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可行性設想

銘摘下拳套,很愜意地長出了一口氣,好久沒親自動的頭三名哼哼唧唧在地上或坐或躺,可憐巴巴地望着他。

“別裝熊,都起來吧!”吳銘轉身拿了條毛巾擦了擦汗,“下面我帶你們去練習潛伏狙擊。”

“頭兒,您以後下手能不能稍微輕點呀!”馬志超揉着屁股站了起來,“我的屁股都被摔成兩瓣了。”

“屁股本來就是兩瓣。”吳銘白了他一眼,“再說,我給你摔成八瓣怎麼樣?”

“別,別。”馬志超一臉苦臉。

“你是不是姓楊?第二隊的?”吳銘指了指一個下巴上有道疤的學員,“幹嘛這麼拼命?”

“報告教官,我叫楊振華,是第二隊的學員。”楊振華立正回答道:“全體學員都希望能得到您的親自教導,我也不例外。”

“呵呵,我也教不出花來。”吳銘擺了擺手,“教學科目是我和各位教官審定的,你們嚴格訓練就能得到好成績,換我教,除了多受皮肉之苦,也沒什麼特別。”

“即便如此,我也會天天跑進前三名。”馬志超邊向身上背裝備,邊欽佩地瞅了眼吳銘,“這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激勵,由抗日英雄劉將軍親手教導過,這到外面一說,該是多長臉的事情呀!”

“長臉,我看你是腫臉還差不多。”吳銘笑道:“要是挺不住,就別跑那麼快。也給別人一個捱揍的機會。”

第二批華僑隊員,也就是在印度受訓地那一批,眼看便要畢業回去了,在吳銘的安排下,十個老隊員留在了學校,十個參加了南洋機工隊,他們就是火種,不斷地在南洋青年中灌輸獨立建國的理想,擴大華人獨立民主黨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入侵中國,東南亞海外華人出錢出力,支援中國抗日運動。由陳嘉庚領導的南僑總會號召青年回國抗戰,當時有四萬名東南亞華人。毅然離家棄親,回中國參加抗日戰爭。

當時中國非常缺乏司機,沒人會駕駛運輸車,結果軍火與軍糧的補給便出了問題。一批南洋青年。懷着滿腔熱血,響應南總會號召,報名參加抗戰部隊。他們都是一批司機,在危機重重的中緬公路。負責運送軍需品支援最前線部隊。他們便是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他們先參加軍事訓練,考取一級駕駛員軍階後,正式被編入抗日軍。身披軍服、手持槍彈。肩負運輸軍需品入前線重任。他們人數衆多。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且他們熱血、年輕、思想進步。象獨立建國這種激進的主張,更容易在他們身上得到響應和擁護。

吳銘不僅盡心盡力地教導華僑隊,而且他還給遠在馬來亞半島奮戰地肖明華帶去了建議,就地成立臨時軍校,囤積物資,發展軍事力量,避免與日本人打硬仗保存實力等等。並且趁史迪威還沒被趕走,吳銘依靠與他的良好關係,盡最大的努力地試圖將華僑抗日義勇軍直接由盟軍統一指揮,成爲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力量。希望藉此獲得盟軍地武器物資補給,雖然現在還未成功,但美軍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而且這將與義勇軍的下一次行動是否成功有關,也作爲美軍考察的一個依據。

經過這一陣子與南洋華僑子弟地交流,再加上吳銘自己的研究,他發現華人要在南洋獨立建國的困難要比原來想象中的大很多。

首先,從地理上講,現在地南洋一帶並沒有特別確切的國家疆域確定。後世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現在都是英國地殖民地.包括馬來半島河加裡曼丹島地北部。加裡曼丹島則被英國與荷蘭分割。北部屬於英國,稱爲馬來西亞地組成部分;南部屬於荷蘭,稱爲荷蘭殖民地印度尼西亞的組成部分。這就是現在被呼爲“馬來西亞聯邦”地國家,由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四個部分組成,前兩個部分在馬來半島,後兩個部分在北加裡曼丹(南加裡曼丹被荷蘭佔領)。

這些土地上的華人移民最多,加起來約有兩千多萬,土著則是馬來人以及馬來人的分支。華人移民主要分佈在現在的馬來半島和加裡曼丹

,馬來半島的中國人超過一半,加裡曼丹島的中國人四分之一,這便引起英國殖民者很大的不安。於是,英國人一貫是聯合當地馬來人,在政治上迫害華人,排擠華人。

南洋華人長期受到歐洲殖民者和當地土著的雙重壓迫,迫切希望有自己的祖國(不是滿洲清國,滿洲清國不但對國內中國人不信任,而且對海外中國人恨得牙癢癢)。因此當中華民國成立的時候,受到了南洋華人的大量資助,很多國民黨元老級別的人物,都是出生在南洋中國人。有的南洋中國人甚至宣佈獨立,加入中華民國,組建“大中華民國”,但旋即被歐洲殖民者鎮壓了。孫中山也多次提到要向南洋擴張,中華民國政府甚至承認南洋所有華人血統的中國國籍,在南洋選舉國會議員,在新加坡建立南洋大學,用漢語培養南洋華人子弟。南洋中國人在抗日戰爭時期紛紛支持中國政府抗戰,因此受到了日本的殘酷迫害。

吳銘慢慢有點明白英國佬的招數了,新加坡能獨立建國,這完全是英國佬的詭計,將華人最多的地方從馬來半島分離出去,剩下的馬來西亞的華人比重便大大降低,馬來人便能長期把持政權,和英國人一起欺壓佔少數的華人了。

這不僅是一場嚴酷的軍事鬥爭,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政治鬥爭,複雜程度可想而知。但最最重要的還是南洋華人的決心和思想,依靠虛僞貪婪的英政府建立民主自由的新馬來亞,根本就是癡心妄想,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用流血犧牲來爭取自由民主的權力才能成功,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毛ZD的論斷真是至理名言。

那麼,先在南洋華人中樹立起這種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思想,然後纔是軍事上的堅決鬥爭。其次,在國際大勢上也是有利的,英法和荷蘭等歐洲殖民主義帝國在二戰中受到了重創,而且美國在二戰中的戰略政策是拳頭向兩邊打,既打擊法西斯主義又打擊殖民主義,前者威脅美國自身的安全,後者妨礙美國資本和商品進入世界市場。所以纔有羅斯福總統着力扶持中國成爲四大國之一,德國一投降,日本人還在頑抗,杜魯門總統就停止租借法案,連已經進入英國港口的美國貨船也被勒令返回。缺少食品、燃料的英國人度過了一個飢寒交迫的冬天,公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甚至還不如戰爭年代。英國內閣當時哀嘆:這真是歷史上最冷酷無情的決策

從1945年二戰結束一直到1948馬歇爾計劃實施,整整三年歐洲都籠罩在絕望的氣氛之中,數千萬人口靠聯合國善後總署和紅十字會提供的救濟物資活命,各個政府都面臨被左翼力量推翻和國內饑民暴動的雙重威脅,無法也無力恢復海外的殖民統治,英、法、荷等老牌殖民國家也是如此。

在此期間,越南、緬甸、印尼等相繼宣佈獨立,唯有馬來亞,順從地被英國佬所擺佈,直至英國佬露出了爪牙,華人抗日軍才紛紛走回森林中,重新拿起武器進行自衛鬥爭,但被突然襲擊後,聲勢已大不如前。以至最後不得不與馬來亞聯邦政府談判,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條件,只有五分之一的華人獲得了公民權,馬來人則享有很多特權,至此華人和印巴人淪爲二等公民。

南洋華人立國首先那些大家族大富豪其實是不可靠的,他們有家有業,在殖民政府裡有的還掛了職,所以真正能起核心作用還是年輕人的軍事組織和政治組織的結合體。只要不沾GCD的邊,美國人不摻合進來,哪怕只是表示同情和中立,這場鬥爭實際上在1949年中國內戰分出勝負前就有成功的希望。

吳銘認真地將自己的想法和論斷寫在筆記本上,這已經是他的一個習慣,想到一些便記一些,最後再總結歸納,或者與南洋華僑子弟們討論研究,將它們完善充實,畢竟南洋現在的情形,吳銘並不是很瞭解,只有在那裡土生土長的,才能知道這種設想是否切合實際。

第20章 別了,紅色延安第132章 秋葉挺身隊第169章 序幕拉開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83章 以狗治“狗”第75章 野獸與野獸的戰鬥第27章 吉蘭丹河第71章 掃蕩第52章 百樂門驚魂第114章 思想的昇華第50章 狙擊第50章 禮送出境第126章 遲來的營救第168章 電波誘敵第68章 對策與雨夜狙殺第102章 勾心鬥角第31章 最後一戰(二)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3章 白皮書來了第91章 殺出一片天(四)第109章 新的開端第80章 黃家鎮取藥第14章 南腔北調大匯串第145章 死纏爛打第38章 迴歸第103章 掀你的底第91章 電話竊聽第100章 所謂的“抗日殺奸團”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140章 慈悲心第18章 獨立大潮,勢不可擋第87章 “林青霞”?第39章 上海灘印象第57章 華僑領袖第92章 冒險的計劃第2章 臨近的危險第166章 意外的變化第141章 洪家尋仇第134章 野店第40章 機場大戰第50章 莫名的失落第140章 慈悲心第91章 電話竊聽第105章 追剿與被追剿第39章 裝甲車第149章 女兵們的反應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8章 吳銘的建議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78章 合作的條件第115章 熱淚歡歌第48章 嘆息橋第83章 密支那之戰(六)第49章 絕殺(三)第93章 針對性訓練第68章 對手第1章 北平的冬天第100章 所謂的“抗日殺奸團”第148章 花樣百出第10章 大洋彼岸第90章 殺出一片天(三)第80章 黃家鎮取藥第59章 軍訓與參觀第36章 炮火急襲第35章 到香港第76章 誤解第99章 你到底要怎麼樣?第151章 虛僞的女人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12章 德森的失敗第112章 高陶出走第36章 炮火急襲第51章 風雲變幻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4章 藍皮書第54章 創意第52章 百樂門驚魂第109章 暗夜血殺第63章 勇猛的“印度阿三”第13章 焦點人物第82章 密支那之戰(五)第49章 無題第58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89章 出發援助第112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58章 舊金山和約第29章 兵敗如山倒第28章 舉棋不定第59章 軍訓與參觀第7章 訓練(一)第79章 張大帥之死第24章 “認死理兒”第6章 山中歲月(二)第41章 答學生問第36章 摧枯拉朽第80章 密支那之戰(三)第66章 墨鏡引發的血案第24章 蛇蠍合子第92章 殺出一片天(五)第65章 逛廟會
第20章 別了,紅色延安第132章 秋葉挺身隊第169章 序幕拉開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83章 以狗治“狗”第75章 野獸與野獸的戰鬥第27章 吉蘭丹河第71章 掃蕩第52章 百樂門驚魂第114章 思想的昇華第50章 狙擊第50章 禮送出境第126章 遲來的營救第168章 電波誘敵第68章 對策與雨夜狙殺第102章 勾心鬥角第31章 最後一戰(二)第86章 狙殺的目標第3章 白皮書來了第91章 殺出一片天(四)第109章 新的開端第80章 黃家鎮取藥第14章 南腔北調大匯串第145章 死纏爛打第38章 迴歸第103章 掀你的底第91章 電話竊聽第100章 所謂的“抗日殺奸團”第18章 燕大開放日第140章 慈悲心第18章 獨立大潮,勢不可擋第87章 “林青霞”?第39章 上海灘印象第57章 華僑領袖第92章 冒險的計劃第2章 臨近的危險第166章 意外的變化第141章 洪家尋仇第134章 野店第40章 機場大戰第50章 莫名的失落第140章 慈悲心第91章 電話竊聽第105章 追剿與被追剿第39章 裝甲車第149章 女兵們的反應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8章 吳銘的建議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78章 合作的條件第115章 熱淚歡歌第48章 嘆息橋第83章 密支那之戰(六)第49章 絕殺(三)第93章 針對性訓練第68章 對手第1章 北平的冬天第100章 所謂的“抗日殺奸團”第148章 花樣百出第10章 大洋彼岸第90章 殺出一片天(三)第80章 黃家鎮取藥第59章 軍訓與參觀第36章 炮火急襲第35章 到香港第76章 誤解第99章 你到底要怎麼樣?第151章 虛僞的女人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12章 德森的失敗第112章 高陶出走第36章 炮火急襲第51章 風雲變幻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4章 藍皮書第54章 創意第52章 百樂門驚魂第109章 暗夜血殺第63章 勇猛的“印度阿三”第13章 焦點人物第82章 密支那之戰(五)第49章 無題第58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89章 出發援助第112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58章 舊金山和約第29章 兵敗如山倒第28章 舉棋不定第59章 軍訓與參觀第7章 訓練(一)第79章 張大帥之死第24章 “認死理兒”第6章 山中歲月(二)第41章 答學生問第36章 摧枯拉朽第80章 密支那之戰(三)第66章 墨鏡引發的血案第24章 蛇蠍合子第92章 殺出一片天(五)第65章 逛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