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紂王進香

轉眼間數年時間便又過去了。這一年是帝辛七年,也是風波不斷的一年。

帝辛繼位之後,努力推進改革,他繼承了歷代商朝主君的政策,推行了帝祖甲的禮制改革,從中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

廢除了王位繼承和國家大事中的貴族公議制,使商王朝徹底泯滅了酋邦制的最後殘餘,完成了從酋邦制向國家、帝國的轉進,在國家形態上邁進了一大步。

而後,他又仿效帝武乙,一力打壓神權,鞏固王權,商王朝才真正進入了帝國形態。

然而,舊勢力在商帝國的實力是如此之大,雖屢經打壓而依然堅挺,而他們在朝廷內外又有不少同黨,就連地方的不少諸侯都支持他們,所有人都害怕帝辛的改革會削弱手中的勢力。

帝辛的改革雖然已經跨越了一大步,但帝國內部卻有四分五裂的跡象。神權、王權之間,執政集團與反對集團之間,帝權與貴族之間,諸多鬥爭已積重難返。

帝辛自覺無人可用,只好重用外來的人才——費中、飛廉、惡米等,但這又引起了反對黨、尤其是貴族一系的強烈反彈。這兩羣人雖利益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帝辛。

而費中,飛廉、惡米是拋棄了自己的氏族來邦助帝辛的。

帝辛與商朝歷代主君一樣胸懷抱負、立志改革,他一直想要收歸地方諸侯大權,消除貴族勢力,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國家。

然而,他的目標太過遠大,他的路太過艱難,他的未來又該怎麼走呢?

帝辛七年,春二月,北海以袁福通爲首的七十二路諸侯,突然起兵反商,朝歌聞報大驚。

帝辛欲派黃飛虎率兵前往征討,大帥聞仲卻怕黃飛虎經驗不足,壞了國家大事,便奏請帝辛自己親自率兵前往征討,而留下黃飛虎守衛朝歌。

聞太師出征之日,帝辛率文武百官前往相送,聞太師飲完帝辛所賜御酒之後,對帝辛說道:“大王,老臣此次出征,短則半年,長則三五年便會,大王若遇大事,則與首相尚榮,亞相比干商議,軍中之事可盡付於黃飛虎。”

說完,聞仲便對帝辛拜了一拜,轉身上了坐騎墨麒麟,領大軍向北海開去。

聞太師卻不知,他北海此行,拉開了商王朝內部的權利爭鬥。

以前有他坐鎮朝歌,軍功赫赫,軍權在手,諸人莫不敢稍有妄動,害怕受到雷霆萬擊的報復。

而帝辛的改革在他的指導及支持下一直以來也是循序漸進。

聞仲的離去,使反對派失去了震懾,肆無忌憚了起來,也讓一向不甘屈服,雄心萬丈乾的帝辛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烈火,雙方不由得開始了輪番內鬥,朝政頓時大亂。

這日,正好是女媧生辰,當日早朝,紂王(帝辛,以後稱紂王)問手下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言未畢,只見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臣商容待罪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叄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

紂王問:“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商容道:“女媧娘娘乃上帝神女,生有聖德;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採五色石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報之。後捏土造人,方有人族。

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夙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

紂王道:“準卿奏章!”紂王還宮,旨意傳出。

第二日,紂王乘坐車輦,率領文武百官,前往女媧廟進香。城中百姓見帝王出行,家家焚香,戶戶結綵。

紂王車架有武成王黃飛虎率領三千鐵騎和八百御林軍護衛在左右,朝中百官隨行,一路往女媧廟中行去。

有詩云:紂王鑾輿出鳳城,旌旄瑞色映簪纓;龍光劍吐風雲色,赤羽幢搖日月精。堤柳曉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萬國衣冠拜聖明。

前至女媧宮,紂王離輦上殿,香焚爐中,文武隨班拜賀畢。

紂王觀看殿中華麗,只見殿前華麗,五彩金;金童對對執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掛,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綵鸞朝鬥。

碧落牀邊,俱是舞鶴翔鸞;沉香寶座,造就走龍飛鳳。飄飄奇彩異尋常,金爐瑞靄:嫋嫋禎祥騰紫霧,銀燭輝煌。

紂王正看行宮景,一陣狂風透膽寒。紂王正看此宮,殿宇齊整,樓閣豐隆;忽一陣狂風,捲起帳幔,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瑞麗,瑞彩翩□國色天姿,宛然如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語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紂王一見,神魂飄蕩,陡起淫心,自思:“朕貴爲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叄宮,並無有此豔色。”

遂命取文房四寶,侍駕官忙將取來,獻與紂王。

天子深潤紫毫,在行宮粉壁之上,作詩一首:“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紂王作畢,只見首相商容連忙啓奏道:“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調風順,兵火寧息。

今陛下作詩,褻渭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德政耳,到時大亂起,則我成湯社稷危矣!”

紂王道:“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無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百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是孤之遺筆耳。”言罷同朝文武百官,默默點首,莫敢誰何,俱箝口而回。

紂王剛出女媧宮,看到女媧宮左側,還有一廟金碧輝煌,竟然不下於女媧宮,就問道:“那裡是何人的廟宇,竟然有如此規模,而且居然能跟造人補天的女媧娘娘並列?”

旁邊的商容聽後道:“此乃聖師妙也,聖師乃有德真仙,後傳我人族生存之道,而且屢次解救我人族於爲難之中,他還助后土娘娘化六道輪迴,助我人族屹立人間,又助大禹王治過水,如果沒有聖師就沒有我人族今日的輝煌。

而且,我人族的伏羲和神農兩位人皇均出自聖師,故聖師能以女媧娘娘並齊受我人族之香火。”

紂王聽後道:“他能助大禹治水,卻不能幫我平定北方叛亂,想來也是夏朝之臣,亡國之臣有何德跟女媧娘娘並齊,他朝之師有何能受本朝香火,傳我的令,即日就將這聖師廟改成我的行宮,只有我才配跟女媧娘娘相伴。”

手下的忠臣立刻跪下勸說紂王,可紂王就是看中聖師廟的繁華,還有在女媧宮旁邊的這位置,才說出這話的,如何肯收回。

只聽他道:“不必再說了,立即擺架回宮。”

旁邊,只見商榮、比干率衆大臣集體阻止紂王離去,商榮大哭道:“前做淫詩,褻瀆聖母女媧,後拆聖廟,辱我聖師。天欲亡我大商耶?伏地懇請大王撤下旨意,向聖師聖母謝罪。”

這本是忠言,若是平時,紂王尚能聽進,只是今日不知怎的,紂王似變了一人般,只見他臉色泛黑,顯是怒氣勃勃,他厲喝道:“孤乃九州之主,天下莫不歸孤所有,令之所至,莫不敢從!難道爾等今日要抗旨不尊麼?”

言罷拔出腰間長劍,揮劍將那廟宇脊樑砍去。

那殷紂生來巨力,只那麼一劍就把這脊樑柱砍斷,這廟宇也即將倒塌,衆人連忙逃離。

待得衆人遠去,“轟”的一聲傳來,那聖師廟卻是倒塌了。

衆臣子亦是目瞪口呆了,一股寒氣從心頭冒起,直衝頂門,衆臣呆若木雞地看着紂王地失態,心中不住地念叨着同一句話:成湯,危矣!

此時紂王卻毫無感覺,上了御駕,也不理衆臣,喝了一聲,御駕往壽仙宮而去。

待到紂王遠去,衆臣方回過神來,一時面面相覷,盡皆神色駭然!

武成王黃飛虎率先反應過來,忙出了宮內,領着一干步卒,追向紂王的御輦。

一干臣子亦紛紛追了上去,獨留下商容謂亞相比干道:“公請以水洗此淫詩!”

言罷,嘆了口氣,看着腳下的碎片,跺了跺腳,仰天而嘆道:“成湯歷代先皇在上!王上今日此舉必獲罪於神明,非是商容不直諫,實乃容之無能也!”神情蕭索。

比干亦暗自嘆息,乃取了清水,以水洗去了女媧宮粉壁之上的淫詩,後與商容一同離去。只是那被洗去的淫詩不知爲何卻又再次顯現出來,似未曾動過般,清晰無比!

九天之上,準提道人正駕雲悠閒地朝着西方而回,卻不知其後方十里處突然無聲無息地出現了一個身影,那身影此時靜靜地立在九天之上,淡漠地看着準提道人離去,正是逍遙也!

“我說尋常狂風,如何能夠捲起女媧宮的帳幔,現出女媧聖像,原來是你準提搞的鬼。

竟然連我的廟宇也被拆了,看來紂王的行爲是受了你的蠱惑。

哼哼,早晚有你準提,好受的!”

逍遙不語,與之前一樣,又是一道紫光劃破天際而去。

三月十五日,女媧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

下得青鸞,坐於寶殿,玉女金童朝禮畢。

娘娘猛頭,看見粉壁上詩句,大怒罵曰:“殷受無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詩褻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己盡;若不與他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

即喚碧霞童子,駕青雲往朝歌一回。

此時商朝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正前來參謁父王商紂。正行禮間,頂上兩道紅光沖天。

娘娘正行時,被此氣擋住雲路。

因望下一看,如紂王尚有二十八年氣運,不可造次,暫行回宮,心中不悅。

喚彩雲童兒把後宮中金葫蘆取來,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葫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餘。

白光之上,懸出一面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

突然,女媧只覺天際一陣搖晃,心中默算一會,頓時心中大怒。

“好你個準提,竟行此小人之事,羞辱於我,定不與你干休。”

女媧說完,胸口直跳,接着又慢慢的冷靜了下來,撫摸着手中的招妖幡若有所思,不再有所動作。

而紂王題詩女媧宮羞辱女媧,而後又拆了逍遙的廟宇,這樣的大事自然是搞得人盡皆知,聖人們也對此事十分關心,紛紛等待着女媧的下一步動作。

所有的聖人心中都明白:大劫,真正開啓了。

可惜令人驚訝的是整個媧皇宮陷入了詭異的寂靜,女媧竟對此事沒有絲毫舉動,過了好幾天,媧皇宮還是如往常一樣寂靜。

這個時候元始以及西方二人可就坐不住了。

元始雖然不知道此事的前因後果,但元始就正盤算着借這件事拉開封神大劫的序幕。

要知道商朝可是截教的大本營,截教上下有不少門人入了朝廷,可以說有商朝在的一天,截教的地位可是永享穩固。

而準提更急,這事是他親力而爲,若是不成,以後哪裡還會有如此好的機會呢?可惜人家又不敢去找女媧,只能在西方乾着急。

終於,還是元始親自前往媧皇宮探訪女媧。

媧皇宮,元始天尊首先開口說道:“師妹,那帝辛這事做得有損聖人面皮,你我同爲聖人,又同爲師兄妹,師兄自然要爲你討回公道,只是你還是由你開個頭才行。”

元始一番話說下來讓女媧暗感什麼叫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不過女媧也不是這麼容易可以含糊的。

於是,女媧淡淡的說道:“師兄此言差矣,人族乃是吾之子女,子女教化不足,犯了錯誤但罪不致死,還是讓通天師兄命截教門人加緊教化吧!”

元始大急,不再顧慮什麼,一番商討之後終於與女媧達成協議,由女媧開頭,自己發起大劫。

待元始走後,女媧舉起招妖幡,搖晃數下。

不一時,悲風颯颯,慘霧迷迷,陰雲四合,風過數陣,天下羣妖俱到行宮,聽候法旨。娘娘吩咐彩雲,着各處妖魔且退,只留軒轅墳中叄妖伺候。

叄妖進宮參謁,口稱:“娘娘聖壽無疆。”這叄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

娘娘曰:“三妖聽吾密旨!成湯氣運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叄妖可隱其妖形,託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衆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

娘娘吩咐已畢,三妖叩頭謝恩,化清風而去。

第十五章 黃風嶺劫第十五章 黃風嶺劫第六章擊殺麟子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第十四章 東王之蕩第三十九章 三清成聖第六章擊殺麟子第二十章 截闡之爭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二十一章 果樹倒下第十九章代父贖罪第八章魔網滔滔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十三章 緊那羅渡第六十二章兩人再,見第五章 伏羲治世第二章 老子傳道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六章 二聖謀劃第三十五章 大禹證道第十五章 炎黃之戰第三十章 忽悠金角第七十五章黃眉敗退第四十章 戰!戰!戰!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三十九章車遲僧劫第十六章魔祖現身第二章迷影重重第四十六章 兄妹之情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二十六章 決戰之始第三十章準提出手第七十六章鳳仙郡第三十七章 青蓮三分第二章 洪荒大能第七章夜月奇談第二十二章 妖族整頓第十章 雙雙西遊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十二章河伯顯靈第六章 地府算計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八章 準提使計第五章佛教大興第三十二章 帝嚳施政第十七章儒門入世第十九章代父贖罪第二章 妙君救母第五十九章火焰山源第七十一章殺九頭蟲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七章巔峰之戰第五十七章 巫妖激戰第四十三章 水火不容第八章 準提使計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四十二章悟空救援第三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一章 觀音東渡第三十三章 唐堯繼位第五十八章真假猴王2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四章媚娘稱帝第三十六章悟空認親第三章 伏羲轉世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二十九章 三皇落幕第十四章 無法無天第五章 鴻鈞成聖第三章寶物爭端第三十七章 青蓮三分第二章 重整天庭第二十九章 人族發展2第四章 準提鋪路第八章魔網滔滔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四章 小乘佛教第二章 儒法佛爭第二十章決戰天庭第二十五章 龍巫之戰第五十七章 真假猴王第六章遊方道士第二章觀音轉世第三十二章 封禪泰山第六十七章擊殺牛魔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二章洪荒混亂第三十一章三宵佈陣第二十八章 師徒分裂第十四章諸教中計第五十一章 金烏出世第三十五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二章 洪荒大能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四章加入鳳族第四十章 西方雙聖
第十五章 黃風嶺劫第十五章 黃風嶺劫第六章擊殺麟子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第十四章 東王之蕩第三十九章 三清成聖第六章擊殺麟子第二十章 截闡之爭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二十一章 果樹倒下第十九章代父贖罪第八章魔網滔滔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十三章 緊那羅渡第六十二章兩人再,見第五章 伏羲治世第二章 老子傳道第四十四章 論計收徒第六章 二聖謀劃第三十五章 大禹證道第十五章 炎黃之戰第三十章 忽悠金角第七十五章黃眉敗退第四十章 戰!戰!戰!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三十九章車遲僧劫第十六章魔祖現身第二章迷影重重第四十六章 兄妹之情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二十六章 決戰之始第三十章準提出手第七十六章鳳仙郡第三十七章 青蓮三分第二章 洪荒大能第七章夜月奇談第二十二章 妖族整頓第十章 雙雙西遊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十二章河伯顯靈第六章 地府算計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八章 準提使計第五章佛教大興第三十二章 帝嚳施政第十七章儒門入世第十九章代父贖罪第二章 妙君救母第五十九章火焰山源第七十一章殺九頭蟲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七章巔峰之戰第五十七章 巫妖激戰第四十三章 水火不容第八章 準提使計第二十八章燃燈謀算第四十二章悟空救援第三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一章 觀音東渡第三十三章 唐堯繼位第五十八章真假猴王2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四章媚娘稱帝第三十六章悟空認親第三章 伏羲轉世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二十九章 三皇落幕第十四章 無法無天第五章 鴻鈞成聖第三章寶物爭端第三十七章 青蓮三分第二章 重整天庭第二十九章 人族發展2第四章 準提鋪路第八章魔網滔滔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四章 小乘佛教第二章 儒法佛爭第二十章決戰天庭第二十五章 龍巫之戰第五十七章 真假猴王第六章遊方道士第二章觀音轉世第三十二章 封禪泰山第六十七章擊殺牛魔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二章洪荒混亂第三十一章三宵佈陣第二十八章 師徒分裂第十四章諸教中計第五十一章 金烏出世第三十五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九章 紫霞來臨第二章 洪荒大能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四章加入鳳族第四十章 西方雙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