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思想的昇華

時光荏冉,轉眼到了1940年4月29日,日本東京此時正是櫻花初綻,春意漸濃之時。今天非比尋常,當太陽照上東京街頭,“君之代”國歌瘋狂地響遍全城時,整座城市便被歌聲、歡呼聲、鞭炮聲和嘈雜的人聲攪擾得騷動不寧。人們早已停下了活計,停下了一日正常的生活,走出家門擁上街頭。警察、街區洽安員推搡着擠亂的人流,惡狠狠地咒罵着,踢打着。身着戎裝的軍人三五成羣,目光驕傲地注視着周圍的一切。在這座城市裡,青年男子已不很多了,他們很爲自己身上散發着的朝氣和力量而自豪。

代代木閱兵場,早已搭起了彩臺。多少年來,這裡一直是“天長節”天皇檢閱部隊的場所。彩臺兩側,太陽旗插得遍地都是。精心挑選的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隊員,象一塊塊整齊的鐵板,精神抖擻地立於臺前,一雙雙眼中閃動着晶瑩的淚花。身後,市民們擁着、擠着,都想爭睹一下大和天神的風彩。

當天皇一身戎裝,手戴雪白的手套,騎着高頭大馬步入閱兵場彩門時,國歌大作,歡聲如潮,整個閱兵場象爆開的水鍋。上千年的天皇制,已把天皇神化了,在普通人眼裡,天皇是天照女神派來日本列島的使者。他具有無上的力量,能拯救大和民族脫離苦海,奔向繁榮。他甚至連姓氏也沒有,神聖的天皇是不能有姓地。他不能苟同於芸芸衆生。即使內閣大臣也不例外。他具有無邊的權利,他可以讓他們爲他而生,也可以讓

他們爲他而死。

裕仁站在臺上,看着威嚴齊整的受閱隊伍,聽着振奮人心的“咔咔”腳步聲。心情很激動,感覺很豪邁。正是這支軍隊,正在實現着他歷代祖輩都未曾實現的夢想。正是他們,給他帶來了耀眼地輝煌。也使大和民族萬民子孫頂禮膜拜,更加瘋狂。人羣中響起一陣陣更加激動的歡呼、喝彩聲。裕仁平靜的臉上終於現出了笑容,一雙眼睛充滿讚許。

船已經拔錨起航,吳銘站在甲板上,冷冷地注視着這個已經陷入瘋狂的城市,鄭蘋如也是目光凝重,站在他地身旁。

通過近三個月的努力,吳銘和鄭蘋如在日本國內採取借閱、潛入、偷拍等手段,獲取了大量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證據,將它們變成了一卷卷的膠片。在這期間。鄭蘋如利用自己的身份,成功地藉助母親家族的影響爲兩個人提供了掩護,使得吳銘的行動得以比較順利地進行。

“起火了。”鄭蘋如輕聲說道,目光注視着岸上的城市。

吳銘抿了抿嘴角,擡頭看着城市上空慢慢升起的幾團不大的煙柱,那是他臨行前,用蠟燭和汽油瓶在東京民居中設置地五個延時燃燒器,也算是送給倭皇的生日禮物。

“噁心一下倭皇,效果可能不會太好。”吳銘有些蕭瑟地說道:“聊勝於無吧!”

“離開這個瘋狂的城市。你好象心情並不太好。”鄭蘋如有些疑惑地問道。

吳銘苦笑了一下,拍了拍鄭蘋如的肩膀,“我只是有些感慨,也覺得不虛此行。”

停頓了一下,吳銘繼續說道:“我沒想到日本人會是這麼個狀態,以前老是相信某些人的言論,說什麼日本國內的人民大多是好的,不過是受到了軍國主義的毒害,現在。嘿嘿。”

“大概是他們不瞭解實際情況吧?”鄭蘋如回答道:“再說,你是從哪聽到這樣的言論地。”

“我也記不得了。”吳銘搖了搖頭,“這些日子我讀了點歷史書,竟然發現在中日兩千年的交往中,中國與日本之間,中國人民與日本人民之間似乎從來就沒有過平等友好的關係。什麼一衣帶水的鄰居。有着悠久的世代友好的有中國特色。都是***在騙人。”

“唐朝是有遣唐使的。”鄭蘋如說道:“你是不是有點太偏激了。”“中國強盛時,日本人是中國人的門生。中國衰弱時,中國人卻淪爲日本人地刀下鬼。”吳銘使勁拍了下船上的欄杆,憤憤不平地說道:“雖然我只是匆匆瀏覽,細節沒有細瞅,但給我的印象就是如此。

鄭蘋如沉默了半晌,無奈地一笑,“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道德準則去估量別的民族,不能假定別的民族有着和我們類似地善惡觀念,日本人地行爲好象無法理解,這只是我們研究的不透,我們應當從他們地行爲總結出他們的習性,研究他們思維和行爲的規律。”

“是啊,不從實證態度出發,總是以自己民族的善良寬厚來看待他人,這虧吃得太多了。”吳銘嘆了口氣,“你的日文讀、說能力比我強,搞來的這些日文資料還是由你來整理翻譯吧,這個職業比你當特工要有前途,而且對民族國家的貢獻也要大很多,希望中國以後不要再走老路了。”

鄭蘋如點了點頭,說道:“這是很耗費時間的,還需要一個穩定的工作場所,你想好地方了嗎?上海,香港,國統區…”

“上海肯定不行。”吳銘扳起手指,一一分析道:“香港是英國佬的地盤,恐怕英國佬害怕日本人,不會讓公開發行的;國統區呢,條件好象不太好。”

“而且,我的意思是先用手頭的資料儘快弄出個東西來,警醒一下現在的國人,然後再慢慢補充,最後弄出一本完整的。”吳銘慢慢解釋道:“而且這個工作不會侷限於南京大屠殺,只要是日本人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罪惡,以後都要蒐集整理,用血淋淋的事實來教育這一代和下一代。”

“這個法子不錯。”鄭蘋如贊同道:“要想盡善盡美恐怕等打完仗也編不出來,我看就把書編成號,以第一本,第二本,這樣的形式慢慢增發。”

吳銘伸出大拇指,讚揚道:“果然有學問,快趕上我老婆了。”

“呵呵。”鄭蘋如輕笑着,“是不是在嫂子面前覺得自卑,所以纔在外面鬼混不回家呀?”

“哪有。”吳銘申辯道:“在家裡,我就是天,她有學問也得給我藏着,她是頭虎也得給我趴着。”

“真的假的。”鄭蘋如搖頭不信。

“不說這個了。”吳銘擺了擺手,“我們還是在香港把初期工作完成吧,先編輯出來,然後或者到國統區,或者到別的地方再印刷發行。”

“也好,我早想把全家人都搬離上海這個是非之地,如今也算有了合適的藉口了。”鄭蘋如點頭表示同意。

經過日本之行,讓吳銘思想狀態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在前世聽到的一些中日友好言論徹底被他所拋棄,中日友好的說法從中國人嘴裡說出來只能讓日本人感到可笑,更加加深對中國人的輕視:受害者跟逍遙法外、否認罪行的日本人講友誼,莫非是被殺怕了,要忘卻不共戴天之仇,想求皇軍日後留條生路?

那種認爲日本人其實跟中國人差不多,他們的暴行只不過是因爲受了軍國主義的灌輸更是滑天下之大稽,這種將一切歸咎於軍國主義的說法顛倒了因果。日本的殘暴由來以久,從中國歷史看至少可以追索到明朝的倭寇,如果從日本本身的歷史來看,嗜殺的血腥特質其實是其文化固有的一部份,軍國主義的產生實際上是這種特質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結果,而不是相反。

大談中日友好,自己捏着鼻子哄自己,不僅淡化了日本罪行的嚴重性,還麻痹了我們應有的警覺,實在是愚蠢之極。

中日友好既沒有歷史的根據,也沒有現實的基礎。向中國人民宣傳中日友好的觀念,必然造成思想上的錯誤和混亂,不是導致人們思想麻醉,就是引起國人對政府的不信任。

象日本這樣的民族,如果沒有受到沉重的教訓是絕不可能自動反省的。從這樣的現實展望中日關係,我們看到的是一場生死搏殺。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吳銘由此想到了前世網絡上的所謂“憤青”,不禁微微笑了起來,雖然說多數憤青都是口頭上的不服氣,甚到被某些人罵成無知淺薄,但那卻代表了一代人的精神,比那些顛倒黑白、引經據典的漢奸文人要可愛可敬的多。

第33章 高枕無憂的策略第104章 多蘿西的保證第92章 冒險的計劃第92章 殺出一片天(五)第165章 圍殺的開始第140章 慈悲心第91章 霧都行(三)第176章 毒彈第84章 密支那之戰(七)第81章 “打頭挖眼割耳”第42章 孤軍轉進第23章 虛僞還是高尚第179章 分手第46章 棠吉狙擊第117章 鬼子炮樓第131章 小舅子的心思第18章 獨立大潮,勢不可擋第10章 大洋彼岸第19章 決定離開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46章 偷盜成功與胡亂猜想第99章 挺身隊的由來第81章 密支那之戰(四)第30章 少校教官第94章 得失成敗第70章 汽車炸彈第21章 縝密分析第1章 殺手無名第47章 實用主義第163章 驚天動地第72章 久別重逢第107章 潛入第108章 國內大戰第19章 陰損的比喻第113章 狗咬狗,鬼打鬼第20章 別了,紅色延安第59章 爆炸燒烤第87章 “林青霞”?第5章 憤怒雷霆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92章 霧都行(四)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23章 談判破裂第44章 又嚇到你了第150章 貼身仇人第86章 新色戒第50章 禮送出境第40章 機場大戰第34章 虛驚一場第87章 斬盡殺絕第20章 談判準備第167章 隨機應變第61章 兔子戴帽子第18章 獨立大潮,勢不可擋第129章 應對之策第149章 女兵們的反應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31章 因材施教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109章 暗夜血殺第140章 慈悲心第71章 故佈疑陣第111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112章 送給鬼子的禮物第28章 舉棋不定第49章 合作第62章 買藥(一)第86章 影響第151章 虛僞的女人第47章 實用主義第47章 絕殺(一)第87章 “林青霞”?第90章 霧都行(二)第135章 試探第129章 應對之策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53章 茫茫野人山(六)第75章 廝殺第87章 “林青霞”?第61章 紙上談兵第113章 漢風?平南洋?第90章 霧都行(二)第98章 假設的結果第141章 洪家尋仇第95章 斬首第75章 野獸與野獸的戰鬥第12章 血洗黑雲寨(三)第33章 臨行第101章 丁默邨的苦惱第76章 誤解第90章 第二次握手第102章 奇妙的引爆第55章 不得已第55章 不得已第90章 殺出一片天(三)第82章 我是閒雲,自由飛翔第57章 帥呆了,酷斃了第79章 密支那之戰(二)第31章 皇協軍的素質第111章 二進縣城
第33章 高枕無憂的策略第104章 多蘿西的保證第92章 冒險的計劃第92章 殺出一片天(五)第165章 圍殺的開始第140章 慈悲心第91章 霧都行(三)第176章 毒彈第84章 密支那之戰(七)第81章 “打頭挖眼割耳”第42章 孤軍轉進第23章 虛僞還是高尚第179章 分手第46章 棠吉狙擊第117章 鬼子炮樓第131章 小舅子的心思第18章 獨立大潮,勢不可擋第10章 大洋彼岸第19章 決定離開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46章 偷盜成功與胡亂猜想第99章 挺身隊的由來第81章 密支那之戰(四)第30章 少校教官第94章 得失成敗第70章 汽車炸彈第21章 縝密分析第1章 殺手無名第47章 實用主義第163章 驚天動地第72章 久別重逢第107章 潛入第108章 國內大戰第19章 陰損的比喻第113章 狗咬狗,鬼打鬼第20章 別了,紅色延安第59章 爆炸燒烤第87章 “林青霞”?第5章 憤怒雷霆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92章 霧都行(四)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23章 談判破裂第44章 又嚇到你了第150章 貼身仇人第86章 新色戒第50章 禮送出境第40章 機場大戰第34章 虛驚一場第87章 斬盡殺絕第20章 談判準備第167章 隨機應變第61章 兔子戴帽子第18章 獨立大潮,勢不可擋第129章 應對之策第149章 女兵們的反應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31章 因材施教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109章 暗夜血殺第140章 慈悲心第71章 故佈疑陣第111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112章 送給鬼子的禮物第28章 舉棋不定第49章 合作第62章 買藥(一)第86章 影響第151章 虛僞的女人第47章 實用主義第47章 絕殺(一)第87章 “林青霞”?第90章 霧都行(二)第135章 試探第129章 應對之策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53章 茫茫野人山(六)第75章 廝殺第87章 “林青霞”?第61章 紙上談兵第113章 漢風?平南洋?第90章 霧都行(二)第98章 假設的結果第141章 洪家尋仇第95章 斬首第75章 野獸與野獸的戰鬥第12章 血洗黑雲寨(三)第33章 臨行第101章 丁默邨的苦惱第76章 誤解第90章 第二次握手第102章 奇妙的引爆第55章 不得已第55章 不得已第90章 殺出一片天(三)第82章 我是閒雲,自由飛翔第57章 帥呆了,酷斃了第79章 密支那之戰(二)第31章 皇協軍的素質第111章 二進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