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劉家

方曾還不知道自己成了師兄哥兒眼中的香餑餑,劉家問他這六畝地的打算的時候,方曾就把和方誌遠一道說的話,講了出來,順道也打探一下劉家村的一些情況,畢竟以後地在這兒,總是避不過的。

劉家原先以爲方曾會把地佃出去,畢竟找個本村的種要省些麻煩。村子排外,要是方誌遠自己種的話,恐怕要礙了別家的眼了。劉家家的一直聽着沒插嘴,這個時候卻是欲言又止。

方曾看了,趕忙問道,“哥嬤,你有話直說,我是可是你看着長大的,還有什麼你對我不能說的。”

劉家家的這才說道:“你種好是好,可村子裡有些人一直再打這塊地的主意。不然,劉二爺也不會把地賣個你這個鄰村人了。你要是佃出去在劉家村找個兄弟多的人家種,那些人就眼睛熱也不會做什麼。可你要是自己種,怕就怕他們給你搗亂,拔秧苗啊,糟蹋莊稼,他們也不是幹不出的。”

劉家家的把自己的擔憂給說了,劉家聽了卻是說道:“話雖如此,可方師弟光明正大買的地,有文書在手,他們使壞也成不了他們的。再說,方師弟可是打獵的,他們真敢使壞,咱們就打上門去,沒得慣得他們敢左右別人家的田地。”

方曾聽着有些糊塗,對着劉家問道:“師兄,這田難得還有什麼隱情?你可得給我說過明白,可不能讓師弟我吃個啞巴虧。這好好的地,我買了種田怎麼還遭了別人的眼?難得是那劉老頭騙了我?”

劉家家的和劉平還有親,趕緊解釋道:“沒有,沒有。二大叔最是慈善了,就是太慈善了才慣的有些人蹬鼻子上臉,越發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這話說起來還得從二大叔家的哥兒兒夫去了外地,老兩口種不動了就想佃出去收糧食。村裡和他沾親帶故的人家都有意,可要數最不要臉的就是劉興家了。他們家的阿麼上了二大叔家又哭又求的,終於佃下來田地。”

像想到什麼,劉家家的很是不屑,接着說道:“可到了秋收之後,劉興家只肯給二大叔三成的糧食。這是哪家的道理,明明說好了的五五開,劉興家又想故技重施,去二大叔家哭鬧不休。說自己家窮,讓二大叔可憐可憐他們。弄的好像是二大叔對着他們怎麼了似得,二大叔豈是他們自以爲能拿捏住的。”

說到這個,劉家家的就覺得大快人心:“二大叔就帶信給了他哥兒兒夫,他兒夫趙武可是個厲害的,人家在外地都開了鋪子了。招呼了一幫子兄弟就來了咱村,打上了劉興家的門,不僅讓他們把糧食吐了出來,還硬是要他們賠了五兩銀子的老人受驚藥費。劉興兩兄弟被揍了半死,他們家的阿麼還不是乖乖拿錢。以後再也沒敢上二大叔家的門,可也就是這樣,他們認爲二大叔沒小子,還要了他們家這麼多銀錢,這地就應該有他們一份。就想買下來,可每畝卻只肯出三兩銀子。”

看了看方曾,劉家家的說道:“二大叔自然是不肯的,先頭本村有人想買下了,可劉興家的上門鬧了半天。那家人家不願意多事就沒買,劉興兄弟認爲二大叔地賣不掉,他們又急着走,這地最後還是會便宜了他們家。可沒想到最後二大叔賣給了你,他們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你又是鄰村的,我就怕他們使壞啊。”

方曾聽了劉家家的話,想了想,說道:“可是劉興劉旺兄弟家,我好像有點印象。這家人家可不怎麼樣,欺軟怕硬,好像還欺負鰥夫孤兒,最是不要臉的了。他要是敢來給我家弄東弄西,正好給他嚐嚐我拳頭的厲害。”

劉家聽了大聲說道:“就得這樣,劉興劉旺兩兄弟都是軟骨頭,看着張牙舞爪的一打就慫。再說,我在村子裡還是有些薄面的。看他們能做出什麼花樣來,我對他們可是憋着一肚子氣。”

劉家家的嗔怪道:“就你能,看方師弟在呢,他家兄弟兩個是沒多大本事,可就是花樣多,你說劉嬤嬤這麼精明的人,阿和堂弟還不是被牽連的沒了。村子上的那些老人你也不是不知道,越老越喜歡多管閒事,還不分理外,只談親疏。方師弟要真的在咱村上吃了虧,我看你丟不丟人。”

劉家家的一通講,讓劉家有些不好意思。他最對不住的就是劉和了,當年他以爲自己能護着劉和,結果卻,哎!氣氛一下子就低了下來,方曾見了連忙打圓場,說道:“沒事,這地是一定得種的,不然我買了地種不成還不讓人笑話。師兄,哥嬤,要我說因爲你們和劉家兄弟是一個村子的人,還沾親帶故的。做起事來自然得顧忌一些,不能下狠手。我不是本村的,也沒什麼情面可說。他要是敢害我,不管走公走私,我都要狠狠的教訓他。你們放心,我不會吃虧的。”

聽着方曾這麼一說,劉家夫夫想想也是。他們和劉興兄弟沾親帶故的,就是再氣頂多打打罵罵出出氣,要是真拉他們去見官,村子裡的人就慣會出來做好人,說自己家沒情沒義,連親戚都能這麼下狠手。

他家小子,哥兒都還沒嫁娶,怎麼也不能爲着劉興兄弟壞了名聲。所以,才覺得劉興像個蒼蠅似得,趕不走,天天噁心人。而方曾卻不是本村的,拿他去見官那是本村人能說什麼。再說了,方曾家在林家村,就是劉興家的人去鬧也得掂量掂量。人方曾可是林家村裡正的姑表兄弟,還在林家有好友親戚,能讓劉興家的欺負了去。

這個時候,劉家的哥兒劉秋卻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氣喘吁吁的對着他阿麼說道:“阿麼,你快去看看,劉嬤嬤要打劉莊,我拉也拉不住。”說完了,這才注意到家裡還有其他人,劉秋臉一紅不再說話。

劉家家的一聽,忙問道:“怎麼了?好好的,劉嬤嬤怎麼會打阿莊,他平時可是疼阿莊疼的像眼珠子似得。阿秋,你把話給我講清楚。”忙催着劉秋說話。

劉秋想了想說道:“好像是劉嬤嬤發現劉莊上山打獵了,發了好一通火。要打劉莊不聽他的話,往山上跑。”

實際上是今天他和劉莊在做針線,劉莊終於做好了給他嬤嬤的夾襖和棉褲就去給他嬤嬤試試。他嬤嬤一看卻是臉色大變,問劉莊這買布料的銀錢從哪裡來的,問他是不是去山上打獵了。

劉莊不想騙他嬤嬤就說是。劉嬤嬤當場就把衣裳扔在了地上,要打劉莊不聽話。可這話有外人在,劉秋不好說那麼仔細罷了。

聽完劉秋的話,劉家和劉家家的臉色都不好,劉家的告罪了一聲就帶着劉秋去了劉莊家裡。劉家臉色也很是難看,像是悲傷又像是愧疚,反正方誌遠看着就覺得劉家的面部表情很複雜,具體描述很困難。

而劉莊家裡,等劉家家的到的時候,劉嬤嬤已經用雞毛單子打了劉莊幾下了。邊打還邊問道:“你知道錯了沒,下次還去不去山上。”劉莊卻是低着頭,任憑他嬤嬤狠狠的抽在他身上,就是倔強的不出聲。只不過眼睛卻已經紅了,細細看,淚水也快溢出來了。

劉家家的趕緊奪了劉嬤嬤手上的雞毛單子,劉嬤嬤其實心中早就軟了,他看着那衣裳就知道自己孫子的用心和孝順。可他沒了兒子可不能再失去孫子了,這才狠下心來教訓劉莊,只要劉莊認錯了,這事也過了。

可劉莊的脾氣和他爹一樣,認定的事情怎麼也改不了口。趁着劉家家的過來,劉嬤嬤這才順着劉家家的臺階下了。

劉家家的扶起劉莊,好在冬天衣裳穿的多,劉嬤嬤看着狠,下手還是很有分寸的。劉家家的對着劉嬤嬤說道:“劉阿麼,你這是幹什麼。阿莊多好的孩子啊,又能幹又孝順,有再大的事情你好好說,要是打壞了阿莊看你心疼不心疼。”

劉嬤嬤不說話,劉家家的也知道他的心事,對着劉莊說道:“阿莊,你嬤嬤年紀大了,他說的話都是爲你好。你得好好聽他的,他這一輩子苦啊,可就剩下你一個獨苗苗了,他這麼怕你上山也是爲着你的安全。”

看着眼前的這對倔強祖孫,劉家家的心中嘆了口氣,對着劉嬤嬤說道:“其實,說來說去也都怪我家那口子,當年要是沒帶阿和兄弟去山上,也不會讓阿和兄弟年紀輕輕就送了命。他還沒學乖,還帶着阿莊去打獵。劉阿麼,你放心,回頭我就收拾他,以後啊,我看着劉莊也不再讓他再上山了。”

劉嬤嬤忙說:“劉家家的,你這是說什麼話呢。阿和是命不好,要不是劉興劉旺那兩個狗東西惹了母大蟲,哪能害了我家阿和。你家當家的也是被阿和求的,是想好心的幫着他一把,我還不糊塗,也不會錯怪好人的。”

劉莊看着他嬤嬤眼睛溼潤了,知道嬤嬤是想起了自己的阿爹。雖然知道嬤嬤反對自己上山是爲着自己的安全着想,可他不認爲他會和他爹一樣送命在山上。他阿爹生前沒做過獵人,雖然有力氣卻沒打過獵,是臨時上山打獵的。就是這樣,要不是遇上母大蟲,也不會那樣去了。

劉莊從小天生神力,跟着劉家學了練氣功夫,四五個漢子都不是他的對手。他拉弓極準,自從十歲之後就沒怎麼失過手。到了現在,他就是遇上母大蟲不說能殺了母大蟲,可保命是沒問題的。

劉莊每天見着他嬤嬤在外操勞,心中特別的難受。像他嬤嬤這麼大的老人,一般人家都在家幫晚輩帶孩子做家務了。可他嬤嬤去還要下田種地,平時得閒了就去幫廚,爲得就是給他多攢些家底,怕他長的不好,以後會受委屈。

他只想用自己的雙手勞作,讓他嬤嬤不再那麼累了。當初跟着方曾和方誌遠和鎮上酒樓說好了野味銷路,讓劉莊很是高興。他找到了一條掙錢的道,能早日的讓他嬤嬤享享清福,所以,他不準備放棄。

爲此,他對着劉嬤嬤說道:“嬤嬤,你彆氣了。你看劉家大叔他上山打獵了二十年了,也都平平安安的。我是劉家大叔教出來的,而且力氣又大。去了山上那些動物只有怕我的份,我保證不會讓自己受傷的。你年紀大了,我不想你爲着我那麼的操勞。嬤嬤,你看你的頭髮都白了,我晚上還時常聽到你的咳嗽聲。”

聽着劉莊的話,劉嬤嬤知道劉莊孝順,可他還是梗着臉說道:“不行,想想你爹,他就是山去去的。當年誰也沒想到他這一去就沒了,要是你再有個什麼事情,剩下我這個老不死的可怎麼活啊。阿莊,嬤嬤累些沒關係,你不能有事。咱家就剩下你這個獨苗苗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以後都沒臉見你爹。”

劉莊解釋道:“嬤嬤,你放心,我不去深山只在外圍轉轉。阿爹當年的事情一半

是天意,一半是人爲,我不會出事的。”當年的事情他還小,具體細節不太清楚,可後來還是聽人說過的。

劉嬤嬤見勸不動孫子,很是傷心了把。劉家家的看着主意正的劉莊也沒說什麼。劉嬤嬤身子骨這些年越發的虛了,要是再這麼累下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倒下了。劉莊打獵的本事,他當家的說他這個老獵手都略有不如,要是劉莊真能把家撐起來,以後劉嬤嬤不在了,劉莊也能活的不錯。他家當家的也能了了一樁心事。

這麼一想,他到劉嬤嬤的屋子去勸人去了。

而另一邊,劉家的臉色引起了方曾的好奇,他關心的問道:“師兄,你這是怎麼了?我看着你對劉阿麼家很是照顧,他和你家是親戚嗎?”

聽自己師弟這麼問,劉家嘆了一口氣,也是太長的憋在了心裡,對着方曾娓娓道來,把自己和劉阿麼家的淵源說了出來。

第57章 中秋第74章 蠻纏第31章 發現第49章 懷孕第63章 強硬第55章 請人第106章 大山11 流言第121章 番外第80章 啓程16 準備第73章 胡攪第43章 出面4 斷絕第26章 劉家14 分魚第80章 啓程第56章 心事第93章 西瓜第113章 私塾第25章 田地第63章 強硬第120章 番外第26章 劉家第89章 吃酸第42章 準備第107章 意外第25章 田地第124章 番外第37章 通氣第44章 嫁妝第48章 竹子第66章 婚禮第107章 意外5 改籍第45章 成婚第42章 準備第33章 商量第73章 胡攪11 流言第54章 決定第25章 田地第118章 一年第115章 番外5 改籍18 朋友第41章 見面第57章 中秋第46章 婚後第114章 番外第23章 回擊第69章 喊人第56章 心事第107章 意外8 打獵第82章 八卦7 遷墳16 準備第96章 臘八第27章 往事第29章 過年第37章 通氣第112章 趕走第56章 心事第106章 大山第38章 兩年14 分魚第81章 南邊第65章 消息第87章 態度第122章 番外第93章 西瓜第110章 悲傷8 打獵第98章 遇見第28章 再遇第118章 一年第64章 新居15 插曲第95章 生產第26章 劉家4 斷絕17 接人第91章 租地11 流言第33章 商量14 分魚第42章 準備第79章 計劃第120章 番外第66章 婚禮19 生辰第78章 點子第64章 新居第22章 遇見第99章 惆悵第74章 蠻纏第81章 南邊第111章 喪事
第57章 中秋第74章 蠻纏第31章 發現第49章 懷孕第63章 強硬第55章 請人第106章 大山11 流言第121章 番外第80章 啓程16 準備第73章 胡攪第43章 出面4 斷絕第26章 劉家14 分魚第80章 啓程第56章 心事第93章 西瓜第113章 私塾第25章 田地第63章 強硬第120章 番外第26章 劉家第89章 吃酸第42章 準備第107章 意外第25章 田地第124章 番外第37章 通氣第44章 嫁妝第48章 竹子第66章 婚禮第107章 意外5 改籍第45章 成婚第42章 準備第33章 商量第73章 胡攪11 流言第54章 決定第25章 田地第118章 一年第115章 番外5 改籍18 朋友第41章 見面第57章 中秋第46章 婚後第114章 番外第23章 回擊第69章 喊人第56章 心事第107章 意外8 打獵第82章 八卦7 遷墳16 準備第96章 臘八第27章 往事第29章 過年第37章 通氣第112章 趕走第56章 心事第106章 大山第38章 兩年14 分魚第81章 南邊第65章 消息第87章 態度第122章 番外第93章 西瓜第110章 悲傷8 打獵第98章 遇見第28章 再遇第118章 一年第64章 新居15 插曲第95章 生產第26章 劉家4 斷絕17 接人第91章 租地11 流言第33章 商量14 分魚第42章 準備第79章 計劃第120章 番外第66章 婚禮19 生辰第78章 點子第64章 新居第22章 遇見第99章 惆悵第74章 蠻纏第81章 南邊第111章 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