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龍昌期(下)

前面二人說話,後面的人也沒閒着,王雱打量着陳恪,發現對方確實要比自己更有男人味……他也不想想,自己纔是個十六歲的毛孩子。

陳恪能感覺出這小子,對自己有些敵意,不禁一頭霧水。他卻不知道,這都是岳父大人惹得禍,話說蘇家父子此番進京,爲了飽覽壯觀山河,走的是三峽,然後順江而下,沿運河北上的路線。路過江寧時,受到了王安石的款待。

此時的蘇家父子,已是一舉名動天下。連王安石都對三蘇的文經武緯之才,博古通今之學深感欽佩,聽聞蘇洵還有個女兒,也是聰明絕頂,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與他的女兒王荁難分軒輊。於是老王便起了與蘇家結親的念頭。

席間,王安石對蘇洵誇獎起自己的長子道:“小兒王雱,讀書只一遍,便能背誦。”

誰知蘇洵橫豎看王安石都不順眼,加之喝了點酒,脫口而出頂上道:“誰家兒子還需讀兩遍?”

“倒是在下失言了,不該班門弄斧。”王安石這纔想起,在蘇洵面前誇兒子,豈不是自取其辱?

老蘇得意忘形,竟又噴出一句道:“不只小兒只一遍,就是小女也只讀一遍。”

王安石心說,這下正好。便命童子取出一卷文字,奉與蘇洵道:“此乃小兒讀書的功課,相煩閱看。”

蘇洵將文卷納入袖中,回驛館睡至半夜,醒了酒,便開始後悔了。暗道,我不該在王安石面前誇讚女兒有才,今王安石將兒子的功課請我點評,定有求親之意,這下可如何是好……其實,直截了當告訴對方,我閨女有主了最好。然而蘇洵那時還生陳恪的氣呢,哪裡願說這個話?

第二天早晨起牀後,蘇洵細看王雱的文章,果真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又不覺動了愛才之心。暗道此子倒也配得上小妹。若兩人有緣,卻強似和那柳氏女去爭寵。

他動了這番心思,隨即隱下王雱的名字,早飯時將文章遞給小妹道:“這卷文字。是一個少年名士所呈,求我點評,我這幾日頭痛,不耐看文,你替爲父評一評吧。”

蘇小妹看了文卷。須臾而畢,嘆道:“的確是好文字,此必聰明才子所作,但秀氣泄盡,華而不實,恐非長久。”遂於卷麪點批:‘新奇藻麗,是其所長;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高第有餘,享長壽則不足。’

小妹寫罷批語。教丫鬟將文卷送還父親,蘇洵一見大驚,這等批語如何回覆王安石?無奈之下,只好將卷面割去,重新換面。加上好的批語,交王安石,又對他說了實話:“相府議親之事,老夫豈敢不從?只是小女已經與人定親。相煩好言轉告。”

王安石看卷面換了,已有三分不悅。壓着不快問道:“不知是哪位才子先我家雱兒一步?”

“在下故友之子,陳恪陳仲方……”

“哦,哈哈哈……”王安石聞言大笑道:“你不早說,我若早知道,又何必白費功夫?”遂不再提此事,送蘇家人離開了江寧。

王安石沒將此事放在心上,王雱卻深以爲恥,他暗恨讓自己顏面掃地的蘇家人,並恨屋及烏,也一併看陳恪不那麼順眼。只是他雖年紀不大,卻胸有機杼,既然聽從章子厚的意見,選了趙宗績一邊,自不會與其心腹之人發生齟齬。

稍稍調整,王雱便對陳恪笑道:“仲方兄所撰的《字典》,小弟用了幾年,但每次翻開,還是讚歎不已。”

“不過是一番笨功夫罷了。”陳恪笑道:“若賢弟肯下功夫,以你的聰明才智,定可著出一本更好的。”

王雱心說‘那是當然’,面上卻笑道:“愚弟愚魯,哪有什麼聰明才智?”

“聽說賢弟幼時,有個客人把一隻鹿和一隻獐關在籠子裡,送給王公,恰好賢弟也在旁邊,客人因此問道:‘哪一隻是鹿,哪一隻獐……’”陳恪笑道:“一般人哪能認得出,賢弟卻回答說,‘鹿旁邊的是獐,獐旁邊的是鹿’,那時你才五歲吧?”

王雱想不到,自己的名聲,已經傳遍天下,不禁開懷大笑起來:“有道是‘風水輪流轉’,如今天下文脈卻轉到了蜀中。遠的不說,單說仲方兄一家,還有令岳家……”頓一下笑道:“哦對了,還有眼前這位武陵先生,可謂佔盡了天下文壇的風光。”

陳恪見他並非針對自己,以爲是對方下意識的文人相輕,也就沒往深處想,聞言笑道:“如今正逢文壇盛世,天下文豪層出不窮,誰也沒法佔盡天下文壇的風光吧?”

“這話絕對了,”王雱搖頭冷笑道:“只要眼前這位不出什麼簍子,得到朝廷的認可,那從今往後,所有人都要風光不再了……”

“是啊……”陳恪點點頭,這也是他跟趙宗績一直髮愁,卻又無計可使之處。那龍昌期的威力實在太大了,聽聞他來京,連蘇軾都按捺不住,加入到了迎接大軍,遑論他人?

不過王雱也沒什麼好辦法,兩人相對無言,一時有些沉默。

見有些冷場,王安禮湊過來笑道:“仲方兄,在下久仰大名,愛煞你的那首‘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縱使陳恪以王安石晚輩自居,他也不敢冒稱這位同齡翹楚的長輩,只能各論各的:“真是好風骨、好抱負哇。”

“小弟更喜歡那首《永遇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王安上也插話道:“‘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實在想不到,仲方兄能將婉約香豔的小詞,寫得如此豪邁,直教人非得舞劍而唱。”頓一下道:“不過到了下闋,怎麼一下子悲涼起來?”

陳恪不禁老臉微紅,他雖然詩作頗多,但真正爲人傳誦的,還是那些盜用後人的作品……實在沒辦法,才情這東西,終究不是用功就可以磨練出來的。

王安禮所誦的那首,其實元朝詩人王冕的作品,而王安上所說的,自然是辛棄疾的千古名篇了……話說老辛的詞最對陳恪胃口,因而也被盜的最狠,恐怕等到他出生長大後,總要有種‘眼前有景道不得,陳恪題詩在前頭’的感覺了。

這首詞的下闋,陳恪爲了不穿幫,將‘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改爲‘二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陝西路’。他的本意,是激勵一干同年能同志奮起,倒也沒有別的意思,便笑道:“‘少年不識愁滋味,爲賦新詞強說愁’罷了。”一不小心,老辛又中一槍。

“好一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爲賦新詞強說愁’!”王安禮兄弟一起讚道。

不過王雱卻不以爲然道:“仲方兄以後還是當心一些得好。‘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就不怕別人說你,是在借古諷今麼?”

衆皆愕然,然後悚然,是啊,二十三年前,大宋舉全國之力,主動進攻西夏,意圖一舉消滅李元昊,誰知卻被他抓住機會,打得落花流水,雖然最後元昊求和,但那是因爲兩國國力懸殊太大,又有遼國在側,爲了保存實力,纔不得已以戰促和的。

儘管如此,爲了維護大宋的面子,朝廷一直宣稱自己是勝利者,陳恪拿劉裕的兒子劉義隆,意圖封狼居胥、大舉北伐,卻反而讓北魏皇帝拓跋燾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的典故說事兒,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影射本朝上。

陳恪心中咯噔一聲,卻旋即笑道:“是借古喻今,不是諷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二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陝西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的意思時,當年與西夏的戰爭,我朝準備很不充分,所以才落得個‘草草’,但現在元昊已死,西夏主少臣橫,國力日衰,正是我大宋奮發圖強、勵精圖治、一雪前恥之際啊!”

心中卻暗道,看來以後南渡後的詞,要慎用了,以免被人抓住把柄,藉機生事。

他本以爲王雱會繼續出言相譏,誰知對方竟撫掌讚道:“說得好,真道出了愚弟心聲!”王雱說着對王安上道:“小叔,現在懂了吧,這首詞沒了下闋,便是武人之作,有了下闋的深沉冷靜,纔是我輩讀書人之丹心熱腸啊!”

聽這小子如此說,陳恪竟然鬆了口氣,不知爲何,他在王安石面前,都沒感到這麼大的壓力。只能說,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實乃妖孽般的存在……

把目光移到別處,以此稍稍平復心境,陳恪不經意看到,王家女眷的馬車上,車簾掀開,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正在目不轉瞬的看着自己。

那是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渾身洋溢着青春的氣息,其美貌竟比小妹還勝一籌。發現陳恪望向自己,她沒有像尋常少女那樣慌亂,而是俏皮一笑,脆聲道:“洞庭八百里,波滔滔、浪滾滾,大人由何而來?”

第283章 困龍(中)第359章 說客(中)第320章 空額(上)第306章 使遼(上)第7章 眉山尋父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92章 路第150章 手術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316章 重逢(下)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52章 應試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35章 給力!第171章 狄青保衛戰之蝴蝶第308章 捺鉢(下)第361章 官司(上)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174章 **第82章 驚變第156章 暖水瓶第260章 鵝毛筆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370章 伏殺(下)第309章 遼主(上)第375章 困擾(中)第214章 說客第309章 遼主(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246章 宣戰第176章 罷相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347章 態度(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63章 凱旋(上)第321章 點兵(下)第367章 破鼓(中)第352章 和親(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146章 營救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66章 重寶第309章 遼主(中)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219章 暗戰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75章 困擾(中)第319章 誰主浮沉(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368章 火災(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25章 大生意第359章 說客(中)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225章 大生意第156章 暖水瓶第48章 聚首第二一八章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05章 談判(下)第164章 品茶第276章 傳臚(上)第333章 大師(下)第250章 王安石第306章 使遼(上)第189章 觀禮第357章 祥瑞(下)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249章 新酒賦第357章 祥瑞(下)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87章 錢荒之解(上)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下)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333章 大師(下)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216章 星空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上)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28章 汴京錢號
第283章 困龍(中)第359章 說客(中)第320章 空額(上)第306章 使遼(上)第7章 眉山尋父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92章 路第150章 手術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316章 重逢(下)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52章 應試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35章 給力!第171章 狄青保衛戰之蝴蝶第308章 捺鉢(下)第361章 官司(上)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174章 **第82章 驚變第156章 暖水瓶第260章 鵝毛筆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370章 伏殺(下)第309章 遼主(上)第375章 困擾(中)第214章 說客第309章 遼主(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246章 宣戰第176章 罷相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347章 態度(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63章 凱旋(上)第321章 點兵(下)第367章 破鼓(中)第352章 和親(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146章 營救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66章 重寶第309章 遼主(中)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219章 暗戰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75章 困擾(中)第319章 誰主浮沉(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368章 火災(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25章 大生意第359章 說客(中)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225章 大生意第156章 暖水瓶第48章 聚首第二一八章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05章 談判(下)第164章 品茶第276章 傳臚(上)第333章 大師(下)第250章 王安石第306章 使遼(上)第189章 觀禮第357章 祥瑞(下)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249章 新酒賦第357章 祥瑞(下)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87章 錢荒之解(上)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下)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下)第333章 大師(下)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216章 星空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上)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28章 汴京錢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