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望門樓子

麥芽忙出聲道:“紀叔,您別急,辦學堂的事我們都支持,大家一起想辦法,人多力量大,總能解決的。”

林德壽也擔心他身體,也道:“是啊,不是還有我們呢嗎?我們大傢伙在一塊多商議商議,辦學堂對咱們子孫後代都是好事,應該支持。”

紀安山咳了一會,似乎覺得好些了,才轉過身來,不過,他仍用手帕捂住嘴巴,“有你們這些話,我心裡就踏實了,這樣吧,辦學堂的事就由德壽幫着照應,要怎麼辦,等你們想好了,回頭再跟我說一聲就成,至於承包荒坡的事,正好明兒我家孩子要去縣城,我也同他一塊去,順便問問縣老爺,明兒下午就能給你們答覆。”

聽到事情有了眉目,堂屋裡的幾個人都高興的很。

紀安山也吃不下什麼東西了,便起身告辭,現在是下午時分,太陽並不毒,元青說要送他,怕他一個人回去不安全,被他婉拒了,也沒幾步路,走走就到了,他還沒到走幾步就要昏倒的地步。

送走了老村長,屋裡的幾個人,一時間都有些沉默。

麥芽起身,把紀安山用過的碗跟筷子,拿到廚房,單獨放着,並囑咐田氏跟李氏,待會這碗要單獨洗,還得用開水湯,最好能放在開水鍋裡著煮一下。她這樣一說,田氏也想起來,有些癆病會傳染,她見着村長來,一時高興,就給忽略了。

林虎跟錢勇吃過飯就跑了,這會也不曉得竄到哪去玩了。

田氏跟李氏沒歇一會,就到院子裡洗豬下水去了。

林德壽他們還在喝酒,麥芽便泡了些粗茶,送到堂屋,陪着他們說話。

紀安山把辦學堂的任務交給林德壽,這會他心裡也不是很有底氣,“哎,你們咱們要在哪裡辦學堂?村裡也沒有哪家屋子空着,這要上哪找地方去?”他猛灌了口酒,今天他也喝了不少,臉都紅了。

黃年曉得他又貪杯了,趕忙把他手裡的酒杯奪過來,兇道:“你說話歸說話,別再灌酒了,你兒子都瞎跑去玩了,等級會我可不拉你回去。”

林德壽聽了他的話,咧嘴傻樂,“喲,咱兩空住那樣近,你不拉我誰拉我,今天我還非叫你揹我不可呢!”

“林叔,這酒啊,留着下回再喝,咱們還有正事沒商議呢,您先喝口茶,醒醒酒,”麥芽把酒壺抽走,給他倒了杯濃茶。

冬生也笑着調侃他,“林叔,如今你可是身負重任,可不能貪酒,想想你家林虎,你也想讓他上學堂對吧?”

林德壽其實也沒真的醉,只是藉着酒意跟黃年開開玩笑,他笑着端起茶味,仰頭喝了一杯茶,對他們說道:“放心吧,你林叔還沒渾到那般地步,不是說要辦堂嘛,咱們一塊想想,村裡哪裡有空的屋子,或是閒置的,都成。”

幾個人都沉默了,半響之後,黃年想起一事,“老林頭,咱們村不是有祠堂嗎?”

經他一提點,林德壽如被他敲了一棍子,懵然拍了拍額頭,“對哦,我咋把這岔給忘了,咱村就有現成的祠堂,有好幾間房屋,要是騰出兩間來,一間給夫子住,另一間做學堂,這不就齊活了嗎?”

祠堂這個詞,麥芽以前只在書裡跟電視上看過,她還從未想過,榆樹村也有祠堂。

其實,不是這裡的人迷信,蓋祠堂也是有原由的。每個大家族都會蓋有祠堂,供上族譜,供上歷代家族裡有功德,有貢獻的先人。

可每家蓋出來樣式也不盡相同,

榆樹村雜姓的人很多,都是零零散散的姓氏,所以蓋祠堂這種事,不大可能爲之。

但事有例外,早幾年前,村裡有個大戶,跟謝老二家一樣的有地有錢,蓋祠堂對他們來說,就是舉手之勞的事。可這祠堂蓋起來沒過多久,他家因爲要做生意,舉家搬走了,家裡的地,也轉賣給了謝老二,這纔有了謝老二家,如今這些田地。人都走了,祠堂再也無人過問,屋子沒人住,也就越發破敗。

再後來,祠堂就成了村裡堆放雜物的地方,不過只要稍加收拾一下,也還是可以住人的。

林德壽一拍桌子,“那行,我看啊,這事就這麼定下了,等回頭去問過村長,他要是同意了呢,咱們就出些錢把祠堂修繕一下,好讓夫子住的舒服些。”

黃年也同意他這個說法,祠堂空着也空着,不如另作他用,只是這修葺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還得大家齊心合力才成。

商量好了事,飯也就吃完了,等林德壽他們走了之後,田,李兩家人還得忙着把明天要賣的滷肉做好。

今天又進了些豬大腸,這玩意清洗起來費事的很,田氏她們沒弄過,以前殺年豬,也有這些,不過都是扔了的,他們覺着豬大腸不管再怎麼洗,都有股子臊味,難聞的很。

但麥芽曉得豬大腸應該要怎麼洗,可她也不好直說,就建議田氏用鹽跟麪粉,先把豬大腸用清水簡單衝一下,加上鹽跟澱粉,反覆揉搓,再用清水衝乾淨,要是還有味,就放在滾水裡燙一下,這樣表面的髒物就比較容易颳去了。接着再用,白酒跟淘米水各自再搓洗一遍,這樣大腸裡的異味就能除的差不多了。

洗豬大腸是件費力的活,田氏邊洗邊叨叨,“都不曉得能不能吃,還得費這些事去洗,要是燒出來臭不可聞,回頭不還得倒嘍!”

李氏幫着麥芽說話:“哎呀,不就是洗個豬大腸嘛,你就是話多,你要不想洗,就放着,等會我一個人就能幹了,你負責給我打些水就成,麥芽燒菜咋樣,你不比我清楚?那臭豆腐,可臭了吧?我瞧你不還是照樣吃的香!”

田氏被她這一通給埋汰的,都不知道說啥好了。李氏在幫着自己的閨女,她還能說啥呀?不過,有了這麼位婆婆,麥芽倒是有福了。

麥芽也聽見李氏的話,衝着她們笑了笑,轉身又進了廚房,這幾天,她淨在廚房轉悠了。

忙忙碌碌中,幾天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這天傍晚吃晚飯的時候,田氏把家裡的錢罐子抱出來,元青也把這些日子賣黃鱔的錢一併拿了出來,幾個人坐在院子的大樹下,算帳。

最後總的加一起,一共有十幾兩銀子之多,也算很不錯了。

田氏把銀子一股腦的交給了李元青,李氏一愣,忙道:“大妹子,你這是幹嘛呢?”

田氏衝她直襬手,“行啦,你別跟我瞪眼珠子,先前我家蓋房子,不是也把你家掏空了嗎?這會你們要蓋房子,我不也得學你嗎?再說了,我還指望你趕緊把房子蓋好,這樣兩個小娃也能把親事定下,只要他們兄妹倆有一個人,親事有了着落,我也算安心了,今年再給他爹上墳時,我也有臉見他了。”

見她說的眼淚汪汪,李氏也不好再說什麼。

李元青道:“嬸子,這些錢算我借你們的,等過年賣了兩頭豬,就還上。”

冬生不悅道:“還什麼還,你家日子要是過不好,我可不把妹妹嫁給你!”

聽他說的過了,田氏忙呵斥他。咋啥話都敢說哩!元青臉又紅了,十幾歲的少年娃,臉皮薄的很。麥芽卻不同,她前世聽的多,看的多,見的也多,所以不是很在意。

也是這兩家人關係好,要是擱在外面,誰也不敢亂說的。

冬生知道自己講的太過了,嘿嘿的直笑,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不再吭聲了。

有了錢,有了主意,李家的房子也得儘快蓋起來纔是。

此番,又是一通張羅,期間錢滿倉家的小兒子辦了滿月酒,村裡的老老少少都請了去,二妞的親事也定下了,雙方定下了親事,明年開春就娶二妞過門,這日子定的有些急了,可也沒人反對。

還有就是,村裡唯一的祠堂也修好了,至於那位老夫子,卻遲遲未到。

又下過一場秋雨,氣溫降了不少,都穿上了長衣長褲,就算大中午的,太陽也暖洋洋的,沒什麼熱意了。

錢家的滿月酒不說也罷,也就是擺擺酒席,因爲忙不過來,田氏跟李氏都被請了去幫忙,還從各家借了碗筷,桌椅板凳什麼的,也從田家借了不少的瓦盆裝東西。

左右都是酒宴,也沒什麼好說的,倒是二妞的定親宴,還非說不可。

按照榆樹村的風俗,定親那天,男方得帶一隻大公雞,一隻大公鵝,還得準備些不少的彩禮,這些彩禮中,錢是必不可少。麥芽偷偷問過二妞,她說那邊彩禮也不算少了,五兩銀子呢。

那邊給彩禮,等成親的時候,黃家也得賠不少的嫁妝,這樣女兒嫁過去纔不會被人瞧不起。

望門樓是這邊對定親的統稱,男方先帶着東西過來,回頭再接上黃家的女眷親戚,到男方家裡看看,俗稱就是望門樓子,女方親戚們去看看男方家的底子究竟咋樣,不過,既然看了,就等於兩家的親事定下了,再沒有可迴旋的餘地,要真迴旋了,那兩家可就鬧的難看了。

黃家望門樓子那天,二妞非要把麥芽跟林翠都拉上,按道理說,她倆不是黃家的親戚,是不該去的,可經不住二妞的苦勸,再說她也沒多的姊妹,她倆心一軟就同意了。回到家,可沒少被田氏說道。

定親那日,天氣好的很,一大早,林翠就到田家把麥芽拽走了。

田氏也得去黃家幫忙,家裡就留着冬生跟元青在那忙活,快到黃家時,她又順道把李氏也叫上。

反正村子裡的人就這樣,誰家要有個事,全村人都會去幫忙,儘管有時只是去湊個熱鬧,添個人頭,可也是一種感情,不是嗎?

到了黃家,屋子裡已經坐了不少人,院子裡也有人,黃氏跟幾個婆娘在廚房裡忙着,也沒顧上招呼她們。

這些人麥芽都不認識,瞧見他們來了,不少人都在問,是誰家的姑娘,誰家的女娃子。

● Tтkǎ n● c○

林翠不等她們有機會追問,已經拉着麥芽跑進二妞的房間。

今兒黃大全也回來了,他正在堂屋裡招呼客人,一打眼瞧見林翠跟二妞鑽進了房裡,轉臉跟客人寒暄了幾句,隨後也走進去了。二妞確實沒什麼同齡的姊妹,今兒屋裡只有她一個人在,一見着二妞跟林翠進來了,她總算鬆了口氣,“哎呀,你倆可來了,我一個人好緊張呢,左盼右盼都不來,我還以爲你倆騙我呢!”

麥芽瞧她今兒打扮的格外利落,頭上插着髮簪,雖不是什麼名貴的樣式,卻也精緻的很,因爲不是正式的成親,她不用梳婦人的髮髻。等到成親那一日,可就跟現在不同了。二妞身上也穿着嶄新的長裙,裙上繡着素淨的小蘭花,很雅緻,很清新,襯的原本平凡的相貌,多了幾分少女的韻味。

麥芽握她的手,安慰她道:“我們這不是來了嗎?我家裡活都沒忙完呢,就被林翠拽了過來,夠講義氣了吧!”

林翠在她身邊轉了幾轉,嘴裡嘖嘖稱讚,“喲,想不到我們家的小二妞,也能變的這樣美,這要是讓王大慶瞧見了,只怕是看在眼睛裡要拔不出來嘍,哎對了,他今天來了嗎?我進來時好像沒瞧見啊?”

二妞愣了下,“是嗎?可我聽我哥說,他來了的。”

麥芽笑她道:“咱倆進來的時候是低着頭,就算他迎面走過來,咱倆也不一定瞧見。”

林翠一想也是,堂屋坐了那麼多人,她們進來時,壓根沒敢看。

正說着話,黃大全在外面敲了敲門,“二妞,我能進來嗎?”

三個女娃在屋裡都偷着笑了,這定了親就是不一樣,哥哥都得注意着些了。

“哥,你進來吧!”

“哎,”黃大全樂呵呵的推門進來,招呼了下林翠跟麥芽,指着二妞對他們說道:“她從早上起來就念叨着你們,要是再不來,我就得過去找你們了,我娘在廚房忙着,也顧不這裡,再過一會,還得去王家村呢!”

林翠忙問道:“哪些人去,都定下了沒有啊?”

去男方家望門樓子,也不是隨隨便便去的,首先這人數就得講究着些,不多不少,正好得十個人,女方的嫡親不讓過去,只有一些堂親跟表親的長輩們去看看。一家也只有一個代表,如今都是女人去的多,男人們就留在女方家裡吃飯。

黃大全笑着點頭,“自然是定下的,那邊來了輛帶棚的馬車,等會你們三個坐馬車去,其他人走路,反正也就幾里路,不遠。”

林翠笑嘻嘻的道:“喲,看不出王家還挺大方的,望門樓子也請了馬車,那等到成親那會,只怕還得請人擡着八擡轎子呢!”

二妞羞澀的笑了,偷偷擰了把林翠的胳膊,麥芽也笑着道:“那得要看他娶的是誰了,若是成親那日來接親的轎子不好看,你就別上,非得讓他們請來作擡轎子。”

她這樣說也是有理由的,這裡的帶棚馬車跟另個時空的轎車也差不多,只看那車後面是啥個配製,車裡有沒有放軟墊子啥的,記得以前看古裝劇,有錢人家坐着馬車,也是種享受呢。再說了,這接親的規模直接影響到新娘子嫁人之後的待遇,要是隨隨便便就入了門,婆家人指定不拿你當回事,這以後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黃大全跟她們講了一會話,又忙着出去招呼客人去了,他掀簾子出去的時候,麥芽特地走過去,透着門簾的縫,掃了一眼堂屋,果然看見王大慶攏着個手,縮着腦袋,坐在凳子上。今兒他也換了身利落的衣服,人看上去也精神不少,像個年輕後生的模樣。

回了身,麥芽跟她倆講起王大慶的模樣,林翠笑着道:“瞧那樣子,他比你還緊張哩,也不曉得他緊張個啥,今晚又不洞房……”

話說一半,林翠懵然回過味來,趕忙捂住嘴巴。

二妞佯怒的瞪她一眼,麥芽也怪責她道:“瞧你,越說越沒正形了,待會出了門可不許胡說!”

林翠哪有不從的,捂着嘴,拼命點頭,二妞沒生一會氣,就又笑了。

田氏推門進來,她腰上繫着圍裙,想來是不放心麥芽,所以才特地跑進來看看,她手上還沾着紅,那是用來紅雞鴨抹脖子的喜紅。

“你們幾個坐着幹啥呢,東西都準備好了,等會放卦鞭炮就能走了,”田氏站着用圍裙擦着手,又看着面前的三個女娃子,幾年前,都還是小娃,成天到處戲耍,這一眨眼的功夫,就都要定親,再過不久都得嫁人,一嫁了人,就成別人家的媳婦,過的日子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麥芽驚道:“還要放鞭炮啊?這真弄的跟成親似的。”

田氏臉一板,“傻丫頭,快閉上你的嘴,望門樓當然得放鞭炮,你們幾個準備準備,過會鞭炮一響,就出門去吧。”

這裡的習俗,麥芽還真不瞭解,當鞭炮聲響起,她倆陪着二妞走出門時,還真當這會是成親大喜呢。

不過,相比之下,今兒還是簡陋許多。

黃家門外停了輛馬車,麥芽第一次在這裡瞧見馬,只覺得它比自家的驢子好看許多,而且腳程也比它快,等以後有了錢,她也要買匹馬回去養着,徹底感受一回策馬奔騰是怎麼一回事。

趕馬的車伕應該是跟着馬一起來的,也是專門請來的,在坐上馬車時,麥芽回頭瞧見王大慶就站在黃家門口,他的眼睛也瞧着馬車的方向,卻是有點心不在焉,就像,眼睛看着一處,心裡想的卻又是另一處,整個人有點無精打彩的。

麥芽坐在簾子,坐到馬車裡,對王大慶的反常卻也隻字未提,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又何必說呢,也許他只是一時拐不過彎,一時沒能接受吧!前世不也有人會患上婚前憂鬱症嗎?王大慶或許就是如此。

身下的車軲轆,慢慢滾動起來,可麥芽心裡卻不上不下,有些莫名的煩躁。

二妞以爲她也緊張,忙握住她的手,壓低了聲音道:“別怕,待會你只管我低頭進去就是,其他的都不要想。”

林翠也笑道:“沒事啦,今兒她纔是新娘子,又打扮的這樣漂亮,誰會注意到我們哩!”

麥芽咧嘴笑了,“我們當然不敢搶她的風頭,只是你們別忘了,我舅舅家也住在王家村,要是叫她瞧見我,都不曉得會怎麼編排我呢!”

林翠哦一聲,“對哩,我都把這岔給忘了,可這要怎麼辦?都走到這兒了,你總不會要半路開溜吧?這可不成啊,你別想我丟下,讓我一個人陪她去王家,我也怕着呢,”麥芽的那位舅媽,他們都有所耳聞,本來,在這兒啥事也瞞不住的。可是一想到要一個人去面對那些個陌生人,縱使林翠膽大,那也有怕的時候嘛!

二妞也直搖頭,晃的頭上髮簪叮咚響。

麥芽笑看着她倆的反應,略一思索,“要不這樣吧,等會林翠往外面多看着,要是發現我舅媽了,提前跟我說一聲,然後下馬車的時候,你倆擋着我一點,以她跟王家的關係,也不會進到裡面喝酒。”

“成,我看成,就這樣說定了,”林翠怕她反悔似的,趕緊板上釘釘。

二妞也笑道:“今兒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你倆都跑不掉的。”

“呵呵……”

她們三個說說笑笑,很快,馬車就到了王家村的村口,她們坐的是馬車,自然是要快一些,於是到了村口,車伕不將馬車停下,等着後面的人,不能二妞先進去。

王家村裡好多小娃子都跑來看馬車,摸摸馬脖子,都覺得新鮮。麥芽在其中聽到狗剩的聲音,但她忍着沒敢掀簾子看。

車伕寶貝他的馬,趕走了圍觀的小娃,沒過一會,後面的人都追上來了。

於是,衆人便一塊進了王家。

林翠一路看過去,也沒瞧見她舅媽的模樣。

她也見只見過孫氏一兩次,所以也記的不是太清楚,眼下也顧不了這麼多,王家鞭炮都放了,她倆得趕緊陪着二妞進去。

因爲馬車上沒掛紅,只貼了兩個紙剪的喜字,一看就曉得這家不是娶媳婦,只是定親。

進了王家,前來迎她們的人,把她們一路帶進內屋,那是專門給王大慶成婚用的喜房,也同樣只在門口貼了個喜字。

這望門樓來看的就是王家的房子,以及他家的產業,也好讓女方家裡心安。

王根生跟王大慶都認識麥芽,特別是王根生,麥芽一進來,他就瞧見了,他有些愣住了。

過了會,他招呼完女方家來的客人,趕忙進到內屋,問她道:“咦,麥芽,你咋在這兒哩?”

二妞以爲王根生要責怪,忙站到麥芽跟前,護着她,“王叔,是我叫她來陪我的,我家沒什麼同齡的姊妹,所以才讓她倆來的,你不會生氣吧?”有些講究的人家,講究的也多。

王根生呵呵直笑,“我哪會生氣,你們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特別是麥芽,平常我想請都請不來呢!”他是很感激麥芽的,要不是她,如今他家也只能靠種地得的那點收入。鄉下不像縣城,還可以打打零工,這裡你上誰家打去?他又沒什麼手藝,除了種田,真沒別的進項,可自從門外掛了滷香園的旗子,他這日子也是越過越好,要不然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娶上兒媳婦呀!他成親較早,早年間,孩子是一個接一個的生,生的太密,弄的家裡青黃不接,吃了上頓沒下頓。好不容易把幾個大的都安排成家了,就剩這個小的,也是王氏平日裡最寵的一個。寵的太過,心性一點都不成熟,當然,這話他不敢跟別人說,反正孩子嘛,總會長大的,只要成了親,還怕他不會變成大人嗎?

麥芽也笑着道:“您別客氣,我們幾個在這兒陪着就行了,您還是到外面去招呼客人吧,要是怠慢了女家親戚,那可是要得罪人的!”

王根生樂呵呵的點頭,“丫頭,你說的在理,那我先出去了,午飯我叫她們給你們送進來,你們就別出去吃了。”

他臨走時,麥芽叫住他,“王叔,待會叫王大慶送飯進來吧!”她說的很有深意,王根生自然也聽出來了。

等他走了,林翠又跑上去把門仔細插好,不讓人進來。

這間裡屋,靠牆邊擺着一張大牀,上面的被褥像是新鋪上去的,屋裡還擺着張四方桌子,擱了些瓜果點心啥的。三個女娃餓的緊,特別是二妞,餓了一早上,她娘都不給她吃東西。這會還不趕緊墊墊肚子。

窗戶上面糊着紙,從外面透進來的光,霧濛濛的,看的不是很清楚,可外面傳來的動靜卻聽的清楚。

男方家去的一隻公鵝,一隻大公雞,女方自然也會回禮,但只回了一隻母雞,是當年生的母雞,剛開始下蛋呢!

這會那隻小母雞,被左拎右提的,死命叫個不休。

王家院裡也很熱鬧,但都是些她們不認識的。

林翠打量了下這個房間,低聲道:“看樣子,他家準備的還不少嘛,光是這些絲綢被褥就得不少錢呢。”今天鋪設的東西,是先給新娘家人過目的,等成親那天只能比好,不能比這差。

麥芽不懂這裡的風俗,看的也是稀裡糊塗,“絲綢很貴嗎?這要是一場婚禮辦下來,得要不少錢吧?”

林翠像看傻瓜一樣品眼神看她,“你說啥胡話呢,絲綢那都是大戶人家纔會用的,聽說一匹布就要幾兩銀子呢,你說貴不貴?”

這些事,二妞也不清楚,她驚的張大嘴巴,稀罕的跑過去撫摸柔滑的被面,“哎喲,你還別說,又滑,又軟,還有些涼涼的呢!”

麥芽雖然沒見過真正手工織成的絲綢,但沒見過,不代表沒聽過,急忙提醒她們,“你們注意些,現在別用手摸,要是萬一劃了一根絲,那可就遭了,二妞,還是等你洞房那天,你再摸個夠吧,今兒就少碰那些,萬一叫你未來婆婆瞧見有破損,她可要心疼壞了。”

經她一說,林翠也記起絲綢之路最好刮絲,嚇的縮回手,退到四方桌邊,一屁股坐下了,埋怨道:“其實還不如棉布的被面實用呢,這東西也只有擺着纔好看,也不能天天當被子蓋嘛!”

二妞也悻悻的收回手,很贊同她的話,“也是,以後就是個擺件。”

麥芽瞧她倆被弄的沒了精神,又勸慰道:“瞎想什麼呢,要是沒個像樣的擺設,能像成親的樣子嗎?這東西就留着,以後送人也好啊。”

二妞似是想到什麼,咯咯的笑了,“那成,我以後就送你了,等你跟元青成親那會,我就把這被面送給你,也叫你只能看,不能摸。”

她們打鬧了一陣,很快,外面就開席了。王大慶站在門口,輕輕敲了下門。

林翠對二妞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起身跑去開門,瞧着王大慶連頭都不敢擡,手上還端了個木托盤子,上面放了些三副碗筷,林翠看了看盤子裡的菜,又看了看王大慶發窘的臉色,笑道:“喲,你臉咋這樣紅哩,莫不是也抹了胭脂吧!”

王大慶聞言頭快垂到地上去了,麥芽看不過,走過來接下他手裡的東西,替他解圍,“別胡說,他今兒也是高興,馬上就要娶到媳婦了,哪能不高興哩,說不定今晚都睡不着覺哩!”

二妞聽的一陣着急,這哪裡是解圍,分明是添油加醋嘛!好在王大慶,對麥芽比較熟悉,之前在她家幹幾天活,說過話。在怔忡片刻之後,他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也扯開嘴角笑了,“那個……我去給你們端菜……”說完,他就一溜煙似的跑了。

等飯菜再送來時,王大慶的娘也跟着一併來了,她當然得來看看未來兒媳婦。而且,又聽說田家的女娃也來了,所以乘着酒席開始,大部分人都去吃飯的時候,給三個女娃送些好菜來。

一瞧王氏進來,二妞連忙站起來,不光她站起來,林翠跟麥芽也都跟她打了招呼。

王氏是個胖胖的婦人,生了好幾個娃,身形已經走樣,腰部圓滾滾的,看不出腰身,加上她個頭不高,更加顯得矮胖矮胖。

她在三個女娃臉上看了看,先跟二妞寒暄了幾句,接着就跟麥芽說起話來。

也怪不得她對麥芽這般熱絡,誰讓她家現如今的生意都仰仗田家呢,加之,她又聽王根生說,這些滷肉的花樣跟配方,都是田家的小閨女琢磨出來的,還有那臭豆腐,因爲價格便宜,賣的可好了。要是沒有此番進項,她哪裡能這麼快娶上兒媳婦。

王氏說話的時候,王大慶就站在他娘身邊,等到王氏說完話,起身出去時,王大慶就尾隨着,一塊出去了。

麥芽看着這一幕,沉默了好一會,林翠卻沒看出來,還跟二妞小聲的說笑。

吃過午飯,也沒多耽擱,她們就得回去了。

臨走時,做爲見面禮,王氏還塞給二妞一個紅包,又說了一堆場面上的話。後來,麥芽聽二妞說起,那時黃家的親戚對王家很是滿意,都說二妞嫁過來之後,沒罪受,是門好親事。

回到村裡,麥芽想着一早就出來了,家裡還有好事些沒忙,就跟二妞告辭,先回家了,林翠也跟她一併回去了,反正下面也沒啥事。

田氏跟其他幾個來幫忙的人,在女方家裡吃過午飯,也都各自回家了。又不是正期,一頓吃完了,也就沒啥事了。

回程坐在馬車上的時候,二妞說起她哥哥的親事,說是有人相中她哥,那家條件也都不錯,家裡負擔不重,可就是聽說那家閨女脾氣挺厲害,不過傳言未必是真,誰也不能妄下定論。

瞧見他們都有主了,麥芽也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哥哥,哪怕現在不定親,不成親,但也該有個眉目不是嗎?哥哥也該到了要尋親事的年紀。

且說麥芽回了家,冬生跟元青在家已經將早上來進貨的人打發走了。

陳掌櫃家的小二,現在也是早上過來拉滷肉,陳掌櫃生意越做越大,也忙的很,又把店面擴建了一番,店裡也多僱了幾個人手,所以這進貨跟採買一事,也能分出個人專門幹,他也想替田家省些事。

麥芽回家的時候,他們都坐在院子裡清洗豬下水,上回弄的豬大腸,已經醃製好了,就等着有時間做出來。

她準備先做些滷大腸出來試試,畢竟現在還不到冬天,若是做成鍋子,只怕也沒人買。

現在滷香園的滷肉品種還是太少,正好她今天不累,得趕緊想些新花樣出來。

元青家還要蓋房子,他倆沒幹一會,就趕着驢車去拉磚瓦去了。

麥芽跨着籃子去地裡拔了些青大豆秧子,回到院裡之後,擱在地上。

田氏跟李氏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瞧她抱着那麼些青豆秧,還以爲她晚上要拿來做菜呢,“芽子,咱晚上要吃青豆嗎?娘還等着你把那大腸做了呢,小二哥今天又送了不少的豬大腸過來,你不叫我們嚐嚐,我們都沒勁洗大腸哩!”

李氏笑她:“你就那樣饞哩,你要是饞,今兒中午二妞家燒的菜,我咋不見你多吃哩,她家今兒可弄了不少的好菜。”

田氏道:“她家燒的菜沒味,那肉燒的也老,鴨子燒的全是油,我只夾了幾筷子就不想吃哩!”

麥芽搬了小凳子,又拿了只籃子過來,坐下拽來豆角,聽見她倆的對話,笑道:“李嬸,我娘現在胃口大了哩,人家燒的菜,她吃不慣,非得要我親手燒。”

田氏白她一眼,“瞧把你給能的!”

麥芽嘿嘿的笑了,跟她們認真講道:“其實我不是拿豆子做晚上的菜,我想試着滷豆角。”

“滷豆角?豆角咋能滷哩,”田氏被她的講的莫明其妙。

“哎呀娘,咋就不能滷,不試試咋知道哩,反正又不虧什麼本錢,滷完了還是可以吃的嘛!”

李氏不像田氏反應那樣大,“就讓她試試唄,就是不成功,那豆子也能吃,我家今年也栽了不少的豆角,要是真能成,咋不是可以多一項買賣嗎?”

田氏也白她一眼,“你就護着吧,你比我這當孃的還護着她,人家不曉得的,還以爲你是她娘,我是她後孃哩!”

麥芽坐在一邊,聽見田氏的埋怨,悶笑不已,她這是吃醋哩。

不過,她對滷豆角還是很信心的。今天就滷少點,先自己家人試吃。

麥芽把摘好的豆角,拿到井邊,打了水沖洗乾淨,也不剝殼,連着殼一塊滷。

田氏看的很懷疑,這不剝殼,還能吃嗎?

麥芽可不管她咋想,她從大鍋的滷湯裡,舀了湯汁出來,放在旁邊剛砌不久的小土竈上,又添了些水跟滷料,爲了增加鮮味,光是水可不成,所以還得從大鍋裡多分些滷湯出來。

等把兩邊都調好味之後,就可以滷豆子了,青豆是蔬菜,不用像肉類那樣滷的時間長。

乘着滷豆子的功夫,她去拿了些豬大腸出來,準備今晚先燒一些給他們試吃。

經由田氏她們洗過的豬大腸已經很乾淨了,也在開水裡燙過。

不過,在燒製之前,她還是將大腸大汆燙了一遍,又在開水裡加了醋,加了生薑跟大蔥,還有花椒,幹辣椒等,徹底去除大腸裡的異味。

等到涼水鍋裡泛泡時,再把大腸撈出來,放涼之後切成小段。

廚房裡就她一個人在忙,於是麥芽就在鍋洞底下燒了大柴,這樣就不用看火。

她在小鍋裡燒,鍋中下三勺菜籽油,再夾一塊鹹豬油放進去煉,煉到豬油變成油渣,再倒入豬大腸,進行爆炒。加上鹹豬油,可以很好的去腥去除臊味。炒蔬菜放鹹豬油也香,可以讓蔬菜炒出不同的風味。有些人吃不慣,覺得鹹豬油的味太沖,可鄉下人卻早已習慣。

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46章 靈感暴發第10章 挖水池第89章 鬥 架第110章 年夜飯第31章 掙錢大計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80章 都生了第168章 外賣第116章 烘筍乾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99章 看病第154章 鬥地主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57章 做衣服第152章 小聚第12章 擀麪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41章 摟魚第165章 流血了第95章 就是心疼第63章 水果酒第74章 要蓋房了第56章 上集市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2章 擀麪第129章 糖餅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61章 找鋪子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65章 批發滷肉第55章 泡豇豆第10章 挖水池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120 章 吃齋飯第26章 洗面粉第89章 鬥 架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1章 醒來之初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83章 大雜燴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39章 農忙時第83章 送飯第175章 菜園地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33章 入夥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136章 腿長第59章 又來了第135章 有喜第69章 殺雞第58章 滷肉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57章 皇上?第43章 豆腐腦第40章 都賣完了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13章 二妞成親第78章 上墳第62章 摘果子第82章 智鬥何秀第56章 上集市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78章 上墳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148章 該打第94章 新花樣第145章 飯熟了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90章 臉紅了第92章 這話夠毒!第94章 新花樣第165章 流血了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94章 新花樣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60章 出口傷人第107章 烀鹹鵝第94章 新花樣第14章 春雨綿綿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27章 做涼皮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42章 澡盆子第125章 喜夜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62章 摘果子
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46章 靈感暴發第10章 挖水池第89章 鬥 架第110章 年夜飯第31章 掙錢大計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80章 都生了第168章 外賣第116章 烘筍乾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99章 看病第154章 鬥地主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57章 做衣服第152章 小聚第12章 擀麪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41章 摟魚第165章 流血了第95章 就是心疼第63章 水果酒第74章 要蓋房了第56章 上集市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2章 擀麪第129章 糖餅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61章 找鋪子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65章 批發滷肉第55章 泡豇豆第10章 挖水池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120 章 吃齋飯第26章 洗面粉第89章 鬥 架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1章 醒來之初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83章 大雜燴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39章 農忙時第83章 送飯第175章 菜園地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33章 入夥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136章 腿長第59章 又來了第135章 有喜第69章 殺雞第58章 滷肉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57章 皇上?第43章 豆腐腦第40章 都賣完了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13章 二妞成親第78章 上墳第62章 摘果子第82章 智鬥何秀第56章 上集市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78章 上墳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148章 該打第94章 新花樣第145章 飯熟了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90章 臉紅了第92章 這話夠毒!第94章 新花樣第165章 流血了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94章 新花樣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60章 出口傷人第107章 烀鹹鵝第94章 新花樣第14章 春雨綿綿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27章 做涼皮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42章 澡盆子第125章 喜夜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62章 摘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