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亂世起(八)

“姑娘。”玉娘心中略激動的走了進來, 她已經很久沒見過姑娘了。

謝知對玉娘微笑:“小九你坐。”小九是玉孃的小名,也是她的編號。玉娘是謝知有了小農莊以後收養的第一批孤兒, 是跟謝知一起長大的,也是謝知花時間最多的孤兒死士之一。謝知成親前的那幾年, 因要躲避拓跋曜, 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在農莊, 沒事就給玉娘幾個上課, 對他們都很熟悉, 他們也是對謝知最忠心最親近的。以後的死士都不是謝知親自教導的,她甚至都沒怎麼見過。

謝知看着玉娘那張幾乎沒怎麼變化的娃娃臉, 不由感慨玉娘真是老天賞飯吃,難怪能裝郭彥這麼久的女兒, 她也就比郭彥小了十歲。謝知跟秦紘不同, 秦紘的死士給秦紘傳情報時只會說公務, 謝知偶爾還會跟玉娘聊天,說說京城各種八卦。從玉娘對郭彥的描述變化, 她大約能猜出玉娘跟郭彥有超出同事情誼。可現在郭彥卻要另娶, 謝知沉吟了一會, 也沒跟玉娘迂迴,直接問她, “小九, 你知道郭彥要娶六娘子嗎?”

玉娘平靜的說:“我知道。”

謝知眉頭一皺, 小九情緒不對, 她不應該如此平靜, 她瞭然問:“郭彥跟你說了?”

玉娘似笑非笑道:“他還說六娘子性情柔和,肯定會好好待我的。”郭彥的這句話讓玉娘徹底冷了心,跟自己相處這麼多年,他都沒花心思瞭解自己脾氣,這樣的男人有什麼留戀之處?

謝知一怔,不可思議的問:“郭彥想納你爲妾?”郭彥和玉娘不可能在一起,這是謝知和玉孃的共識,謝知只是驚訝郭彥居然想納她爲妾,謝知心裡很失望,他跟玉娘在一起這麼多年,都沒有真正瞭解過玉娘嗎?自以爲是的大豬蹄子。

謝知跟秦紘間沒有秘密,她沒給五哥看過她跟玉娘寫的信件,但她偶爾也會問五哥郭彥爲人。五哥是什麼人?他不可能不知道玉娘跟郭彥有曖昧,可他剛纔跟自己說起郭彥和六孃的婚事,直說兩人在阿生婚禮過後也會結婚。他就是提醒自己,郭彥和六孃的婚事沒有任何迴旋餘地。秦家不會壓着人娶自家女兒,顯然這門親事是郭家求娶的,謝知想到這一點,就再也沒想讓玉娘跟郭彥有牽扯。

玉娘見姑娘如此驚訝,原本鬱悶的心情一下好轉,她吃吃笑道:“我本就沒想入郭家,沒了他,我還能找下一個。他那張老臉我看了這麼多年,早膩味了。”太遠郭氏也是高門大戶,玉娘自在慣了,哪裡願意進郭家受磨搓?

謝知見玉娘滿不在乎,失笑搖頭,虧她還想安慰玉娘,“小九,我想讓你幫我做件事。”

“姑娘您吩咐。”玉娘期待的看着謝知,秦家這段時間演得大戲她都看在眼裡,外面的江山由男人來打,內院就要她們女人來做主了,玉娘迫不及待的想要興風作浪。

謝知說:“我想你替我看着他妻子,我希望他們能相敬如賓。”雖說照着常理,阿生和大姑娘很難和睦相處,可萬一兩人處着處着有感情了呢?謝知不想讓兒子受傷,既然開局就是死路,兩人間也不用存在感情。她讓大姑娘活着時榮華富貴,也算對得起她。拓跋曜、太子不死,日後太子被廢,大姑娘也難有好下場。

玉娘瞭然道:“姑娘你放心,我會好好教導大姑娘的。”最好是教成一個專心修道,不問世事的人。與世無爭,秦家也能庇護她一輩子。

謝知笑了,這麼多暗衛,她最喜歡小九,小九腦子靈活,跟她也最合拍,她拍着玉孃的手說:“不過一個男人,不算什麼,你要喜歡世家子,我給你找個年輕俊美的。”郭彥這種野心勃勃的老男人就算了,他所有心思都在建功立業上,別的一切都是他的點綴。

玉娘嘻嘻一笑,她就知道姑娘最瞭解她,“我纔不要世家子,等姑娘將來當了皇后,我給姑娘當女官。”誰讓她是女人,不能當官,就當個女官過癮。

謝知微笑,“好。”謝知心裡不止想給玉娘女官身份,她還想給玉娘封爵,她身邊的女衛有功的她都想封爵,但這事肯定阻力很大,在沒有完全把握前,謝知不想告訴任何人。

百官修整一天後,由秦紘護衛着再次往京城進發,謝知沒有跟秦紘一起去京城,她要留在這裡看着太皇太后,還要主持阿生的婚禮。她派人將太皇太后護送到行宮,她自己則住在平城別院。秦家護衛有功,在朝中威望大漲,前來送禮道賀的女眷絡繹不絕。不少是平城附近的勳貴,這些人祖上世代留在平城,早在平城紮根,拓跋曜收拾秦家時他們也有暗中幫忙。如今拓跋曜暴斃,他們功虧一簣,生怕秦家秋後算賬,忙不迭的前來道歉。

謝知不耐煩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浪費時間,連人帶禮都拒之門外,偶爾有幾個帶了些親戚關係的,她就讓鳳容去招待,她則帶着久別的兒子踏青遊玩。秦家地位翻天覆地的變化,連家裡下人都忍不住行事帶了幾分趾高氣昂,別說是主人。阿生年紀到底還小,看到長輩們的變化,心裡難免惶恐。只是祖父和外翁總教導他喜怒不形於色,才讓他勉強按捺下所有的情緒。

謝知心疼少年老成的兒子,可也明白秦家將來要走的路,必然要讓阿生走上這麼條路,她沒有用言語安慰,而是花更多時間陪伴兒子,用行動告訴兒子,她跟阿耶愛他,他們會成爲他最堅實的後盾。

有母親的陪伴,阿生明顯開朗許多,謝知拉着他去郊遊,他甚至用縱容的態度看着母親,阿耶不在,就輪到自己保護阿孃。

兒子的態度讓謝知哭笑不得的同時,心裡又美滋滋的,她居然到了可以讓孩子孝順自己的年紀。

平城有秦家軍隊的強勢進入,一下安定了,邊關各地亂竄的外族也知秦家的厲害,只敢小範圍的偷襲邊民,並不敢大規模入侵。此地的邊民因常年戰亂,連婦孺都能上陣殺敵,小規模的入侵給他們造成的損失不大,甚至還有不少人提了敵軍的人頭來平城領賞。這是謝知讓人傳出去的消息,也算是她對邊民的補貼。

太皇太后冷眼看着秦家有條不紊的處理着平城事宜,看到平城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就恢復以往的平靜,惶恐的百姓甚至看到秦家軍的身影,情緒就能馬上平靜。她頹廢的嘆氣,秦家已經徹底把邊關攏在手裡,朝廷想要收復此地任重道遠。難怪兒子始終不忘清算秦家。秦紘押送百官去京城,秦家囂張至此,他們會甘心扶植老三登基嗎?

“高祖母。”大姑娘怯生生的看着太皇太后,她和兄弟們被秦家親衛從京城護送到平城,即使親衛一路上盡力照顧他們,向來養尊處優的他們還是瘦了不少。大姑娘以前從來不敢往高祖母身邊湊,高祖母不喜歡自己,可現在高祖母對自己和善之極,她又沒有母親在身邊,理所當然的依戀起高祖母。

“我沒事。”太皇太后安撫拍着大姑娘,她只跟大姑娘說太子去世的消息,沒提太子是死在她未來的家翁手中。不是她想保護大姑娘,太皇太后做夢都想借大姑娘之手弄死秦紘,可秦家現在肯定對她早有防心,她這麼早說真相對自己計劃沒有好處,“今天的課業完成了嗎?”

秦顯是謝知的兒子,即使太皇太后向來看不起謝知,也不得不承認她才學過人,她的兒子才華肯定不低,如果大姑娘不學無術,肯定討不了秦顯的歡心,她必須要讓大姑娘的才華跟秦顯比肩,這樣才能讓秦顯對妻子另眼相看。

大姑娘心虛回道:“完成了。”以前太子在時,對女兒課業沒有任何要求,她放縱慣了,基礎太差,想補也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幸好先生和善,從來不跟高祖母告狀,甚至在高祖母問詢她課業時還替自己打圓場。

太皇太后也明白大姑娘的話只能聽一半,可沉重的傷勢,讓她分不出太多精力督促大姑娘功課,她吩咐女官看着大姑娘後又回房休息。女官憐惜的看着大姑娘,這孩子將來也不知要受多少苦。

不止太皇太后擔憂秦家會殺了三皇子自己登基,就是即將登基的三皇子都十分惶恐,他在聽到太子的子嗣都失蹤後,心中越發擔憂,民間傳言太子是戰死的,在民間名聲極好,秦家若想扶植他兒子登基,他還能反抗的餘地?三皇子甚至不止一次想過乾脆棄了這身份逃命,可轉念又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又能跑到哪裡去?他丟了三皇子身份,秦家殺自己就更沒顧忌。

在三皇子和留京朝臣驚疑不定時,柔然處又傳來了秦宗言的捷報,秦宗言再次率領大軍深入柔然皇庭,這次他將柔然皇室所有的成員都俘虜了,他將親自押這些俘虜入京,作爲新皇登基之禮。與此同時,阿生和大姑娘的婚禮也在平城百官、勳貴的見證下完成,新人完婚後便啓程去京城拜見新皇。

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04章 敵襲(下)第17章 蘭因成親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51章 分家(上)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68章 南樑(四)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268章 南樑(四)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61章 生波(三)第207章 謝寶珠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章 宮亂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10章 守城(二)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52章 年前(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73章 瑤姬廟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67章 南樑(三)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2章 誠意(上)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章 宮亂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149章 婚禮(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83章 別後重逢
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04章 敵襲(下)第17章 蘭因成親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51章 分家(上)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68章 南樑(四)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268章 南樑(四)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61章 生波(三)第207章 謝寶珠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章 宮亂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10章 守城(二)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52章 年前(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73章 瑤姬廟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67章 南樑(三)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2章 誠意(上)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章 宮亂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149章 婚禮(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83章 別後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