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伊科尼烏姆

接納麥蒙使節的高文,當即只提出了一點要求:

“叫麥蒙親自來我的緋帳,商議他降服的條件。不然,破城後我將殺死所有科尼雅城的居民,對於你們的大維齊爾來說,想要避免這樣的結局大約還有三日的時間,因爲有大批的絕密契丹雪正在從穆特河谷用車隊運送到我這裡來,它們的威力更大,爆發出的火焰更烈,會將你們的營房、宮殿和清真寺燒絕成一片焦土白地。”

其實這完全是高文胡說八道,因爲整個塔爾蘇斯國的契丹雪備量已然使用殆盡,但這正是這位瓦良格國主狡獪的地方:他先前有意用大普拉尼砲和五杆砲拋射了大量燃燒性火毬數日,就是要讓守軍造成“無法堅守下去”的印象,而後再使用虛言訛詐,博取最大的戰利。

這樣的恫嚇立刻起效了,麥蒙的使節被嚇得不輕,當即表示回去請大維齊爾出來商議。

消息回報到城中,麥蒙顫抖着摸着白色的鬍鬚,對使節說“要我本人前去商議,我倒是沒任何意見,但那羣達尼什蒙德的傭兵......”

這會兒,使節和幾名貼身的加齊武士立刻靠過來,“大維齊爾您若是擔心的話,不如我們明裡如此如此,實則如此如此......”

入夜後,大維齊爾照辦這幾位的建議,將數名達尼什蒙德的指揮官喚來,這幾人也早已起了警惕防範之心,都是披着鎧甲佩戴刀劍而來。

廊柱間,麥蒙坐在華美的氈席上,面帶難色對這幾位說道,“敵人圍攻使用了比希臘火或硝火還要恐怖的投射武器,城中大半的房屋都被焚燬,士兵和民衆都無立錐之地。所以之前我就派出使節,和對方塔爾蘇斯的男凱撒討論罷戰的事宜。”

那幾位傭兵軍官面面相視,而後露出兇惡的目光,“我們還有數百名精銳士兵,還能依託城垣堡壘戰鬥,不願接受如此玷污加齊名譽的屈膝。”

“可是敵人馬上還有更強大的契丹火到來,統統會拋在我們的頭頂上,燒死所有人。已經毫無勝利成功的希望了。”麥蒙焦急地伸出手來,帶着哀求的語氣,“連安卡拉堡也淪陷在希臘人的手中,這裡已化爲死地。”

言畢,麥蒙的身後幾處房間裡,許多前羅姆的武士慢慢帶着敵意走出,拔劍出鞘的聲音赫然可見。

那幾名達尼什蒙德軍官,和其扈從也即刻拔出刀刃,紛繁的刀光立刻飄滿了整個廳堂裡,“我們在城中一直屯有七百多名精兵,若是你敢對我們不利,他們會在敵人入城前殺光你們的。”

這會,大維齊爾搖搖頭,忽然有很大的喊殺聲和步伐聲傳來,就好像是從地底下忽然震出來似的,震得整個宮殿都在戰慄發抖,“怎麼回事!”那幾名達尼什蒙德的傭兵軍官東張西望,驚恐地喊到。

“因爲我害怕你們不肯就範,就指示親信打開了城堡的小門,放入高文的軍隊進來了!”麥蒙抖動着白色鬍鬚,厲聲說到,“如何,你們現在只剩下徹底降服的機會了,說不定還能活下來。”

大維齊爾說得沒錯,他在暗中得到高文承諾後,也懶得再和達尼什蒙德軍官協調,便直接叫人打開城堡西南處一座偏門,在彼處的正是比雷爾和其屬下的五百名民軍的圍城營地,比雷爾沒有任何猶豫就披掛上重甲,挑選了五十名精兵一擁而入,在開門人的幫助下,襲佔了兩座塔樓和對應的城牆,接着其餘民軍士兵,和一股六百人的邊民軍舉着火把吶喊着殺入了進去。

這會,在宮殿廳堂當中那幾名達尼什蒙德的軍官當即伏下身軀,交出了佩刀、指揮棒和攜帶的旗標,痛痛快快地乞求活命。

大概半個時辰後,科尼雅正東方向的大門也轟然打開,千餘名紅手旅團的士兵們喊着,將長矛留在營地裡,揮着佩劍和火把,也奮勇突入進去。“主人,科尼雅城陷落在我們手裡了!”緋帳前,高文急匆匆地在迪姆和木扎非阿丁的扶持下,踩着馬鐙翻身上馬,那邊的卡貝阿米婭也整頓好衣衫,走出來跨上馬背跟在後面,“馬蘇德呢,馬蘇德呢?”高文在馬背上,還不忘記他接受科尼雅城的這面“旗幟”。

“在後面的隊伍裡,馬上哈吉佈會擁戴着他進去,主人我們先走。”突厥軍僕拉着薩賓娜的嚼頭,朝着火光然然的城門處而去,迪姆扛着長柄錘跟在後面——整個營地當中,到處都是歡呼着的士兵身影涌動,所有人都拿着武器和旗幟,帶着巨大的喜悅和熱情,朝着城中奔去。

很快,塔樓、雉堞上都是舉着火把晃動的士兵,高文穿過光影晃動的城門甬道,又越過了三重拱門,走了大約七八百尺的街道,直接來到了城南方昔日羅姆蘇丹的宮殿苑林前,在滿是蓮花紋樣的門前下了馬,在那裡大維齊爾和所有的部衆伏在那裡,乞求勝利者的寬恕。

高文將手伸出,表示饒恕了他們的死罪,接着禁衛分隊接管了整個宮殿,四處門禁都站着舉着長斧或馬刀的戰士,高文握住磷火之劍的劍柄踏着臺階,來到蘇丹曾經居住的正殿廳堂處,還看到了在那裡的盡頭,靜靜躺着的黑氈。

待到廳堂的燭火全部被點起,明晃晃當中,高文謙遜地坐在了側邊的位置,正座上坐着的是馬蘇德——這孩子遲來了大約三分的時刻,高文等候在堂口門閽,將這孩子舉起,就像是他的父親和監護人那般,一直抱了幾十步,把他放在了正中央的座位上。

兩側廊柱、蓄水池和帷幔後暗影處,整個宮廷裡的前羅姆武士、法官和稅務員,見到這樣的情景,都心悅誠服地恭敬拜倒。

忽然一陣巨大的戰慄,從宮廷的地板波動而來,是科尼雅的內城升起了沖天的烈火:最後不願意降服的數十名達尼什蒙德傭兵,蜂聚在倉庫裡,抱着柴捆和柳條筐,點燃了裡面的硝火,把自己全都燒死了。

這些錫瓦斯高原的傭兵,最終在僱主投降後,居然爲陷落的異鄉城市殉葬,不知道該算是如何的精神?

“此後,科尼雅城改回伊科尼烏姆這個名字,而大主保人將等同於我的父親和監護人,取代昔日蘇丹和大維齊爾的角色。”正座上,馬蘇德尚且稚嫩的童音迴盪着。

第16章 車壘山第16章 車壘山第25章 兩支箭第48章 獨眼爵爺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61章 共浴第77章 齊射第20章 踏上征程第48章 阿拜多斯之戰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44章 城牆爆裂第5章 貝利婭第32章 奇襲赫拉特第10章 衛教保皇第55章 蛇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62章 薩鬆之雪第2章 御苑第75章 洗地第98章 牀榻間的私密第53章 與姐姐一起逃第67章 慾望勝利第10章 潛入第52章 亞吉授首第63章 新政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77章 辛將軍好奇的代價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78章 軟肋第80章 策應第4章 毀滅在即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65章 密友第45章 離去之後第75章 咽喉第18章 “中間地帶”第84章 挫敗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33章 博希蒙德的出發第75章 和安娜的規劃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95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下)第59章 色雷斯志願軍(上)第66章 隔空喊話第12章 卡列戈斯黨第39章 喬治.帕拉羅古斯第48章 乳漲第67章 蘇特里之變第14章 宮城之落第48章 前哨戰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41章 居奇新術第97章 耿直的司長第54章 山雨欲來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42章 卡拉布里亞第52章 亞吉授首第5章 戰不戰?第52章 城頭大王旗第76章 勒令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6章 北堡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107章 聖墓第37章 立足第71章 伏擊戰第33章 伯爾納第91章 重臼炮第98章 推翻許諾第69章 瞽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85章 退城第97章 皇帝大軍陣(下)第16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上)第20章 各人的道別第55章 死亡通告第21章 船閘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75章 咽喉第85章 魂不守舍第15章 軍典條令第129章 兔遜第1章 子城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81章 臨陣撤兵第25章 人形閘室第84章 拋石機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74章 說服的理由第16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下)第16章 航程第16章 洞窟第40章 受阻的右翼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52章 下水第36章 照受不住第17章 皇帝的想法第111章 基石法典
第16章 車壘山第16章 車壘山第25章 兩支箭第48章 獨眼爵爺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61章 共浴第77章 齊射第20章 踏上征程第48章 阿拜多斯之戰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44章 城牆爆裂第5章 貝利婭第32章 奇襲赫拉特第10章 衛教保皇第55章 蛇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62章 薩鬆之雪第2章 御苑第75章 洗地第98章 牀榻間的私密第53章 與姐姐一起逃第67章 慾望勝利第10章 潛入第52章 亞吉授首第63章 新政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77章 辛將軍好奇的代價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78章 軟肋第80章 策應第4章 毀滅在即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65章 密友第45章 離去之後第75章 咽喉第18章 “中間地帶”第84章 挫敗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33章 博希蒙德的出發第75章 和安娜的規劃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95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下)第59章 色雷斯志願軍(上)第66章 隔空喊話第12章 卡列戈斯黨第39章 喬治.帕拉羅古斯第48章 乳漲第67章 蘇特里之變第14章 宮城之落第48章 前哨戰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41章 居奇新術第97章 耿直的司長第54章 山雨欲來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42章 卡拉布里亞第52章 亞吉授首第5章 戰不戰?第52章 城頭大王旗第76章 勒令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6章 北堡第31章 被擄去的貴婦第107章 聖墓第37章 立足第71章 伏擊戰第33章 伯爾納第91章 重臼炮第98章 推翻許諾第69章 瞽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85章 退城第97章 皇帝大軍陣(下)第16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上)第20章 各人的道別第55章 死亡通告第21章 船閘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75章 咽喉第85章 魂不守舍第15章 軍典條令第129章 兔遜第1章 子城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81章 臨陣撤兵第25章 人形閘室第84章 拋石機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74章 說服的理由第16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下)第16章 航程第16章 洞窟第40章 受阻的右翼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52章 下水第36章 照受不住第17章 皇帝的想法第111章 基石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