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應試

(被爆了,求推薦票保命!)-

一直看書到半夜,陳恪纔回房睡覺。見二郎早就回來,正躺在牀上,望着房樑直咧嘴。

“這是哭還是笑?”

“又是笑又是哭。”

“怎麼講?”

“笑的是,我終於和一個小娘子上街了;”陳二郎一臉莫可名狀道:“哭的是,回來的時候人家說,她已經熟悉路了,再也不用麻煩我了……”

“唉,別灰心。第三者插足麼,沒點死纏爛打的精神,怎麼插的進去。”陳恪吹熄了燈,胡亂安慰他兩句,便抱着枕頭會周公去了。只留下陳二郎在那裡輾轉反側,寤寐思服……

~~~~~~~~~~~~~~~~~~~~~~~~~~

轉眼到了報名的那天,一夜失眠的陳希亮,頂着烏黑的眼圈爬起來,先把五郎從被窩裡拖出來,再去陳恪房間拍門:“趕緊起牀,穿衣吃飯,不然要遲到了!”

等三郎穿衣洗漱完畢,坐在飯堂吃早點時,陳希亮才注意到:“你怎麼沒穿新縫製的襴衫?”

三郎悲憤的看一眼二郎,悶聲道:“你問他吧。”

二郎低頭喝湯,裝沒聽見的。他不會告訴老爹,因爲聽說那襴衫是八孃親手縫製,便無恥的搶了過來。

吃完飯,陳希亮送兒子們到門口,正碰上蘇洵也送蘇軾蘇轍。

“怎麼,要親自去送考?”蘇洵見陳希亮拿着傘,似乎是要出門的樣子,便明知故問道:“唉,又當爹又當媽,難免婆婆媽媽了點。”

“誰說我要去送?”陳希亮一臉不屑道:“我家小子省心着呢。”

“嘿……”蘇洵撇嘴道:“難道我家小子不省心?”便把肩上的乾糧袋,往蘇軾脖子上一套道:“就送你到這兒吧。”

原本打算送考的老兩位,全都不去了。要參加考試的三郎、五郎、蘇軾、蘇轍,便在陳二郎的帶領下,有說有笑的出城而去。

縣城到中巖寺要走十餘里。

道左是山,道右是江壩。山上竹樹蔥蘢,雜花滿坡,壩上稻浪翻滾,油菜花黃,不時能看到農人、耕牛在壩上、山間勞作,這幅優美的山村田園圖,深深吸引着逃離樊籠的少年們,他們指點着山水形勝,欣賞着如畫的春光,用詩詞互相唱和。

所謂唱和,就是作詩與別人相酬和。唱和有幾種方式,最寬鬆的是隻作詩酬和,不用被和詩原韻;最嚴格的是用同韻同字,這也是磨練作詩本領的好方法。

在這個年代,作詩的本領,是文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人爲設置的障礙,正足以增加遣詞捉韻樂趣。在這羣人裡,蘇東坡詩才無雙,韻用得輕鬆自然,詩亦富有美感,雖然還遠未臻化境,但已透着噴薄欲出的天才。蘇轍和陳恪的詩要差些,兩人都可以輕鬆駕馭文字和韻律,詩詞亦大氣可觀,卻很難營造出那種莫可名狀的美感。

陳忱雖然最年長,但作詩的能力中規中矩,只能勉強跟上他們三個的節奏。至於五郎,在使出吃奶勁兒憋出一首後,便一言不發、苦大仇深的趕路。

正當幾人說說笑笑時,突然聽到身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趕路的士子們紛紛閃到道邊避讓,便見幾匹高頭大馬騎飛快的馳過,不少人的衣裳被濺上了泥……五郎就是其中之一,他一路上極愛惜嶄新的襴衫,稍微泥濘的地方都不走,誰知千小心、萬小心,還是被濺了一身,這讓他十分惱火,噴出兩個字:“混賬!”

蘇軾兄弟有些尷尬,因爲他們看得分明,那幾個騎在馬上的,正是程家兄弟。

“是他們……”陳恪也認出程家兄弟來,當初在眉山就避讓了他們一回,想不到在青神又一回。他眯起眼睛,定定望着馬背上的身影,不知在盤算些什麼。

“好了趕路吧,不然要起個早五更、趕個晚大集了。”方纔耽擱時間太多,陳忱看看升起的日頭,催促起來。

~~~~~~~~~~~~~~~~~~~~~~~~~~~~~~~~~~~

眉州人都說,先有中巖寺、後有峨眉山。

中巖的寺廟始於唐朝中葉,由天竺高僧所立,後陸續擴建,終成爲今日所見的宏大寺廟羣。

整個寺廟羣分下寺、中寺、上寺。下寺座落在岷江之畔;中寺掩在半山腰的叢林中,距離下寺五里;上寺翹然於峰頂,距離中寺亦是五里。一條石梯小道盤繞巖邊林中,將三寺串在一起。

中巖書院就寄身於這中巖寺中,起先是以中寺後院爲講堂。其創辦者王方王老夫子,將書院建在寺廟中,一是這裡環境清靜、優雅,遠離城市,正適合傳道向學:二是寺廟住持乃是他堂兄,一家人自然好商量。

慶曆興學後,來書院求學的人數暴增,王方便在縣衙的幫助下,又將上寺和下寺空置的禪院盤下來,修葺之後,作新增的教室、宿舍……雖然宋人崇佛,但僧侶人數遠無法與五代相比,這都得感謝周世宗柴榮,一道旨意命天下僧尼還俗,至今宋帝國還受益於此,大量廢棄的禪院便是明證。

此刻,陳恪等人並千餘報名入學的士子,被引到寺後的講經臺下,那昔日的高僧講法之處,有一塊容納千人的大坪。

一個穿着白綢襴衫、頭戴黑色襆頭的中年人,出現在講經臺上。待學子們安靜下來,他才自我介紹說姓袁,是書院的執事:“爾等既然有備而來,本院的好處本人自不消贅言。只說說本院的架構……我中巖書院有三級六堂。初級三堂設在下寺,中級兩堂設在中寺,高級一堂設在上寺。”

“爾等入門考試之後,成績合格者,進初級之‘仁’、‘義’、‘禮’三堂學習。一年半後文理通者升入中級之‘智’、‘信’二堂學習。再過一年半,經史兼通、文理俱優者升高級之‘率性堂’學習,積滿學分,方可畢業。”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袁執事最後道一聲:“接下來,便是本院的入門考試,爾等需用心應答,這關係到諸位今年能否入院。”說完便敲響了臺上的一面金鑼:“領取號牌之後,找到相應的考場進行初試。”

馬上有書院的人,擡着籮筐向學子們分發號牌。陳恪得到了個丁字號,與蘇轍同號,蘇軾和五郎一個甲字號,一個戊字號,四人便分頭去找各自的教室。

陳恪和蘇轍的考場,在講經臺東側的一間禪房,兩人到時,前面已經有二十多人人在排隊。學子們一個一個的進去,最多盞茶功夫便出來,有的淚流滿面,有的面色凝重,沒一個神態輕鬆的。

“難道一個也沒錄取?”蘇轍也有些緊張道。

“不會的,八成是不當場宣佈。”陳恪寬解他一句,見前面一個出來,便道:“該我了,等我的好消息吧。”

“嗯!”蘇轍重重點頭道:“三哥定然沒問題的!”

“嗯……”陳恪心裡亦有些小惴惴的,深吸口氣,便踏進了禪房。

禪房裡,擺着一張長桌,長桌後,坐着三個中年儒者。待陳恪進來,中間那個便發話道:“關門。”

陳恪照做,回到屋子中央站定,便聽那人問道:“姓名、年齡、籍貫。”

“陳恪,十四歲,青神人氏。”

“之前在哪裡上學?”中巖書院是這年代的中學,讀書人一般會先在私塾或學館中,接受完整的小學教育後,纔會來這裡深造。

“學生未曾就學。”陳恪老實回答道:“在家自學的。”

“自學。”三個儒者笑起來道:“都學了些什麼呀?”

“先治小學,爾後習《十三經》。”

“學到什麼程度?”

“一知半解。”

“嗯。”結束了例行公事的詢問,那人便不再吭聲,換左手一位道:“考你幾道口義。先背誦《孝經》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陳恪不假思索答道:“《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再背誦《論語》,憲問第十四。”左邊考官又道。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這對陳恪來說,簡直沒有一點難度,他流利的背誦下去:“……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可以了。”左邊考官喊停道。

“再講一段經吧。”輪到右邊的考官出聲了:“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講這句。”

雖說讓你講經,但其實還是背誦。每一本儒家經典都有註疏,孝經的註疏叫《孝經正義》,上面對經書每一條都有詳解,你只須照章一字不改地回答,若是改了,就算錯。固然僵化死板,但這是未來寫出有理有據的文章的基礎——據從何來,唯有十三經及其註疏。作爲基礎訓練,是沒錯的。

“參聞行孝無限高卑,始知孝之爲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陳恪本身就記憶力超羣,又運用後世的歸納總結記憶法,因此回答的絲毫不差:“……法天明以爲常,因地利以行義,順此以施政教,則不待嚴肅而成理也。”

那考官又問讓他講了一句《論語》,聽得分毫不差後,點點頭道:“很紮實。”

“嗯,自學的很用功。”一直板着臉的幾個考官,都微笑起來,中間那個直接道:“出去歇歇,等着宣佈結果吧。”

“勞煩三位老師了。”陳恪知道,自己應該是過了,便恭敬行禮,退了出去。

-----------------------------分割-----------------------

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查證,結果寫到現在,求票票安慰……

第361章 人選(下)第二六七章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3145章 返京(中)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174章 **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75章 困擾(下)第114章 大生意第369章 逆轉(上)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72章 質疑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175章 早朝第347章 態度(下)第80章 嶺南亂第2章 兄弟第32章 茱萸第13章 青神縣第56章 小毛驢第195章 危局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359章 說客(上)第84章 探監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246章 宣戰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96章 人樣子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23章 急症第358章 決堤(下)第316章 重逢(下)第219章 暗戰第37章 新火第192章 璇璣第29章 幸福會遠麼?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00章 締約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266章 拉郎配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271章 身毒道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352章 和親(上)第282章 段氏(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上)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52章 應試第19章 關撲第363章 凱旋(中)第321章 點兵(中)第283章 困龍(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352章 和親(上)第46章 天石硯第104章 賞罰分明第375章 困擾(下)第347章 態度(上)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上)第81章 宿命的相遇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229章 開張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93章 歐陽修第275章 殿試(上)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262章 水刑第93章 歐陽修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282章 段氏(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271章 身毒道第205章 老薑辣第349章 夏(中)第343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4章 盜亦有道第347章 態度(中)第226章 巨資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6章 拼命三郎第370章 伏殺(上)第357章 祥瑞(上)第292章 受降(下)
第361章 人選(下)第二六七章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3145章 返京(中)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174章 **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75章 困擾(下)第114章 大生意第369章 逆轉(上)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72章 質疑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175章 早朝第347章 態度(下)第80章 嶺南亂第2章 兄弟第32章 茱萸第13章 青神縣第56章 小毛驢第195章 危局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359章 說客(上)第84章 探監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246章 宣戰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96章 人樣子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23章 急症第358章 決堤(下)第316章 重逢(下)第219章 暗戰第37章 新火第192章 璇璣第29章 幸福會遠麼?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00章 締約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266章 拉郎配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271章 身毒道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352章 和親(上)第282章 段氏(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上)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52章 應試第19章 關撲第363章 凱旋(中)第321章 點兵(中)第283章 困龍(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352章 和親(上)第46章 天石硯第104章 賞罰分明第375章 困擾(下)第347章 態度(上)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上)第81章 宿命的相遇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229章 開張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93章 歐陽修第275章 殿試(上)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262章 水刑第93章 歐陽修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282章 段氏(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271章 身毒道第205章 老薑辣第349章 夏(中)第343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4章 盜亦有道第347章 態度(中)第226章 巨資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6章 拼命三郎第370章 伏殺(上)第357章 祥瑞(上)第292章 受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