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1日,寒冬凌厲的日子。
在“霧都”倫敦城市,2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通常氣溫在4°C到9°C之間。
蘋果娛樂公司總部分出一部分人離開利物浦,來到倫敦蒙茅斯街(Monmouth Street)租了一間辦公司作爲臨時辦事處。
喬尼打算在倫敦中心買下一棟大樓。
用它作爲蘋果娛樂公司以後的總部大樓,在可預見的幾年時間內,公司必定會發展爲幾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大公司。
由於銀行貸款尚未撥下來,所以即便大樓地址早已經選好,蘋果娛樂的工作人員仍舊要擠在一處小地方辦公。
“真是瘋狂!”
湯姆菲利普斯表示,這是否太操之過急了。
然而事實很快就告訴湯姆,喬尼的動作不是太快了,而是他們所有人的行動都太慢了。
等到2月份蘋果公司在倫敦有辦事處時,披頭士狂熱已經在英倫各地形成潮流,數之不盡的商務合作請求入潮水般涌來。
很快熱情唱片和蘋果娛樂就被各種事務淹沒,辦公場地限制了人員招募,導致每天工作都處於人手不足的狀態。
許多時候公司幾乎處於癱瘓狀態,所有人加班加點工作,頂多也只能完成十分之一的工作量。
熱情唱片公司早已應付不來。
由於喬尼對此早有準備,這種超負荷運轉的情況很快得到了緩解。
尤其是蘋果娛樂公司搬遷到新總部大樓後,每天就是不停的招募人員,然後將手上的事情塞給剛入職的員工,連簡單的培訓都沒有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這種做法必然會產生一定的混亂,但是總好過沒人處理事情,讓賺錢機會從手中溜走。
正是依靠喬尼的“先見之明”,蘋果娛樂很快就將披頭士周邊產品做得全國都能買到,即便是在歐洲大陸也開始有零售商過來進貨。
熱情唱片公司慢了半拍,導致直到下半年才緩過勁來。
不過湯姆菲利普斯經驗老道人脈深厚.
在經歷最初的衝擊後,迅速調整發展策略,開始學着喬尼的躍進式擴張,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讓熱情唱片擴張爲兩百人的大公司。
跟喬尼毫無根基相比,湯姆認識太多圈內專業人士,只需花錢招人,總能夠找到合適的人來做事。
在混亂了一段時間後,熱情唱片公司很快恢復正常秩序。
員工每天工作被安排得滿滿,加班加點的去處理,可是每件事情都做得有條不紊,相比蘋果娛樂這邊的混亂場景好太多了。
畢竟喬尼自己正在隨隊巡演,蘋果娛樂這邊又基本上都是新人新員工,能夠有人跟進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
“失誤實在是難免。”
回來處理問題時,喬尼發現大家工作熱情高漲,就是不斷髮生一些小問題,比如發錯貨、弄錯訂單數量之類。
幸好隨着員工熟悉工作流程後,各種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
關鍵問題在於公司沒有大佬坐鎮,許多重要問題都要打電話詢問喬尼,這導致有些失誤很沒有必要出現。
“看來得要找個職業經理人才行。”
喬尼把這個想法記在本子上,等到有機會了再去做。
……
“嘟嘟嘟!”
郵政卡車開到蘋果總部大樓,車子還沒停下來,司機就鳴喇叭提醒工作人員趕緊下來卸貨。
“來啦來啦!”
從大樓衝出一羣人,
七手八腳的將信件從車廂擡下來。
每個大箱子都裝滿了信件,需要四個人才能扛得動,除了信還有寄給他們各種各樣的禮物。
這些禮物五花八門,粉絲們經常會製作各種工藝品,如手繪的海報、刺繡的襯衫、手工製作的首飾等。
粉絲們寄給他們最喜歡的樂隊成員一些音樂器材,如吉他、鋼琴、鼓等。
更多的是禮品卡,比如一些商店或餐廳的禮品卡,讓他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地方享受休閒時光。
以及寄給他們一些書籍,包括與音樂相關的書籍、小說、傳記等。
事實上早在第一張單曲唱片上榜,蘋果娛樂就開始收到各種信件。
所以喬尼在拿到熱情唱片公司的唱片版稅分賬後,馬上招收了三名文員進公司處理事務。
很快發現人手不夠用,於是繼續招募更多女性文員進來。
最初的時候,文員們在很短時間內送出了無數的新聞稿,不過當時絕大多數都沒有引起注意。
可是現在情況忽然完全反轉,許多報社主動打電話過來了解披頭士的信息,同時還寄信過來索要新聞稿的資料。
事情如此繁忙,以致喬尼不得不追加人手來處理。
在利物浦工作的文員從三人增加到十人,每天依舊處理不過來,尤其是披頭士樂迷寄過來的信件,更是堆積如山無法整理分類。
等到公司總部搬到倫敦中心,蘋果公司的文員就已經突破了二十名,她們負責處理跟披頭士相關的各種各樣瑣事。
其中信件需要耗費她們最多的時間和精力。
因爲新聞報紙上刊登了蘋果娛樂的地址和電話號碼,粉絲們如獲至寶,對披頭士的熱情一下子爆發出來。
每天都有一大卡車送信件和禮物到蘋果公司,僅僅是把它們搬下來都要費很大功夫,然而這種情況只是剛剛開始。
披頭士狂熱正式點爆,英倫人民很快被他們征服。
披頭士崛起太快了,以致沒人做好相應準備。
從喬尼正式接管披頭士樂隊開始,一直到現在也才五個月不到,比起原時間線上,布萊恩耗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把披頭士捧紅。
這還是布萊恩狂砸鈔票,讓出絕大部分收益給EMI,背靠大唱片公司才能迅速成名,否則披頭士還得辛苦奔走在衆多俱樂部舞臺上。
等到本地粉絲熱情退散,約翰列儂幾人年齡足夠大時,樂隊也跟其他同樣實力強勁的樂隊一樣,很快四分五裂,再也不復存在。
如今喬尼依靠小唱片公司一炮打響。
幾個月時間不僅出了多張金曲唱片,還在巡演中引起轟動,大批樂迷對披頭士的瘋狂追捧,讓主流媒體也不得不進行相關報道。
人氣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最終形成雪崩般的聲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