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窯家

窯家的晴諾:

你好,好長時間都沒有你的消息了,最近,我是從言諾那兒聽說你過得不錯。

真的,我聽到這個消息開心極了,有好幾次,我都想問言諾要你的聯繫方式,但我又不得不去好好的假設。

如果我有了你的聯繫方式,第一句話該怎麼說呢?莫名其妙的冒一句,你好丫,石晴諾。或者自顧自的說,你好,我是林小雅。

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因爲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我,既然你過得不錯那就好了。

我開心的祝福你,不管要不要號碼聯不聯繫都一樣,我的心是真的。

記得你家院子裡總是有一池清水,池裡面養着魚和蝦。也養田螺。我去找你玩時,用手碰一下它們,它們就全受驚四下散開,縮回殼的縮回殼,逃的逃,跑的跑。

你在家還養豬,你家的豬總是跟土匪一樣,當你拿着食哨桶和水走過去時,它們活潑的程度簡直是要把家裡的房頂掀起來。

你會把所有你獲得的食物給我分享,你家附近有一棵大楊梅樹,我去你家時上面掛滿了烏黑飽和成熟的果子。

“望植止渴。”

你謙意的說,那樹可惜不是你家的,不然隨便我吃,我吃不了多少的,尤其是衝你這份天真的款待。

有無吃我都無所謂。

你家附近還有一位退休的老師,每個月退休金好幾千,因此,大人們常拿他來講說。

“你看那誰誰誰,當了老師多幸福。日子多好過。因而大人們都希望我們長大了能做老師,不僅退休了有工資拿,一天坐在家裡什麼事也不用幹照樣吃香喝辣當富翁。”

關於窯家,傳說有一戶人,他說他家的火攏旁有一個洞,洞是直通龍井的,只要有人在洞裡喊話,他在家就能與之呼應。

我這裡之所以用“傳”,是因爲我對此事既無親眼所見也無親耳所聞,獲得的一點點情況也都是聽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言聊,也就真假難辯。

但我感覺說這事的人好會吹,龍井的洞我進去過,說裡面的水冰涼徹骨清澈見底我相信,講裡面有仙人做豆腐也行,那確實有一方池底是豆腐狀一塊塊整齊神秘的排列。

但講一個洞可以通到一戶人家的火攏邊我是不相信的。

但如果是紅薯洞又另當別論,事情不能排除有人挖地道。

那所謂的仙人做豆腐應該也是給人美化了,排溝整水時泥水匠不過是在他鋪好的水泥面上畫幾條橫豎方格線,後來幹了給泉水泡着,就變成仙人做豆腐了。

除了 窯家喊話筒和仙人做豆腐,洞裡石壁上還有兩鋪石牀。

有年春天,鄉里來了外人,那外人和鄉里的姑娘去洞裡呆了一會兒,出來就有小男生在後面喊話說她們準去洞裡的石牀幹生小孩的事了。

我聽了問:“你哪隻眼睛看見?”

那男生不服氣的說:“我剛纔就走她們後面,看到她們親嘴了,親完嘴就去爬石牀。”

我更加不服氣,於是非去洞裡的石牀看。

那個石牀長在洞口的右側崖壁上,只能側身躺一個人,另一對側還有一個牀,也只能側身躺一個人。我因此判斷自己是正確的。

沒有人會到石牀去做生小孩的事,那牀也高底不平,一般人很難爬上去。

晴諾,你聽了也感到很搞笑是不是,我就是那麼倔強的一個人。

在你們 窯家,還有一個單身漢,因爲早些年失火把房子燒了,他就一輩子搭帳蓬住,這也是我不能夠接受的。

沒房子,住帳薘,不是我物質,而是我擔心長期以往在帳薘裡吃喝拉撒不利健康。

窯家的黑土和白雲是許多人羨慕不己的。我媽說:“窯家的人就是聰明,以前分田分地那會兒。

許多人都不要有樹的地方,都認爲樹擋了陽光種不出莊稼。可窯家人不是。

他們不僅分到稱心如意的田地,他們還在有樹的地方挖幾下,鄭重其事的種起莊稼。

莊稼賣了有錢,樹砍倒了拿去賣更有錢,沒有樹有地種莊稼也是錢。他們就是那麼慧智蘭心的人。”

當我聽說你順利讀大學時高興的跟我媽無比感慨的分享。

我媽說:“大學嘛,窯家人有的是錢讀,隨便砍倒兩三棵樹就可以了,況且,晴諾的哥哥石晴川也很有出息。

窯家的樹都是木杉,砍倒了最能賣到好價錢,特別是它們的體積,只要買的人出得起價,多大的都有,隨便一棵放下來挖空了就可以做幾副棺材,棺材多少錢吶,一副幾千塊。那樹呢?它們是那麼大,那麼直,同時也那麼多。獨木不成林,獨木不成林嘛,可它們卻生機勃勃的長了那麼多,簡直跟大森林一模一樣。

那個石晴川,是我們雅娘寨第一個在城裡買房子的人,特牛。”

晴諾,記得小時候,我們同睡一鋪牀,也算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那時候,有人說你不是親生的。

我就同她們打架。

現在,我回首想起都甚覺好笑,一個超生和一個撿的,人生旅途中怎那麼多缺陷和遺憾。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寫虛幻的東西,因爲我無意中在新聞報道那裡看到一則這樣的消息:

一位從小被人販子拐賣到深山老林給漢子當媳婦後來又兌變成教育工作者的人民教師。她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本書引起了一些製片商的興趣,製片商於是找到這名作者,要把她的作品拍成電影,並承諾會給她所在的村莊修一條公路,但因爲電影賠了錢,路呢?當然也無法兌現了。

這名教師隨即背上了突如其來的許多不公平惡毒的罵名,有的人說她拿了製片商許許多多的錢。

有的人說她經常裝窮扮苦,每當她所在的村裡來了什麼社會上有錢有聲望的人,她就會找一處破磚爛瓦指給那些人看,隨既坐等資助。

實際上,她一毛錢也沒拿。

報道上還正兒八經的附有她和村民們對罵的圖片,那些無知的村民甚至還讓她失去教職人員的機會。

因爲她是被拐至此的,沒有戶口,教師職位也是“臨時工”,真是禍不單行。

我看了以後特別心寒,在腦子裡想象了一下,如果我也寫實,真真的把我親耳所聞親眼所見親身感受的東西記錄下來,會不會與她同種命運。

我把自己的魂魄安到圖片裡她的身上,想象成我正在與一羣不講理的三姑六婆們面紅耳赤爭吵的樣子。

噢,天吶,簡直不敢想象,於是,我不再寫實了。

我把自己想象成高高在上的女王,又把自己計劃寫成有權有勢富家千金,可是,都不對。我還是喜歡真實的自己。

超生怎樣,出生農民又怎樣,我依然感覺很幸福。

我有父有母,有哥哥有姐姐,有手有腳,更難能可貴的是,我的父母從不讓我挨冷捱餓。

鄉巴佬不是應該沿路撿牛屎糞兒嗎?可是我一次也沒撿過那玩藝兒。

我愛我家,我愛我夢,我愛這生我養我的每一粒故土,閉上眼睛,故鄉的山山水水,溝溝肋肋,我都能清晰的在腦海裡找到,哪裡有一棵草,哪裡有一朵花,哪裡的螞蟻建了巢,哪裡的鳥兒搬了家。

就是如此,如此的愛。

晴諾,我感受到身爲雅孃的幸福?你呢?你呢?

你兒時的玩伴林小雅

第26章 看牛坡第7章 沙漠灣第7章 沙漠灣第5章 大樹根第18章 青崗堡第26章 看牛坡第9章 落窩蕩第3章 大寨第3章 大寨第1章 啞娘傳說第12章 砍人第22章 半坡第6章 寨背後第12章 砍人第20章 對門第3章 大寨第10章 龍井第10章 龍井第9章 落窩蕩第23章 老瓦廠第4章 井邊第17章 白石頭第3章 大寨第2章 雅娘寨第21章 馬到第11章 大地第2章 雅娘寨第26章 看牛坡第6章 寨背後第7章 沙漠灣第2章 雅娘寨第13章 窯家第17章 白石頭第8章 窪田第9章 落窩蕩第15章 崖頭寨第2章 雅娘寨第16章 巖腳第9章 落窩蕩第4章 井邊第10章 龍井第9章 落窩蕩第1章 啞娘傳說第5章 大樹根第28章 寨腳(下)第16章 巖腳第28章 寨腳(下)第22章 半坡第1章 啞娘傳說第11章 大地第16章 巖腳第29章 平塘第26章 看牛坡第1章 啞娘傳說第11章 大地第3章 大寨第29章 平塘第6章 寨背後第25章 擺望第22章 半坡第4章 井邊第21章 馬到第1章 啞娘傳說第29章 平塘第25章 擺望第14章 排江坡第3章 大寨第16章 巖腳第27章 寨腳(上)第11章 大地第3章 大寨第2章 雅娘寨第29章 平塘第4章 井邊第20章 對門第4章 井邊第22章 半坡第4章 井邊第6章 寨背後第5章 大樹根第1章 啞娘傳說第16章 巖腳第11章 大地第16章 巖腳第21章 馬到第11章 大地第20章 對門第18章 青崗堡第20章 對門第21章 馬到第7章 沙漠灣第15章 崖頭寨第25章 擺望第13章 窯家第1章 啞娘傳說第25章 擺望第24章 丫口
第26章 看牛坡第7章 沙漠灣第7章 沙漠灣第5章 大樹根第18章 青崗堡第26章 看牛坡第9章 落窩蕩第3章 大寨第3章 大寨第1章 啞娘傳說第12章 砍人第22章 半坡第6章 寨背後第12章 砍人第20章 對門第3章 大寨第10章 龍井第10章 龍井第9章 落窩蕩第23章 老瓦廠第4章 井邊第17章 白石頭第3章 大寨第2章 雅娘寨第21章 馬到第11章 大地第2章 雅娘寨第26章 看牛坡第6章 寨背後第7章 沙漠灣第2章 雅娘寨第13章 窯家第17章 白石頭第8章 窪田第9章 落窩蕩第15章 崖頭寨第2章 雅娘寨第16章 巖腳第9章 落窩蕩第4章 井邊第10章 龍井第9章 落窩蕩第1章 啞娘傳說第5章 大樹根第28章 寨腳(下)第16章 巖腳第28章 寨腳(下)第22章 半坡第1章 啞娘傳說第11章 大地第16章 巖腳第29章 平塘第26章 看牛坡第1章 啞娘傳說第11章 大地第3章 大寨第29章 平塘第6章 寨背後第25章 擺望第22章 半坡第4章 井邊第21章 馬到第1章 啞娘傳說第29章 平塘第25章 擺望第14章 排江坡第3章 大寨第16章 巖腳第27章 寨腳(上)第11章 大地第3章 大寨第2章 雅娘寨第29章 平塘第4章 井邊第20章 對門第4章 井邊第22章 半坡第4章 井邊第6章 寨背後第5章 大樹根第1章 啞娘傳說第16章 巖腳第11章 大地第16章 巖腳第21章 馬到第11章 大地第20章 對門第18章 青崗堡第20章 對門第21章 馬到第7章 沙漠灣第15章 崖頭寨第25章 擺望第13章 窯家第1章 啞娘傳說第25章 擺望第24章 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