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危局

李忠這番表現,讓陳恪十分擔憂。倒不是說這個人本身如何,而是他對趙宗實和趙宗績的態度差別……連一個行伍中的粗人,都能感受到兩人前景的明暗,何況其他人乎?

可見情況已經分明到了到何等地步。

這也難怪,因爲被水災打斷的帝國繼承人問題,現在隨着洪水退去,似乎已經到了非決不可的地步。

還是因爲那個範縝,這位年初首倡立儲的諫官,前後一共上書十九道,整整堅持了近大半年。到後來,見上疏不管用,他便面諫,從這一年七月開始,只要一上朝,他必定會建言立儲,官家不聽他講,他便秉承宋代言官的一貫傳統——上前拉住官家的袍角,不說完不放他走,折騰個沒完沒了。

趙禎拿他沒辦法,只好給他升官,然後把他踢到地方去當知州……這屢試不爽的一招,誰知在範縝這卻不起作用,因爲他拒不上崗。

範縝說自己有病,便回家硬生生躺了一百天。當人們再看到他時,都認不出來了——只見不到五十歲的範縝,已是須發皆白,就好像韶關前的伍子胥一樣。

事態到了這一步,就不受任何人控制了。範縝的執着激勵了許多有志一同的官員,他們也開始紛紛上書,其中不乏重量級人物。

先是侍御史趙卞上書,拿剛剛過去的洪水議論說,老天爺已經對我們發出警告,民間也生出惑衆的妖言,皆是因爲我們的國家沒有儲君啊!希望官家秉持大公無私之心,趕緊選個接班人,把他或者放在宮裡接受帝王教育,或者讓他做官磨練,總之一刻也別耽擱了!

馬上知制誥吳奎、御史呂景初等人也上書附和。就連那個砸缸的司馬光,儘管遠在地方,卻心憂朝廷,也跟着湊起了熱鬧,上書建言立儲……當然,他現在雖然很有名,但畢竟遠在西北幷州當通判,對朝廷沒啥影響力,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真正有影響力的大腕有三位,第一位乃是‘十處響鑼、九處有他’的歐陽老大人。文壇盟主歐陽修,被範縝的忠義之舉感動到不行,但他恪守君臣之道,從來不對皇帝說重話,只是以拉家常的語氣勸諫道:

‘官家原來沒有皇子,但有公主陪伴,所以不會感到孤獨。現在公主出嫁了,你身邊的人越來越少,那麼國事之餘,回到後宮,能和誰說說話?平民百姓尚且得享天倫之樂,一國之君怎麼可以缺失?所以我覺得,你現在應該從皇族裡找一箇中意的做兒子,讓他陪伴您左右,好好孝敬你。’

官家看了,只回了他三個字:‘我不悶……’

歐陽修沒有成功,第二位大腕出場了,他是範縝的上司,知諫院唐介。此人以直聲動天下,可謂有宋一朝力度最強的言官,文彥博首度罷相便是拜其所賜。而將皇帝心肝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拉下馬,更是鑄就了他的赫赫威名。朝臣皆稱,‘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直呼其名。

當年唐介因爲一下彈劾兩位大佬,用力過猛,結果把自個也弄到地方上去了。去歲,文彥博當政不久,便把他調回京來,還讓他當諫院的長官,以顯示自己氣量寬大、不計前嫌,而且保護言路暢通。

他這一手確實是妙,不管願不願意,唐介都欠了他的人情,再跟他作對的話,不僅別人會瞧不起,自個過意不去。

文彥博沒猜錯,這次返京之後,唐介一直比較沉默。包括他再次罷相,唐壯士都冷眼旁觀,沒有吭聲,以至於大家都快忘了,還有這樣一門大炮的存在。

但大炮總是要開火的,且一開就是地動山搖。那是某一天的早朝上,他和包拯的老冤家張堯佐終於死了。得知了這個死訊,官家心中百味雜陳,對大臣們感慨了一句:“你們以前都說張堯佐是本朝的楊國忠,朕要是用他,就會成唐明皇第二,國破家亡遠逃西蜀,其實哪有那麼嚴重,言過其實了吧?”

羣臣微微臉紅,畢竟張堯佐一輩子也沒作惡,只因爲他是外戚,就被當成了全民公敵。現在他們都安靜了,心說,就當在尊重死人吧。

可唐介突然說話了:“是的,官家說得對。張堯佐確實比楊國忠強。”

見當年彈劾張堯佐最厲害的人,都承認自己說得對,官家深感欣慰,饒有興趣的聽他說下去。

只聽唐介不緊不慢的接着道:“當初若用了張堯佐,確實未必會有安史之亂。可一旦要是出了亂子,陛下還不如唐明皇!”說着他的目光望着殿頂,幽幽道:“唐明皇有自己的兒子出來收拾局面,重整河山,請問官家依靠誰?你有兒子嗎?”

趙禎當時就氣暈了,有道是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何況是在跟皇帝說話!這真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啊!要是換別的皇帝在,給他個狗膽也不敢如此大放厥詞。然而趙禎畢竟是趙禎,他只是氣得拂袖而去,就沒了下文,甚至連處罰都沒有。

當然皇帝被氣成這樣,建儲之事自然依舊懸而未決,這時候,第三位大腕——包拯登場了。

與後世人們印象中,那個白天判陽間、晚上判陰間的青天司法官不同,包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其實多是以言官的身份出現,他彈劾的戰績絲毫不比唐介遜色,硬度也不遑多讓。當年張堯佐下臺,就是這二位黑又硬雙劍合併的結果。

現在,唐壯士出劍了,包大人自然要跟進。不久之後,他直接去見趙禎。沒辦法,開封府尹有隨時覲見的權力,內侍攔都攔不住。

趙禎只好見他,問有什麼事。

包拯不像唐介嘴巴那麼毒,也不像歐陽修那樣會說話,他只能老生常談,大講特講太子的重要性,從關係到國家安穩、到全體國民的幸福都繫於太子以身……基本上,每個大臣上書,都是這一套,範縝更是重複了十九遍,沒有任何新意。

官家起先耐着性子聽,但越聽這些老調重彈,心裡的怒火就越壓不住,他對範縝、趙卞、唐介的怨念,終於匯聚到老包一個人身上,只見趙禎霍得站起來,冷冷逼視着包拯,一字一頓道:“卿欲立誰?”臣子想立太子,可謂大逆不道!

基本上此招一出,上綱上線,大臣只有乖乖認罪的份兒,再不濟也得老實閉嘴。但包拯卻不在乎,他只是稍稍驚訝,便平靜地回答道:

“老臣說這話是爲了國家社稷,官家卻反過來問我想立誰,這是對我有疑心哇!皇上啊,我已經七十歲了,還是個絕戶頭,根本談不到日後的利益,之所以冒死進諫,完全是爲了宗廟社稷考慮。你仔細想,我說的是不是真心話!”

趙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揮揮手道:“寡人沒有懷疑你,愛卿先回去吧,此事徐當議之。”

在兩位猛男的衝擊下,趙禎總算是鬆了口。大家忽略了皇帝口中的‘徐當’,而紛紛興奮於‘議之’,於是建言皇帝立儲的奏章,一下子多了十倍,不僅是言官,也不僅是京中的衙門,全國各路各州,大小官員無不爭先,唯恐落於人後。

不過,皇帝的怒吼也並非完全沒作用。一句‘卿欲立誰?’嚇住了那些想更進一步、向趙宗實邀功的小人,因此所有的奏疏,只是建言立儲,並未提及,到底要立誰。最大膽的官員,也不過就是隱約提及,當年官家曾經收養過宗室子的掌故……

這一切來的又快又猛,不過短短二十餘天,便發展成了現在這種局面,是陳恪始料不及的。

在家裡尋思了一上午,他對門外值守的侍衛道:“備車,我要出門。”

“大人要去哪裡?”李忠很快聞訊趕來。

“北海郡王府。”陳恪平靜道:“昨天,趙宗績向我請教璇璣圖,今日過府去教他。”

“還去找他?”李忠登時失態道。

“你不送,我便自己去。”陳恪冷冷道:“五郎,去叫輛車回來!”

“別別,我送、我送。”李忠這個鬱悶啊,心說你咋就這麼‘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呢?

不一時,馬車備好,陳恪上去前,李忠做最後的努力道:“大人可想清楚了,現在至少三撥人在盯着你。”

“哪三撥?”陳恪微微皺眉道。

“汝南王府的眼線,皇城司的密探,還有開封府的捕快。”

聽他說前兩個,陳恪尚未怎樣,聽到最後一個,他不禁一陣頭大,老包怎麼也來添亂?

拍拍李忠的肩膀,他輕聲道:“多謝你,兄弟,但那也是我的兄弟……”

李忠愣住了,搖頭嘆氣道:“那咱就走……”

繼續寫……不敢說了。

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4章 盜亦有道第241章 了結第332章 經筵(中)第378章 賓天(中)第367章 破鼓(下)第25章 傷仲永第365章 齊王殿下(中)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中)第328章 七夕(下)第300章 黃金之地(上)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60章 緋聞(上)第210章 紈絝第358章 決堤(中)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319章 誰主浮沉(上)第192章 璇璣第305章 談判(下)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359章 說客(中)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55章 惡霸第126章 無言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上)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83章 困龍(上)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20章 蘇家進京(中)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332章 經筵(上)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349章 夏(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239章 入股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351章 冬(中)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58章 豪奪第351章 冬(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357章 祥瑞(中)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305章 談判(下)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06章 使遼(中)第325章 醜聞(下)第201章 藍第178章 秋闈第216章 星空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214章 說客第222章 青天第376章 曝光(中)第24章 弱爆了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體(上)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276章 傳臚(中)第176章 罷相第99章 我敢!第216章 星空第361章 官司(中)第348章 春(中)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126章 無言第348章 春(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57章 暗戰(中)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361章 官司(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320章 空額(下)第196章 小郡主第361章 官司(中)第350章 秋 下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80章 嶺南亂第306章 使遼(上)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75章 過堂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
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4章 盜亦有道第241章 了結第332章 經筵(中)第378章 賓天(中)第367章 破鼓(下)第25章 傷仲永第365章 齊王殿下(中)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中)第328章 七夕(下)第300章 黃金之地(上)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60章 緋聞(上)第210章 紈絝第358章 決堤(中)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319章 誰主浮沉(上)第192章 璇璣第305章 談判(下)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359章 說客(中)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55章 惡霸第126章 無言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上)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83章 困龍(上)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20章 蘇家進京(中)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332章 經筵(上)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349章 夏(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239章 入股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351章 冬(中)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58章 豪奪第351章 冬(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357章 祥瑞(中)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305章 談判(下)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06章 使遼(中)第325章 醜聞(下)第201章 藍第178章 秋闈第216章 星空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214章 說客第222章 青天第376章 曝光(中)第24章 弱爆了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體(上)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276章 傳臚(中)第176章 罷相第99章 我敢!第216章 星空第361章 官司(中)第348章 春(中)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126章 無言第348章 春(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57章 暗戰(中)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361章 官司(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320章 空額(下)第196章 小郡主第361章 官司(中)第350章 秋 下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80章 嶺南亂第306章 使遼(上)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75章 過堂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