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發兵姜齊

正在二皇子猶豫之時,聽到連公公的聲音:“皇上駕到!”

皇上來了!所以的朝臣忙停止了議論,都跪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愛卿平身!”皇上坐在皇位以睥睨天下之姿看着殿下的朝臣!

“謝皇上!”所有朝臣忙起禮。大夥也都準備好了今日要請奏之事。

皇上見三位皇子都到了,朝中衆臣今日也沒有休沐的,看來個個都準備對軟禁姜齊兩國使者和隨從發表一下自己的言論和見解了。他已決定好的事兒,何必再讓人議論?

“衆位愛卿,朕決定發兵姜齊兩國,讓其好好反思!”皇上這是登基以來首次上朝不待朝臣說話,而自己先提出想法!

在場的所有朝臣都一驚,這軟禁兩國使臣事情就挺大的,這還不算,皇上居然要發兵討伐姜齊兩國,這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丞相忙上前:“皇上,此時萬萬使不得啊!我晉國才與那姜齊兩國簽訂了和平條例,怎麼可以出爾反爾?”

太尉也忙上前:“是啊!請皇上三思,若是前面簽訂和平條例,隨即又發兵討伐,定是會讓列國譴責的啊!”

“皇上請三思!”頓時衆位大臣異口同聲的上前請命!

這畫面真是太難得了,朝中什麼時候因爲一件事所有朝臣都站在同一條戰線上過?雖然朝臣們異常同心,可是他卻已經決定好了,便說:“朕心意已決,你們無需相勸!滿朝文武可有人願意主動請纓前去討伐姜齊兩國?”

皇上大臣面面相覷,誰也沒有站出來,二皇子突然覺得今天的父皇跟往日有些不同,他似乎從來沒有這麼一意孤行過,突然想起太后的話,難道這其中有什麼原因?

想到這裡,二皇子忙上前:“父皇,兒臣願意領兵前去討伐,替父皇分憂!”

丞相一驚,不禁朝二皇子看過去,昨日不是已經商量好的嗎?怎麼今日這一上朝就變了卦?這時候二皇子不說將姜齊兩國的使者放了,居然還支持討伐他們,這二皇子是瘋了嗎?

皇上甚是意外,他真沒有料到二皇子會主動請纓,想他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所學的也都是治國之道,何嘗習過兵法他居然敢站出來。看來還是二皇子最瞭解他的心意啊!

“好!真不愧是朕的好皇兒,朕命你領兵五萬去討伐北齊!五日內點兵出發!”皇上真是太興奮了,這二皇子不禁跟他最像,還最懂他的心思!

太尉忙說:“皇上,這北齊邊城還在進行戰後重建工作,這還未重建成功又要發兵,實在是不妥啊!”

丞相頓時也急了:“皇上,使不得啊!這晉國纔剛剛平息戰亂,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萬不可再起戰亂,陷百姓於水火之中啊!”

“丞相不必多說,朕決定的事是不會更改的!”皇上難得堅決果斷一回,可是這個決定對晉國來說真的是對的嗎?

所有人都驚呆了,平常皇上是最能聽取丞相意見的,今日居然對丞相的話充耳未聞,仍舊一意孤行!這實在是太奇怪了。衆人的目光又都投向了黎昕。

黎昕是晉國的戰神,凡是跟戰爭有關的,都有極大的控制和決定權,他們都希望黎昕能站出來說句話!可是黎昕站在那裡只是聽着一句話都沒有說,沒有發表任何言論!

穆博衍也覺得好奇,父皇今天這是怎麼了?還有二皇子居然主動請櫻,這都太奇怪了。他的目光也不禁落到了黎昕的身上,這個謎團他還真解不開!

黎昕迎上黎博衍的眼神,只是對他微微搖了搖頭。這是讓他不要發表什麼意見,聽皇上的就是!

穆博衍便沉默了,靜等着父皇的後文!

皇上便說:“康王帶兵討伐齊國,何人願意去討伐姜國?”

看來皇上是勸不住了,朝堂上又是一片寧靜,沒有任何人再站出來。

皇上目光掃過所有朝臣的臉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沒有一個敢站出來嗎?”仍舊沒有人站出來,皇上目光便又落到穆博衍身上,“博衍,你對姜國邊境熟悉,這討伐姜國就交給你了!五日後點兵出發!”

穆博衍一驚,怎麼會選到他頭上來?父皇這麼做倒底是什麼意思?是真的想要發兵還只是試探他們,或是別有用心?他稍稍猶豫了一下,要不要接旨?

“怎麼?你不敢接旨是要抗旨嗎?”皇上一臉的威嚴!

穆博衍也無它法,便只得上前一步,領旨:“兒臣領旨,只是兒臣有個不情之請,還請父皇答應?”

“你說!”皇上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請父皇答應讓姜國使臣及隨行人員一併隨兒臣去姜國!”穆博衍覺得這是他必需做的,若不然這個仗他怎麼打?

皇上對穆博衍這個要求感到意外,他答應了討伐姜國,可是居然要帶着姜國使者和隨行人員,這實在無法理解!便說:“你讓他一路隨行,好掌握我軍的消息,然後帶回姜國嗎?”

穆博衍搖頭:“兒臣絕無此意!只是發兵也要有緣由。兩國交戰尚不斬來使,何況還沒打仗呢?送他們回姜國這是讓姜國及列國知道,晉國仁至義盡,是姜國背棄信約在先!”

聽完穆博衍的話,皇上也覺得有道理,只是把那羣人和大軍放在一起實在是太過危險,他們這樣太容易掌握我軍的信息了。便說:“送姜國使者及隨行人員回姜國這個消息朕可以答應,但是不能隨大軍同行!”

皇上同意了穆博衍的提議頓時讓衆朝臣鬆了一口氣,他們生怕皇上一時衝動,真的會把姜國使者一直軟禁!這樣一來,那齊國的使者和隨行人員是不是也可以一併送回去?

丞相忙站出來:“皇上,既然將姜國使者和隨行人員譴送回國,那麼齊國使者和隨人員也一併譴送回國吧!”只要放了他們,縱使發兵討伐列國也必能理解!

皇上微微蹙眉,說起齊國,他就想到了那個齊國公主暗中做的勾檔,就想他一直被齊國矇騙,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嚴肅、沉重!

第529章 拖延時間第622章 請假條第729章 面見太后第5章 家族內鬥第268章 詩情畫意第167章 非分之想第20章 吃貨本色第737章 大結局下第560章 別賣關子第642章 姐弟重逢第321章 三個要求第37章 各房交銀第619章 將軍醒來第238章 初入京城第247章 狐狸尾巴第522章 都很機智第53章 晨起陽光第55章 柱子被責第192章 招收礦工第311章 委任官職第71章 開張大吉第673章 慧極必損第598章 願望成真第670章 左右爲難第265章 卸磨殺驢第72章 陸家道賀第191章 百姓父母第516章 權力之爭第503章 姐妹談心第334章 楚家內鬥第463章 久別重逢第550章 拜見太后第9章 各懷心事第348章 母親遺物第607章 官復原職第142章 試吃龍荔第143章 遭逢對手第467章 繼祖求親第663章 洗雪沉冤第414章 姚氏上門第291章 震驚朝野第263章 廉恥之心第294章 三個條件第411章 皇上嘉獎第443章 梅開眼笑第542章 畫兒裝憨第736章 大結局中第24章 陸家少爺第650章 籌備婚禮第114章 偷取配方第595章 客走主安第456章 震驚不已第547章 母子談心第426章 精準分析第670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商量對策第459章 才女詩兒第314章 探子回報第126章 神秘黎昕第232章 簡陋客棧第609章 知冷知熱第502章 愧疚終生第83章 自找彆扭第83章 自找彆扭第713章 身藏不露第269章 五彩湯圓第485章 互許終身第406章 舅母說親第350章 襄陽尋礦第360章 帳目出錯第704章 太子人選第447章 珍貴禮物第222章 端陽節禮第568章 在我心上第398章 命懸一線第429章 黑道大哥第262章 陳年舊事第25章 狠敲竹槓第283章 履行約定第251章 吃軟飯的第68章 遭人破壞第363章 縣令造訪第144章 冒認靖王第697章 萬里尋親第124章 伯牙子期第519章 意義非凡第5章 家族內鬥第508章 開城布公第737章 大結局下第649章 揭人傷疤第720章 三個消息第213章 無頭公案第443章 梅開眼笑第182章 弘忠棄親第149章 仍不死心第669章 皇上心思第717章 故友重逢第76章 三道清茶第554章 思慮周全第25章 狠敲竹槓
第529章 拖延時間第622章 請假條第729章 面見太后第5章 家族內鬥第268章 詩情畫意第167章 非分之想第20章 吃貨本色第737章 大結局下第560章 別賣關子第642章 姐弟重逢第321章 三個要求第37章 各房交銀第619章 將軍醒來第238章 初入京城第247章 狐狸尾巴第522章 都很機智第53章 晨起陽光第55章 柱子被責第192章 招收礦工第311章 委任官職第71章 開張大吉第673章 慧極必損第598章 願望成真第670章 左右爲難第265章 卸磨殺驢第72章 陸家道賀第191章 百姓父母第516章 權力之爭第503章 姐妹談心第334章 楚家內鬥第463章 久別重逢第550章 拜見太后第9章 各懷心事第348章 母親遺物第607章 官復原職第142章 試吃龍荔第143章 遭逢對手第467章 繼祖求親第663章 洗雪沉冤第414章 姚氏上門第291章 震驚朝野第263章 廉恥之心第294章 三個條件第411章 皇上嘉獎第443章 梅開眼笑第542章 畫兒裝憨第736章 大結局中第24章 陸家少爺第650章 籌備婚禮第114章 偷取配方第595章 客走主安第456章 震驚不已第547章 母子談心第426章 精準分析第670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商量對策第459章 才女詩兒第314章 探子回報第126章 神秘黎昕第232章 簡陋客棧第609章 知冷知熱第502章 愧疚終生第83章 自找彆扭第83章 自找彆扭第713章 身藏不露第269章 五彩湯圓第485章 互許終身第406章 舅母說親第350章 襄陽尋礦第360章 帳目出錯第704章 太子人選第447章 珍貴禮物第222章 端陽節禮第568章 在我心上第398章 命懸一線第429章 黑道大哥第262章 陳年舊事第25章 狠敲竹槓第283章 履行約定第251章 吃軟飯的第68章 遭人破壞第363章 縣令造訪第144章 冒認靖王第697章 萬里尋親第124章 伯牙子期第519章 意義非凡第5章 家族內鬥第508章 開城布公第737章 大結局下第649章 揭人傷疤第720章 三個消息第213章 無頭公案第443章 梅開眼笑第182章 弘忠棄親第149章 仍不死心第669章 皇上心思第717章 故友重逢第76章 三道清茶第554章 思慮周全第25章 狠敲竹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