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

第二天,那位學諭拿着一冊《字典》,把陳恪叫學齋到外面,問他與作者是不是同一人。

陳恪點頭說是,學諭震驚道:“你怎會如此年輕?”

“十歲那年,琢磨出來拼音注音法,又用十年時間,在師長的指導下,把《廣韻》上的字全都編排了一遍。”

“十年磨一劍!後生可畏、慚愧慚愧!”欽佩之餘,學諭朝他深施一禮,嘆口氣道:“我當不了你的老師。”

陳恪生怕重複蘇軾當年的悲慘命運,也朝他深施一禮道:“術業有專攻,學生這些年,時間都花在這上面了,於應試一道,薄弱的很。”

學諭見他如此謙虛,十分感動,點點頭道:“但凡學過拼音法的人,都該以師禮待你。學生不敢以師自居,我們還是以友相稱吧。”

“禮不可廢。”陳恪堅持道:“學生不敢狂悖。”

“也對,”學諭頗有幾分癡勁兒,聞言重重點頭道:“你們這些大學者,都是尊師重道的,我不能損害你的名聲……”

“……”陳恪這個汗啊,這都哪跟哪,我啥時候變成大學者了?

無論如何,他是《字典》作者的消息,在太學中不脛而走,不僅本齋的太學生對他十分驚奇。到了課間休息,其它齋的師生亦涌過來看他,但人們這張年輕的面孔,難免會產生懷疑。那樣一本嚴謹的大部頭,應該是兩個皓首窮經的大儒所作……就連‘蘇小妹’,也被他們猜測,是某位大儒遊戲人間的化名。總之這麼年輕的作者,實在是讓他們難以。

但是四個太學生站出來,說這是真的,由不得大家不信……因爲這四人裡,有三個姓曾的,分別叫曾布、曾牟、曾阜……其中前兩個是曾鞏的親兄弟,後一個是從兄弟。唯一一個不姓曾的,還是曾鞏的妹夫,叫王輔之。

有三曾作證,大家自然不再懷疑,紛紛掏出自己的字典,請他在扉頁簽上大名。

陳恪一個新來的學生,自然不能耍大牌,只能來者不拒,一面簽名,還得一面回答各種沒營養的問題:

‘你真的是十歲創造了拼音法麼?難道是夢裡有神仙相授?’

‘這本字典真的是你和蘇小妹合著的麼?’

‘蘇小妹到底是男是女?’

問來問去都是此類的問題,反覆回答、不勝其煩。大概簽了五六十本,回答了百八十句,他終於不耐煩了,把筆一擱道:“今天就到這兒吧,剩下的明天再說。”說着霍然起身,拍拍曾布的肩膀,拉着他擠出去了。

到了外面,便看見蘇軾宋端平在那裡幸災樂禍地嘿嘿直笑:“名人啊,真苦惱!”

“屁咧!”陳恪罵一句,拉過曾佈道:“看,這是誰?”

“哈哈,子宣,是你們!”宋端平頓時顧不上取笑陳恪,跳起來和曾布兄弟三個擁抱。

“子宣,這兄弟兩個,就是我們整天掛在嘴上的二蘇。”陳恪爲雙方介紹道:“子瞻,這兄弟三個,就是我們整天掛在嘴上的南豐七曾中的三個,還有一位是子固兄的妹夫。”南豐距離廬陵很近,陳恪他們跟着歐陽修學藝的時候,曾鞏時常帶着弟弟們來問安,一來二去就熟識了。

“好啊,好啊,我們的隊伍又擴大了!”蘇軾最喜歡熱鬧,頓時開心笑道:“應該去慶賀一番!”

“那是自然,”那曾布是個小個子,但五官分明,目光炯炯,顧盼間滿是豪傑之氣,顯然是兄弟幾個裡做主的,他也大笑道:“我們早來一步,卻要做東的!”

於是擴大到十幾人的隊伍,蔚爲壯觀的出了太學,清一水二十上下的年輕人,一個個精力過剩、談笑無忌……卻沒有人看他們一眼。

倒不是太學生們清高,而是大家都在急急往外行,好像街上有啥稀罕光景一樣。

“發生什麼事了?”陳恪拉住一個太學生問道。

“狄相公今天回城,這會兒要路過我們太學了。”那人隨口答一聲,便甩開手走掉了。

“狄相公?”陳恪的腦海中,恍然閃過那位風華蓋世的戰神……

“早聽說狄相公出門,京城百姓爭相圍觀,大街上能堵得水泄不通。”曾阜興奮道:“我們快去看看。”

一夥人便快步出了太學大門,只見人們都往西面御街上涌去,毫不誇張的說,那叫一個人流如潮,比肩接踵。人們擠過來、擁過去,聲聲呼叫,如狂如醉。爭着搶着,瞻仰自建國以來第一位面有黥文的平民宰執!

開封府的官差和巡防鋪的兵丁,顯然對此早有準備,他們手牽着手、人連着人,爲狄相公一行人開道,一個個全都累得臭汗淋漓,卻無怨無悔……不這樣,怎麼能跟心中的偶像距離如此之近啊!

狄青穿一身墨綠色的袍子,騎在高頭大馬上。俊朗如天神般的面容上,帶着極具成熟魅力的微笑,就連他面頰上那塊金印,都顯得分外迷人!

事實上,他最令開封城裡民衆如此癡迷崇拜的地方,就是這塊代表着恥辱的金印。

宋朝在絕大多數地方,都比前代文明許多,但也有野蠻的習慣延續下來——像五代一樣,爲了防止軍卒和犯人逃跑,要給他們刺青黥面,所以好男不當兵!

當年平定嶺南凱旋,狄青榮升樞密使。進宮謝恩時,官家激動的拉着他的手,凝視了好一會兒,之後溫情又傷楚的說道:“愛卿,寡人有太醫,可以把臉上的金印去掉,你恢復原貌吧,不要總帶着當年的黥字。”

狄青感動的熱淚盈眶,他自然知道……大宋開國百年,從未有兩府宰執面帶黥文,這是恥辱,亦是卑賤的標誌。官家要給他去掉金印,完全是爲他着想,讓他改頭換面,從此不再低人一等!

但是狄青拒絕了,他對官家說了一句話,從此他在大宋皇帝的心中,在天下億萬平民百姓的心裡,便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他說:“陛下擢臣,不問門第,臣正因爲臉上有這行金印,才得以報效國家。臣願留頰上黥字,以使天下賤兒得知,朝廷有此名位相待!”

這就是狄青狄漢臣,一個出身卑微、起自行伍,憑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出人頭地、功蓋當代,官居西府之首,名符其實地站了人生的巔峰上!卻從不忘本、亦不掩蓋過去的卑微,一個真正男子漢!

他滿懷豪情壯志地活着,以實實在在的功勞說話,不去理會身邊陰柔粘黏的污穢官場,怎一個自豪爽快了得?!

這樣光輝萬丈的男子漢,贏得大宋全體百姓,發自內心的仰慕,也就不足爲奇了。他的身上,更是寄託着億萬平凡人的夢想。他的故事早就成爲最偉大的傳奇,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更不用說京城內的禁軍,每當此時,他們都激動得難己剋制,這是整個武人羣體的驕傲,近百餘年的欺壓和屈辱,終於在這一朝揚眉吐氣了!

在狄青的身邊,還有一個俊美無雙的白袍小將,不知多少大姑娘、小媳婦們,提着籃子,往他身上撒花、擲果,尖叫着:“狄詠,狄詠……”

看着這狂熱而又激動人心的一幕,陳恪的臉上,卻沒有什麼笑容:元帥,果然還是當上了樞相……

他身邊立着曾布,兩人沒有湊近了,而是在府學門前遠觀。曾布的臉上,也沒有什麼笑容,反而有些哀傷道:“狄元帥,他離死不遠了。”

陳恪聞言一驚,他低頭看着曾佈道:“子宣,你莫要危言聳聽!”

“仲方,我不是危言聳聽,”曾布冷聲道:“狄元帥越風光,有些人就越難受!”

“什麼人?”

“我也只是道聽途說。”曾布淡淡道:“只是聽說韓相公寧肯去當三司使,也不要當樞密副使……這是爲什麼?還不是不能接受屈居於他之下?”

“韓相公不幹,總得有人幹,接任的樞密副使叫王堯臣。他便是當年韓相公對狄元帥說的那位:‘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名者纔是好漢!’現在他卻歸狄元帥管,心裡是個什麼滋味?據說他每天早晨給元帥請安,都會盯着那道金印道:‘樞相大人,可真是愈加鮮明瞭!’”

“乃至當朝宰相文彥博,估計也不會不恨他。因爲總是有人把他和狄青比,當年收復貝州一城,就當了宰相,拿什麼和狄青平復整個南方相比?卻位在狄青之上,害臊不害臊?怕是隻要有狄元帥在一天,他就得難受一天。”曾布沉聲道:“再往大里說,他區區一個武將,把汴京城所有官員比得黯淡無光,誰心裡能舒服?這樣既有集團,又有頭領,危險的局面已經形成了,他卻還這樣不知收斂,千萬別讓人逮到機會,不然……”

神一樣的嘉佑二年龍虎榜,可謂千年科舉第一榜了。

第328章 七夕(下)第85章 醜聞第234章 好詩好詩!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378章 賓天(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21章 點兵(下)第378章 賓天(上)第48章 聚首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171章 狄青保衛戰之蝴蝶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229章 開張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57章 暗戰(中)第196章 小郡主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146章 營救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358章 日食(下)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30章 開業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中)第87章 大局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76章 曝光(上)第283章 困龍(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60章 反制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62章 歲月無痕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68章 人憔悴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376章 曝光(下)第194章 邀請第170章 以其人之道第174章 **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上)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60章 緋聞(上)第332章 經筵(下)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142章 耳光第184章 鬥智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320章 空額(上)第17章 忘不了第347章 態度(上)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09章 條件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29章 名人第308章 捺鉢(中)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86章 余文帥第108章 迴歸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60章 緋聞(下)第283章 困龍(中)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272章 質疑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14章 砍斷腸第211章 老包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309章 遼主(下)第5章 算計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169章 狄青保衛戰之名臣風範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5章 算計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
第328章 七夕(下)第85章 醜聞第234章 好詩好詩!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378章 賓天(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21章 點兵(下)第378章 賓天(上)第48章 聚首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171章 狄青保衛戰之蝴蝶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229章 開張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57章 暗戰(中)第196章 小郡主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146章 營救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358章 日食(下)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30章 開業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中)第87章 大局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76章 曝光(上)第283章 困龍(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295章 國際騙子(上)第60章 反制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62章 歲月無痕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268章 人憔悴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376章 曝光(下)第194章 邀請第170章 以其人之道第174章 **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上)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60章 緋聞(上)第332章 經筵(下)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142章 耳光第184章 鬥智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320章 空額(上)第17章 忘不了第347章 態度(上)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09章 條件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29章 名人第308章 捺鉢(中)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86章 余文帥第108章 迴歸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60章 緋聞(下)第283章 困龍(中)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272章 質疑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14章 砍斷腸第211章 老包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309章 遼主(下)第5章 算計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169章 狄青保衛戰之名臣風範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5章 算計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