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和親(下)

宋朝邊境重鎮大順城,已經被西夏人團團圍住半月有餘。

這座城池修建於當年兩國激戰時期,由那位萬世聖賢範文正修建而成。

後世有許多人質疑范仲淹,認爲這個號稱宋朝三百年間最了不起的人,在西北擔任邊帥四五年間,就沒主動出擊過一次,能獲得那麼大的名聲,純屬政治機器的宣傳需要。

但事實上,盛名之下無虛士,范仲淹對抵抗西夏的貢獻,是任何人也無法比擬的——從慶曆議和之後,西夏再不能像以往一樣,肆無忌憚的侵略大宋的領土,皆拜他定下的方略所賜。

那就是範公力主的、西夏人在北宋年間最大的噩夢——宋朝的修寨工程。

范仲淹清醒的認識到,宋朝軍隊缺乏與夏軍決戰於野的能力,只能採取主動防禦戰略,即所謂的‘攻中有防,防中帶攻。’具體化起來,就是修砦——用一個個堡壘營寨,連成一條層次分明、相互呼應的防線,使西夏人想要侵略,就必須面對他們最不擅長的攻城作戰。而且必須逐個攻克、掃清通道後,方能入侵。

這下捏住了以騎兵爲主,靠機動性掌握戰場主動權的西夏人的命門。

而且范仲淹他們還不滿足於境內防禦,在將西北四路連成一片後,又一步步向西夏境內擴建,每建成一處堡壘,就形成了攻防一體的戰鬥體系。就一步步地蠶食掉了西夏的國土。

可以說,宋朝人修建的營寨。就像一把匕首,一點點刺入西夏人的領土。而大順城便是這把匕首的鋒刃。它修建的位置再往西北方前進一點點,就是西夏的後橋寨——在宋夏戰爭初期,保安軍、承平砦之戰中,李元昊之所以緊急退兵,就是因爲他的後路,後橋寨被宋軍洗劫。

大順城修建成功。便意味着宋朝將匕首抵到了党項人的後腰上,讓元昊大爲忌憚,不敢再輕舉妄動。

說起這座城池的修建,也充滿了傳奇色彩。那一年的早春二月。范仲淹突然召集慶州衆將,集合隊伍,跟他出城巡邏。這是很正常的,畢竟范仲淹再仁愛止殺,日常的巡邏還是必須的。

但是這次走得遠了些,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進,過了兩國邊境還沒停下來,有將領好心提醒範帥道:“咱們是不是走過了?”

卻只換來范仲淹一個白眼。又走了好陣子,徹底進入敵佔區後,宋軍官兵才驚奇的發現。范仲淹的公子範純佑,和蕃將趙明各帶人馬,守着小山一樣高的磚石土木。他們立刻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範公麾下的兵,打仗可能不在行,但都是一流的泥瓦匠……不信你看慶州境內那密密麻麻的營寨,一個個結實堅固、功能齊全,易守難攻、格局合理。那全都是他們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啊!

但以往所有的工程加起來,難度和危險係數,都無法與這次相比。因爲這是在西夏境內修建城堡啊!

西夏人隨時都會發現,隨時都會有大軍殺到。

將士們很快便覺悟到自己的命運,要麼修建起這座營寨,把自己裝進去,要麼就任憑西夏人衝進工地,殺光所有人。

於是這批當世最卓越的工程兵,創造了一個千古奇蹟——十五天之內,一座堅固的大順城便拔地而起。

幾乎在建成的同時,西夏人殺到了。當發現自己境內竟然被楔下一顆釘子,西夏人驚呆了,馬上集合了能集中的三萬軍隊,氣勢洶洶前來強拆。

結果在新建成的城堡面前,撞得頭破血流,不得不撤軍。

宋軍創造了奇蹟,並守住了城池,自然士氣高昂,將士們紛紛請命追擊,卻被范仲淹斷然拒絕,他還是嚴守着既定的‘只許防禦作戰、不許出城野戰’的原則,並沒有因爲局面大好而改變。

這是範文正最爲人詬病的地方,但也是西夏人最無奈之處。因爲范仲淹始終縮在王八殼裡,讓他們無可奈何。

事實上,那三萬西夏騎兵,真在半路上設下埋伏,等着宋朝人追擊過來,只是等啊等啊,等到花兒也謝了,也沒等到一個人影。

所以說大順城的建起,打破了西北邊疆的格局,不僅使西夏的白豹城、金湯城等重要據點,變得岌岌可危,還使西夏人在沒有攻下此處之前,不敢全力東進。

這就是沒藏訛寵和宋朝打了幾年,卻只是小打小鬧,從沒有造成過實質威脅的原因。現在李諒祚挾撥亂反正之威,率大軍十萬前來,大喊着‘要麼娶公主、要麼取大順’的口號,把大順城團團圍住。

但也許是天意使然,此刻守衛大順城的,正是範公次子範純仁。如今範公的次子遇到了元昊次子,完全沒有給先父丟臉,在西夏人的猛烈攻勢下,牢牢守住了大順城。

數度攻城未果,反而損失慘重,李諒祚只好放緩了攻勢,召集文武重臣,在王帳中商議對策。

西夏的官制與遼朝相似,也分蕃官與漢官體系,蕃官皆剃光頭,戴大耳環,穿長袖緋衣,戴黑冠。漢官則與宋朝文官殊無區別,只是襆頭無腳而已。

此時會議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殿中的氣氛卻越來越沉寂。年輕的西夏皇帝盤腿端坐在須彌座上,目光陰沉的掃過舉帳文武,最終落在自己的叔叔嵬名浪遇身上。這位元昊之弟精通兵法,深諳謀略,去歲李諒祚能一舉扳倒沒藏氏,就是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

否則毛都沒長齊的李諒祚,是不可能鬥得過老奸巨猾的沒藏訛寵的。

大權在握後,李諒祚自然心懷感激,晉升嵬名浪遇爲寧令……即党項語中的‘大王’,是西夏最高的王爵。並賜他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等殊榮,可以說地位之高,僅是一人之下。

另一方面,李諒祚卻並不給他任何實際差遣,只命其在身邊‘平章軍國重務’。說白了,就是不放心他,擔心打倒一個‘沒藏’,又站起一個‘嵬名’。嵬名浪遇才智超卓,又經歷了雲詭波譎的元昊、沒藏訛寵時期,自然能夠理解皇帝的防範之心。

但讓他氣憤的是,年輕的皇帝在拿回權柄後,很快顯出剛愎自用的一面,連自己的逆耳忠言都聽不得了。譬如這次進攻大宋,他就堅決反對,但皇帝爲了向西夏內外展示力量,還是一意孤行。

儘管不肚子不滿,但爲了讓皇帝放心,也爲了能收拾局面,他還是隨軍出征了。只是連日來一直陰沉着臉,讓年輕的皇帝不敢看他。

此刻,李諒祚終於無計可施,纔不得不想起自己的皇叔,看一眼嵬名浪遇的黑麪,溫聲賠笑道:“叔,你說怎麼個章程?”

嵬名浪遇心說,你終於想到我了,清清嗓子剛要開頭,突然聽帳外急報道:“有宋朝持節使臣在營外求見!”

持節使臣,自然是宋朝皇帝欽差了,帳內聞言馬上從死水微瀾,變成了開鍋粥。

“哈哈,宋朝人果然嚇破膽子,主動遣使來求和了!”

“還以爲他們能多撐幾天呢,想不到這麼快就來了。”

“陛下神機妙算、天威如嶽啊!”

“是啊,是啊,陛下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大夏重振聲威,指日可待了!”

“感謝上蒼,賜我們一位不世之英主!”

一時間,王公將領們如釋重負,嬉笑謔罵,諛詞如潮。

李諒祚的神情也明顯一鬆,不再去看他皇叔的臭臉,轉而問一個年輕的漢官道:“乙埋,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這漢人不過二十多歲,生得相貌堂堂,看上去倒像個人物。他太年輕了,位居漢官之首,皆因爲靖難有功,且姓樑。他正是那位覆滅沒藏家的梁氏的親弟。李諒祚十分器重這個忠心耿耿、長於權謀的小舅子,這次出兵懲戒宋朝,確立權威,就是聽從了他的意見。

所以戰局焦灼至今,樑乙埋的壓力是最大的,如今見宋朝如所料遣使求和,他自然長舒口氣,起身拱手道:“如今我們牢牢掌握主動,自然可以隨意炮製他們。”說着笑道:“比如嚇唬嚇唬他們……漢人一旦嚇破膽,就什麼要求都會答應了。”

“是啊。”李諒祚快意道:“來人吶,列大陣迎賓,朕要讓他們,走不到我這兒就嚇軟了腿!”

“陛下乃萬金之軀,當然不能讓他們輕易見到,還是讓微臣先去與他們見面。”樑乙埋卻趕緊勸阻道:“唬他們幾句,探探他們的成色,到時候陛下成竹在胸,纔好讓他們感到神威莫測!”

“唔,”李諒祚點頭道:“也好。”

嵬名浪遇卻暗暗搖頭,對方既然持節前來,就是代表宋朝皇帝,你派個大臣接見算是怎麼回事兒。

但年輕的皇帝百無禁忌,自己已經夠惹他討厭了,沒必要爲這點‘小事兒’,再觸黴頭了。

想到宋朝人竟然如此輕易服軟,他不禁暗歎一下,看來自己還是高估了宋人,他們已經貪圖享樂到,連一點骨氣都沒了……

也許,這真是年輕人的時代吧。

第357章 祥瑞(下)第350章 秋(上)第167章 論曲第357章 暗戰(上)第348章 春(中)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85章 投資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349章 夏(上)第378章 賓天(下)第195章 危局第98章 你敢殺我?第28章 做不做大師?第333章 大師(上)第275章 殿試(上)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257章 決斷第60章 反制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319章 誰主浮沉(中)第237章 買地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85章 獻土(中)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70章 狄青保衛戰之大忽悠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92章 路第305章 談判(上)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17章 忘不了第216章 星空第316章 重逢(下)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173章 摸上門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379章 白虎堂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114章 大生意第307章 燕雲(中)第333章 大師(中)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276章 傳臚(下)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254章 春闈第20章 官帽椅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5章 殿試(中)第266章 拉郎配第239章 入股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18章 謀生艱難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49章 夏(中)第8章 蘇氏第285章 獻土(上)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270章 司馬光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92章 路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361章 官司(下)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201章 藍第15章 活在大宋第363章 凱旋(中)第101章 決戰-第328章 七夕(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41章 福禍無常第72章 人,要分清敵我第3章 自救第161章 理想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29章 名人第26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378章 賓天(中)第349章 夏(中)第191章 解元鬥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189章 觀禮
第357章 祥瑞(下)第350章 秋(上)第167章 論曲第357章 暗戰(上)第348章 春(中)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85章 投資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349章 夏(上)第378章 賓天(下)第195章 危局第98章 你敢殺我?第28章 做不做大師?第333章 大師(上)第275章 殿試(上)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257章 決斷第60章 反制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319章 誰主浮沉(中)第237章 買地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85章 獻土(中)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70章 狄青保衛戰之大忽悠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92章 路第305章 談判(上)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17章 忘不了第216章 星空第316章 重逢(下)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173章 摸上門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379章 白虎堂第374章 好傢伙(中)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114章 大生意第307章 燕雲(中)第333章 大師(中)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276章 傳臚(下)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254章 春闈第20章 官帽椅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5章 殿試(中)第266章 拉郎配第239章 入股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18章 謀生艱難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49章 夏(中)第8章 蘇氏第285章 獻土(上)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270章 司馬光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92章 路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361章 官司(下)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201章 藍第15章 活在大宋第363章 凱旋(中)第101章 決戰-第328章 七夕(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41章 福禍無常第72章 人,要分清敵我第3章 自救第161章 理想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29章 名人第26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378章 賓天(中)第349章 夏(中)第191章 解元鬥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189章 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