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

月亮雖未大圓,月光倒也足夠亮,屋子裡一切都照出了輪廓——更別說就在窗邊的印兒。

光透進來,直接灑在她歇下的地方。

陽筠看着那個裹得如蠶蛹一般的人,忽然想起白樂天的一句詩來。

“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原不是此義,但此刻用在印兒身上,竟似十分貼切。

第二日一早,太子妾侍齊來八鳳殿問安,有人故意問陽筠“可大安了”,不知是暗諷陽筠裝病邀寵,還是明嘲她病了也留不住太子爺。

陽筠只淡淡一笑,道:“倒都好了,難爲大家惦記。”在心裡暗暗將此人記下,多一句也不說。

又幾日,先是七夕乞巧,接着便是中元節。

自七月初八起,燕國各官寺便接連演了七日的《目連救母》。十五當日,宮內道場未建孟蘭盆會,以盆供僧的規矩卻不落下,早有演樂儀仗一路送着諸盆,到各寺獻供去了。

百姓們議論紛紛,說今年的盆子裡和往年不一樣,不只是供奉僧人的衣食雜物,更有貴人、善人抄的經書在裡頭。

頭一份便是皇帝陛下親手抄的。

有人說是皇帝陛下知道自己常年征戰,犧牲了多少性命,爲了死去的將士行此舉;有人說這根本是太子仁義,陛下起初可沒想到這一層。

持第二種意見的,多半是知道些內情的人,甚至是東宮安插在圍觀百姓裡,幫着傳播消息、歌功頌德的。

武嶽本來的意思是按照慣例供僧即可,武承肅卻在早朝請奏,當着衆人的面提出超度亡魂。這本不是大事,只是武承肅早不提起,偏選在了中元節前幾日上奏。

武嶽覺得十分難堪,卻不得不笑着應了,連續兩三日在朝上誇讚武承肅。

武承肅不僅找了許多願意捐經的施主,三日收了許多經書,更有他親抄的三本在裡頭,以至於武嶽不得不勞累兩日,好歹也抄了一冊經文出來。

陽筠本就喜歡抄經。武承肅午後來小坐,纔跟她提了這事,陽筠立刻起身去書房取了三本給他。

“這是你抄的?”武承肅頗有些意外。

“閒着沒事練字,也靜心。”陽筠微笑道,“再者,給相識的亡魂積福。”

武承肅恭敬接過,小心翼翼翻看了兩下,笑道:

“這送出去可就不止是相識的亡魂了。”

“那可更好了!”陽筠笑語嫣嫣。待武承肅走後便去了書房,又開始默默抄起經文來,連午覺也不曾歇。

於是,這年皇家的供奉裡,頭一盆的便是陛下親筆抄寫的經文,接着是皇后、太子、太子妃各三本。

其餘宗親不敢落後,家裡但凡能拿筆的都湊個數,左右也是功德一件,並不虧了誰,因此皇親貴胄各有所出。

印兒見陽筠抄經,每次回到自己屋子裡,也會悄悄抄上半天求心安。

她只要不值夜就會害怕。

然而不管抄了多少,印兒還是難以入眠,人也漸漸瘦了下來。

釧兒毫不知情,還當印兒是因爲給玉葉下藥一事內疚,經常安慰着印兒。

“玉葉那是活該!做奴婢的不能忠心侍主,還反過來害人,不怪人不留她。”殊不知她這一勸,印兒愈發心緒不寧了。

八鳳殿裡還一個心難安的,便是冬雨。

當初陽筱穿了白紵舞衣的事是她告訴玉葉的,爲的是和玉葉一起攀高枝。豈料小算盤正打得叮噹響,忽一日被印兒叫去,讓她給玉葉送吃的。

冬雨立即存了疑心,小心試探幾次後,印兒才透露出這是娘娘的意思。冬雨聞言思索一夜,想着必是玉葉總往外跑,惹人懷疑,這才被查了出來,便決定照着吩咐做事,從此和玉葉劃清界線。

後見玉葉情況異常,冬雨愈發肯定是她每日送去的吃食有古怪。

雖說秋雲也往玉葉屋子裡送吃食,但冬雨心中畢竟有鬼。玉葉一死,她便想起自己原和玉葉一路,後明知食物有毒卻不告知,唯恐玉葉的鬼魂找上自己。

陽筠看着憔悴的印兒和冬雨,什麼都沒說。

中元節一早問安時,衛良娣愁眉苦臉,跟衆人說小公子似乎不大好。

“小孩子眼淨,想是看到了什麼也未可知。”不少人議論道。

陽筠安慰了幾句,待衆人一走就打發印兒去前頭等太子。

“娘娘何必理她?”印兒勸道,“宜秋宮裡那麼些寶貝,總有避邪鎮祟的,做什麼非要陽氣充足的才能壓制?”

陽筠搖頭不語,只催促印兒快去。印兒勸過無果,只得往前頭去了。

“娘娘這是爲何?”珠兒神色黯然,輕聲問道。

“打發她去,殿下能聽到的總會多些,對衛氏的厭惡也會更甚。”陽筠幽幽道,“至於小公子總是無辜,萬一真是撞見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我卻佔着太子不放,豈不坑苦了孩子?”

直到晚膳前,起居院也沒人出來安排侍寢,東宮衆人都不免惦記了起來。

武承肅直接去了八鳳殿陪陽筠用膳。

見陽筠嘴角帶笑,眼神卻有些恍惚,武承肅心中愈發難過。用膳後他也不急着走,在八鳳殿裡又呆了許久,似乎就要留宿,後被陽筠催了多次,才終於往宜秋宮去了。

衛良娣喜出望外,還以爲太子殿下擔心小公子,更記掛着她,笑得跟盛開的花兒似的,什麼也不問,用心服侍武承肅盥洗安寢。

然而第二日一早,衛良娣卻泄了氣。

除了在病中身子不便,這是頭一次殿下宿在宜秋宮,卻對她一碰也沒碰。

不,還不如在病中。

便是病中,太子殿下也會握着她的手安慰她,聽她說話,昨夜殿下卻只說忙了一日太過疲累,連個手指頭都不曾碰,直接睡了。

敷衍之意十分明顯。

衛良娣傷心一夜,早起去八鳳殿問安便有些神不守舍。她勉強打起精神,正和其他女眷寒暄着,有崇仁殿的內侍求見陽筠,說是奉太子命送東西過來。

陽筠笑着請人進來,小內侍叩了頭之後,把殿下嘉賞太子妃的話說了,又奉上十數樣賞賜。

賞陽筠的原因,竟然是她“大方識體”,爲保子嗣周全,讓原本要留宿八鳳殿的太子去了宜秋宮。

衆人拿眼覷着衛良娣,見她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都在心中將她嘲笑了一番,有人甚至將恥笑掛在了臉上。

陽筠看了不免頭疼。

武承肅什麼意思?才覺得他體貼,竟做出這種事來。

她覺得自己忽然變成了個靶子,衛良娣手裡如有弓弩,恐怕一箭就要射過來了。

陽筠生着悶氣,嘴上卻只能謝恩,只等武承肅何時過來。

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九回 喜登門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十回 蓄陰謀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
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九回 喜登門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十回 蓄陰謀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