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

陳恪翻譯《竹書紀年》,絕不只是爲了證明‘金縢’確實存在那麼簡單,他的真實目的,其實是顛覆讀書人的理想國,即所謂的‘三代之治’!

‘三代之治’是漢儒所提出的觀念。三代,指中國最早三個統一政權——夏、商、周。漢儒們認爲,夏、商、周是中國治理得最好的三個典範朝代,‘三代’的政治形式是最有利於國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三代’之時帝王的道德人品和治國態度,乃是後世帝王的楷模。當然不包括夏桀、商紂、周幽王三個末帝和其他個別昏庸君王……

因此,士大夫們喜歡言必稱‘三代’,將之當做一種政治理想國來作爲當世的參照標準。他們認爲只要君主效仿三代帝王,尤其是夏禹、商湯、周文這‘三王’的道德操行、政治理念,社會的一切弊端就會迎刃而解。

但事實上,‘三代’,尤其夏、商兩代,並沒有可靠的信史留下,因此所謂‘三代’之治,很大程度上只是古人的一種想象。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除了年代過於久遠,史料湮沒於戰亂之外,還離不開一位偉人的貢獻。

那便是傳說中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英明神武、光耀千古、威而不猛、萬世師表的孔老夫子!

孔子生活在東周,那時候算是三代末年,作爲歷史最悠久魯國的史官,還能看到三代的真實史料,知道上古時代根本不像傳說的那麼淳樸,而是與後世宮廷政治一樣的血腥。

但孔夫子滿眼望去,天下禮崩樂壞、綱常淪喪、諸侯混戰不休、百姓如豬狗一般,泱泱神州哪裡還有樂土?

作爲周公的信徒,孔子自然痛苦不堪,他爲了宣傳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與今世的‘禮崩樂壞’相比較。喚起諸侯尊王復禮之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麼‘一字褒貶’、‘爲尊者諱’等等,也就是傳說中的‘春秋筆法’!

不管當時孔子的初衷如何,後世所謂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都是從他這裡學來的。歷史的真相便隨着人們的需要被隨意篡改,面目全非……

所以孔子才痛苦的嘆息道:‘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但無論如何。所謂三代之治。其實就是孔子爲了引導人們向善,而美化出的一個烏托邦。後來又漸漸成了人們無法解決問題時,逃避現實的避風港。更進化爲阻礙一切改革,一切變化的攔路虎!

春秋筆法誤我華夏,絕非妄言哉……

而《竹書紀年》是一部西晉時。從魏安釐王墓中出土的編年體史書,所以能夠避過秦始皇挾書令導致的焚書運動。它記錄了從夏朝到戰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其翻譯成功,將夏朝到戰國時期歷代所發生的血腥政變和軍事衝突,毫無保留的展示在人們面前,造成的衝擊可想而知。

譬如,儒家著名的‘伊尹放太甲於桐宮’段子,說當初商王太甲無道,被宰相伊尹放置桐宮。太甲三年改過自新,伊尹又將其迎立爲帝,交還國政。太甲復位後,沉痛接受教訓,成爲了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在孔子描述的這個故事中,伊尹高風亮節、太甲浪子回頭,皆是萬代楷模。和諧的不得了。

然而,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爲王,七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哪有什麼聖君賢主?還不是一樣的陰謀暴力!

所以《竹書紀年》不僅是對人們歷史知識的衝擊,更是對儒家所構建的‘三代之治’理想國的動搖!

是動搖。不是摧毀。畢竟陳恪也不知道‘清華簡’埋在哪兒,無法爲《竹書紀年》提供佐證,在史學上,可是孤證不立的……而且那些學了一輩子儒家的士大夫們,豈是那麼容易就放棄信仰、否定先賢?那跟自我否定、乃至自我毀滅有何區別?

事實也確實如此,《竹書紀年》在出土後,傳承了六百多年,終在南宋亡佚。其原因完全可以想象出來,就是其內容被翻譯出來後,與儒家史學體系衝突極大,理所當然地爲儒學家們視爲異端,不遺餘力的湮滅掉了!

但陳恪用了很巧妙的一招,讓士大夫們集體噤聲——他以無可辯駁的考證,證明了《尚書》系僞作。將金縢存在的依據,繫於《竹書紀年》之上,繼而與大宋朝皇統傳承的正義性聯繫起來。

除非大宋的士大夫們,能找出別的證據,證明金縢確有其事,否則誰都不敢說《竹書紀年》半個不字。

而且在歷史上,《竹書紀年》的亡佚,是發生在南宋,那時候,二程的理學已經被朱熹發揚光大,儒家基本一統江湖,纔有資格順昌逆亡。但在北宋儒家思想混亂,山頭林立之秋,也給了所謂異端存活的空間。

陳恪希望這本書,配合自己對《尚書》的否定,動搖人們對上古三代的認知,只需要撕開一個口子、嵌入一個楔子,自己便可藉機重新解釋經典,爲大宋朝構造出一個新的思想體系來!幹翻他孃的程朱理學 !

不過他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所以只是將破解《竹書紀年》的鑰匙,教給了這個時代的大儒們,由他們來發現那個完全不同的真實世界!在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有多可怕之前,所有人都無法拒絕這份邀請,龍昌期也不例外……

最終,老先生被一衆同鄉後生挽留下來,雖然沒接受朝廷賜予的五品官職,但同意以布衣之身參與到《竹書紀年》的編修工作中。陳恪想將自己的外宅空出來,作老先生在京城頤養之所,但被龍昌期拒絕了。

龍老兒對陳恪,不可能沒有怨氣,但見對方以天子近臣、名儒之尊,如此客氣的向自己賠不是,給自己挽回顏面,爲自己開方抓藥。人心都是肉長的,一個後輩能做到這一步,他個老頭子豈能繼續橫眉冷對下去?

所以老先生拒絕的理由,是自己喜歡熱鬧,住在會館中,可以多親近同鄉後輩。也算沒讓陳恪下不來臺……

“這一關,算是過去了。”回去的路上,陳恪在馬車上長舒口氣道。

“你真是變了,”蘇轍微笑道:“放在以前,萬不會吃這份屈的。”

“想做事,就不能由着性子,是龍也得盤着,是虎也得臥着。整天張牙舞爪的,是做不了正事的。”陳恪說着望向蘇軾道:“這也是說你呢……”

“嘿……”蘇軾不好意思的笑了。回到京城,加入文化圈子,才高八斗的蘇子瞻自然如魚得水。每日裡,於紙醉金迷中吟風弄月,揮灑着無窮無盡的才華,享受着前所有爲的尊崇。

與之前那些孤傲的才子不同,蘇軾雖有李太白之風流,勝曹子建之敏捷,卻氣質平和、爲人豪邁、待人坦誠親切,因此很快在京城擁有擁躉無數,無論是士子文人、還是歌伎樂女,都真心喜愛這位大才子。

尤其是陳恪準備改走穩重的學術路線,基本不再光顧名妓們的生意,也不大填詩作詞後,更是沒人和大蘇爭風月班頭的名號。甚至於,他還遇到了昔日相熟的名妓,寫帖子邀請自己攜大舅哥光顧的糗事。

陳恪不禁暗暗感嘆,汴京風月的變化真是太快,才幾年不走馬章臺,便被妓女們當成了引玉的磚頭……

陳恪沒有一點嫉妒,因爲大舅哥本來就是光耀千古的天皇巨星,光芒豈會被自己掩蓋?只是他偶爾聽說,蘇軾在外說話言語無忌、行事放浪形骸,頗有些得意忘形之態,因此出言提醒。

不過蘇軾正在鮮花着錦、烈火烹油之時,覺着人生啊,怎麼能這麼美好呢?他苦惱的是,今晚到底該赴翠微居雲仙兒的約,還是到汴河畫舫上爲張師師畫像。是不會把陳恪的忠告聽進去的……

陳恪正要再婆媽幾句,馬車停了,陳義掀開車簾道:“大人,綺大家在外面。”

“你們先回去吧,”陳恪從遼國回來後,一直忙於搞定兩邊岳家,幾乎忘了這位紅顏。

在蘇家兄弟的怪笑聲中,陳恪下了馬車,便見綺媚兒穿着一襲華麗的八幅羅裙,腰間數十道細褶,每一褶一道顏色,搭配得既淡雅,又別緻,裙邊一二寸寬的地方,滾了大紅的花邊,看上去很醒目。她還梳了一個別出心裁的高高的髮髻,一朵嫣紅的玫瑰斜插其上,俏生生站在街旁,便令周圍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綺媚兒一如往日,面帶魅惑衆生的笑容,朝陳恪輕輕點頭。

“想不到在這兒碰上。”陳恪走過去。

“可不是碰上的,人家是巴巴的來等公子。”綺媚兒笑着挽上他的手臂。陳恪的胳膊稍稍一僵,旋即恢復了正常。

可這一下,便被心思敏感的女人感覺到,她黯然收回手道:“忘了公子的身份,今日不同往時了……”

本月最後一天了,不投的話,月票會消失不見的……

第329章 皇家武學(中)第285章 獻土(上)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93章 歐陽修第253章 古文第297章 滇銅(下)第100章 崑崙關第275章 殿試(下)第154章 王爺的野望第321章 點兵(下)第349章 夏(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84章 探監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69章 逆轉(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211章 老包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161章 理想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120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64章 小妹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中)第320章 空額(下)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上)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92章 路第273章 迴應第79章 岳陽樓第283章 困龍(中)第251章 主考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83章 困龍(下)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317章 小妹進京(上)第357章 祥瑞(中)第10章 人要有文化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325章 醜聞(下)第358章 決堤(下)第108章 迴歸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36章 生意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二五二章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89章 觀禮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276章 傳臚(中)第324章 真相大白(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70章 伏殺(上)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292章 受降(中)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282章 段氏(下)第62章 歲月無痕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276章 傳臚(上)第357章 暗戰(上)第83章 大案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123章 拉風的太學體!第318章 雲詭(中)第357章 祥瑞(上)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370章 伏殺(下)第347章 態度(中)第266章 拉郎配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90章 狀元樓第62章 歲月無痕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132章 天籟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
第329章 皇家武學(中)第285章 獻土(上)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93章 歐陽修第253章 古文第297章 滇銅(下)第100章 崑崙關第275章 殿試(下)第154章 王爺的野望第321章 點兵(下)第349章 夏(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84章 探監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69章 逆轉(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211章 老包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161章 理想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120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64章 小妹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中)第320章 空額(下)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上)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92章 路第273章 迴應第79章 岳陽樓第283章 困龍(中)第251章 主考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83章 困龍(下)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317章 小妹進京(上)第357章 祥瑞(中)第10章 人要有文化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325章 醜聞(下)第358章 決堤(下)第108章 迴歸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36章 生意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二五二章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89章 觀禮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276章 傳臚(中)第324章 真相大白(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70章 伏殺(上)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292章 受降(中)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282章 段氏(下)第62章 歲月無痕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276章 傳臚(上)第357章 暗戰(上)第83章 大案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123章 拉風的太學體!第318章 雲詭(中)第357章 祥瑞(上)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370章 伏殺(下)第347章 態度(中)第266章 拉郎配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90章 狀元樓第62章 歲月無痕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132章 天籟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