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陷阱(上)

bookmark

六月下九適逢宮中陽會。交泰宮這日格外熱鬧,皇后置酒宴樂,請了各宮妃嬪和內外命婦。子虞入宮時正是烈日當空,天氣燥得似要燒起來,宮道兩旁的幾株芭蕉,長葉舒展,綠葉蔭翠,如畫工無意着了濃色,叫人瞧了只覺得幾乎透不過氣來。

子虞隨接引宮女走過宮道左轉,到了交泰宮南側的清涼殿,遠遠就瞧見殿門口跪着一個人,宮女打扮,不過才十三四歲的模樣,生得玲瓏乖巧,見子虞一行來了,她垂下頭去行禮,一張秀氣的臉在烈日下已經曬得通紅。子虞見了心憐,問左右緣故,只有接引宮女臉含驕矜道:“那是在皇后娘娘前失了禮數,故而被罰。”宮女們聞言都覺訝異,皇后待人素以寬厚見稱,想不到也有這樣嚴厲的手段。

入得殿中,正是一片熱鬧。宮女以九人爲數分成兩隊,藏鉤待射。各宮妃嬪和內外命婦坐在席間,時不時相談幾句,又對宮女指指點點,似乎正在猜藏鉤之人。子虞入殿時,玉倡主對身邊女官說了一句,宮女中立時有人排衆而出,將袖中的金鉤拿出,席間衆人紛紛笑道:“公主好眼力,又射中了。”這一轉頭,見到子虞來到,又招呼着迎入席間。

藏鉤戲本屍中極受喜愛的遊戲,原本應由兩隊宮女藏鉤對射,可今日取樂,就由席間妃嬪命婦爲主,陽會由皇后主持,不以金銀爲樂,射中者得海棠花一朵,頗爲雅緻。這等遊戲就是考眼力和心思,子虞興趣不大,湊趣玩了兩局後就旁觀起來。正在百無聊賴時,太子妃笑盈盈地坐到她身爆低聲道:“那日獵場一別,我都沒有機會向晉王妃言謝,原想送禮去府上,又覺得太過輕慢,晉王妃不怪我吧?”

子虞見她神色誠懇,想起當日那情景,笑道:“太子妃不必這樣,我又沒有幫上什麼忙。”

太子妃微微,“你只當是舉手之勞,卻真真幫了我。”

子虞不想她一門心思道謝,笑着略談了幾句,將話題岔開。太子妃也是直爽之人,明瞭她的意思,心中更是感激,談論了一會兒覺得意氣相投,倒比以前親近了許多。兩人是同歲,論生辰,是子虞大了兩個月,太子妃親熱地拉住子虞,“稱你爲嫂倒有些生分,不如我們以後常常往來,私下以姐妹相稱。”子虞推搪不過,便欣然答應。

兩人言談正歡,席間又一陣笑鬧,女官高聲報,“公主又射中。”玉城面前的海棠花已堆滿,粗略一眼根本數不清幾朵,在座人中以她射中次數最多,她也面有得色,顧盼生輝。太子妃皺皺眉,說道:“不過是遊戲裡佔了些上風,值得她這樣顯露。”

聽她口氣,對玉城頗不以爲然,子虞微微驚奇,說道:“玉倡主自幼聰慧過人,又深得陛下寵愛,有些傲氣也是應該。”

“姐姐是厚道人,”太子妃道,“她哪是傲氣,是目中無人。若要說聰慧,也不過是陛下和娘娘私心相寵。你瞧這些宮女,個個是玲瓏乖巧之人,偏偏在藏鉤時破綻百出,分明適意給玉城射中,偏她還沾沾自喜。”

子虞看太子妃神色,與玉城似乎不和,隨口敷衍兩句,並不深談。她的心中對玉城也是不喜,可太子妃身份特殊,又誕下皇孫,說話的底氣與她自然不同。

席間除了皇后,欣妃,淑妃都稱病未來,其餘妃嬪不成氣候,對明妃所出的玉城一片恭維。太子妃漸覺無趣,領着子虞離開大殿。

子虞原先便感到殿內有涼風,此刻到了玉欄旁,才知道緣由。殿後是一片荷塘,碧葉如蓋,漫漫如接天際,紅蓮搖曳,亭亭玉立,涼風習習,帶着荷香拂面而來,清涼宜人。

兩人食用了一些瓜果涼屍太子妃還特地命人將皇孫抱來讓子虞一觀。皇孫驁兒尚在襁褓中,面色白皙紅潤,四肢軟糯似麪糰,特別招人喜歡。子虞和太子妃逗弄了一會兒,讓女官們送回,有個女官去而復返,說道:“殿前曬暈了一個宮女。”

子虞想到殿前見到那一幕,問道:“那個宮女受此重罰,難道衝撞了皇后娘娘?”太子妃讓女官退下,微笑說:“她是三殿下宮中的,哪有機會衝撞娘娘。”三皇子睿繹尚未出宮立府,宮中多稱三殿下,而不稱齊王。

子虞心中不信,還要再問,身後已有人代爲回答,“她不是衝撞了娘娘,是衝撞了天家的臉面。”玉倡主款步走來,音調中多有譏誚。

“三皇兄也是馭下不嚴,寵信一個宮女,還讓她生出妄想,再怎麼不濟,堂堂皇子難道還會娶一個宮女做正妃。這種事要是傳出去,天家也要被人取笑,”玉城眼光一轉到子虞身上,驀地想起前幾日欣妃在宮中發的脾氣,心下騰起一股悶氣,冷笑兩聲道,“不過這也不能全怪她,宮中已有先例,也難怪有些自不量力的人生出癡心妄想。”

子虞臉色變了變,太子妃已是忍耐不住,沒好氣地說道:“我未嫁之時,也不敢多言他人房中私事,公主倒真是言行不忌,傳出去就不怕人笑話了嗎?”玉城臉色一沉,想要反駁又有些忌憚,想了想又更覺憤懣,冷冷哼了一聲就走了。

子虞遙望着她的背影慨然喟嘆。太子妃嗤道:“看她那樣子,還自以爲一輩子是這裡的主人,等出嫁以後,還不是要離宮,天家的名分也用不了多久了。”

左右都是太子妃親近的女官,悄悄給她打眼色。太子妃也覺得方纔幾句過激了,若無其事轉了話題,殿中喧鬧,她卻不想再回,轉頭親熱地和子虞說:“有一個好去處做消遣,你今日一定要試試。”子虞和太子妃一起到偏殿後,見池邊停着一艘小艇,這才明白太子妃所說好去處的意思。小艇兩頭尖尖,船身極小,只能容下兩人,太子妃輕車熟路地上了艇,一手執槳一手招呼子虞。子虞見她模樣,不覺莞爾,她嫁入王府後一向謹言慎行,少作老成,此刻一時新鮮,童心大起,坐到艇尾。

幾個內官執長槳將小艇推向湖心,太子妃用力搖槳,小艇如一支箭荷,倏地一下排開荷葉,轉眼就消失在簇簇花團碧葉中。

湖面如鏡,碧荷田田,小艇見縫插針,左轉右躥。這小艇觀之極小,卻很穩當,所過之處荷葉聳動,蓮花搖曳。坐在小艇上風景更妙,太子妃一邊擺槳一邊侃侃而談,將宮中幾處勝景做一番點評,子虞聽得有趣,兩人笑聲不斷。

艇在湖中游,四處爲荷葉紅蓮所圍,不辨東西,太子妃左顧右望,半晌才老實道:“看不出方向了,看來我們只好隨波逐流。”子虞笑道:“往着一個方向賺總有盡頭。”太子妃應了一聲,小艇直直地躥出,筆直而行。

好不容易穿出叢叢花葉,湖心旁有一處水榭,玩了這麼長時間,子虞和太子妃都覺得盡興,忙向水榭靠近,這才發現水榭上早就有人,幾個內官守在水榭旁,身着黃衫。榭中有兩人,一個方面闊耳的老者陪着皇帝下棋。

太子妃低低呼了聲,“倪相?”這位宰相爲兩朝重臣,論權位更在殷相之上,子虞曾遠遠見過兩次,細細一看,果然是他。

小艇已到了水榭下方,內官們原以爲只是兩個不知事的宮女,近了才發現是太子妃和晉王妃,頓時犯難。皇帝擡起頭,看一眼後笑了笑,“讓她謬來。”

子虞和太子妃被接上岸,在水榭前跪拜謝禮。皇帝與倪相專心致志下棋,偶有閒暇擡頭問道:“怎麼到這裡來了?”太子妃見皇帝神色和悅,欣然答道:“妾與晉王妃想要採蓮,誤打誤撞纔來到這裡呢。”

皇帝含笑道:“兩手空空,看來並無收穫。”太子妃將剛纔迷失方向的過程說了一遍,她語音清脆,又善於調動氣氛,連倪相都被她說得微笑連連。皇帝又問了幾個問題,見她們都有疲色,便讓宦官將她們送回。

這一往回賺才知道她們遊轉了半個皇宮,經明鏡湖,方清苑,要回交泰宮有老長一段路。太子妃搖槳半日已覺得疲倦,靠說話來提神,一路停停歇歇,宮人正欲去叫肩輿儀仗,身後已有幾個黃衣宦官趕了上來,手上都捧有木盒。見了子虞和太子妃,兩個宦官笑道:“幸好趕上了。陛下着我等給各宮娘娘送花,剛纔見太子妃和晉王妃空手而歸,也命送來。”

子虞打開盒子,裡面擺着兩朵剛採摘的蓮花,疊疊,似流霞飛丹,嬌嫩得如同一張綺麗笑靨。

——回府之後,子虞換上單衫,將兩朵蓮花擺在寢居內的玉瓶中,一則看這花朵嬌美可喜,二則怎麼也算御賜之物。纔剛擺弄好,睿定就已經回來了。子虞想到今日所遇,心情極好,笑着迎接出去,卻是一愣。

睿定身着便服站在正廳,神色彷彿平靜,只是目光寒徹,如能凍人。下人們不知所以,噤聲肅立,不敢稍動。子虞也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未開口,睿定已冷冷道:“都下去。”下人如蒙大赦,頃刻退了乾乾淨淨。

子虞不安地看着他,燈火如晝,將他俊美而冰冷的容顏照得纖毫畢現,似冰雕石鑄。她輕呼一口氣,柔聲問:“發生什麼事了?”子虞的聲音清脆輕軟,是南方獨有,每次都能讓睿定服軟。

可今次睿定絲毫不爲所動,轉過臉來,目光停留在她身上,沉聲問:“你是不是有事瞞着我?”

子虞的心撲通一跳,慢慢移開目光,“能有什麼事……”

睿定瞧着她,目光沉凝,直逼得她喘不過氣來,過了片刻,他才冷冷哼了一聲,“這件事必然是殷相幫你瞞得嚴實。”

子虞的心陡然一沉,身子亦不由顫了一下,這些都躲不過睿定的視犀於是眸底又沉了幾分,他轉身欲賺子虞突然抓住他的袖子,柔柔地喚他,“睿定……”

睿定腳步一緩,回頭看她,但見她衣衫單薄,臉上已無半點血色,心下微微一軟。子虞趁這個機會,拉着他的衣袖不放,“你就算要發脾氣,也總要聽我解釋幾句。”他默不作聲,任她牽引到內間寢居,在屏風前驀然停步。

子虞擡頭看他,發現他的神情復又淡漠,冷眼看着房中一處。她轉過頭去,一瞧蓮花身子猝然發冷,睿定用力一甩袖子,再也不看她,轉身即走。子虞幾乎覺得透不過氣來,急急喊他,“睿定——”

可這一次,沒能再喚他回頭。

子虞在房中坐了許久,直到房中燈火全滅。秀蟬舉燈入內,瞧見她的模樣着實嚇了一跳,取來外衣爲她披上。

過了半晌,子虞輕輕喘了口氣,彷彿還有絲茫然地看着她。

“王妃,”秀蟬低聲道,“奴婢剛纔打聽到了一些消息。”

子虞在她的攙扶下坐到了牀爆四肢麻木,幾乎都不聽使喚,她的臉色也不好,可依然給了秀蟬些微笑容。秀蟬頓時得到了鼓勵,她明白自己與其他一般婢女的不同之處就在這裡,絕對不在關鍵的時刻說一些無用的廢話。

“殿下入宮並沒有其他事,只是出宮之前,被玉倡主身邊的人請了去。”

子虞方纔也想過,什麼人能不顧殷相的權威在睿定面前搬弄是非,現在終於有了答案。她先是一怔,慢慢低下頭去,沉吟了半晌,擺手讓秀蟬離開。可秀蟬並沒有動,子虞知道她還有話說。

“奴婢見識淺,”秀蟬斟酌了一下,開口說,“可依舊覺得這事不同尋常,似乎專對王妃而來,王妃千萬小心。”

子虞定定看着她,烏黑的眸子在燈火下有一種奇異的光彩,秀蟬不敢直視,微微垂目。片刻後子虞才悵然嘆息,顯然已經將這話聽進了,秀蟬這才安然告退。

第70章 日食(上)第41章 狩獵(上)第31章 求救(上)第8章 和親(上)第35章 離宮(下)第7章 元宵(下)第33章 求救(下)第51章 茶水(上)第60章 傻子(上)第10章 和親(下)第35章 離宮(下)第64章 玉嬪(下)第8章 和親(上)第9章 和親(中)第42章 狩獵(中)第59章 不甘(下)第71章 日食(下)第17章 兄長(上)第1章 家破第35章 離宮(下)第37章 大婚(上)第8章 和親(上)第22章 寺院(下)第46章 陷阱(上)第34章 離宮(上)第43章 狩獵(下)第4章 責罰第33章 求救(下)第50章 退讓(下)第57章 不甘(上)第51章 茶水(上)第20章 文妃(下)第44章 狩獵第24章 預謀(上)第35章 離宮(下)第45章 艱難第2章 入宮第33章 求救(下)第36章 相府第1章 家破第34章 離宮(上)第49章 退讓(上)第20章 文妃(下)第62章 玉嬪(上)第7章 元宵(下)第33章 求救(下)第13章 北國(上)第39章 姐妹(上)第43章 狩獵(下)第21章 寺院(上)第28章 菊花(下)第14章 北國(下)第6章 元宵(上)第21章 寺院(上)第24章 預謀(上)第71章 日食(下)第56章 琵琶(下)第71章 日食(下)第5章 公主第16章 婚夜(下)第69章 重陽(下)第25章 預謀(中)第45章 艱難第51章 茶水(上)第62章 玉嬪(上)第12章 遇襲(下)第9章 和親(中)第59章 不甘(下)第15章 婚夜(上)第63章 玉嬪(中)第61章 傻子(下)第36章 相府第31章 求救(上)第70章 日食(上)第4章 責罰第40章 姐妹(下)第62章 玉嬪(上)第30章 情義(下)第47章 陷阱(中)第34章 離宮(上)第39章 姐妹(上)第26章 預謀(下)第72章 笑靨第13章 北國(上)第12章 遇襲(下)第26章 預謀(下)第42章 狩獵(中)第71章 日食(下)第10章 和親(下)第68章 重陽(上)第4章 責罰第23章 遺禍(上)第32章 求救(中)第22章 寺院(下)第53章 茶水(下)第43章 狩獵(下)第62章 玉嬪(上)第6章 元宵(上)第26章 預謀(下)第62章 玉嬪(上)
第70章 日食(上)第41章 狩獵(上)第31章 求救(上)第8章 和親(上)第35章 離宮(下)第7章 元宵(下)第33章 求救(下)第51章 茶水(上)第60章 傻子(上)第10章 和親(下)第35章 離宮(下)第64章 玉嬪(下)第8章 和親(上)第9章 和親(中)第42章 狩獵(中)第59章 不甘(下)第71章 日食(下)第17章 兄長(上)第1章 家破第35章 離宮(下)第37章 大婚(上)第8章 和親(上)第22章 寺院(下)第46章 陷阱(上)第34章 離宮(上)第43章 狩獵(下)第4章 責罰第33章 求救(下)第50章 退讓(下)第57章 不甘(上)第51章 茶水(上)第20章 文妃(下)第44章 狩獵第24章 預謀(上)第35章 離宮(下)第45章 艱難第2章 入宮第33章 求救(下)第36章 相府第1章 家破第34章 離宮(上)第49章 退讓(上)第20章 文妃(下)第62章 玉嬪(上)第7章 元宵(下)第33章 求救(下)第13章 北國(上)第39章 姐妹(上)第43章 狩獵(下)第21章 寺院(上)第28章 菊花(下)第14章 北國(下)第6章 元宵(上)第21章 寺院(上)第24章 預謀(上)第71章 日食(下)第56章 琵琶(下)第71章 日食(下)第5章 公主第16章 婚夜(下)第69章 重陽(下)第25章 預謀(中)第45章 艱難第51章 茶水(上)第62章 玉嬪(上)第12章 遇襲(下)第9章 和親(中)第59章 不甘(下)第15章 婚夜(上)第63章 玉嬪(中)第61章 傻子(下)第36章 相府第31章 求救(上)第70章 日食(上)第4章 責罰第40章 姐妹(下)第62章 玉嬪(上)第30章 情義(下)第47章 陷阱(中)第34章 離宮(上)第39章 姐妹(上)第26章 預謀(下)第72章 笑靨第13章 北國(上)第12章 遇襲(下)第26章 預謀(下)第42章 狩獵(中)第71章 日食(下)第10章 和親(下)第68章 重陽(上)第4章 責罰第23章 遺禍(上)第32章 求救(中)第22章 寺院(下)第53章 茶水(下)第43章 狩獵(下)第62章 玉嬪(上)第6章 元宵(上)第26章 預謀(下)第62章 玉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