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

樂安的夫婿聽說皇后和太子妃準備微服去王家祭拜郗夫人, 立刻讓人準備馬車, 又派人去王家傳訊。郗夫人是皇后生母, 又是王中書令的夫人,她的葬禮祭拜的人絡繹不絕, 尤其是皇家派出二郎君祭拜後,有些跟王家並無來往的家族也派人來祭拜,他們倒也不是完全想討好皇家, 而是秉着隨大流總不會錯的原則, 是故這會王家門口已經停滿了馬車, 謝知、謝蘭因真隱瞞身份不讓王家人知道,她們恐怕等天黑都不能進去祭拜郗夫人。

謝蘭因坐在屋內看着樂安在外面跟陸城輕聲說話,小夫妻間流淌的濃情蜜意就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陸城雖才能平庸,可相貌堂堂、丰神俊朗,謝蘭因欣慰的對謝知說:“當初我還覺得阿城不好,還是鳳容家的小三跟她般配, 現在看他們這樣我就放心了。”

“我跟鳳容關係太好了, 還是別做兒女親家了,不然小夫妻吵架,我們到底幫誰?”謝知以前也想過讓樂安嫁給鳳容家的小三,可隨着兒女漸漸長大, 她跟鳳容就很有默契的不提這事了。她的兒子女兒是真正的皇子公主,天然的皇子病、公主病,不用人教, 自然而然就有了,她跟鳳容當了一輩子好友,可不想因爲兒女親事在兩人間有隔閡。

再說樂安也不喜歡赫連,赫連倒是想娶樂安,可他到底是真心喜歡樂安還是看重樂安的身份,估計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所以樂安說要嫁阿城,謝知立刻答應了兩人親事。她挺能理解女兒的,樂安的同齡人中就數阿城的容貌最好,她當年樂意嫁給五哥不也是看五哥臉好嗎?

謝蘭因問女兒:“我聽說阿城家裡人想給他納妾?”謝蘭因的話有些冷。

謝知說:“您放心,你孫女婿腦子清醒着呢。”

謝蘭因道:“我看不如晉樂安爲公主,讓她建了公主府,也好名正言順的分家。”免得女婿受家人影響。

“我已經讓人給她建府,公主就暫時別了。”謝知說,太子的女兒當公主的不是沒有,可大部分都是特例,比如要聯姻某個特殊對象時纔會冊封公主,樂安只因想分家就冊封公主,這份盛寵也太過了,她當初授封時封地是真正的郡已足夠讓人側目,“阿生幾個孩子都還沒封號。”只大郎、大娘這麼叫着,現在王潤清不會有什麼想法,可等她跟阿孃都走了,她成了皇后就不好說了。

謝蘭因眉頭皺了皺,長嘆一聲:“兒女都是債。”

謝知道:“您就我一個女兒,有什麼債的?我讓您操心了?”

謝蘭因嗔道:“我是替你擔心。”她只有一個女兒,可她有孫子孫女,還有曾孫。

謝知莞爾:“我都不替他們擔心,孩子長大了,就該走自己的路。”她把孩子撫養成人,讓他們成親再替他們養孫子孫女,已經做得夠到位了,再多的就是他們自己奮鬥,她管不了。

陸城備好馬車,恭敬的讓祖母、岳母上馬車,他親自在外面駕車,樂安陪兩人在馬車裡閒聊,謝蘭因說:“老二前幾天跟你大人說,他也想出去。”

謝知道:“是他想出去,還是他兒子想出去?”

謝蘭因說:“他兒子。”齊朝親王的爵位世襲已降,秦二的兒子現在還是郡王,等過了幾代可能就是平民,秦二自家灑脫,他兒子灑脫不了,就想跟幾個叔伯一樣出去掙天下。

“這孩子年紀也不小了,還如此幼稚?”謝知嘴角一哂,“大人怎麼說?”秦家十兄弟目前在京的也只有五人,別的人都得了秦宗言的支持,帶着兵、財物出去掙天下了,但目前稱王的也就秦紹和小八兩人,秦紹是繼承了岳父的王位,小八是有中原這邊鼎立相助。別的兄弟最多隻是一方諸侯,唯一優於京中諸王的地位大約就是自在。

他們若能在死前打下一片天下還好,若是不能,還不如留在京城安逸的當親王,好歹能保後輩平安無憂。京中那些親王也不是全然沒有自由,秦紘和謝知都是寬厚人,友愛兄弟,秦紹、小八稱王,本來秦宗言想讓兒子稱臣,秦紘卻說他們也是一方霸主,還是稱王較好,因此于闐、扶桑都算大齊的屬國而不是封地。也或許是齊朝對屬國的寬容,才讓那些皇子有了別的想法。

謝蘭因說:“他的意思是老二年紀不小了,別跟兒子一起折騰,他想要出去就讓他出去,就當他提早分家。”但是秦宗言自己不會給兵,老二手下也有親衛,他願意就把自己親衛分給兒子。秦宗言這做法沒人可以指摘,他可以支持兒子去打天下,不代表他連孫子都支持,他孫子那麼多,怎麼可能分的過來?

謝知頷首道:“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讓他們出去闖闖也不錯,要是覺得外面不好,可以再回來。”謝蘭因驚訝的看着女兒,還讓他們回來,謝知說:“總歸是自家兄弟,回來幫忙也比外人好。”她頓了頓繼續道:“說來心動的孩子也不止老二家一個吧?”

謝蘭因苦笑,誰都有野心,尤其是看到秦紹和小八稱王以後,心動的人更不少。

謝知並不奇怪,這會皇家對皇子們的教育跟後世明朝不一樣,明朝是把除了太子以外的皇子全部當豬養,最後養出了一堆帝國蛀蟲,現在皇子和太子的區別還沒那麼大。當然這也不是沒缺點,比如她前世的歷史,唐以前的皇朝皇子郡王造反的層出不窮,可這是無法避免的,即使把皇子當豬養的明朝都有王爺造反。

謝知情願把皇子們養的野性些,也不要養出明朝那些豬。不過太野性了也不好,老是造反不利於政權穩定,謝知對謝蘭因說:“我看不如讓那些心動的孩子帶着侍衛們出去走走。”

“出去走走?”謝蘭因驚訝的看着謝知,女兒這是什麼意思?

“他們從小嬌生慣養,不知世道險惡,也不知民生疾苦,以爲國外那些地方的領民都是猴子,他們過去虎軀一震就能讓猴子俯首稱王。”謝知淡淡的說:“我們辛苦養的那些兵不是被他們這麼糟蹋用的,先讓他們出去吃點苦,知道在外過日子是怎麼滋味了,還想再出去,再讓他們帶人出去。”

饒謝蘭因這會因母親去世,心情沉重也被女兒的話逗得笑了,但轉念一想又覺女兒這話在理。秦家上位才十來年,可秦家那些孩子真沒受過太多苦,秦家沒上位前在懷荒也是土皇帝,這些孩子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呵護長大的,“我回去跟你大人說。”謝蘭因微微一笑,秦宗言一定會答應的,本來他就不想讓兒子都出去,打天下哪有這麼容易?大家覺得秦宗言這江山來的這麼容易,是因爲有阿菀在,沒了阿菀,誰能這麼容易得到江山?

謝蘭因、謝知母女說話,樂安坐在旁邊一聲不吭,她早習慣祖母和阿孃聊天,自己陪着了,兩人的聊天內容樂安誰不會說,哪怕是自己的夫婿。

等三人到達王家,王家早已接到消息,王家掌家大夫人親自在門口迎接皇后、太子妃,謝蘭因對正要跪下行禮的王家大夫人說:“我們是微服而來,無需多禮。”

大夫人拘謹的應了,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兩人身後,謝知對她道:“清娘在家沒來。”大夫人是王潤清的生母。大夫人有些尷尬,謝知不想讓她尷尬,“所以都說養女操心,女兒大了就是別人家的人,我們當阿孃的再記掛都不能跟她時時見面。”

大夫人眼眶一紅,“太子妃說的是。”尤其是她女兒還不是太孫妃,只是太孫孺人,沒資格召見親人。

謝知說:“你若想清娘了就給宮裡遞帖子。”

大夫人忙道:“臣婦謝過太子妃大恩。”

謝知擺擺手,沒繼續聽大夫人謝恩,而是跟母親一起進去祭拜外祖母。靈堂裡這會只有守靈的孝子賢孫,祭拜的外人都避開,謝蘭因看着母親的牌位,眼淚如珠串似的落下,謝知接過太夫人遞來的清香,讓母親給外祖母上香。她跟郗夫人感情不深,對她的去世只有感傷,沒有太多悲傷,不過這會全是外人,該做的還是要做的。

謝蘭因忍着淚給母親上香,又叫來太夫人問母親的葬禮流程,太夫人皆一一答了,謝蘭因對太夫人說:“等頭七過後,把母親先停靈在法華寺。”郗夫人死後是要葬在王氏祖墳,王家的祖墳在琅琊,王暢已過世,雖說墳墓尚未關死,但也已過了好幾年,需要派人整理後再落葬,郗夫人肯定沒法在頭七以後下葬。

“老婦謝過皇后。”太夫人顫巍巍的說,法華寺是皇家寺廟,只接受皇家人的靈柩。

謝蘭因想到王暢還有前妻,他這會跟前妻安置的好好的,母親卻以妾禮安葬在王暢身邊,而自己阿耶將來身邊卻只有陳留一人……

謝知見阿孃神色抑鬱,只當她悲傷外祖母去世,可不一會謝蘭因幽幽開頭說:“阿孃一生好強,她也沒想到自己會以妾禮落葬吧?”

謝知一怔,隨即想到王暢夫妻都已去世,他們是原配,必然是葬在一起的,外祖母是後娶的,又是死的最晚的,肯定最後只能葬在他們夫妻旁邊,這不就跟侍妾一樣嗎?“阿孃,外祖母有跟你說過她身後事嗎?”

謝蘭因想了一會,“她倒是說過自己想一個人清清靜靜的,可她到底是王家媳婦,就算她想清靜,她那些兒子恐怕也不答應,後來她就再也沒提了。”

“既然如此,不如給外祖母另起墳。”謝知果斷道:“我記得外祖母不是有個早逝的幼子嗎?不如讓他們母子團聚。”謝知那位小舅舅也不算夭折,他是十八歲得急病去世的,生前已娶妻但並無子嗣,妻子在他死後改嫁了,“他妻子不是改嫁了嗎?正好趁着這次機會給他結個冥親,再過繼個孩兒,將來也好有個香火供奉。”

“好,就照你說的去做。”謝蘭因精神一震,她纔不想讓阿孃如此委屈,“只是阿生和阿藤都不在——”謝蘭因有些發愁,平時這種事她都是讓孫子去做的,她兩個孫子可能幹了。

謝知對樂安說:“這事讓阿城來做,讓他一定給我做的漂漂亮亮的。”

“阿孃放心,阿城一定讓你和大母滿意。”樂安一口答應,阿城認識的人多,人脈也廣,找個合適的冥親對象還不是手到擒來?且聽阿孃的語氣,肯定會給這過繼的孩子一個爵位,王家那些次子庶子肯定急紅了眼來搶。

謝蘭因等樂安離去,對女兒再次重申,“將來你一定要把我葬在你父親身邊。”三人太擠,她還是想陪阿兄,阿兄讓她做的事她都做到了,到了下面她也有臉見阿兄。

“……”謝知很是無語,不過見阿孃一臉堅持,她點頭道:“我知道。”她不大喜歡阿孃提這種生死之事,不過她肯定不會讓阿孃委屈的,阿孃跟着生父是元后,對大人只是繼後。這會還沒有繼室對原配行妾禮的說法,可在最後的禮法上填房總是比不上原配的。大人對阿孃再愛重,他心裡還是有慕容氏的,只是他對慕容氏兄妹之情更甚男女情,可兄妹情也是情,有時比夫妻情分更牢固。夫妻離婚的比比皆是,兄妹反目卻不多。

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268章 南樑(四)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52章 分家(下)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63章 賞雪(一)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69章 南樑(五)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85章 生產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78章 打拐(上)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49章 婚禮(上)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69章 南樑(五)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52章 分家(下)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52章 年前(二)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11章 守城(三)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06章 逃奴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09章 守城(一)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65章 賞雪(三)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12章 守城(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79章 打拐(下)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50章 婚禮(下)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14章 守城(六)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
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268章 南樑(四)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52章 分家(下)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63章 賞雪(一)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69章 南樑(五)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85章 生產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78章 打拐(上)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49章 婚禮(上)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69章 南樑(五)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52章 分家(下)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52章 年前(二)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11章 守城(三)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06章 逃奴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09章 守城(一)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65章 賞雪(三)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12章 守城(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79章 打拐(下)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50章 婚禮(下)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14章 守城(六)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