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

錦夜食香

BY 君子不周

(一)

十四歲之前,顧思桐是沒有患上厭食症的。她雖是江南富商的千金小姐,卻並不大挑食,性子也是溫婉柔和,一襲水紗長裙坐在那兒,安安靜靜得像幅初荷圖。

病了六年後,她遇上宋錦夜。宋錦夜對此嗤之以鼻:活該吧你,就爲了區區一個廚子,一輩子享不了口腹之樂,值得嗎?

顧思桐搖搖頭,一張臉蒼白得不見血色,細聲細氣道:那不是廚子,那是我的池生哥哥。

她說這話時,宋錦夜正背對着她搗鼓新菜餚,聞言手一頓,緊接着一拂袖,轉身摔了碗碟,漂亮的長眉一挑,一雙眼都要瞪出來了。

顧阿囡你個白眼狼,你還有沒有良心了。爲你嘗百味,爲你洗手作羹湯,爲你翻遍古籍找藥方的,可通通都是我錦二少,不是你那廚子哥哥!

一地碎瓷的響聲中,顧思桐蒙了蒙,擡眼間,一襲月白長衫不知何時飄然而至,也堪堪怔在了門邊。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宋錦夜口中不屑一顧的顧府主廚,段池生。

他長睫微顫,白皙的面孔在月下染了層清輝,默然地站在原地,目光在地上逡巡了一遍,還不等顧思桐開口,便欠欠身,掩門而去,無聲息地來,又無聲息地消失在了夜色中。

顧思桐好不容易回過神,追到門邊,臉色更白了,耳邊卻響起宋錦夜的一聲哼哼:別看了,人都走遠了。

他雙手抱肩,語氣裡含了三分嘲諷,又含了七分幸災樂禍:這麼多年了,便是塊石頭也被焐熱了,真不知你一廂情願個什麼勁!

夜風颯颯,拂過顧思桐的衣袂髮梢,她沒有說話,只是怔怔地望向了天邊--

那樣一輪皎皎明月,當真是遙不可及,無論她怎麼踮起腳也觸碰不到。

一晃眼,不知不覺,她竟然已在身後,默默仰望了他十年。

段池生來到顧府那年,顧思桐十歲,剛剛失去母親,披着素衣,跪在靈堂,不吃也不喝,叫整個顧府上下擔憂不已。

外頭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冷風拍着窗櫺,天地間黑沉沉的,讓人看不到一絲光明。

便是在這樣的悽風苦雨中,靈堂裡走進了一襲月白長衫,他一步一步靠近顧思桐。顧思桐卻沒有回頭,只聽到身後傳來一個清和的聲音。

聽說夫人從前常常給小姐做蛋羹吃,可不知是不是這般模樣?

顧思桐背影一頓,有些顫抖地轉身,一擡首,卻在搖曳的燭光中,對上一張陌生而俊秀的少年面孔。

他手裡端着一碗金黃澄透的蛋羹,散發出誘人的香味,熟悉而又讓人想落淚。

顧思桐鼻頭一酸,水霧瀰漫中,風聲雨聲俱聽不見了,氤氳的世界裡,只有少年溫和的眸。

是甜的?

幾勺下去,顧思桐意外地吃到了滿嘴芬芳,不禁愕然擡頭。

對,甜的,加了百花蜜露。

少年淡淡開口,遙望靈柩,眸中帶了些意味不明的東西,不知是說給顧思桐聽,還是說給自己聽。

苦過之後總得吃點甜的,人生百味一一嚐遍就不覺得有什麼了,酸甜苦辣,看開就好,小姐以後就會明白了。

那樣的語氣根本不像個少年人,彷彿經歷了多少一般。彼時的顧思桐怔了怔,似懂非懂,卻是又拿起勺子吃下幾口,細細品味中,甜入心頭,淚過兩頰。

外頭依舊悽風苦雨,卻已不像初時的絕望無盡,彷彿天霽不遠,而路還很長。

便是這樣一碗蜜露蛋羹,叫顧思桐深深迷戀上了,並在此後的漫長歲月中,念念不忘,怎麼也做不到放手。

也許糾纏癡迷的不僅僅是那味道,更是創造出那味道的人。

只可惜,神女有心,襄王無夢。

(二)

世上總有千般萬般求不得,就像顧思桐之於段池生,段池生之於顧燕娘。

顧燕娘,顧思桐的姑姑,眉目如畫的一個大美人,站在高樓上隨手扔個絲絹,便引得城中男子蜂擁而至,半邊天都要被她的豔光遮住。

有人說她風情萬種,有人罵她****,她卻怡然自得,從不理會世人目光。

這樣的美人,就像毒藥,愛上了就成癮,一旦深陷更是無法自拔。

也許段池生當初進府爲廚的目的,就是爲了顧燕娘。

明明飽讀詩書的少年,卻甘願出入油煙之地,專心研製出各種美食,一日日往顧燕娘房中送去。

也不多說什麼,就靜靜站在那兒,看着顧燕娘慵懶品嚐,彷彿在欣賞一幅旖旎的畫。

時日久了,顧燕娘也覺得有意思,常常搖着美人扇,微眯着眼,促狹地拿話逗段池生。

小廚子,每天這麼巴巴地送過來,你說,你是不是喜歡我?

段池生也不回答,只是淡淡地笑,見她吃完便收了食盒,欠身默默退下,從不逾越。

直到有一次,送點心時顧思桐恰好也在,擡頭與段池生對視了一眼,心頭一片酸澀。

閒聊中,她不知帶着何種心情,輕輕拈起一塊桂花糕,卻是正要往口中送時,靜立一旁的段池生忽然上前,冷不丁地一把拍掉她手中的糕點。

動作一出,滿屋人都愣住了,一地碎屑中,段池生這才反應過來,一下連話都說不清了:這這是給姑小姐做的,怕是不合小姐口味。小姐若是想吃,池生再做一份就是

他破天荒地漲紅了臉,明明解釋着,卻反而越描越黑,一副只爲心頭所愛,不容別人沾染的架勢。

顧思桐瞬間就明白了,指尖微顫,蒼白着臉,想要提起僵硬的嘴角說沒關係,卻艱澀得開不了口,反而眼中有熱流涌上。

那天的場面結束得尷尬而匆忙,顧思桐藉故早早離開,提裙走到門邊時,卻聽到屋裡的一番對話。

你呀你,讓人說你什麼好,木頭似的,從不開口說喜歡,偏偏又做出這種事情,真叫我

顧燕孃的語氣透着無奈,像在數落不懂事的小孩,卻不防被一記低沉的聲音打斷,少年直直望向她,這一回,總算給了答案。

上元節時,護城河邊,姑小姐可還記得?

顧燕娘一愣:你在那兒見過我嗎?

她與段池生四目相對,許久,終是搖頭:全無印象了。

對她一見鍾情的人多了去了,從不差哪一個,有些人的刻骨銘心,只是另外一些人的無意經過。

世間事本就這麼不公平,願打願挨,誰也怪不了誰。

門邊的顧思桐長睫微顫,低下頭,淚眼迷離,終是快步離去。

(三)

段池生提着食盒找到顧思桐時,她正坐在長廊上望月發呆,一回頭,正對上身後人漆黑的眸。

少年靜靜而立,身影一半沐在月光下,一半隱在長廊間,面龐俊秀,宛如謫仙。

顧思桐心頭一跳:池池生哥哥。

食盒揭開,玉盤珍饈,看得出段池生用足了心思,顧思桐瞧着卻只是更加難過。

沒事的,池生哥哥,白日裡是我大意了,你你別往心裡去,我以後不吃姑姑的就是了。

她擠出笑容擺手,也不知有沒有遮掩好,只知頂不住段池生的注視,到底端起了一碗晶瑩剔透的蜜露蛋羹。

那那我只要這個就好。

撲鼻而來的香氣,像初見時一樣的暖心,藏在碗中的甜,永遠吃不膩。

夜悄悄,風颯颯,顧思桐忽然就擡起頭,望着段池生,怯怯地開口:能不能只做給我吃?

也許是被香氣迷昏了頭,她忽然就貪心起來,居然鬼使神差地開了口,也想要一份獨特的專屬,卻是才問出就後了悔。

不,不是的,我笨手笨腳的還來不及解釋,對面的段池生就忽然道:好。

顧思桐一愣,心跳如擂鼓,段池生卻伸手摸了摸她的頭,笑得溫柔而強調:蜜露蛋羹,只做給你吃。

那一瞬,像是萬籟俱寂,月下只有夜風穿袖而過,天地間只剩下了他們兩個人。

那些心照不宣的東西誰也沒有點破,久久相視中,顧思桐眨着眼,驀然低下頭,捂住了臉。

淚水漫過指縫,有人將她輕輕擁入懷,像對妹妹的憐惜一般,撫摸着她的長髮,從喉頭中發出一聲嘆息。

多幸福,多悲哀,顧思桐想着,她的池生哥哥,真是善良的人。

浮雲蒼狗,白駒過隙,日子如流水般淌過,原本相安無事,卻在顧思桐十四歲這一年,顧府發生了一場天大的變故。

當段池生私放姑小姐的消息傳來時,顧思桐正在樹下看書,聞言手一抖,匆忙起身的裙襬抖落了滿地梨花。

顧燕娘跑了,與人私奔了,放走她的,不是別人,正是段池生。

或許一物降一物,顧燕娘恃美行兇半生,居然看上了一個唱武生的戲子,動了真格,成天鬧着要收心嫁作人婦。

可惜伶人戲子何其下賤,顧老爺當然不會允許,見顧燕娘鬧得厲害了,索性狠下心來將她關了起來,鎖在閣樓中,一日三餐只由段池生送去。

那戲子大抵也未見多真情,見緣分無望,便要隨戲團去往下一處地方了。顧燕娘聽聞後鬧得更兇了,成天以淚洗面,憔悴不堪。

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一個深夜,段池生悄悄放走了顧燕娘,只留下她的一封親筆書信。

發現時已是第二天清晨,顧老爺趕到後看了信,氣急攻心,一耳光扇向段池生:糊塗的東西,你這是害了她呀!

段池生跌倒在地,嘴角漫出鮮血,被衆人押着,也不爭辯,只垂下了頭。

顧老爺仍舊氣得不輕,一揮手,厲聲怒吼:快,把他關到柴房,找不到燕娘就將他押去見官!

趕來的顧思桐愣在了門邊,手心一陣發涼,猛然間對上了段池生擡首的目光。他身子一頓,漆黑的眸中閃過些什麼,卻又瞬間沉寂下去,變得無悲亦無喜,不見絲毫波瀾。

(四)

段池生捱了一頓毒打,被扔進了黑暗的柴房,昏昏沉沉中,有悄然的腳步走近他,帶着熟悉的氣息。

按住肩頭的藥箱,顧思桐淚光閃爍,有太多的話想要問出口,千迴百轉中,最終只是小心翼翼蹲下身來,顫抖着手,輕輕撫向段池生的傷口,含淚問出一句:池生哥哥值得嗎?

不知靜默了多久,段池生才一點點睜開眼,扭頭望向顧思桐,澀然一笑:傻丫頭。

他在黑暗中呼吸着,嗓音低沉而嘶啞,逐字逐句,意味不明。

值不值得,誰又能說得清呢?

人生百味,總要一一嚐遍。

我不後悔。

在說出我不後悔的那一瞬,顧思桐掩住嘴,淚水愴然而下,洶涌不止。

愛到深處,愛到放手,愛到盲目。

她的池生哥哥多麼可悲,而她又何嘗不是呢?就連去追逐那戲子腳步的姑姑,也是以飛蛾撲火的姿勢,愛得那樣狂熱瘋魔。

只是這些人中,一向循規蹈矩,最不勇敢的她,如今也要做一件離經叛道的事了。

一邊在黑暗中摸索着爲段池生上藥,顧思桐一邊開口,他們鼻息以對,從未靠得這樣近過,彷彿心跳都挨着心跳。

池生哥哥,你別害怕,我有辦法救你。

就像你說的,人生百味,總要一一嚐遍。

我也不後悔。

顧燕娘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任憑顧家怎樣找尋也毫無頭緒,就在這時,一向體弱的顧思桐也不知怎麼病倒了,臥牀不起。

像又回到了十歲那年母親去世的情景,她不吃也不喝,吃什麼都吐,沒幾天就瘦了一大圈,讓圍在牀邊的顧老爺心疼不已。

厭食症,顧老爺頭回聽到這樣的詞,他不敢相信地連問了大夫幾遍,最終卻依然只能得到大夫如此的回答。

吃什麼都吐,什麼都抗拒,只能用厭食症來解釋了。

屏風後,躺在病榻上的顧思桐靜靜聽着,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嘴脣也乾裂得發白,卻在淚水無聲淌過眼角的時候,露出了一絲笑。

段池生被放了出來,整個人懵懵懂懂不明所以,卻被押到顧老爺面前,聽他鐵青着臉問: 聽說小姐最愛吃你做的蜜露蛋羹?

(五)

再次提着食盒來到顧思桐牀邊時,當真恍如隔世,段池生一步一步,緩慢而沉重。

這就是你說的辦法嗎?

在見到瘦得不成樣子的顧思桐的那一刻,有什麼洶涌漫過心間,他拼命按捺住,卻仍是哽咽了喉頭。

真傻。坐在牀邊,一勺又一勺地喂着顧思桐,段池生好幾次都忍不住背過身去,深吸着氣,擡袖狠狠抹掉眼淚。

他罵她傻,可其實,他的傻丫頭一點也不傻,她多清楚,這是絕境之下,唯一能保住他的辦法。

只要她的厭食症一天不好,她就一天離不開段池生,任憑父親怎樣憤恨暴跳,也無計可施。

然而就連段池生都不知道,在後來漫長的年年歲歲中,顧思桐裝着裝着,居然生出了自己的一個秘密,一個誰也不能告訴的秘密。

這個秘密,在幾年後,被登門迎親的宋錦夜發現了。

宋錦夜,即使顧思桐都記不起來了,但他也的的確確是她幼時的玩伴,更是她出生時就指腹爲婚的夫婿。

宋顧兩家比鄰而居,各有一兒一女,尚在襁褓時就定下婚約。原以爲門當戶對,青梅竹馬,卻不想宋老爺官職調遷,宋家忽然舉宅搬離。路途遙遠,年歲漫長,一來二去兩家就失去了聯繫,更別提那一檔娃娃親了。

只是如今萬萬沒想到的是,忽然冒出了一個錦二少,拿着當年指腹爲婚的憑證,堂堂正正地上了顧家的門,開口就是--

顧阿囡,少爺我來娶你了!

顧思桐出來相見時人都傻了,卻見那襲錦衣立於大堂中央,沐浴在陽光下,光芒四射,端得寶玉無瑕,俊美無雙。

他見到顧思桐後眼眸一亮,上下打量一番,吹了聲口哨,笑容裡帶了十足的痞氣:我家阿囡果然出落得越發水靈了,真叫少爺心頭癢癢,恨不能立刻娶回家。

這話一出顧思桐就瞪大了雙眼,腦海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登徒子!

她身後跟來的段池生也臉色一變,緊抿了薄脣,幾不可察地屏住了呼吸。

那宋錦夜見顧思桐的反應,摺扇一打,笑得更加無賴了。

顧思桐面皮薄,緋紅着臉,面對宋錦夜的虎視眈眈,有些不知所措地後退一步。宋錦夜卻挑眉上前,一步一步走向她,直到將人逼到退無可退,才停下腳步,與顧思桐大眼瞪小眼,鼻息以對。

宋錦夜撲哧笑出了聲,眼神變得溫柔起來,一刮顧思桐的鼻頭。

少爺我守了三年孝,真怕你等不及就嫁人了,還好我家阿囡乖,等着我把你娶回門,做我宋錦夜的小媳婦。

風過堂前,顧思桐還傻傻的沒回過神來,一旁的段池生已握緊雙拳,漆黑的眼眸驟然犀利,似有墨浪掀起。

(六)

一見面,宋錦夜就給了顧思桐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

段池生做好的酸梅湯,經了他的手,再遞給顧思桐時就已別有洞天。

宋錦夜看着顧思桐,期待着她喝下去的反應,就像小時候他捉弄她時的一樣,皺着小臉一口吐出來,然後拉着他去她母親面前告狀,眼淚汪汪地控訴他:錦夜哥哥太壞了,又往我的酸梅湯里加了醋,我再也不要和他玩了!

可是這回什麼也沒有,顧思桐若無其事地喝了下去,什麼反應也沒有。

宋錦夜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又看着她喝了幾口,神色自若,終是忍不住一把搶了過來,卻纔往嘴裡一送,就臉色大變地一口噴出,劇烈咳嗽起來:顧阿囡,你你沒小時候老實了,戲演得不錯啊,居然居然還會反過來耍我!

他咳得臉色通紅,顧思桐一怔,卻只有一瞬,就立刻反應了過來,面上一慌,還不待宋錦夜說出更多,便猛地上前一把捂住他的嘴。

滿堂的下人都看傻了,顧老爺在首座上也一聲咳嗽,指着一對小兒女無奈搖頭:瞧瞧,還是和小時候一樣愛打鬧,真是永遠長不大的兩個孩子。

而被顧思桐捂住嘴的宋錦夜嗚嗚叫喚着,被幾下拽起,直朝門外拖去。

全程段池生都在一旁目睹着,直到那交疊的背影消失在堂前,他才顫着雙手,抿緊脣,默默垂下眼睫,一言不發。

當天夜裡,宋錦夜怎麼也睡不着,索性爬起身,悄悄摸進了顧思桐房裡。

被推醒的顧思桐在睜開眼的那一瞬,差點沒尖叫出聲,卻在黑暗中被一把捂住嘴,宋錦夜氣急敗壞的聲音縈繞耳畔。

少爺我想來想去都想不通,顧阿囡你白天騙誰呢,你明明失去了味覺。快說,這些年你究竟發生了什麼?

好不容易緩過神的顧思桐,抱着被子坐起,退到牀裡邊,在宋錦夜的幾番催促中,終是堵住耳朵,許久,才顫抖着身子擡頭,對向他的目光,有些囁嚅地開口:我,我只是喜歡上了一個人。

喜歡到十年如一日地去裝厭食症,卻裝着裝着,居然真裝出了毛病,弄假成真,搞壞了自己的味覺。

我不敢告訴任何人,尤其是池生哥哥,我怕他有負擔,怕他難過內疚

不知不覺的講訴中,眼淚已落滿了臉頰,顧思桐抱住膝頭,在夜風拍打着窗櫺中,瑟瑟發抖。

難過內疚個屁!早已沉不住氣,卻生生按捺住所有耐心聽完的宋錦夜,在此刻終是忍無可忍地爆發,恨恨打斷她的話,又氣又憐。

我呸,什麼池生哥哥,你顧阿囡就只有一個錦夜哥哥,生是宋家人死是宋家鬼,爲個廚子折騰壞了身體,你傻不傻!

(七)

許是宋錦夜的到來,段池生開始有意無意地迴避顧思桐,直到有一次被她堵在假山旁,避無可避。

顧思桐一改往日的矜持,拉住他的衣袖,孤注一擲般:池生哥哥,我不會答應那門婚事的,你是清楚的,我明明,明明你爲什麼就是不能接受我?

這些年她問過無數遍,姑姑沒有被找到,也再也沒有回來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總以爲段池生有一天會忘記,會放下,會投入一段新的感情,會給她一個機會。

可是多奢侈,他爲她做飯,陪她說話,對她無微不至地照顧,可就是不肯給她希望,哪怕一點點的希望。

那些拒絕說得那麼含蓄,也那麼殘忍:不合適,我們並不合適,就像魚和鳥,永遠隔着天與地的距離,你不會懂的。

不會懂什麼?難道他和姑姑就合適?就不隔着距離?就能一頭紮下去義無反顧?

顧思桐其實是懂的,沒有那麼多冠冕堂皇的藉口,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她的池生哥哥一直是善良的,以爲那樣說就能減輕對她的傷害,但事實上傷得更重。

而她也沒有辦法怪任何人,只怪爲什麼十歲那年,他要出現在靈堂,爲她遞上一碗蜜露蛋羹。那年外頭風雨交加,她失去了母親,卻多了一個池生哥哥。

如果是上天註定的緣,他又爲什麼不能讓緣分圓滿。他就像一道出現在她生命中的光,讓她窮盡一生去仰望、去追尋,卻始終沒有抓住過,也永遠抓不住。

真的抱歉,你的好我無以爲報,只能爲你做一輩子的菜來彌補

躲在假山後的宋錦夜再也聽不下去,霍然現身,一把拉住淚流滿面的顧思桐,護在身後,狠狠打斷段池生:你知道什麼?她爲你早就失去了味覺,這麼多年吃什麼都如嚼石蠟,你做得再好再精緻有什麼用,她根本吃不出味道,你也根本彌補不了!

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滿面淚痕的顧思桐還來不及阻止,這番話已經字字句句砸在段池生耳邊。他瞳孔驟縮,像有把尖刀刺進胸口,瞬間無法呼吸。

天地間一片寂寂,只有風吹衣袂,髮絲飛揚,段池生艱難地一步步走向顧思桐,紅了雙眼。

他說的是真的嗎?

宋錦夜開始想方設法恢復顧思桐的味覺。

他嘗百味、學做飯、翻遍古籍找藥方,這點點滴滴顧思桐都看在眼中,心裡不是不感動的。只是每當倚門望向天邊那輪明月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段池生。

一個人的心很小,被另一個人裝滿了,就再也裝不下別的了。

有一回,宋錦夜不知從哪裡弄來的稀奇古怪的藥酒,把顧思桐灌個半醉,腳步軟綿綿的,差點栽倒在門邊,卻被一隻手扶住。

擡頭一看,正是一襲月白長裳的段池生。

顧思桐嘿嘿一笑,臉上紅暈泛起,不知哪裡來的勇氣,竟然伸手勾住他的脖頸,撒嬌般地醉囈道:池生哥哥揹我回去

段池生一愣,月光傾灑,周遭樹影婆娑,夜風掠過他們之間,他就那樣看着她,點點頭,像從前答應只爲她做蜜露蛋羹一樣溫柔:好。

俯身背起顧思桐,段池生深吸了口氣,有什麼澀澀地溢滿胸腔,屋裡配藥的宋錦夜聞聲趕出,氣得直跺腳:顧阿囡你個白眼狼!

顧思桐纔不理會呢,只是緊緊地勾住段池生的脖頸,貪戀般地嗅着他身上好聞的氣息,無比滿足地讓他揹着走過月下,卻是嗅着嗅着,在風中淌下滾燙的淚水。

她說:池生哥哥,你喜歡我好不好?

像小孩子討糖吃一樣,她深深埋下頭,嘴脣貼在他耳畔,帶着酒香地低喃哀求:求求你,喜歡我一次好不好?就假裝一下,假裝一下下就好

彷彿只有這時纔有勇氣,藉着醉酒的名目,堂而皇之地一晌貪歡,一場荒唐。

可是這次仍然沒有迴應,只感覺到身下人一頓,耳旁聽到水滴墜落的聲音,如湮滅之後的煙花,轉瞬就在風中消散無蹤。

顧思桐閉上眼眸一笑,如多年的心絃一鬆,終是沉沉睡去。

(八)

夢醒之後,始終要回歸到現實之中。

後來的顧思桐倚在長廊,一次次回想起那夜月下的告白,總是忍不住撫上臉,低低笑開。

像是酣暢淋漓地表達過一次後,那些糾纏在生命中的執念,也隨風散去了許多。

人終究是要放下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所以在宋錦夜半夜三更,駕輕就熟地摸到她牀邊,神秘兮兮說要帶她去看樣東西時,顧思桐只眨了眨眼,便抿脣答應了。

那真是前所未有的一次體會。

已是深秋時節,宋錦夜帶着她駕馬夜奔,去了一座山頭,居然在風中的懸崖峭壁下,見到了只有盛夏才能見到的螢火--

並不是真正的螢火蟲,而是糾纏盤繞在山壁上的草藤,一根根在夜色中散發着柔和的光芒,仿若無數只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面神奇瑰麗的壁畫。

顧思桐驚呆了,顫抖着伸手去摸,聽到宋錦夜得意揚揚地在耳邊道:快嚐嚐這秋螢草,這可是我翻遍了醫書才找到的寶貝,整個涼州城也只有這裡有一片。

顧思桐一愣,扭頭疑惑:秋螢草?

宋錦夜興奮:對,就是秋螢草,也是能治好你的寶貝!

秋螢草,因爲開在深秋,形似螢火而得名,有着諸多奇效,宋錦夜翻遍古籍才找到它,發現將它與其餘幾種藥材配在一起能醫治味覺。

從懷裡掏出早就備好的藥丸,催促着顧思桐吃下後,宋錦夜伸手摘下一把秋螢草,迫不及待地遞給顧思桐:快,秋螢草只有在半夜時摘下最新鮮,效果最好,等光滅了就不起作用了!

這就是他大半夜策馬帶她出來的原因,開始以爲的幼稚舉動,在此刻通通化成了無言的感動,顧思桐望着宋錦夜,久久說不出話來。

將那把螢火放入口中,舌尖立刻升起一股涼涼的的感覺,奇特不已,顧思桐細細咀嚼着,不知吞嚥了多久,忽然皺眉:呀,有點苦。

她還沒反應過來,宋錦夜已經怪叫一聲,一把抱住她,又哭又笑地轉起了圈。

夜風拂過顧思桐的眉眼髮梢,她聽着宋錦夜的尖叫聲,直到這時才頓悟過來--

苦,她嚐到了苦味,她恢復恢復味覺了!

那一定是顧思桐心跳得最快的一次,月光如水,山風颯颯,天地間一片寂寂,只剩宋錦夜欣喜若狂的尖叫。她緊緊勾住他的脖頸,心跳如擂鼓,也跟着忍不住叫了起來。

因爲愛上一個人而失去味覺,如今又因爲被一個人愛上而恢復味覺,世間之事太過奇妙,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緣,相融在彼此的生命中,讓人幾欲淚流。

媳婦媳婦,咱就當重獲新生,過去種種再不要想,好好跟少爺我過日子行不行?

風中,宋錦夜大聲問着,顧思桐一怔,許久沒有開口。就在宋錦夜忐忑不安的時候,她忽然將頭埋在他脖頸間,深吸了口氣,神情赧然:婚期是哪一天?

短短片刻的沉寂後,整片山崖只響起一聲長笑,有人像瘋了一樣,風中久久迴盪着他的回答--

隨時!

(九)

顧思桐出嫁上路那天,鞭炮鑼鼓,隊伍如龍,整個涼州城熱鬧非凡。

她穿着鮮紅的嫁衣,被喜婆丫鬟們攙扶着,在出門時卻被一個聲音叫住。

遠處浮雲長空,風一陣,終是雁過無痕。

此後一別,你嫁到宋家,山高水長,怕是再不能相見了。這是我送給你最後的賀禮,還望珍重。

那個小巧精緻的食盒塞到她懷裡,從前的少年淡淡一笑,依舊是一襲月白,轉身,揮揮手,背影漸行漸遠,再沒回頭。

掀開蓋頭的顧思桐抱住食盒,忽然就淚如雨下,一身喜服的宋錦夜不知何時來到她的身旁,攬過她的肩頭,一聲嘆息。

當喧囂歸於沉寂,黃昏降臨,段池生端着一碗蜜露蛋羹,坐在了顧思桐從前常常看書的梨花樹下。

他一勺一勺地吃着,細細品嚐,神情安詳。

今天是他心愛姑娘出嫁的好日子,他知道不該哭,但眼淚還是不聽使喚地滴在碗裡,一片片氤氳開去。

直到今時今日,卻是終於可以放心走了。那個能半夜帶她去採秋螢草的人,一定會待她很好,他再無遺憾了。

只是始終不能親口告訴她,這麼多年來,他真正喜歡的人,從來都是她。

那年他入府爲廚,的確是爲了顧燕娘,但不是思慕,而是報仇,爲他枉死的哥哥報仇。

上元節時,護城河邊,姑小姐可還記得?他問出這句話,那美嬌娘卻茫然搖頭:全無印象了。

於是那些深埋在心底的恨意越發濃烈了--

那個煙花漫天的夜晚,有人對她一見鍾情,但不是他,是他的哥哥。

老實巴交的書生,爲了美人一句好玩,潛在水底一直憋着氣不冒頭,足足泡了一整夜。第二天段池生找到他時,屍體都泡腫了。

那轉身就忘的美人哪會記得,有人爲了她的一句戲言,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她還毫無知曉,依舊四處風流,簡直諷刺得讓人難以接受。

段池生葬了相依爲命的兄長,擦乾眼淚,這便進了顧府,從此放下書本,出入油煙之地,一世爲廚。

他不覺得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只知自己每天往顧燕娘那兒送一次美食,都離計劃更近一步。

是的,那樣精緻的點心裡面,摻進了無色無味的慢性奇毒,日復一日地腐蝕着那美人的身體。

他靜靜站在一旁,看着她慵懶吃下,像在欣賞一幅旖旎的畫。

只是有一天,他沒想到顧思桐也會在,還會拿起一塊桂花糕,湊到嘴邊,嚇得他顧不上許多,趕緊上前打落。

結結巴巴的解釋中,險些暴露自己,但他那時真是本能的反應,一點也想不到其他了。

因爲,他喜歡她。

是啊,怎麼會不喜歡呢,那樣乾淨的小女孩,像初夏的清荷,怯怯地望着他,小聲喚他:池生哥哥。

好像花開的聲音,真是心都化了。

可是他什麼也不能說,什麼也不能做,只能讓她一次次誤會,讓她一次次流淚。

因爲真相實在太不堪了。

那年他的確是私放了顧燕娘,但不是出於愛慕,而是看在顧思桐的面子上,給她最後的憐憫,因爲反正她也活不了多久了。

只怕她還沒追上那戲子,就在半路上毒發身亡了。那樣孤零零地死在外面,屍體化成一攤血水,沒有人找得到,無家可歸,不是更加悽慘嗎?

他的姑娘曾在黑暗的柴房裡,問過他值得嗎?他想了很久,說:值不值得,誰又說得清呢?

事實上,他真的說不清,因爲他對她的愛意曾一度壓倒過仇恨,他想過收手,可早已收不了手。

他寧願她不曾遇到過他,不曾喜歡過他,不曾吃過他只爲她做的蜜露蛋羹。

但沒有寧願,只有冰冷冷的現實。

這輩子他都沒有說過一句,他喜歡她,多麼多麼喜歡她。

如今她終於嫁作人婦,他也可以了無牽掛地離去了,這已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殘陽如血,風吹衣袂,段池生吃下最後一口蜜露蛋羹,面含微笑,靠在梨花樹下,任鮮血一點點漫過嘴角,合目而去。

涼州城外的官道上,送嫁的馬車裡,顧思桐打開食盒,果不其然看到了一碗蜜露蛋羹。她眼中水霧瀰漫,一勺入口,依舊是化入心頭的甜,卻已經和從前有了太多不同的體會。

人生百味,果然要一一嚐遍才行。

雲過四野,風掠長空,馬車裡飄出最後一句:池生哥哥,珍重。

碧草芳雲血色錙銖【上】目錄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百里薔薇帝冠蛟紗長安調飛羽白山雪目錄白山雪秋霜葉長安調秋霜葉目錄蛟紗秋霜葉飛羽青風南關長安調碧草芳雲目錄秋霜葉長安調禍國帝冠青風南關禍國碧草芳雲百里薔薇血色錙銖【下】青風南關青風南關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青風南關長安調青風南關秋霜葉血色錙銖【下】禍國竹聞笛聲燕歸來紫玉白山雪青風南關紫玉飛羽織心血色錙銖【下】秋霜葉秋霜葉百里薔薇竹聞笛聲燕歸來帝冠延安賦血色錙銖【下】竹聞笛聲燕歸來青風南關碧草芳雲延安賦百里薔薇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長安調延安賦秋霜葉帝冠蛟紗飛羽血色錙銖【上】血色錙銖【下】蛟紗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帝冠長安調百里薔薇碧草芳雲百里薔薇血色錙銖【上】碧草芳雲延安賦百里薔薇飛羽竹聞笛聲燕歸來紫玉蛟紗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紫玉白山雪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白山雪目錄百里薔薇
碧草芳雲血色錙銖【上】目錄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百里薔薇帝冠蛟紗長安調飛羽白山雪目錄白山雪秋霜葉長安調秋霜葉目錄蛟紗秋霜葉飛羽青風南關長安調碧草芳雲目錄秋霜葉長安調禍國帝冠青風南關禍國碧草芳雲百里薔薇血色錙銖【下】青風南關青風南關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青風南關長安調青風南關秋霜葉血色錙銖【下】禍國竹聞笛聲燕歸來紫玉白山雪青風南關紫玉飛羽織心血色錙銖【下】秋霜葉秋霜葉百里薔薇竹聞笛聲燕歸來帝冠延安賦血色錙銖【下】竹聞笛聲燕歸來青風南關碧草芳雲延安賦百里薔薇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長安調延安賦秋霜葉帝冠蛟紗飛羽血色錙銖【上】血色錙銖【下】蛟紗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帝冠長安調百里薔薇碧草芳雲百里薔薇血色錙銖【上】碧草芳雲延安賦百里薔薇飛羽竹聞笛聲燕歸來紫玉蛟紗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紫玉白山雪獻上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白山雪目錄百里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