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波瀾又起(一)

謝知以前看過蠶繭紙的考據, 據說有人測試過明朝蠶繭紙是用構樹皮做成,所以有人說蠶繭紙並不是用蠶繭製成的紙,但也有人說古代工藝又不是一成不變的,誰能保證明以前的蠶繭紙不是蠶繭做的?謝知不知道前世的古代是否有這個進程,但她現在手裡的蠶繭紙是真用蠶繭製成的,所以造價特別昂貴。

謝知讓宮女把她帶來的青石板放在書案上,這些青石板是祖父特地派人給她特製的,比起青石磚來, 石板輕便小巧, 厚度只有一寸多一點, 每塊小石板都可以寫一個字, 謝知對這套石板愛不釋手,那裡都帶着。

在青石板寫字是節省紙張, 也是懷念。謝知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工作忙,她是太公、太太帶大的, 太公、太太都出生書香門第, 兩人是真正的青梅竹馬,從小一起上課、一起出國留學, 又同時棄筆從戎,爲了國家奉獻一生。

等後來國家安定,太公、太太也因爲早年南征北戰落了一身毛病, 兩人的保健醫生建議他們要好好休養, 兩人將公務徹底放手, 專心在家帶着小曾孫女。太公、太太都有練字的習慣,兩人每天最愛的事就是早上帶上一隻塑料小桶、三隻毛筆,帶着曾孫女去公園裡散步。

散完步從河裡舀一桶水,三人並排站在公園的遊廊前,在遊廊的青石板上寫字。太公、太太自小家境富裕,但一生簡樸,身上除了公服外,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吃飯也是最簡單的三菜一湯,素多葷少,私事出門不是坐公交就是走路,從來不公車私用,也不許小輩給他們買車。

不過兩人對謝知一點都不小氣,兩人是老幹部,退休工資都高,養個小丫頭養得綽綽有餘。老人家最容易隔輩寵,兩人養了謝知十年,把謝知嬌慣得快上天。那段時間也是謝知童年最愉快的回憶。後來謝知閒來無事,就愛去拎個小桶去公園裡練字,久而久之,都養成習慣了。

謝知一面練字,一面回想起往事,臉上帶着微微笑容,但很快她就回收心思不去想現代,越想越想回現代,謝知怕自己陷入回憶過深會得抑鬱症,人總要向前看,太公、太太那個時代多苦,他們還不是挺過來了?他們可以,她也一定可以的。

謝知將今天需要練習的字帖頁先在青石板上臨摹十遍,吩咐宮女將青石板撤下,她鋪上蠶繭紙正要下筆,卻聽一聲輕咳。謝知擡頭,發現早上授課的先生板着臉、袖手站在她身後,她起身行禮:“先生。”

先生見謝知在青石板上練習,讚許的頷首,“練筆就是要勤學不綴。”他幼時也在沙盤上、芭蕉葉上練習,這個女學生出生富貴,到也肯如此耐心練習,是個好苗子。

“多謝先生教誨。”謝知恭敬的說。

先生問:“今天的授課有聽不懂的地方嗎?”他看到謝知一個人在課堂裡練習,特地進來問她今天學的如何,他今天教得內容肯定沒人聽懂,他特地等衆人都下課了,過來問謝知。

“有。”謝知連忙取出今天的課堂筆記翻給先生,將自己不懂的地方一一指給先生聽。先生很耐心的教了,是老師都會喜歡勤奮的學生。謝知越問,先生對她越滿意,教導也越來越耐心。

等謝簡和拓跋曜進來時,謝知整跟先生說的其樂融融,謝簡眉頭微揚,拓跋曜看着崇拜的看着先生的謝知,心中很是不悅,不是說要等他過來解惑嗎?常大用輕咳一聲,說得熱火朝天的兩人才停下,看到是拓跋曜跟謝簡來了,連忙上前行禮:“陛下。”

拓跋曜也不理會那位先生,只問謝知:“下午學了什麼?”

“學了瑤箏。”謝知說。

拓跋曜以爲她會學七絃琴,還特地讓人備了一張古琴,不過瑤箏也要古箏,他摸摸謝知的卯發道:“我有一張古箏,等你以後會彈曲我就送你。”

“謝陛下。”謝知雙目亮閃閃的看着拓跋曜,“那我還能要一支狼毛筆嗎?”她現在練字的筆是鼠須筆,也是極好的筆,可就是沒狼毫用的那麼順手。

“你現在的鼠須筆不好?爲何要用狼毛筆?”拓跋曜問。

“還好,就是不大硬,我用着不順手。”謝知說,“我想狼毛應該更硬一點。”她敢說狼毛筆,就因爲皇宮百獸園裡養着好多頭狼。

“行,我讓人去給你打狼來。”拓跋曜說。

“百獸園裡不就有嘛。”謝知脫口而出,“只要從尾巴上把毛剪下來就好。”其實狼毫筆是黃鼠狼的毛,但狼毛比黃鼠狼毛更硬,目前這階段只能將就了。

拓跋曜似笑非笑,“那是用來觀賞的。”

“少幾根毛以後也會長出來啊。”謝知小聲嘟噥,卻被謝簡警告的瞪了一眼,示意她別過分,謝知低頭不敢繼續說話。

拓跋曜不悅的看着謝簡,不許他嚇唬謝知,又低頭問謝知:“你有什麼不懂?”

謝知連忙還沒懂的問題問拓跋曜,她沒想找幾個簡單問題問,她想一次把拓跋曜問倒了,以後就別干涉她課業。沒想拓跋曜居然真知道,回答的也很不錯,謝知不禁對他另眼相看,難怪他能當皇帝呢,當皇帝的人就是不一樣。

謝簡同先生無聲的退下,謝簡對先生道:“何博士,以後你早上教學,還是要教些大家上課能懂的內容。”畢竟是皇家的公主,各個嬌貴,得罪她們,他們也沒好果子吃。

“我以後會照着她們進度授課。”何博士也知道今天過了,但他也不後悔,第一天不給個下馬威,這些女學生也不知道怕,“不過太傅,令孫女聰慧靈巧,跟大家一起上課太耽擱她了。”

謝簡哈哈一笑:“女孩子認幾個字就好,哪需要學這麼多。”他見何博士滿臉不贊同,微笑着說:“她祖母不放心她一個人回去,讓我回家時帶她回去,也好拘着小丫頭多看點書。何博士若不嫌棄,以後阿蕤有什麼不會,我就讓她來請教你。”

“求之不得。”何博士立刻會意,這是同意自己給謝知開小竈,不然堂堂謝家還沒個能送謝知提早回家的人?莫說謝知聰慧,是個老師都喜歡,就是她蠢笨不堪,何博士也樂意討好自己頂頭上司。

拓跋曜給謝知講完課,意猶未盡的對她說:“以後阿蕤有什麼不會的都可以問我。”

謝知點頭,“陛下,你還要做功課嗎?”

拓跋曜說:“要。”

“那——”謝知正要說她不耽擱他做功課,拓跋曜將來要親政的,腦子裡沒貨怎麼當皇帝?

沒想拓跋曜興沖沖的起身說:“阿蕤,我們一起去書房做功課。”想到阿蕤能陪自己做功課,拓跋曜就很興奮。

謝知:“……”她求救的目光看着謝簡,她怎麼能去皇帝書房做功課,這不是開玩笑嗎?

謝簡上前阻止說:“陛下,那是書房,阿蕤還是小孩子,怎麼能進去?”

拓跋曜不悅的反問:“爲何不能進去?崔琰、崔瓊不都在書房?”

“他們是您的伴讀。”謝簡說,崔琰、崔瓊也是崔家人,崔太后的親侄子,崔琰跟拓跋曜同歲,崔瓊小拓跋曜兩歲。

拓跋曜神色一沉,也不勉強謝知去書房讀書。

謝簡又勸拓跋曜道:“陛下,您該去批閱奏疏了。”

拓跋曜想說就是些前朝的舊奏疏,不看也罷,但見謝簡滿臉堅持,想到這些奏疏還是謝簡強行給自己求來的機會,他默默的起身,“太傅,我先回書房,以後讓何博士來教阿蕤。”

謝簡這才微笑道:“臣替孫女謝過陛下。”

何博士也躬身領命,他剛纔很滿意謝知的分寸,知道不能跟皇帝一起去書房,待拓跋曜和謝簡離開,何博士又給謝知講了一段周禮,婉轉的讓謝知知道不要恃寵而驕,將來要多個知禮數的宮妃。

謝知面上受教,心裡嗤之以鼻,恃寵而驕?她恃寵而驕的時候,他們還沒見過。謝知前世十歲以前是跟着太公、太太生活的,十歲以後跟父親去了任上,年紀大的人跟年輕人的生活習慣終究不一樣,更別說她父親公務繁忙,就是過年都沒空陪她,不過這點謝知早習慣了,她家人過年都沒空陪她的,哪怕是太公、太太一樣沒空。

可他們再忙,平時還有時間陪她,還會輔導她作業,她的課外功課都是太公、太太教的。到了爸媽那裡,他們也就早餐時間能跟謝知說幾句話,平時生活交給保母照顧,功課交給家教,謝知見爸媽的次數還沒有他們的秘書多,謝知怎麼能忍?

她不明白跟爸媽住一起的意義?一樣都是見不到面,還不如住太公、太太處,一年見一次,好歹她還能保留點父母的好印象。她甩開接送自己的司機,揹着小書包打的去火車站,甜言蜜語讓車站工作人員給她火車票北上,她要找太公、太太,她也不要跟爸媽住一起,她要永遠跟太公、太太在一起。她可聰明瞭,知道飛機票只能成年人買,所以她坐火車。

那一次她不僅把父母嚇得魂飛魄散,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驚動了,爸爸把她從火車上抱下來時整張臉都是黑的,別說爸媽,就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忍不住想抽死這熊孩子。

可還是被匆匆趕來的太公、太太攔住,對於爺爺怪他們把孩子寵壞,太公、太太振振有詞的反駁,孩子小的時候他們不管她,現在孩子大了,有自己主張了,他們還想搞封|建|專|制,他們這是歷史的倒退!

因爲有家裡兩根最強有力的大腿撐腰,謝知的童年和青年期要有多熊就有多熊,要不是她只在家裡作天作地,出門都是最乖巧的別人家孩子,她爸媽都考慮要把她送國外女校了。當然他們也只敢這麼想想,要真把她送國外,太公、太太非把他們揍死。

謝知心酸的暗忖,那時候的自己纔是真恃寵而驕。有了她離家出走的教訓,爸媽再也不敢忽視她,每天都不忘關心自己,媽媽也開始親自給她置辦行頭。可謝知她媽買的衣服首飾嫌這個不好看、那個辣眼睛,帶她去巴黎看秀買東西,她嫌棄麻煩,還嫌秀場神魔亂舞。

給她卡自己去買,她又怪他們只顧工作不關心自己。總之每次謝媽媽帶女兒出去買衣服配飾時都再三告訴自己,這是自己親生,再熊也是自己慣出來的,才能忍這口氣。現在誰還對自己有寵?她怎麼可能嬌得起來?

魏國有啥了不起?撐死就是一個諸侯王,還沒統一全國呢!有啥可牛的?她前世在外交部什麼大國、小國的首腦沒見過?她太公、爺爺都是一部尚書,她爸也是封疆大吏,她怕誰?可這裡再沒能給自己撐腰的親人,她只能忍,古代真——憋屈!

許是受了刺激,謝知發憤圖強,等謝簡給拓跋曜講完課,同謝知一起回家時,謝知已經把詩經、說文和爾雅背完了一半,再有幾天這三本書她就能學完。趁着同祖父同坐一車,謝知說:“祖父,詩經、說文和爾雅我都快背完了,我以後能多學幾本書嗎?”

謝簡問孫女:“你想學什麼?”

“四書?”謝知想了想說:“我想多學點知識。”既然要在古代生活,那麼她一定要把古文融會貫通。謝知前世是外語系畢業的,學語言她最有心得,無非就是多看多背。

“你阿耶想讓我教你讀史。”謝簡說。

謝知道:“史書不是認字多以後再學嗎?等我以後看書多了,也能讀懂?”

謝簡笑了,“這事等你長大再說。”真是孩子,史書怎麼可能是能認字就能看懂的?不過她的年紀和身份,也沒必要給她講史,對她沒好處。

謝知還真不稀罕謝簡給自己講史,他們這樣的人家,讀史是正常功課,太公、太太給她講過、爺爺外公也給她講過,爸爸和家教也講過,她後來又自己看過,對歷史人物的瞭解評價,謝知毫不自誇的說,她比這裡所有人都瞭解,誰能有自己上下五千年的優勢?但是瞭解是一回事,身在局中怎麼清醒的認識自己又是另一回事。

她不覺得自己現在急巴巴的讀史是好事,歷史上讀史的女人都是誰?馬明德、鄧綏、馮文明、阿武、劉娥那些,哪怕她所在的時代跟後世有了分歧,可秦漢之前的歷史還是一樣的,馬明德、鄧綏大家都是知道的,現在外人對自己的定位是寵妃,她傻了才現在看史書,別說是崔太皇太后,就是拓跋曜都不會忍自己。

“過幾天太皇太后、王夫人會召見你,你見她們時乖巧些。”謝簡說。

“孫女曉得。”謝知柔順的應聲。

謝簡叮囑道:“宮裡的功課你也要有數,聰明是好事,但聰明外露會遭禍的。”

“是。”

謝知在宮中伴讀的生活還算平靜,有了何博士私下給自己開小竈,謝知平時課業也不是最突出的,總歸高不過四位公主,也高不過崔五娘,總是在第十名徘徊。她的識趣讓衆人很滿意,不僅是崔太皇太后、華陰公主、王夫人滿意,就是拓跋曜都鬆了一口氣,又心裡隱隱有些愧疚,謝知想要的狼毛筆,在半月後就送到她手裡。

謝知對目前的宮廷生活還是很滿意的,雖然早出晚歸,但授課的先生質量比先前提高不知多少檔次,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還時常有上面的賞賜,她因爲置辦小莊子空空的小金庫又填滿了,同樣她跟公主和同學們的關係也漸入佳境,不說是閨中密友,也能偶爾說些小女兒心事。

日子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了兩個月,直到親政的太上皇帝御駕歸來,宮中的平靜才被打破,太上皇帝雖御駕親政大敗柔然,但也同樣被柔然名將所傷,傷口一直未癒合,被獨孤雄緊急送回京城,回京城時他已陷入昏迷!

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12章 誠意(上)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65章 南樑(一)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24章 內宅瑣事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09章 守城(一)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66章 南樑(二)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13章 誠意(下)第160章 生波(二)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265章 南樑(一)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59章 生波(一)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11章 守城(三)第111章 守城(三)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83章 造紙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68章 南樑(四)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96章 奔喪(中)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106章 逃命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52章 年前(二)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61章 過年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2章 誠意(上)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52章 分家(下)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2章 入宮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63章 賞雪(一)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章 宮亂
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12章 誠意(上)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65章 南樑(一)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24章 內宅瑣事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09章 守城(一)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66章 南樑(二)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13章 誠意(下)第160章 生波(二)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265章 南樑(一)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59章 生波(一)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11章 守城(三)第111章 守城(三)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83章 造紙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68章 南樑(四)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96章 奔喪(中)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106章 逃命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52章 年前(二)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61章 過年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2章 誠意(上)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52章 分家(下)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2章 入宮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63章 賞雪(一)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章 宮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