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薑還是老的辣

(大章節求推薦票……)-

王方素喜清靜,否則也不會在離城十幾裡外辦學。見事端圓滿解決,他略坐了片刻,與宋大令等鄉紳飲了幾杯,便道聲告罪,先行退席了。

宋大令一肚子的憋屈,自然亦不會久坐,便藉口送王老先生到碼頭,也離開了酒場。

縣裡的人都往酒場湊去,倒讓道上安靜了許多。因着王方是步行而來,宋大令也不坐轎,只命轎伕擡着轎子跟在後面。

離開了人前,宋大令也沒必要再演戲,他目光復雜的望着王方道:“老先生卻被刁民利用了。”

“唔……”王方淡淡笑道:“也許吧。”

見一拳打在棉花上,宋大令嘆口氣道:“其實今天這一場,都是那李簡謀劃出來的,不成想竟然舉縣相應,把官府逼得被動無比。唉……沒上任前,便聽說眉州人‘難治’,現在看來,果然是名不虛傳。”

“呵呵,說起‘難治’。”王方捻鬚搖頭,緩緩問道:“老朽倒想問問大令,什麼樣的百姓乃‘好治’之民?”

“《道德經》上說的那種‘其民淳淳’,應該是好治吧。”宋大令想一想,答道。

“欲想‘其民淳淳’,大令做到‘其政缺缺’了麼?”王方呵呵笑道:“況且如今天下承平一甲子,蜀中已文教大興,人讀書有了見識;加之物慾橫流,人心不古,怕就再也淳淳不起來了。”

“是。”宋大令回想一下,上任大半年來,自己確實處處碰壁,何不就此垂詢一下這位前輩,該如何當好此地的親民官呢?

當他提出這問題,王方捋着鬍子笑道:“眉州之地紫氣東來,正是文教昌盛之像。此地居民,不同於教養落後之地,不易爲州縣官所欺。士紳之家,皆置有律法之書,並不像別處,以精通法律條文爲‘動機不純’。實乃本地儒生皆力求遵守法律,亦求州官爲政不可違法。”頓一下,他似笑非笑的望向宋大令道:“父母官若賢良公正,任期屆滿之時,縣民必會將其畫像,懸於家而日拜之、銘之於心,五十年不能忘。”

“唉,您說對了,此地人不怕官,敢於抗爭,實在令人棘手。”宋大令苦笑道:“晚生也不求萬家生佛,只求能平平安安度過這一任。”

“呵呵,眉州人自視高,不容易服人,每每有州縣官到任。他們皆要對其施以考驗。州縣官若內行幹練,他們決不藉故生非,反而會協助官府,將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但新長官若有擾民傲慢、非法無禮之處,民衆自然不忿,以後使他爲難棘手之事多矣。”說話間到了碼頭,王方站在江邊,睥了宋大令一眼,意味深長:“都說眉州之民難治,非難治也,實乃長官不知如何治之耳……”

“請先生教我。”宋大令深深作揖道。

“方纔大令既然說到《道德經》,自然知道,老子曾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此乃做好官的真諦,無它,只‘設身處地’爾!”王方語帶金石之音道:“只要大令在發佈命令之前,先不欺心地想一想,若自己是一名普通百姓,能接受這樣的法令麼?能,就去做,不能,便罷。如此日久,何愁百姓不以大令爲父母,親之敬之呢?”

“謹受教……”宋大令恭聲道:“送先生……”便目送着王方與那弟子登上小舟,順流而去。

~~~~~~~~~~~~~~~~~~~~~~~~~~~~~~~~~~~

玻璃江上舟楫行,一名船伕在船尾撐船,王方立於船頭,陳恪在其身側。

開船后王方一直沒做聲,似乎在欣賞大江兩岸的風光。

行出一段時間,陳恪終於忍不住,從懷中掏出個青瓷酒瓶,奉到王方面前道:“知道老師不愛喝黃嬌,給您帶了一瓶上好的劍南春。”

“唔,喝酒,還是要夠辣纔好,果酒太甜。”王方點點頭,接過酒瓶,似笑非笑的睥他一眼道:“這下你滿意了吧?”

“滿意了,滿意了。”陳恪滿臉堆笑道:“果然是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那宋大令馬上就沒咒唸了。”

“還道你沒看出來呢。”王方拔掉軟木塞,呷一口甘冽的美酒,悠悠道:“你今天可謂成功造勢,即使我不在,宋大令也沒法當衆發飆,但秋後算賬是少不了的……老話說‘破家的縣令、滅門的令尹’,眼前這關是過了,你日後可怎麼辦?”

王方本以爲,這個早熟的孩子,會說‘到時候再說吧’,或者‘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類。誰知陳恪劍眉一挑,一臉決然道:“不能再有‘日後’了!”

“哦?”王方眯眼道:“此話怎講?”

“老師以爲,您今日一番苦口婆心,對他能起多大作用?”陳恪問道。

“沒什麼作用。”王方搖搖頭,有些索然道:“宋大令出身江卿之家,想讓他們設身處地爲百姓着想,實在是太難了……”

雖然唐代以降,世家門閥已經退出政治舞臺,但任何事物從衰退到消亡,都需要很長很長時間。至少在目前,還有許多傳承已久的世家大族,依然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地位超然。被稱之爲‘江卿’。

江卿之家不與普通人家通婚嫁,只要對方非江卿一等,再富而有勢,亦不通融。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生而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心態,又如何指望他們,去體會庶民百姓之心呢?

“現在已經是庶民時代了,這些自以爲高貴的江卿,如果不當官,就算把百姓視爲芻狗,也是他們的自由。”陳恪憤憤道:“但當了父母官,還這樣看的話,便只能給百姓帶來禍患了!”說着雙拳一碰,決然道:“這樣的官員,還是請他回家自己高貴去吧!”

“哦……”王方大感有趣,這小子竟然不想着防守,反而一心進攻——一個弱冠書生,竟想把一縣之長挑落馬下!

‘有趣、有趣……’王方仰脖飲一大口酒,抹抹嘴道:“你有什麼高招?”

“我聽說,益州知州兼益州路轉運使田況,幾次三番重申,要各州縣親民官寬政愛民,嚴禁擾民欺民!”陳恪早就有計較道:“如果田大人知道,他的治下有宋大令這樣欺下瞞上、既敗壞朝廷名聲,又把百姓往死路上避的狗官,在頂風作案的話,不知道會不會坐視不理?”不過他也不確定,大宋朝的官官相護,會不會像後世那麼嚴重。

“田刺史這個人,我有所瞭解。”王方緩緩道:“如果有確鑿的證據,他定會嚴查不殆的……”頓一下,他戲謔的望着陳恪道:“可你手裡有證據麼?而且人家已經照實宣佈了和買的數目,你有理也變成沒道理了吧。”

“唉,先生這樣說,就太不厚道了……”陳恪鬱悶道:“要不是你攔着,我就給他這一百桶酒,哪怕他還是賴着不給我公文也不怕。我有上千鄉親作證,就不信告不贏他!現在可好,這樣一搞,沒了證據,我又徒之奈何?”

“你小子……”王方笑着搖搖頭,晃着手中的酒瓶道:“既然覺着委屈,爲何還要照我說的做啊?”

“因爲,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陳恪悶悶道。

“哦……哈哈哈哈……”王方被陳恪這句話,逗得前仰後合道:“橫豎都是你這後生的道理。”笑了一陣,他才直起身子道:“老夫是不會害你的。我讓你適可而止的原因有三,一是尋常百姓可沒有你這麼大氣性,我看那李簡,保護自己的酒場,尚且畏畏縮縮。現在酒場已經保住了,再叫他去告官,你想都不要用。”

“其二,他不去,只有你自己出面,輸贏暫且不說,你可就在益州官場出名了。民告官可不是什麼好名聲,誰也不會取一個‘以下克上’的秀才,你這輩子都別想考出川去。”王老先生意味深長道:“最後,你就算鬥倒了宋知縣,可也得罪了宋氏。這樣的江卿大族,想要讓你家生死不如,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小子,別以爲我是專教縮頭烏龜的老烏龜,我不是讓你妥協到底。”剎那間,老先生崢嶸畢露,語帶風雷之聲道:“而是要你學會,在沒有把握贏得全局之前,不要輕舉妄動。動則必勝,否則不動,明白了麼!!”最後幾個字,他幾乎是吼出來的。

“學生明白了!”陳恪躬身受教,卻比那宋大令要心誠的多。

“哈哈哈……”王方將瓶中酒一飲而盡,方輕聲笑道:“不過,你雖動不得他。老夫驅逐他,卻可易如反掌,且不惹因果。”

“真得?”陳恪驚喜道:“您快說!”

“想讓老夫幫忙,你得先考個魁元出來。”王方笑得鬍子直翹道:“考出來了,老夫自會守諾。”見陳恪直翻白眼,他冷笑道:“怎麼,你還怕老夫賴賬不成?”

“學生不敢……”陳恪趕緊陪笑道:“學生只是不明白,我一個人的成績,與闔縣百姓的幸福,有什麼必然聯繫麼?”

“有,因爲你得求着我……”王方說完,不管哭笑不得的陳恪,便對着江面引吭高歌起來。

~~~~~~~~~~~~~~~~~~~~~~~~~~~~~~~~~

稍晚的時候,因爲感到被羞辱,畢大官人離開了縣衙,住進一家青樓。在聽說黃嬌酒的出場價,已經被酒商們擡到原先的五倍後,畢大官人鬱悶的要吐血。

當天晚上,喝得爛醉的畢大官人,被窯姐兒扶着上牀酣睡。他的隨從也在外面,各自尋歡作樂去了。

到了四更天,他睡覺的窗戶被人打開,幾個臉上抹了鍋底黑的少年爬進來,先把那窯姐兒堵住嘴,綁起來。然後把睡成死豬的畢大官人,用棉被捲起來,悄然扛了出去……臨走時,還把窯姐的內衣捎帶出去,真是有夠變態。

待到日上三竿,畢大官人的隨從,才發現自家老爺不見了,一問那窯姐兒,竟然發生了綁架。嚇得他們趕緊跑去縣衙,請表老爺幫忙。

宋大令帶人找遍了青神縣,最後纔在城外的侯家養豬場裡,找到了赤身裸體、跟肥豬擠在一起,睡得又香又甜的畢大官人……

---------------------------分割--------------------------

攢了半章稿子了……加油!!!

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82章 段氏(上)第332章 經筵(上)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96章 人樣子第13章 青神縣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25章 醜聞(下)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下)第13章 青神縣第275章 殿試(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二三六章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46章 天石硯第275章 殿試(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27章 於心死(上)第126章 無言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42章 耳光第324章 真相大白(下)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226章 巨資第282章 段氏(下)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216章 星空第376章 曝光(中)第90章 趙宗績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41章 福禍無常第378章 賓天(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85章 醜聞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104章 賞罰分明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66章 重寶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70章 伏殺(下)第246章 宣戰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352章 和親(下)第358章 決堤(上)第367章 破鼓(下)第332章 經筵(上)第4章 盜亦有道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195章 危局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中)第一七就章 鎖廳試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253章 古文第361章 官司(上)第307章 燕雲(中)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147章 老巢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67章 破鼓(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82章 驚變第100章 崑崙關第174章 **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378章 賓天(上)第276章 傳臚(下)第32章 茱萸第22章 乾股第36章 生意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上)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75章 困擾(下)第29章 幸福會遠麼?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297章 滇銅(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
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82章 段氏(上)第332章 經筵(上)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96章 人樣子第13章 青神縣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31章 買撲大會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25章 醜聞(下)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下)第13章 青神縣第275章 殿試(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二三六章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46章 天石硯第275章 殿試(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27章 於心死(上)第126章 無言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42章 耳光第324章 真相大白(下)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226章 巨資第282章 段氏(下)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216章 星空第376章 曝光(中)第90章 趙宗績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41章 福禍無常第378章 賓天(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85章 醜聞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104章 賞罰分明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66章 重寶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下)第370章 伏殺(下)第246章 宣戰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352章 和親(下)第358章 決堤(上)第367章 破鼓(下)第332章 經筵(上)第4章 盜亦有道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195章 危局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中)第一七就章 鎖廳試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253章 古文第361章 官司(上)第307章 燕雲(中)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147章 老巢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67章 破鼓(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82章 驚變第100章 崑崙關第174章 **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378章 賓天(上)第276章 傳臚(下)第32章 茱萸第22章 乾股第36章 生意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上)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75章 困擾(下)第29章 幸福會遠麼?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297章 滇銅(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