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唐堯繼位

卻說堯當政之後,生活依然非常儉樸,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

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一張“欲諫之鼓”,誰要是對他或國家提什麼意見或建議,隨時可以擊打這面鼓,堯聽到鼓聲,立刻接見,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

爲方便民衆找到朝廷,他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誹謗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衆有意見,可以向看守人陳述,如來人願去朝廷,看守人會給予指引。

由於能及時聽到民衆的意見,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瞭解。

帝堯之妻乃是一鹿仙女。

鹿仙女生得肌膚若冰雪,體態嬌豔,儼然綽約處子。

她心地善良,好濟困扶危,爲民除害。

仙洞溝附近黑龍潭中,潛伏一條黑龍,經常興風作浪,驚擾行人,還溯河而上到鹿溝一帶傷害鹿羣。鹿仙女顧念百姓的安全和鹿羣的生存,決心制服黑龍。

一天她來到黑龍潭邊,向黑龍挑戰,黑龍從潭中奮身騰躍而起,張牙舞爪,直奔仙女。

鹿仙女伸手向黑龍一指,黑龍一下子癱軟地陷在河灘上,向鹿仙女求饒,表示願終身爲仙女效勞。

鹿仙女饒它不死,將它關押在黑龍洞裡,變爲自己駕乘的坐騎。

從此,黑龍對仙洞溝一帶生靈的危害始得解除。

一天,帝堯到仙洞牧馬坡巡視,同牧民談論畜牧之道。

牧民們順便也講述了鹿仙女爲民除害的故事。

正說之間,忽見一位仙女凌空飄然向仙洞而去,衆牧民驚喜地指給帝堯說,那就是被稱姑射神女的鹿仙女。

帝堯回堯都以後,鹿仙女的形象一直浮現於他的腦海裡,縈繞在他的心頭。

夜裡夢見鹿仙女飄飄然從天而降,凝目含笑,向他走來,與他並肩攜手,互訴衷情,駕雲凌空同遊。

帝堯微服到姑射山訪察,走到仙洞,遠遠看見林邊草坪上有一個青年女子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忽兒騰空,忽兒遁地,穿石如人虛,履空如平地,身邊有一隻小鹿陪伴着她。

帝堯心想,她一定是鹿仙女了,於是健步上前,向她打躬施禮。

不意她竟未答話,抽身躲到一棵松樹後邊,面含嬌羞地裝作用木梳梳頭。

待堯將走近時,她將木梳往這株樹上一紮,又轉到另一株樹後邊嘻笑着。

帝堯也嘻笑着追趕,不覺來到一個僻靜處,猛然從山谷竄出一條巨蟒,口吐紅信,目光瞵瞵,昂首向堯撲來,帝堯後退不及,被地上的草叢絆倒。

在這危急時刻,鹿仙女見狀,折身一個箭步跳到帝堯身前護擋住他,傾手一指,只見那巨蟒渾身顫抖,癱瘓在地,按照指令,回身向山谷退去。

這蟒是由黑虎仙幻化而成;意欲加害帝堯。帝堯驚恐之餘,一再拱手感激鹿仙女救命之恩。二人相隨回仙洞途中,互相傾訴衷情,情投意合。

當晚帝堯留住仙洞。

第二天鹿仙女領着帝堯遊山觀景,鹿仙女指着閃閃發光的大鏡石說:“我常常對着它照面整容”。

走到澗溝下的石臺邊,鹿仙女說她“常坐在這臺上梳理頭髻,大家傳爲我的梳妝檯。”

她向對面岸上的層層石階一指,說她經常從那裡拾階而上,人稱仙梯。

她說她經常騎黑龍去後溝的龍鬚瀑沐浴戲水遊玩,說道:“我喜歡這神奇的大自然,喜歡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從見到你以後,我打內心裡敬佩你匡扶天下的大志,甘願扶助你光大帝業。”

帝堯聽後,十分欣慰,表示願作比翼鳥和鳴齊飛。

二人遂訂立婚約,擇定吉期成婚。

帝堯與鹿仙女雙方結鸞儔於仙洞之中,以洞爲新房,對面的蠟燭山上光華耀眼,照得南仙洞如同白晝一般。

後來人們便稱這新婚之夜爲“洞房花燭夜。”

帝堯婚後,忙於治理國事,鹿仙女也經常關照牧馬場的事。

第二年鹿仙女生了一個男孩,堯很高興,爲他起名爲“朱”。鹿仙女撫育兒子,漸漸成長。

聽說一隻巨蟒在牧馬灘吞食牧民,她想一定又是那黑虎仙在興妖作怪。

於是決心降服那隻惡蟒。她從牧馬灘追趕那蟒,跟蹤來到梳妝檯下,那蟒正要回身,鹿仙女縱身一躍,用劍直刺人那蟒的喉嚨,巨蟒被刺身亡。黑虎脫身而去,後來那裡留下了巨蟒窟。

黑虎仙愈加嫉恨鹿仙女,想方設法要加害鹿仙女。

鹿仙女無奈只得向玉帝昊天告發。

昊天王母覺得神人殊途,仙凡之戀有失仙家威嚴,但好歹帝堯也是人族共主,雲霄之徒,若是強行拆散他們,恐怕會與帝堯結下因果,說不定還會引的通天不滿,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二人商議一番,便立下仙凡不得通婚,違令者嚴懲不貸之天條。

昊天派天兵天將捉拿黑虎仙,將黑虎仙壓在乎陽東南的山丘之下,是爲臥虎山。

同時昊天又罰鹿仙女與帝堯割斷塵緣,鹿仙女無奈,將幼年的朱兒送還帝堯,從此,隱居深山。帝堯派人四處查找,不見蹤影,親上姑射山去找,沒日沒夜地呼喚,也不見迴音。

帝堯無奈,只得回去。

之後,帝堯又另娶散宜氏女爲妻,生了七男二女。朱兒後封于丹地,故稱丹朱邑。

此時,帝堯繼位已有數十年之久,人族在其帶領之下,發展迅速,如今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歷代。

因爲人口的增長,原先的土地卻是不夠住了。

於是,不斷的有人族北遷,而北方的妖族經過這些年的修養,數量上也在增長,所以這些年妖族也是逐步的南遷,人妖之間不可避免的就出現了些衝突,如此卻是招來了隱忍多年的妖族的不滿。

妖族衆妖之前已經見到自己的死對頭巫族只出動了數個大巫,便能夠在人族興風作浪,謀得一席之地。

雖說最後失敗了,但那也是道門三教與天庭齊齊出手纔會如此,人族實際上不堪一擊,只要不招惹道門三教與那天庭,妖族還不頃刻間便能滅掉人族。

此時的妖族也如當初的巫族,對於上古洪荒之時的榮光感懷不已,許多妖族中人未曾放棄過恢復以往歲月的想法,再加之恢復過來的龐大妖族人口數量讓他們入不敷出,衆妖皆是垂涎人族所佔之廣袤天地以及豐富的資源。

今又見那人族不知死活的擴張到了北方之地,而且當初人妖結下不世之仇,人族和人族的修士卻專尋我妖族的晦氣。

妖族一旦遇到人族,就會遭人族的毒手,連內丹都被取將去了煉藥煉寶了。

於是殘存的妖族找到了碩果僅存的妖族前輩商羊、計蒙、九嬰幾位大妖,由這四妖做主向人族發難。

接着,衆妖齊上媧皇宮尋求女媧娘娘相助。

女媧娘娘聽了他們所求之事,心中老大不願,默算一番,發現此事乃天道爲人族設下的最後一道考驗。

只要渡過此難,人族日後自爲天地主角。

得知此事之後,女媧娘娘心中更是不忍,奈何天意不可違逆。

又見羣妖甚爲執着,便順水推舟,答應庇護衆妖。衆妖都覺得有女媧娘娘庇護,就算失敗了也無足輕重。

於是便開始暗中策劃。

由於這人族有通天老子等聖人以及天庭的暗中支持,背後實力着實驚人,所以妖族上下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對其動手。

衆妖商議着如何躲避聖人的注視,給人族一個慘痛的教訓,好爲妖族謀得一塊生存空間。

最後,還是由陰險狡詐的商羊提出讓黃河氾濫,發動洪災水淹人族。

商羊這說法是有根據的。

遇到大水,人族常常會以爲是天災而非人禍,通常這種情況他們只會自己治水,不會向道門和天庭求救,最多也只是禱告上蒼請求保佑而已。

只要動作夠快,在諸聖與天庭未曾反應之前就可好好的消滅一大批人族。

衆妖對此自然同意,想想也是,靠人族的力量處理水災已是十分勉強,又如何能夠獨自解決妖族發動的滔天洪災。

到時不說將人族全部淹死,最少能淹死七成人族。

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人族糧食大減,之後就算人族請來諸聖弟子幫忙,恐怕也不能一下子解決如此多的人族的吃食問題。

到時候,他們只要拖到人族沒糧食的時候,人族再餓死兩成,諸聖與天庭衆人的實力再高也是無用。

此種情況之下,不用妖族出手,剩下的這些人族如何還能佔得了洪荒,巫族基本已經元氣大傷只能坐視旁觀,到時洪荒還不是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妖族的天下?

即使不成,妖族也能夠捲土重來與人族平分天下,稍後憑藉妖族的強大的個體力量早晚能夠把人族碾成碎片。

不得不說,商羊此計當真是陰狠毒辣!在商羊的毒計引導下,人族迎來了最痛苦艱難的洪災年代!

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五章 鴻鈞成聖第三十一章 巫妖之陣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一章混沌波動第七章 商周陰雲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五十三章 雲霄勝出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七章危機降臨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六章擊殺麟子第二十五章 紅雲因果第十一章 靈寶出世第十章 地府爭端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五十五章星官除妖第九章 哪吒現世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章洪荒混戰第七十七章天庭求雨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第二十八章天道號召第七十章臨碧波潭第五章 化身爲佛第七章巔峰之戰第四十三章 朝代更替第八章魔網滔滔第八章 大鬧天宮2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三十四章 天地分隔第七章夜月奇談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五十七章 真假猴王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七十四章黃眉逞兇第十八章幕後瑣事第二十九章 三皇落幕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二十三章 大戰開始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十九章 闡敗截援第三十四章 天地分隔第十章 軒轅現世第三十七章 戰紅孩兒第三十三章 焚書坑儒第十一章魔威蓋天第十四章 諸侯密謀第二十七章悟能鬥妖第十一章 紂王進香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二章 妙君救母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二十六章無天得勢第六章 地府算計第三章 猴王出世第三十五章 紅孩兒現第二十八章天道號召第六章三聖母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十一章 三藏西行第六章殺戮之蕩第二十三章 大戰開始第二章 洪荒大能第十七章 人族初戰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三十一章 巫妖之陣第十八章 玄陰大陣第五章霓裳講道第五章佛教大興第三十三章 雙陣對決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三十二章諸仙遭劫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四十六章 逍遙謀劃第二十章 截闡之爭第七章 紫宵齊聚第三十章 三方對立第七章 紫宵齊聚第三章唐太宗第七十九章兄弟反目第十八章 玄陰大陣第五十七章 巫妖激戰第四章加入鳳族第十七章聖人定數第六十七章擊殺牛魔第十四章大戰再起第十二章 鴻鈞收徒第十四章大戰再起
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五章 鴻鈞成聖第三十一章 巫妖之陣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一章混沌波動第七章 商周陰雲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五十三章 雲霄勝出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七章危機降臨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六章擊殺麟子第二十五章 紅雲因果第十一章 靈寶出世第十章 地府爭端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五十五章星官除妖第九章 哪吒現世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章洪荒混戰第七十七章天庭求雨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第二十八章天道號召第七十章臨碧波潭第五章 化身爲佛第七章巔峰之戰第四十三章 朝代更替第八章魔網滔滔第八章 大鬧天宮2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三十四章 天地分隔第七章夜月奇談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五十七章 真假猴王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七十四章黃眉逞兇第十八章幕後瑣事第二十九章 三皇落幕第三十八章 菩薩出手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二十三章 大戰開始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十九章 闡敗截援第三十四章 天地分隔第十章 軒轅現世第三十七章 戰紅孩兒第三十三章 焚書坑儒第十一章魔威蓋天第十四章 諸侯密謀第二十七章悟能鬥妖第十一章 紂王進香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二章 妙君救母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二十六章無天得勢第六章 地府算計第三章 猴王出世第三十五章 紅孩兒現第二十八章天道號召第六章三聖母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十一章 三藏西行第六章殺戮之蕩第二十三章 大戰開始第二章 洪荒大能第十七章 人族初戰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三十一章 巫妖之陣第十八章 玄陰大陣第五章霓裳講道第五章佛教大興第三十三章 雙陣對決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三十二章諸仙遭劫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四十六章 逍遙謀劃第二十章 截闡之爭第七章 紫宵齊聚第三十章 三方對立第七章 紫宵齊聚第三章唐太宗第七十九章兄弟反目第十八章 玄陰大陣第五十七章 巫妖激戰第四章加入鳳族第十七章聖人定數第六十七章擊殺牛魔第十四章大戰再起第十二章 鴻鈞收徒第十四章大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