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

陳恪所說的超級銅礦,就是後世被稱爲天南銅都的昆明市東川區。東川,號稱‘馬踏露銅’之地,早在西漢起,先民們在此處用‘火燒水潑法’開採銅礦,並用木炭冶煉銅錠和鑄造錢幣。只是後來,隨着地表的銅礦開採殆盡,東川的礦業也就消失了。

但陳恪知道,在他原先那段歷史中,從南宋時起,陸續又有大量易於開採的銅礦被發現。到了元朝,東川更是成爲全國唯一的銅產地。之後延續數百年,一直到清朝,全國七成以上的錢幣,仍由東川銅鼓鑄。

不誇張的說,僅此一地的銅礦,便夠大宋百年之用無虞。

而且東川銅礦還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水運條件優越的珠江水系,溝通其與兩廣之間,可以使滇銅以合理的成本,大量運到京城等地。

而要想利用珠江水系,最大的困難就在這紅水河。陳恪並非什麼水利專家,但他比當代人多了千年的見識。知道紅水河與南、北盤江組成了雲貴高原的水運出海通道。在他原先那段歷史中,從南宋時起,這段水道就是滇、黔、桂沿江地區主要的交通命脈,極大促進了雲貴與兩廣間的聯繫。但要想行駛龐大沉重的銅船,必須要徵調大量民夫,對河道進行修整,如清除暗礁、拓寬河道、分流減水、修築船閘等措施……

“這是一個系統的大工程,現在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不過我還打算請專家論證一下。”快船如葉,漂盪在血紅色的驚濤駭浪上,侯義已經把苦膽都吐出來了。陳恪卻仍若無其事的與張俞說話道:“這條水道對大宋的意義無比深遠,無論花多少錢,我們都要貫通它。”

“這可真是個大工程啊。”張俞比侯義好很多,只是臉色有些蒼白道。

“是啊,不過這仍然比金沙江要簡單數倍。”陳恪點點頭道:“雖有千里之長,但絕大多數水道都適宜通航。真正需要動手術的地方,也就是二十幾處,只要肯下本錢,工期不會太長。”

“大人怎會知道這條河可以通往廣州呢?”張俞終於按捺不住,問出了一直以來的疑問:“小人常來常往於大理,竟不知道這樣一條水道。”

“所以說要讀書嘛。”陳恪當然不會說,我上輩子在珠江上看過大貨輪。他淡淡道:“早至西漢初年,南越王以財貨招引夜郎。蜀郡所產的蒟醬。曾經牂牁江運往番禹。牂牁江就是現在的北盤江、紅水河;番禺就是現在的廣州。”

“果然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啊。”張俞由衷讚道。

“這話說的,陳大人可是狀元。豈是區區秀才可比?”侯義奄奄一息之餘,還不忘奉上馬屁。

從繕闡到廣州,全程兩千六百里。若是走陸路,最快也得一個月。但陳恪他們一路順流而下,只用了不到四天時間,便抵達廣州城下。

到了廣州城,陳恪亮出了使節印信,一面將大理的情況,八百里加急奏報朝廷。一面取了驛馬,日夜兼程趕往京城,只用了五天時間。便抵達南薰門外三裡處的春街亭。這裡是官員出京時的送別之處,亦是迎接官員回京的地方。

此時春街亭內,立着一隊皇城司禁卒,爲首的是一名官員,和一名宮裡的宦官,在翹首張望着,他們身邊還停着一頂藍呢轎子。

等來等去。終於看到不遠處,一支馬隊揚起煙塵出現了。

那馬隊漸馳漸近了,張成領着四騎在前,接着便是陳恪,緊隨其後的是柳月娥。再後面是張俞和侯成二人,最後面還有張、侯二人的八名保鏢和四個隨從。

“來了。”那個宦官眼尖。一眼看到了馬上的陳恪,邊上的官員趕緊叫道:“攔下他們。”

禁卒們趕緊擋在路上,雙手使勁回屋。

“籲……”陳恪拉住馬繮,目光越過禁卒,望向那名官員和宦官。官員三四十歲,一口美髯,相貌俊朗。那宦官卻是與陳恪打過幾次交道的李憲。

見是熟人,陳恪也不多言,翻身下馬,把繮繩一扔,向迎來的李憲和另一名官員走去。

柳月娥也下了馬,侯義和張俞卻還坐在馬上,此時仍在喘氣。幾個隨從費了好大勁才把他們扶了下來,卻依然邁不動腿……他們雖然都是打熬過筋骨,但這連續五日不停的馬背奔馳,還是讓兩人的身子散了架。

李憲含着笑朝陳恪唱個肥喏,介紹道:“狀元公,這位是崇文館修撰,同修起居注,呂修撰。”

“在下呂公著。”那呂修撰不待陳恪行禮,便笑着抱拳道:“仲方不認識我,我卻對伱久仰了。”呂公著是大名鼎鼎的權相呂夷簡的公子,也是他幾個兒子裡最出衆的一個。

“豈能不識呂壽州?”陳恪趕緊還禮道:“呂兄名門之後,德才兼優,實乃小弟之楷模。”

“二位先別惺惺相惜了,”李憲掀開轎簾,笑道:“狀元公上轎吧。”

陳恪待要推讓,卻聽李憲道:“這是官家的意思。”他只好點點頭,回頭看看侯義和張俞道:“時間緊任務重,伱們分頭去忙吧。”

“喏。”兩人抱拳唱喏,正待離去,卻聽李憲小聲道:“狀元公,還是請他們也一起吧。”說着又壓低聲音道:“不能走漏風聲。”

陳恪只好不做聲,又望向一路上默默相隨的柳月娥道:“看來伱也不能回家了。”

“操心伱自己吧。”柳月娥白他一眼,沒有任何要走的意思。其實只要她想走,這裡誰也攔不住她。

“是啊,還是操心我自己吧,”陳恪嘴角掛起一絲苦笑道:“上轎。”說完便低頭鑽進轎中。這座大轎立刻被擡起,在一衆護衛的簇擁下,向南薰門行去。

農曆五月申時的太陽仍然很高,斜照在南薰門巍峨的城樓上,反射出的光還是耀人眼目。離京時還是陽春三月,再回來已是盛夏。掀開轎簾,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汴京依舊繁華,陳恪卻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耳聽着外面的喧騰聲,陳恪心裡卻一片冰涼……一回京就被隔離,任何風聲不許走漏,這絕不是個好兆頭!

因爲,在大宋這種好面子的國度,若是有外邦獻土內附,必然要大肆宣揚,唯恐天下不知。現在卻跟做賊似的藏着掖着,顯然是官家和相公們,對是否接受送到嘴邊的肥肉,還充滿了疑慮。

不過這也是正常,慶曆新政失敗後,這個國家的朝廷和高層,便緩慢而堅定的滑向了因循苟且、不思進取。他們所思所想的,只是如何維持住這條到處漏水的破船,至於乘風破浪、建功立業,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自己真能說服這些暮氣沉沉的傢伙麼?距離皇宮越近,陳恪心裡就越沒底。

帶着滿腹的心事,他和幾位夥伴,被徑直送入了宮中,在一處守衛森嚴的庭院中暫時歇息。

待陳恪洗了臉,更衣出來相見,呂公著才把如今的局面講給他聽。

其實三天前,官家和諸位相公,便已經收到了陳恪的奏報。但只能說事有不巧,在陳恪離京的這段日子裡,西北局勢也日漸白熱化了……

屈野河之戰後,宋朝禁絕互市,對西夏的打擊十分沉重。相國沒藏訛寵遣兵進攻鄜延路,妄圖逼迫宋朝開邊。大宋向西北調兵遣將,運送糧秣,大戰一觸即發。

對宋朝上下來說,來自西北和北方的威脅,纔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大事,除此之外,一切外邦之事皆可緩議。哪怕大理國已經火燒眉毛了。

可是,獻土四千裡的誘惑,實在太大了,讓官家和諸位相公無法輕易說不。更何況,還有可以解決大宋財政危機的銅礦,這是他們不能拒絕的。爲了避免被動,官家和相公們決定待陳恪進京後密議此事,再做定奪。

“具體就是這樣的情形。”呂公著身爲修起居注官,乃天子心腹之臣,他的話,自然也代表官家的意思:“究竟如何迴應大理的請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伱來日的奏對。官家和相公們,只會給伱一次,說服他們的機會,如果做不到,休要再提大理之事。”

“我多嘴問一句,”陳恪聽了,想一想道:“西北真的會打麼?”

“這個,多半是打不起來的。”呂公著尋思片刻,實話實說道:“我們的探子,從西夏帶回消息說,沒藏訛寵的妹妹,沒藏太后已經遇刺身亡了。沒藏訛寵的地位,不再像原先那般牢固,幾大族都不服他。而且還有很重要一點,原來在屈野河禁地耕種,並非西夏朝廷的決策,而是沒藏訛寵個人的行爲,所得自然也全屬於沒藏家,西夏和別的家族,得不到一點好處。他們卻因此而被斷絕了互市,自然對沒藏訛寵滿腹怨言,更別指望他們幫他開戰了。”頓一下道:“我尋思着,雙方僵持個一年半載,還是得坐下來談。”

繼續寫……

第292章 受降(下)第16章 天生大廚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中)第361章 人選(中)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16章 重逢(下)第305章 談判(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52章 和親(下)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295章 國際騙子(下)第86章 余文帥第109章 移民第297章 滇銅(上)第82章 驚變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199章 求種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93章 歐陽修第367章 破鼓(中)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36章 生意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86章 余文帥第226章 巨資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241章 了結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151章 戰果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327章 於心死(中)第281章 大理國(中)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368章 火災(上)第348章 春(下)第219章 暗戰第30章 開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306章 使遼(下)第275章 殿試(上)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68章 火災(下)第240章 禮物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75章 過堂第77章 君欲東去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二五二章第199章 求種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84章 刺陳(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281章 大理國(中)第359章 說客(上)第359章 說客(上)第324章 真相大白(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374章 好傢伙(下)第19章 關撲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284章 刺陳(下)第152章 史上最強承事郎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363章 凱旋(上)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306章 使遼(上)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36章 生意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333章 大師(中)第261章 判卷第363章 凱旋(下)第5章 算計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89章 月神顯靈第190章 狀元樓第111章 後孃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7章 眉山尋父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108章 迴歸第164章 品茶
第292章 受降(下)第16章 天生大廚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中)第361章 人選(中)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16章 重逢(下)第305章 談判(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52章 和親(下)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295章 國際騙子(下)第86章 余文帥第109章 移民第297章 滇銅(上)第82章 驚變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199章 求種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93章 歐陽修第367章 破鼓(中)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36章 生意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86章 余文帥第226章 巨資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241章 了結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151章 戰果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327章 於心死(中)第281章 大理國(中)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368章 火災(上)第348章 春(下)第219章 暗戰第30章 開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306章 使遼(下)第275章 殿試(上)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68章 火災(下)第240章 禮物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75章 過堂第77章 君欲東去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二五二章第199章 求種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84章 刺陳(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281章 大理國(中)第359章 說客(上)第359章 說客(上)第324章 真相大白(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374章 好傢伙(下)第19章 關撲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284章 刺陳(下)第152章 史上最強承事郎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363章 凱旋(上)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306章 使遼(上)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36章 生意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333章 大師(中)第261章 判卷第363章 凱旋(下)第5章 算計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89章 月神顯靈第190章 狀元樓第111章 後孃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7章 眉山尋父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108章 迴歸第164章 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