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暗戰(上)

王雱這一手,算得上十分漂亮。此計除了李憲之外,再無任何人蔘與,已經把露餡危險降到最低了。

然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還是沒有瞞過遠在洛陽的文彥博。陳恪一開始,以爲是王雱身邊有文彥博的細作,但是再細想王雱爲人縝密,斷不會讓身邊人知道此事的。而且文彥博也不大可能,在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身邊埋下眼線。

眼線應該還是在皇帝身邊。

而文彥博會做的事情,恐怕韓琦也會做,是以既然文某人能偵知,韓相公就沒道理不知道……

當陳恪將這件事告訴王雱,驚得他半天說不出話來。

陳恪也不說‘當初我就勸你,這樣不行’之類的屁話,而是冷靜道:好在你也沒有把柄,落在他們手裡,不擔心他們會在官家面前嚼舌根。所以這一局,還是我們贏了,而且完勝。

嗯……王雱緩緩點頭,嘆氣道:可韓相公知道了……

已經到了這一步,被他們知道了也不怕。難道他們會因爲我們規規矩矩,就也對我們規規矩矩?

也是,中樞兩進兩出,他們肯定驚呆了。王雱的神色這纔好轉,點點頭道:一旦緩過神來,必然要兇猛反撲。

是啊。陳恪面色凝重道:官家承諾,今年會定下太子。下一步,必然不死不休了。

誰怕誰。王雱的臉上,浮現出慣有的傲氣道:如今我們早已不是吳下阿蒙!

呵呵……陳恪也笑起來,但心情絕不輕鬆,他實在不知道,這支由新學黨、在野派和嘉佑學社聯合起來的雜牌軍,到底能不能和趙宗實的正規軍對抗。

激烈的鬥爭不知何時開始,秘閣考試卻迫在眉睫了。

秘閣試六論是制科試最關鍵的環節。關係到能否參加最後的崇政殿御試,同時也是制科考試中最難的一環。首先,閣試六論的出題範圍極其廣泛。以九經、兼經、正史爲主,旁及武經七書、《國語》及諸子。正文之外,羣經亦兼取註疏。

這不僅要求應試者知識面極其廣泛。而且對這些知識要爛熟於胸;還要求應試者文理俱佳,纔有可能過關。是以時人都以秘閣六論爲最難,把閣試稱爲‘過閣’。閣試之煩、難,正是中式者鳳毛麟角的原因所在。

爲了應付這漫無範圍、又無所不問的煩難閣試,蘇軾兄弟纔會授官未赴,專心準備。

考試前一日,六名考官各出一題。陳恪雖爲同考官,但這種級別的考試,考官的陣容嚇死人,還輪不到他出題。

參知政事歐陽修所出論題爲《王者不治夷狄》。出自《春秋公羊傳》何休注;

參知政事王珪所出論題爲《既醉備萬福》,出自《詩經.大雅.生民》鄭玄箋;

樞密副使吳奎所出論題爲,《禮義信足以成德》,出自《論語.子路篇》包鹹注;

龍圖閣直學士楊畋所出論題爲《形勢不如德》,出自《史記.吳起列傳》;

權御史中丞王疇。所出論題爲《禮以養人爲本》,出自《漢書.禮樂志》;

知制誥王安石所出論題爲,《劉愷丁鴻孰賢》,出自《後漢書.丁鴻傳》及《後漢書.劉愷傳》。

六題中,三經三史,三正文三註疏。且要求極嚴格。應試者必須指出論題的出處,並全部引用論題的上下文,這樣才能稱爲‘通’。不知論題出處者不得爲‘通’;知道出處而不全引上下文者,也不得爲‘通’,只能爲‘粗’。應試者所作六論,須皆在三千字以上,所以最少一萬八千字,且要於一天一夜內完成。

五十名應試者,雖然最後都能完成,但其中多有求快而草草者。

收集起捲來,書吏糊名謄錄,然後轉到陳恪手中……因爲就他一位初考官,所有卷子都要過他的手,選出六論四通以上者,呈給六位考官而已。然後由六位考官來評定等級,將四通以上者分爲五等,第四等又分上下,按慣例一、二等不設,第三等爲優,第四等上以上纔有資格參加御試。

按說陳恪沒什麼權力,因爲‘通’、‘粗’、和‘不通’都是明擺着的,他要是弄錯了,被御史彈劾還是輕的,辛辛苦苦豎立起來的大儒形象,也將毀於一旦,是以容不得半分閃失。

但這不意味着他無法影響錄取。事實上,陳恪採取了一種巧妙的戰術,最終使他想保的人都順利過關。

陳恪想保的,自然是他嘉佑學社的同年,他也很熟悉這些人的文章,因此雖然沒通關節,但他還是能認出,幾位同年的卷子。

其中,二蘇和曾鞏他並不擔心,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過不了閣,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他想保的是四郎、林希和呂惠卿。

他採取的是迂迴戰術,先將二蘇及曾鞏的卷子壓在最後。把幾份‘文章草草’的試卷放在最上面,再把四郎的卷子放在中間,下面再放幾分‘草草’的試卷。這樣六位考官先一份份的淘汰前面的試卷,待看到四郎比較工整的文章後,覺着寫的還算不錯,因爲已經淘汰了很多,加之後面的好像也不堪入目,四郎被取中的機率自然大增。

林希和呂惠卿的也如法炮製,因爲優秀的卷子,如二蘇和曾鞏的都被壓在最後了,所以被陳恪凸顯出來的三人,都不出意外的‘過閣’了。待看到最後幾份卷子時,考官們縱使感嘆這幾位的水平之高,卻也不會再改變原先的結果了。

因爲這是六人聯合閱卷,誰要推翻先前的結果,就等於否定其他五人的眼光,這種得罪人的事兒,連王安石也不會幹。

最後結果出來,一共過閣十五人,其中就有四郎、林希和呂惠卿,自然二蘇和曾鞏也不會被埋沒。除了他們六個外,還有鄧綰。過閣者中半數都出自嘉佑學社,自此嘉佑學社大名再次響徹朝野。

隔一日便是崇政殿的御試,當天一早,由官家親自主持並出策題一道。這次趙禎似乎很想說點什麼,一道策題足足用了幾百字。其中絕大多數篇幅,都是他對這個國家弊端的觀察:

‘朕自繼大統以來……德有所未至,教有所未孚,闕政尚多,和氣或寡。田野雖闢,民多無聊。邊境雖安,兵不得撤。利入已浚,浮費彌廣。軍冗而未練,官冗而未澄。庠序比興,禮樂未具;戶罕可封之俗,士忽胥讓之節……在位者不以教化爲心,治民者多以文法爲拘。禁防繁多,民不知避。敘法寬濫,吏不知懼。累系者衆,愁嘆者多。仍歲以來,災異數見……

幾乎把大宋之弊說了個遍,如果換個場合寫出來,簡直就是一篇罪己詔。

然後纔要求‘子大夫其悉意以陳,毋悼後害。’

這簡直就是自虐。

敬錄策題的詳定官司馬光,聽得是滿頭大汗,錄完後卻不敢領命道:陛下三思,這篇策題放出之後,必將天下大譁啊!

難道有什麼干礙?趙禎似笑非笑道。

是有干礙的。司馬光要比初伴帝側時,放開了許多,沉聲道:聖人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推而廣之,也無不是的君王。千錯萬錯,都是爲臣者的錯。陛下乃大宋之君,爲君者不能有錯,否則人心不穩,邪念興焉!

君實,你太書生氣了。趙禎和司馬光的關係,顯然愈來愈親密,竟以表字相稱道:這些天下的弊端就在那裡,就算不讓人說,難道我這個四十年的皇帝,能脫得了干係?若不借此機會說上一說,還讓天下人以爲我趙禎掩耳盜鈴、昏聵若斯呢……

說着淡淡一笑道:沒聽俗語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英雄’?寡人就要刮一刮疾風,蕩一盪船板,好爲我大宋尋出幾株勁草,識到幾位英雄!

陛下,你既然都知道,何不大振天威,痛加整飭?司馬光已經深深認識到,這位看起來綿軟無力的皇帝,實際是有大智慧的。

趙禎愣了半晌,方垂下頭嘆道:寡人兩度險死還生,身子已經大不如前,上朝聽大臣奏事,時候略長些,就頭暈手顫,觀瞻不雅。寡人若是親自動手整飭……設如中途身體有變,將來連新君也難以爲繼。寡人能做到的,就是爲新君打好底子、掃平障礙。君實你明白了麼?

這些話披肝瀝膽,句句痛心疾首。司馬光不禁潸然淚下,啜泣道:臣明白了,都明白了……

所以寡人得讓英雄們起心思,不然他們藏着掖着,我如何能動手?趙禎那向來柔和的雙眼,此刻罕見的透出寒光:你看這次御試之後,還不知有多少好戲上演呢!

雖然已是四月天,司馬光還是感到一陣透體深寒……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320章 蘇家進京(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二三六章第68章 師表第75章 過堂第4章 盜亦有道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57章 送別第200章 締約第349章 夏(上)第151章 戰果第297章 滇銅(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167章 論曲第254章 春闈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100章 崑崙關第359章 說客(下)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32章 經筵(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103章 大捷第215章 星空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體(上)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284章 刺陳(中)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55章 惡霸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08章 捺鉢(下)第254章 春闈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82章 驚變第112章 小亮哥的情事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07章 燕雲(上)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23章 急症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93章 歐陽修第357章 祥瑞(下)第215章 星空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349章 夏(上)第229章 開張第83章 大案第30章 開業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82章 驚變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92章 路第305章 談判(上)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48章 春(上)第358章 決堤(下)第18章 謀生艱難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63章 蹴鞠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266章 拉郎配第121章 撲朔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下)第282章 段氏(下)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93章 轟動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147章 老巢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358章 日食(中)第369章 逆轉(上)第283章 困龍(上)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237章 買地第320章 空額(中)第275章 殿試(上)第135章 千里鏡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237章 買地第5章 算計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
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320章 蘇家進京(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二三六章第68章 師表第75章 過堂第4章 盜亦有道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57章 送別第200章 締約第349章 夏(上)第151章 戰果第297章 滇銅(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167章 論曲第254章 春闈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100章 崑崙關第359章 說客(下)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32章 經筵(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103章 大捷第215章 星空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體(上)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284章 刺陳(中)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55章 惡霸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08章 捺鉢(下)第254章 春闈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82章 驚變第112章 小亮哥的情事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133章 弄巧成拙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07章 燕雲(上)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23章 急症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93章 歐陽修第357章 祥瑞(下)第215章 星空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349章 夏(上)第229章 開張第83章 大案第30章 開業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82章 驚變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92章 路第305章 談判(上)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48章 春(上)第358章 決堤(下)第18章 謀生艱難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63章 蹴鞠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266章 拉郎配第121章 撲朔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180章 應試之王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下)第282章 段氏(下)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93章 轟動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147章 老巢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358章 日食(中)第369章 逆轉(上)第283章 困龍(上)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237章 買地第320章 空額(中)第275章 殿試(上)第135章 千里鏡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237章 買地第5章 算計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