赴死的甲士吃口糧食填飽肚子,還要看人臉色?甚至求爺爺告奶奶去求那些從不把戶部放在眼裡的漕運官員?”

桓溫嘆了口氣,抖了抖手上一封摺子,“那這鹽政?誰賺錢不是賺,本來就是要一塊吃進朝廷外人嘴裡的肥肉,你就非要去虎口拔牙?”

張鉅鹿冷笑道:“死水臭,活水清。鹽印頒發的權力給了他們捏在手裡十幾年,賺到了子孫後代十輩子都花不完的錢,朝廷犒賞還不夠豐厚?天大的軍功也該賞賜到頭。是時候換一撥人坐莊日進斗金了!”

桓溫問道:“你是打算送給自詡兩袖清風肩挑明月的江南世族豪門?”

張鉅鹿點頭道:“不這樣,他們豈會真心實意爲朝廷出力,否則朝廷跟西楚纏鬥個幾十年,他們也能悠哉遊哉賞他們的幾十年風花雪月,豪閥陋習一向如此。能讓他們主動低頭的就兩樣東西,官帽子,錢袋子。”

桓溫欲言又止,若是往年,挑出任何一樁事情,他都能跟碧眼兒翻來倒去地沒日沒夜討論,直到確認無大害於民生,才聯手將一條條國策推行下去,如同慢慢疏導整座帝國的經脈。

張鉅鹿走出陰影,暮色中,昏黃餘暉照映在高大老人的一側臉龐上。

桓溫嘆了口氣。

張鉅鹿問道:“聽說你前段時間咳嗽很厲害?”

桓溫瞪眼道:“小病小災,和不知節制地給自己猛灌烈酒,你說哪個死得快?”

張鉅鹿一笑置之。

桓溫猶豫了一下,正要開口,張鉅鹿微笑道:“寄身你門下省的那個北涼年輕人,我會我會給他一個‘機巧有餘器格不足、可以用不可以大用’的評語,總能保他幾年安穩。”

桓溫深深看了眼這個老友,然後默然走出書房。

張鉅鹿張了張嘴巴,終於還是沒有說出口,只是望着桓溫的蒼老背影,輕輕擺了擺手。

坦坦翁離開如今都敢有人投書於門口辱罵首輔大人的張府後,徑直來到趙家甕,來到無人當值,除了雜役小吏,幾近空無一人的翰林院。

老人澀澀笑了笑,太安城都以爲只要那條老龍出世救濟蒼生,還需要什麼鹿?

桓溫走到一間僻靜的屋子,要人拿來鑰匙打開,雖然很多年都沒有大小黃門在此辦公,但經常有人打掃,還算素雅潔淨。

當年,他和碧眼兒就在這座屋子裡,他桓溫意氣風發,目無餘子,喝酒之後,誰都敢罵,天下江山何事我桓溫指點不得?

而碧眼兒從不喝酒,都是在聽,每次等他桓溫喝醉之後,還得揹着他回家。

桓溫從角落一隻書箱裡翻了翻,找出那一副杯筷,放到桌子上。

桓溫坐下後,拿一根筷子輕敲瓷杯。

叮叮作響。

老人哽咽道:“春山不老依舊綠,人老古稀無人伴,只聽伐木丁丁。”

叮叮叮。

第241章 噤若寒蟬(四)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117章 風水第335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中)第19章 練刀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106章 姓徐的第125章 對峙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114章 暗流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123章 紫氣東來第203章 飛昇第133章 兩截柳枝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305章 春雨已至秋風將起第167章 可憐第112章 新故兩人第19章 練刀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168章 娃娃親第77章 貓鼠捕殺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8章 搶人第128章 與人言一二三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41章 杯中龍捲第56章 姑娘請自重第58章 九十之爭第183章 劍仙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68章 高手風範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84章 幾笑一飛劍第125章 對峙第59章 小傘大龍捲第166章 回望和回神第316章 袍澤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21章 系裙第140章 禍端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47章 雪停且捧雪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253章 入門第366章 春風遠去第144章 睡了第55章 醜八怪第37章 老牛嫩草第244章 噤若寒蟬(七)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71章 哥第108章 念來念去都是情第19章 第一顆石子,紫衣攔江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88章 賭氣第73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61章 以發系發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172章 幾人不思徐第62章 一袖刀第115章 老流氓落子十二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314章 收屍第329章 刺史府邸的年輕人們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27章 茶與血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30章 八叉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49章 武林新木第119章 在等在念(上)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132章 火候第29章 故知來和去
第241章 噤若寒蟬(四)第347章 公子黃花,江湖依舊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117章 風水第335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中)第19章 練刀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106章 姓徐的第125章 對峙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114章 暗流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123章 紫氣東來第203章 飛昇第133章 兩截柳枝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305章 春雨已至秋風將起第167章 可憐第112章 新故兩人第19章 練刀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168章 娃娃親第77章 貓鼠捕殺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8章 搶人第128章 與人言一二三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41章 杯中龍捲第56章 姑娘請自重第58章 九十之爭第183章 劍仙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68章 高手風範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84章 幾笑一飛劍第125章 對峙第59章 小傘大龍捲第166章 回望和回神第316章 袍澤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21章 系裙第140章 禍端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47章 雪停且捧雪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253章 入門第366章 春風遠去第144章 睡了第55章 醜八怪第37章 老牛嫩草第244章 噤若寒蟬(七)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71章 哥第108章 念來念去都是情第19章 第一顆石子,紫衣攔江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88章 賭氣第73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61章 以發系發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172章 幾人不思徐第62章 一袖刀第115章 老流氓落子十二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101章 幾百頂貂帽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314章 收屍第329章 刺史府邸的年輕人們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27章 茶與血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30章 八叉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131章 最強手,扛天雷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49章 武林新木第119章 在等在念(上)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132章 火候第29章 故知來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