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咽喉

“一個旅團?可是我丈夫已經統帥國內所有的主力,朝着更西北部進了啊!”安娜微微皺起眉頭來,接着她開始盤算着,很快得出答案,“這樣好了,我在平定羅德島後,就糾集四千名士兵送往克里特島去幫助你們的義舉。”

“不勝感激,偉大的帝國凱撒和血裔君王,真正的羅馬繼承者。”來自克里特所有代表在得到這樣肯定而鼓舞人心的答覆後,喜不自勝地集體鞠躬致敬。

待到他們離去後,安娜繼續在榻上躺了會兒,又看了其下塵土飛揚的競技場工地,忽然伸着懶腰,大喊了句“閒下來啦,閒下來啦!大蠻子又不在身邊,真是的......”

這時的高文已經指揮從伊科尼烏姆出來的右路軍,憑藉着兩千頭大夏駱駝和千餘輛改造後的篷車的幫助,冒着初夏的暑氣,一路穿過了漫長的峽谷,自阿菲永城爲跳板,僅僅疾馳了四日便如神兵天降那般,出現在了比提尼亞和安納托利亞高原的節點——多利拉愛姆城下。

此刻,五個騎兵團的戰馬卻已死亡病倒了近三分之一,不由得讓高文痛惜不已,但銅鐵鑄造的火炮卻是不受這樣天氣影響的,“開始攻堅,構築炮壘,礦工挖掘坑道!”

高文的進攻目標,正如泰提修斯當初所預計的那樣——他的左路軍在攻陷勞迪西亞這個中樞後,趁機吞併降服佈雷努斯夫婦的領國,而後順着薩迪斯河與馬席卡圖斯河(現土耳其的錫馬伕河,也即是蘇蘇爾盧克河),迂迴切入到君士坦丁堡的海峽門戶咽喉普魯薩城側翼,掐斷其和通往高原的門戶咽喉多利拉愛姆城(現土耳其的埃斯基謝希爾一帶)之間的通道;而高文的右路軍則順着伊科尼烏姆—阿菲永—多利拉愛姆一線推進(基本和第一次東征是反着來的),先拔除掉多利拉愛姆,而後和左路軍會師,圍攻奪取普魯薩。

而普魯薩城若是失手,高文便能直接渡海衝到加利波利,也可順手將比提尼亞和密西亞.呂底亞給撕成互不聯繫的兩塊,而後他左可掃蕩富饒的密西亞濱海平原,右可蠶食掉比提尼亞地區,至於後者一旦淪陷的話,還屬約翰統治下的更內6的帕弗拉哥尼亞地區便等於是徹底斷絕與皇都的聯繫,可算是“砧板上的魚肉”了。

高文爲什麼要徑自奪佔普魯薩呢?

理由很簡單,這是由整個小亞細亞的地理面貌決定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通往四周平原區的路線很多,但大多都是斷崖式的,落差基本在一千米朝上,只有普魯薩到多利拉愛姆間的地帶是臺階式的,是三百米到五百米再到一千米緩緩升上去的,這種地貌特別利於軍隊行動。

故而從高原直驅普魯薩,就是要有塊躍往萬城之女皇榻上的跳板。

這也是真實位面當中,奧斯曼崛起的道路。

多利拉愛姆位於出入高原的要道當中,但絕不富裕肥沃,它實質處在三處峽道的交匯之處,後面靠着山峰,正面對着不大的處荒野。

城中的戍守力量雖然因先前泰提修斯的方案而有所加強,但絕對數依舊很少,畢竟此只不過是座小城堡,內裡的帝**隊只有五百人不到,其中兩百人是新軍士兵,配備有火銃和小銅炮,其餘三百人是僱傭來的突厥人。

探查清楚對手的底氣後,高文連構築圍城工事的興致都沒有,“在城前原野上設下兩處大營,一處向西佈置爲騎兵駐屯,一處在其側爲步兵駐屯,並在峽道兩側的高阜上設下炮壘和兵砦。三日後留下守衛者旅團攻城,其餘隊伍跟隨我直接向普魯薩城繼續突擊!”

爲了左路軍儘快和自己的步伐協同上,高文送了道催促的手諭,交給快馬朝呂底亞地區急送。

此刻在普魯薩城,泰提修斯親自趕赴這裡,以大區公爵的身份督辦城防和戰鬥,趕來的斥候騎兵告訴他,“往東的高原上已經出現塔爾蘇斯逆賊的輕騎兵,他們的主力也許就在數日內會抵達。”

他的副手,也是原本普魯薩的城防指揮官梅里塞洛斯詢問,“多利拉愛姆還救援否?”

劓鼻將軍直接搖搖頭,“現在只能指望它能多堅持一天再陷落。”

於是梅里塞洛斯將軍沉默了,接着便問了第二個問題,“現在要如何抵禦高文的奇襲?”

“將新軍裡接受過火銃訓練的選出來,列在城牆外的壕溝處,豎起營柵由我來親自指揮。高文最先衝過來的,應該是他的騎兵隊伍,他的那種轟擊城牆的大銃軍纔是我們的噩夢,但那種隊伍的行進度太慢,可能要一個禮拜才能到這裡。一旦讓高文的大銃從容轟擊,普魯薩城誰都是守不住的。所以我們要藉着這段寶貴的時間,改變修繕這座城堡的防禦。”

現在約翰手頭的機動兵力僅有一萬人上下,除去米哈伊爾的千餘外宮衛隊留守皇都,還有三千人在加利波利修造新式堡壘外,其餘六千人全部蝟集在普魯薩由泰提修斯統一指揮。

“打開城中的倉庫,把所有金錢全拿出犒賞士兵,並徵募人丁加修!”普魯薩複式的城門塔前,劓鼻將軍揮着手急促命令道,“現在要將對着東面的城牆和塔樓都加以改造——選擇四到五處塔樓,增修處凸出的土臺,土臺築爲花瓣形,其上豎起狗腳木(泰提修斯模仿了高文的野戰工事)和樹枝,而後將皇都軍械大工坊裡造出的青銅大銃佈設其上,每處土臺設一門大炮位,伴隨三門輕炮位,並留八十人固守,取下掘出藏兵洞,敵人炮我方就躲在裡面,敵人進攻我方則出來炮。此外同樣擴寬護城壕,把掘出的土方斜着壘齊到城牆的半腰處。”

指令剛剛結束,普魯薩以東的地平線上,伴隨着一聲聲的號角和應和聲,黑色河流般的塔爾蘇斯騎兵隊伍出現了。

“梅里塞洛斯你負責按照我的方案修築工事,我下去指揮新軍打退這羣騎兵,不要慌張,他們不過是高文先派遣出來動搖我們陣腳的。”說完,泰提修斯就衝下城門,開始指揮新軍往前佈陣起來。

第74章 會師第85章 行政區與革幣第21章 尊榮依舊第1章 聖書抄錄員第14章 喬模喬樣第68章 丹麥王子第97章 黛朵的悲劇第89章 淨航第85章 魂不守舍第35章 殿後第40章 “蛤蟆”(再續)第44章 試探第44章 開價者第1章 迫不及待第41章 獄中鬥爭第108章 科馬洛伊騎射團第64章 宣傳第9章 攻島第51章 上岸第19章 科布哈的困惑第11章 鞭刑第73章 “蘇雷爾曼關卡”第98章 tarenta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92章 絕地出擊第66章 驅虎吞狼第94章 前奏第94章 Deus Vul第35章 默契第73章 絞殺第47章 壁虎斷尾第2章 發酵第43章 處刑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21章 聖巴巴拉加持第23章 萬城之女皇第1章 迫不及待第33章 博希蒙德的出發第68章 蔭子地第31章 互突第113章 守捉官被俘第83章 聖提多之旗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7章 火爐第4章 阿婕赫的饋贈第11章 對比雷爾的審判第57章 無義之戰第88章 “三角宏圖”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45章 弭亂第102章 別營覆滅第58章 殿後的功勳第34章 大閱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13章 博希蒙德第23章 會堂集鎮第30章 葉得臣第10章 決鬥之所第2章 忍讓和進取第59章 新浸禮第22章 播種第58章 舊合約第15章 一往無前第96章 林中小屋第11章 羅馬人第29章 進擊時刻第68章 柏勒洛豐特演第32章 女將軍第65章 奇貨可居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63章 以劍扶犁 上第113章 前夜第52章 下水第88章 古怪的決心第95章 安娜的契約第33章 好轉第86章 三個可憐人第59章 扣押第28章 血毯和“魚皮油”第35章 印度黑色大地第4章 緋旗第32章 調停仲裁者(下)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18章 溫水第23章 網開一面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66章 隔空喊話第85章 小香車第91章 頭盔京觀第77章 典廄長反正第66章 趙良嗣第3章 高文來到第37章 女嬰第39章 最重要“盟友”
第74章 會師第85章 行政區與革幣第21章 尊榮依舊第1章 聖書抄錄員第14章 喬模喬樣第68章 丹麥王子第97章 黛朵的悲劇第89章 淨航第85章 魂不守舍第35章 殿後第40章 “蛤蟆”(再續)第44章 試探第44章 開價者第1章 迫不及待第41章 獄中鬥爭第108章 科馬洛伊騎射團第64章 宣傳第9章 攻島第51章 上岸第19章 科布哈的困惑第11章 鞭刑第73章 “蘇雷爾曼關卡”第98章 tarenta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92章 絕地出擊第66章 驅虎吞狼第94章 前奏第94章 Deus Vul第35章 默契第73章 絞殺第47章 壁虎斷尾第2章 發酵第43章 處刑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21章 聖巴巴拉加持第23章 萬城之女皇第1章 迫不及待第33章 博希蒙德的出發第68章 蔭子地第31章 互突第113章 守捉官被俘第83章 聖提多之旗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7章 火爐第4章 阿婕赫的饋贈第11章 對比雷爾的審判第57章 無義之戰第88章 “三角宏圖”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45章 弭亂第102章 別營覆滅第58章 殿後的功勳第34章 大閱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13章 博希蒙德第23章 會堂集鎮第30章 葉得臣第10章 決鬥之所第2章 忍讓和進取第59章 新浸禮第22章 播種第58章 舊合約第15章 一往無前第96章 林中小屋第11章 羅馬人第29章 進擊時刻第68章 柏勒洛豐特演第32章 女將軍第65章 奇貨可居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63章 以劍扶犁 上第113章 前夜第52章 下水第88章 古怪的決心第95章 安娜的契約第33章 好轉第86章 三個可憐人第59章 扣押第28章 血毯和“魚皮油”第35章 印度黑色大地第4章 緋旗第32章 調停仲裁者(下)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18章 溫水第23章 網開一面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66章 隔空喊話第85章 小香車第91章 頭盔京觀第77章 典廄長反正第66章 趙良嗣第3章 高文來到第37章 女嬰第39章 最重要“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