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錦冊

兩名圍困纏鬥高文的諾曼輕裝士兵,被狄奧格尼斯自後突襲,用連枷打翻在地。接着,自那邊衛城的塔樓上,威尼斯人將高文事先委任製造的那架大十字弩給推出來,射出的帶繩鐵矛呼嘯着從衆人頭頂上而過,刺穿了攻城塔的護板。

所有人,修士、香客、軍僕紛紛用手拉住了那繩索,轟然將攻城塔的護板挨個拉塌,接着阿馬爾菲與威尼斯水手,舉起手裡的火油罐,砸向了沒有獸皮與門板防護的攻城塔內,紅蓮之炎猛然燃起,裡面的士兵全部化爲了互相慘叫對擠的火人,跌跌撞撞,自塔樓走出,再跌落地上。

在被拉塌的缺口處,彪悍的瓦蘭吉亞武士不斷揮動戰斧與巨劍,砍殺敢於攀登上來的任何敵人,這羣武士打頭的都披着雙層鎧甲,許多上面中箭蝟集,但依舊攘臂苦戰不休。最終諾曼人支撐不下去,開始退後,坦克雷德這時被拉上去,扒在了板子上,那邊打退了朝聖者團體衝鋒的特科波傭兵們,也小隊小隊趕來,對着攻城塔射火矢,軍僕們開始把坦克雷德所在的攻城塔往後推動,企圖躲避拜占庭守軍的追襲與縱火。

煙火飛揚裡,坦克雷德重新坐回了門板上,他身後的卡拉布里亞輕兵正在舉着弓弩,蹲伏在塔裡,奮力對城頭的拜占庭士兵對射,他看到了激戰裡自己妹妹古絲雲的身影,舉着小斧頭,正在劈砍名落單的己方軍僕,“死腦筋的諾曼女人,只會無條件地與自己男人站在一個陣營裡,遇到兄長怕是都是兵刃相向。”接着,妹妹的身影,在他的眼眶裡越來越遠了。

三座攻城塔,一座被焚燬,一座被巴里城守軍俘獲,坦克雷德所在的一座成功退了回來。巴里城下。朝聖狂熱者的屍骸堆積如山,高文方宣稱殺死了上千名敵人。

但是博希蒙德也算是有所得,他的圍城陣地又朝前推進了一步,並且打垮了巴里城的一隅塔樓。“叫軍僕們不要懈怠,製造更多的撞車與攻城塔,我要在三日後起總攻。”

可隨後來自莫利亞的情報,又讓阿普利亞公爵怒不可遏:扎哈斯的艦隊不會來了,拜占庭皇帝集結了一萬五千名士兵的軍隊。交給了其弟弟塞巴斯托克拉特閣下,正在猛攻扎哈斯的巢穴基地,整個伯羅奔尼撒成爲雙方突厥士兵互相攻守的兵災之地。

總之,這次阿萊克修斯是認真的,克里特與聖海諸島嶼的威尼斯、阿馬爾菲艦船艨艟,和原本拱衛皇都的拜占庭自己的小艦隊都會合起來,水6奮戰,扎哈斯有自身難保的感覺,自然不會再來巴里城趟渾水。

然後,毫無疑問的是。自己叔父羅傑的西西里艦隊也沒有來到,博希蒙德憤怒了,他不清楚這次羅傑又要找尋什麼樣的藉口,又要如何拖延,“當初相信他就是個最大的錯誤,這個老混蛋!”開春的海洋上,拉古薩與威尼斯等沿海城邦,正不斷用船將糧食開進巴里城——高文把先前阿馬爾菲的佣金全拿出來,又向所有市民徵收了總財產六分之一的“城牆修繕金”與“糧倉維護金”,他完全能讓現金支付這些款項。

“只能力攻下去了。”這是博希蒙德的判斷。他再次爭取了下所有伯爵男爵們的支持,將決戰的日子推到了三日後。

聖尼古拉大教堂堂口前,高文單膝跪在地上,拄着劍。在站立的伊朵魯斯前祝禱,他感謝皇帝,感謝盟友,感謝主保人安娜公主,“希望這片海洋與6地,都不要忘記我們於此日對抗暴戾敵人的奮戰。”

接着高文轉身。在長長的聖餐桌,對着浴血苦戰後的將士與市民,攤開了長長的錦冊,這是他自己要求製造的,“今天的苦戰,是所有人的功勳,窮兇極惡的諾曼騎士把我們在刀刃前團結起來,所以在我會叫我的書記官,在這個錦冊之上,謄上立功人士的姓名,若是此役巴里城得保,我會在隨後帶着這上面所有的兄弟同袍,前往倫巴第平原上的伽爾伽努斯洞窟前,向聖米哈伊爾大天使還願。”

伽爾伽努斯洞窟,鄰靠當年兩百年前基督徒與新月教徒奮戰的戰場,據說那時聖米哈伊爾持矛在雲端顯聖,庇佑教徒的軍隊取得了大捷:這些掌故,是安德奧達特私下告訴高文的。

燭火搖晃裡,士兵、特科波人、水手、香客、匠師們,只要是因爲此戰奮戰立下功勞獲得犒賞的,都沉默而堅定地走上前,在錦冊上書寫上名字,不會寫字的就讓安德奧達特執筆幫忙。而高文立在旁側,將錢幣、絲綢挨個分出去,“兄弟”,這是他們互相應答時刻的稱呼。

隨後,高文特意將今日作戰裡的俘虜給拉來,他們全是朝聖者,其間還有女人,有的身上帶傷,各個都沒了被蠱惑起來的狂熱,現在臉上滿是傷痕與絕望,還有震怖,在這座教堂的堂口上,各色服裝的人,各色各樣的武器,可怕的臉龐,那些毫不在乎能殺死人的表情,敵人的大公披着大氅,與華美的鎧甲,握着駭人無比的劍,端坐在聖餐桌後的座椅上,看着他們。

是要像先前那樣,拉到城頭當衆處決,還是要被分給大公部下爲奴?

但隨後大公的話語,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我想,馬上你們在羅馬城聖座教宗的動員下朝聖,應該是有條最基本的訓條,那就是信徒不可以殺害信徒。我們據守此城,是因爲這座城市本就是羅馬皇帝的所有地,是諾曼匪徒背信棄義才奪下來的,而後獻給了聖座,我高文不過是重新將其光復罷了。馬上我能預知到,聖座會布對巴里的停戰令的,故而我只殺來攻城的諾曼武裝人員,不屠殺被俘的朝聖者,我現在就放你們歸去,以示寬大。”

雖然難以置信,但是次日清晨,巴里城確確實實打開了城門,將俘虜的數十名驚魂未定的朝聖者,給放走了出來。

隨後,諾曼人的圍城營地,開始了騷動,而後不光是朝聖者與士兵,連幾位伯爵都過來,要求博希蒙德停手,繞過巴里城,或者與高文和議,共同向東方遠征。

第98章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二)第64章 建造者大衛第13章 聖妹到來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14章 門禁第39章 最重要“盟友”第28章 熟絲薔薇第90章 大吹牛第20章 狂信教徒第14章 筵席序位(上)第63章 農軍騎兵第46章 備戰第125章 鏡子和冠冕第30章 寡婦的指尖第56章 對米哈伊爾的指令第35章 比薩領事第11章 死令第45章 新尼西亞第78章 十個豆子的價值第6章 言之不預第99章 港口光復第78章 軟肋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89章 典禮(下)第26章 卡達姆來襲第74章 幽魂第12章 天鵝騎士第25章 和喬瑟蘭的談話(上)第39章 摩西亞大稅冊第98章 應援第68章 巴里城保衛戰(下)第13章 博希蒙德第28章 小鳥第35章 愛經第74章 說服的理由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72章 雪色的金第87章 奧古斯都第76章 夜襲第59章 幕後人第38章 活押.死押第7章 火爐第93章 赦免第49章 斯卡林的傳說第68章 七條詔書第4章 兩岸對陣第18章 溫水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4章 凜冬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12章 去向第30章 照會第8章 雄獅之冠(下)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48章 卡斯托里亞山脊第31章 互突第46章 惡魔的力量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76章 三面受敵第72章 解圍戰第79章 喋喋不休第40章 閱讀與書寫第38章 伽色尼戰象第35章 重燃鬥志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43章 內外交絕第6章 地牢裡的帝國之花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31章 互突第21章 船閘第27章 阿蘇夫,還是推羅第87章 南風和鹽第95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下)第13章 綠瓶子第76章 棋逢敵手第63章 金門凱旋第16章 尼什城的選擇第13章 連襟第100章 借船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42章 守禦之火第60章 馬克亞尼阿斯第73章 絞殺第101章 普拉尼飛輪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19章 安娜的和議書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27章 對喬治亞的處分第7章 小翻車魚的仇焰第60章 採購第52章 提醒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73章 “蘇雷爾曼關卡”第12章 小丘(上)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
第98章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二)第64章 建造者大衛第13章 聖妹到來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14章 門禁第39章 最重要“盟友”第28章 熟絲薔薇第90章 大吹牛第20章 狂信教徒第14章 筵席序位(上)第63章 農軍騎兵第46章 備戰第125章 鏡子和冠冕第30章 寡婦的指尖第56章 對米哈伊爾的指令第35章 比薩領事第11章 死令第45章 新尼西亞第78章 十個豆子的價值第6章 言之不預第99章 港口光復第78章 軟肋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89章 典禮(下)第26章 卡達姆來襲第74章 幽魂第12章 天鵝騎士第25章 和喬瑟蘭的談話(上)第39章 摩西亞大稅冊第98章 應援第68章 巴里城保衛戰(下)第13章 博希蒙德第28章 小鳥第35章 愛經第74章 說服的理由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72章 雪色的金第87章 奧古斯都第76章 夜襲第59章 幕後人第38章 活押.死押第7章 火爐第93章 赦免第49章 斯卡林的傳說第68章 七條詔書第4章 兩岸對陣第18章 溫水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4章 凜冬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12章 去向第30章 照會第8章 雄獅之冠(下)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48章 卡斯托里亞山脊第31章 互突第46章 惡魔的力量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76章 三面受敵第72章 解圍戰第79章 喋喋不休第40章 閱讀與書寫第38章 伽色尼戰象第35章 重燃鬥志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43章 內外交絕第6章 地牢裡的帝國之花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31章 互突第21章 船閘第27章 阿蘇夫,還是推羅第87章 南風和鹽第95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下)第13章 綠瓶子第76章 棋逢敵手第63章 金門凱旋第16章 尼什城的選擇第13章 連襟第100章 借船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42章 守禦之火第60章 馬克亞尼阿斯第73章 絞殺第101章 普拉尼飛輪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第19章 安娜的和議書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27章 對喬治亞的處分第7章 小翻車魚的仇焰第60章 採購第52章 提醒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73章 “蘇雷爾曼關卡”第12章 小丘(上)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