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VII)

+++++++++++++++++++++++++++山雨欲來風滿樓(VII)的分界線

唐太太讓人去城裡的幾間最貴的銀樓和綢緞莊, 說是快到年關了, 家裡要結賬, 讓夥計拿出賬冊來看看有沒有莊子上買了還沒節的。果然銀樓裡還有些首飾還在打造, 因爲沒有完工, 所以沒有送來。 夥計一併查出來給了辦事的人。綢緞莊也有不少三少爺的貨,只是三少爺的每一筆都是他自己結清了的。

“總共有多少?”黎氏閉着眼坐在那裡讓丫頭幫她梳着頭,一邊問辦事的王媽媽。

“首飾加料子總共一萬三千六百兩。都是當時結清了的。”

“一萬三千多四千兩, 這老爺朝廷的二品大員一年的俸祿也不過兩萬五千兩銀子吧。”

王嬤嬤低頭輕聲回道:“這個數目確實有點多,這裡面據說也不是全給白姑娘的,有些是訂了來給老太太,太太和姑娘們過節的。且這三少爺最近剛剛跟白姑娘在一起, 沒準兒是想要訂親了, 把壓箱底的錢都拿出來給置辦也是可能的。”

“即使壓箱底他也不該有那麼多錢。 他一年公中劃給他的月例銀子是三百兩, 十年才三千兩。 即便是有鋪子裡的分紅, 家裡不管生意的少爺每年也就一兩千兩。大少爺爲了唐家這麼辛辛苦苦的, 一年到頭分紅去年我專門問過他,他說也不過才四千兩。一個七品官兒一年的俸祿不過八百兩, 老三可謂一擲千金, 他哪裡來的本錢?而且這還是有賬的, 那些咱們不知道的還不知道多少呢!”

“莫不是老太太貼補他的?”王嬤嬤從小跟着黎氏身邊, 自是知道自己家太太愛鑽牛角尖, 聽風就是雨, 既固執又衝動。

“老太太再怎麼偏着他,但也是一個手裡摳得緊的,也頂多千把兩銀子, 沒得上萬兩的隨他花的。”

說老太太摳,這是黎氏從嫁過來第一天就這樣跟下面的人抱怨的。唐家秉着唐家子弟務必個個有用,不養懶人的原則, 且公子們隨時都有可能應召上戰場的, 必須學會自己料理一切生活, 所以公子小姐身邊貼身的都只有一個丫頭和一個粗使媽媽。即便是老太太自己身邊也只有兩個丫頭和四個常事嬤嬤。其他都是莊子裡的雜役。京城中的唐府每房也是如此配置。這幾年她在新天身邊多放了兩個丫頭,老太太雖然沒說什麼, 但是也沒好臉。

東亭伯府雖然不如唐家有錢, 但是黎氏在家也是四五個丫頭一大堆嬤嬤服侍着的。她嫁過來的時候家裡給她六個如花似玉的陪嫁丫頭, 六房婆子家人和一個奶媽。浩浩蕩蕩十幾個人到了唐家,才發現她身邊侍候的人比老太太都多。做婆婆的雖然不好撥她的面子減她的人, 但平日裡進出的車駕都是普通的馬車, 隨行不過一個車伕, 一個丫鬟和一個嬤嬤。更讓她受不了的是家裡的伙食,每個主子每頓只有兩葷一素和一個湯。 除了特殊年節,婚喪大宴, 平時有客人來, 也只有每個人四菜一湯, 且都是些普通食物, 絕非山珍海味。這種生活總是讓她覺着寒磣, 在京中閨友相聚時, 都覺着擡不起頭。

若說唐家沒錢, 過這種日子,她也就認了。 可恨的是,每個月百草堂都花大量的銀子舍醫舍藥,捐給義學。老太太和她那個出了家的小姑子更是離譜, 開了一個百花堂,本來有些賺錢的營生的,但是都白花花的銀子養了一大堆孤兒寡婦。 她嫁過來這麼多年雖然從來沒有管過外賬和生意,但是總聽人說過一年的流水少說也是上千萬。而唐嵐更是經常拿錢出來去接濟他在軍中的一些兄弟和一些遺孤。

她自己的嫁妝當年東亭伯府給的算慷慨, 一年鋪子和莊子上加起來也有幾萬兩銀子, 但是爲了她的面子, 來往各府各個姐妹之間的交往, 她自己的頭面首飾,燕窩老參這些補品,一年到頭也要幾萬兩銀子才能打得住。 按照她自己的狀況, 她可以猜想老太太每年也不會有太多的多餘銀子來替補老三。動輒上萬兩,這隻有公中才有這麼多油水。

王嬤嬤是黎氏所有陪房中最穩重的一個, 對於太太對老太太的非議,她不像其他幾個爲了討好太太, 順着太太的話說。 她一般不接口, 甚至還會勸一勸自家太太。就如現在, 她只是聽着。

“雁過留毛, 這老三要是真動了公中的銀子, 總有痕跡。 按照老太太的脾氣, 對於禍害公中的,絕對不會輕易放過。 只要咱們抓住了老三的把柄, 不怕老太太不給咱們一個說法。他既然有一萬多兩在外面, 他這屋裡肯定也少不了東西。 讓人去他那裡搜, 總會有證據的。”

王嬤嬤有時候對自己太太的智力很無語。 無緣無故如何能去搜一個當家少爺的地方。看她沉默, 黎氏也不想等她想明白, 直接吩咐:“前兒不是說那個白家的丫頭院子裡沒人照顧嗎?你去牙行找金婆子給你兩個能幹的, 漂亮的, 送到那個院兒裡, 說是給白姑娘和三少爺補的丫頭。 給老三那個一定要漂亮, 給白家那個丫頭添點心事。 人來了你先好好教育兩天, 她們既然進了那屋子, 總是能找到東西的。”

王嬤嬤想了一下, 這法子雖然有點陰 , 但是好歹不是明刀明槍, 還能說得過去。 便立馬就去了。 豈知第二天人就被退回來了, 說人家白姑娘覺得一個嬤嬤就足夠了, 三少爺也說他如今身邊不想有別的女人在眼前幌, 不需要貼身的丫頭。黎氏初聽到的時候還有些生氣, 繼而覺着這更說明了他們倆的院子裡有貓膩, 不敢讓外人進, 更堅定了她自己的看法。

“太太, 要不咱們就直接派人搜吧。咱們不能搜三少爺的地方, 但是那白家小姐的地方應該是可以的。 ”在一旁的洪嬤嬤道。

王嬤嬤有些吃驚, 這洪嬤嬤不是一個愛挑事的人啊, 今兒是怎麼了:“太太, 這樣不妥吧。主子住的地方是不方便明着去搜的。 即便是白家姑娘, 那也是姑奶奶的侄女... ...”

洪嬤嬤理直氣壯地頂回去:“有何不妥?咱們就說太太屋裡丟了東西, 每個院子都查查去去大家嫌疑也是常理。”

這一天, 唐嵐住在咸陽城裡會友不回唐莊, 新傑去了鄰近的鎮子, 說是查看一批藥材, 晚上不回來。唐太太黎氏的院子裡三更過後突然有人叫喚起來,說是進了賊, 偷了太太小庫房中很多值錢的玉器。於是洪嬤嬤就帶着一衆粗使婆子追出來, 一直追到新傑和蓮兒的小院兒, 說是有人看到賊人翻進了院子。

新傑不在, 院中只有蓮兒一個人。若是被賊人跑了進去如何了得, 當即洪嬤嬤和王嬤嬤就讓人敲門,要進去搜賊。蓮兒一聽就知道有問題,但是也不好撥, 畢竟是太太身邊的主事嬤嬤:“嬤嬤, 這院子裡沒有賊人, 請回吧。”

“姑娘, 咱們的人看着他跳進牆內的, 你一個人在裡面, 還是讓咱們搜搜才放心。”

“嬤嬤們是信不過我了?”

“我們哪裡會信不過表小姐, 只是賊人狡猾, 也許躲在陰暗角落, 表小姐不知道, 只怕晚點會出來傷着表小姐。”

“既然嬤嬤們這麼說, 就進來在院子裡看看有沒有賊吧。”

一羣人進來, 王嬤嬤和洪嬤嬤帶着人先去蓮兒的屋中。 王嬤嬤帶着人到處看看, 轉到梳妝檯那裡,順手看了首飾匣子,只見裡面幾套奢華的首飾熠熠生輝。從中拿出一顆東珠來:“姑娘這些首飾從何而來, 怎麼看着跟太太庫房裡原來有幾套很像?”

“嬤嬤什麼意思? 是說我偷了太太的東西?”

“老奴不是這個意思, 是怕這賊進到這屋裡來, 將東西藏在了表小姐這裡, 晚點來取。”

“嬤嬤是說我和賊聯手偷了太太的東西?”蓮兒淡淡地嗤笑道。

“表小姐當初是隻身投奔來的, 這裡多了這麼多價值萬金的首飾, 老奴不得不和今晚盜太太庫房的人聯繫在一起, 至於這些東西是不是就是庫房裡的, 老奴要回去對賬冊才知道。”

“嬤嬤當差當了幾十年了, 連哪些首飾是太太的都不知道, 可見這差是白當了。”

正在蓮兒跟王嬤嬤說話的當口, 洪嬤嬤已經迫不及待地帶着人去新傑的屋裡。 剛剛到門口, 就被幾個勁裝女子擋住。

“不是這院子裡只有表小姐嗎?你們是什麼人?”

勁裝女子只是攔着她們, 並不說話。無論洪嬤嬤怎麼推都無法過去。而此時有三個勁裝女子已經進了蓮兒的屋子, 站在蓮兒身側護着蓮兒, 謹防王嬤嬤會對她做什麼。蓮兒並沒有說話, 只是給她們一個眼神, 然後帶着他們走出來, 到了新傑屋子門口。

“嬤嬤們是來搜賊還是來找三少麻煩的?”蓮兒漫不經心地看着王嬤嬤來到院中, 隨她抱着首飾盒, 王嬤嬤像撿到寶似地得意洋洋。

“表小姐這些是什麼人?”洪嬤嬤厲聲問道。

蓮兒來到這邊, 三名勁裝女子將她成半月形圍着護着,她淡淡地說:“她們是百花堂的女子精衛。因最近不太平,三少爺專門調來守護這院子的。怎麼嬤嬤們把她們也當賊?”

“那倒不是, 只是請她們讓開, 咱們要到屋裡去搜搜。”

“搜什麼?金銀珠寶?王嬤嬤不是已經抱着了嗎?”

“表小姐, 尊稱你一聲小姐是給姑奶奶面子, 你不過是個來投奔來的孤兒, 哪裡來的這價值萬金的首飾?即便你說三少爺給的, 他一個不當家少爺,給你這麼名貴的東西, 怎麼跟太太解釋, 你自己個兒好好想想吧, 不要耽誤老奴辦差, 讓她讓開, 咱們要進去搜。”說罷揮揮手就想讓跟着她來的粗使婆子把人推開。 唐莊的下人都是練過功夫的, 今天來的這幾個有兩個是從侯府帶過來的,其他幾個也是讓莊子裡總管專門訓練過的。 一般江湖上的人還真不被放在他們眼裡。 她不覺得眼前這幾個漂亮的勁裝小姑娘能有多好的身手。

“敢問嬤嬤, 這是找賊, 還是你們奉了太太的命令來三少這裡搜屋?”

“若有人手腳不乾淨, 就是賊。”洪嬤嬤還想往裡闖, 王嬤嬤拉住了她。

“咱們先回去吧。白姑娘, 這盒首飾老奴先拿回去對賬了。”

蓮兒沒有說話,而對一名精衛看了一眼,那名精衛就悄悄離開。

然而洪嬤嬤並不想就此罷休,甩開了王嬤嬤拉她的手, 還要往裡面闖, 且闖的勁道頗大, 且身形絕不是普通人的身段, 百花堂的精衛居然要二人聯手方能擋住她,這倒是讓王嬤嬤都詫異了,共事這麼多年, 她倒是不知道洪嬤嬤有這等身手。雙方鬥了幾十個回合,這洪嬤嬤居然沒有露出敗像。

“都住手, 老太太讓你們到聚言廳回話。”來的是老太太身邊得力的劉媽媽。這半夜三更的, 老太太居然在議事的聚言廳,任誰都知道是出了事。而這洪嬤嬤並未因劉媽媽出現就停下來。

劉媽媽來了氣:“怎麼,洪嬤嬤是覺着自己是太太身邊的人, 不需要給老太太面子?”

洪嬤嬤終於停了下來:“老奴只是怕有賊人溜進了空屋子, 晚點出來禍害白姑娘。”

“嬤嬤這個時候還用這種說法?”蓮兒好笑地看着她。

卷III-6 初嫁爲君婦 (V)(下)卷III-6 初嫁爲君婦(I)(下)第二章 舞者的憂傷第十六章神秘高先生(III)卷III-2 重返京城(I)(中)第六十九章(上)宴乎會乎(V)卷III-6初嫁爲君婦 (VII)(下)卷II-17 洛陽之行(III)(中)卷II-17 洛陽之行(III)(中)第四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X)卷III-33 重歸依雲閣(下)卷III-69 愛恨情仇終有時(中)卷III-3 重返京城 (III)(下)卷II-24 新年(下)卷III-26 靖安壽宴(下)第七十三章(下)宴乎會乎(VIII)(下卷III-5 故人重逢(V)(下)卷III-15 京城百花堂(中)卷III-5 故人重逢(III)(中)卷III-30關關雎鳩 II(中)卷II-8你情我願(VIII)上卷III-1江南的早春(V)(中)第七十二章(上) 宴乎會乎(VII)卷III-22 陽謀後面的陰謀 (上)第七十四章(上)宴乎會乎(IX)(上)第七十二章 (下) 宴乎會乎(VII)卷III-39 鳩占鳳巢(中)第四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XII)第五十三章 慈母愛心之吾兒婚事 (II)卷III-4 紅袖添香(I)(下)卷II-18洛陽之行(VII)(上)卷III-3 重返京城(VI)(下)第五十九章 三妻四妾 (I)卷III-60 兄弟之宜(下)卷III-2 返京之路(XII)(下)卷III-60 兄弟之宜(中)卷III-2返京之路(II)(下)第十五章 神秘高先生(II)卷III-2 返京之路(XII)(上)卷III-60 兄弟之宜(下)第七十二章(上) 宴乎會乎(VII)卷III-15 京城百花堂(上)卷III-1 江南的早春 (I)(下)卷III-18 尷尬人(II)(上)第十四章 悠閒的三公子卷III-45春城無處不飛花(上)卷III-1江南的早春(III)(中))卷II-17 洛陽之行(V)卷III-35 猜疑和嫌隙(中)卷III-30 關關雎鳩 II(下)卷III-3 重返京城(IX)(上)卷II-7(VII)(下)卷III-3 重返京城(VI)(下)II-7(下)你情我願(VII)(上)卷III-1 江南的早春 (IX)(下)卷III-60 兄弟之宜(下)卷III-3 重返京城(V)(下)第二十八章 雪舞梅花 (IV)卷III-1江南的早春(X)(中)第五章(中) 你情我願(V)(中)卷III-1 江南的早春(VII)(上)卷III-5 故人重逢(II)(中)第三章 江湖唐門 II卷II-17洛陽之行(IV)下卷II-18洛陽之行(VII)(上)卷III-1江南的早春(II)(下)第六十二章 三妻四妾(IV)卷III-51 紅顏之惑(中)第五十七章 慈母愛心之吾兒婚事 (VI)卷III-65 憶妍憶妍(中)卷III-37 失陷失陷 (上)卷III-1 江南的早春 (I)(上)第二十四章 柳暗花明未必有村 (V)卷III-5 故人重逢(II)(下)第十八章 神秘高先生 V卷III-34 按兵不動(上)卷II-18洛陽執行(VII)(下)卷II-19雙雙歸來 (II)(中)第三十二章 雪舞梅花(IX)卷II-26 征程在即 (VI)(下)卷III-23 一劍之柔(下)卷III-27 青木園的夜(下)卷III-19 故人來(I)(中)卷II-18洛陽之行(VII)(上)卷III-46 何當共剪西窗燭(下)卷II-26 征程在即 (VI)(下)卷III-53 母儀天下(中)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VIII)第七十五章(下)宴乎會乎(X)(下)卷III-64靖安婚禮(下)卷II-17 洛陽之行(VI)(下)卷III-2返京之路(II)(下)卷III-30 關關雎鳩 II(下)卷II-14 洛陽之行(I)(中)卷III-3 重返京城 (VII)(下)第七十六章(中)宴乎會乎(XI)(中)卷III-6 初嫁爲君婦(VI)(上)卷III-17 尷尬人 I(下)卷II-13何爲過往(III) (中)卷III-36 妒火燒身(上)
卷III-6 初嫁爲君婦 (V)(下)卷III-6 初嫁爲君婦(I)(下)第二章 舞者的憂傷第十六章神秘高先生(III)卷III-2 重返京城(I)(中)第六十九章(上)宴乎會乎(V)卷III-6初嫁爲君婦 (VII)(下)卷II-17 洛陽之行(III)(中)卷II-17 洛陽之行(III)(中)第四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X)卷III-33 重歸依雲閣(下)卷III-69 愛恨情仇終有時(中)卷III-3 重返京城 (III)(下)卷II-24 新年(下)卷III-26 靖安壽宴(下)第七十三章(下)宴乎會乎(VIII)(下卷III-5 故人重逢(V)(下)卷III-15 京城百花堂(中)卷III-5 故人重逢(III)(中)卷III-30關關雎鳩 II(中)卷II-8你情我願(VIII)上卷III-1江南的早春(V)(中)第七十二章(上) 宴乎會乎(VII)卷III-22 陽謀後面的陰謀 (上)第七十四章(上)宴乎會乎(IX)(上)第七十二章 (下) 宴乎會乎(VII)卷III-39 鳩占鳳巢(中)第四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XII)第五十三章 慈母愛心之吾兒婚事 (II)卷III-4 紅袖添香(I)(下)卷II-18洛陽之行(VII)(上)卷III-3 重返京城(VI)(下)第五十九章 三妻四妾 (I)卷III-60 兄弟之宜(下)卷III-2 返京之路(XII)(下)卷III-60 兄弟之宜(中)卷III-2返京之路(II)(下)第十五章 神秘高先生(II)卷III-2 返京之路(XII)(上)卷III-60 兄弟之宜(下)第七十二章(上) 宴乎會乎(VII)卷III-15 京城百花堂(上)卷III-1 江南的早春 (I)(下)卷III-18 尷尬人(II)(上)第十四章 悠閒的三公子卷III-45春城無處不飛花(上)卷III-1江南的早春(III)(中))卷II-17 洛陽之行(V)卷III-35 猜疑和嫌隙(中)卷III-30 關關雎鳩 II(下)卷III-3 重返京城(IX)(上)卷II-7(VII)(下)卷III-3 重返京城(VI)(下)II-7(下)你情我願(VII)(上)卷III-1 江南的早春 (IX)(下)卷III-60 兄弟之宜(下)卷III-3 重返京城(V)(下)第二十八章 雪舞梅花 (IV)卷III-1江南的早春(X)(中)第五章(中) 你情我願(V)(中)卷III-1 江南的早春(VII)(上)卷III-5 故人重逢(II)(中)第三章 江湖唐門 II卷II-17洛陽之行(IV)下卷II-18洛陽之行(VII)(上)卷III-1江南的早春(II)(下)第六十二章 三妻四妾(IV)卷III-51 紅顏之惑(中)第五十七章 慈母愛心之吾兒婚事 (VI)卷III-65 憶妍憶妍(中)卷III-37 失陷失陷 (上)卷III-1 江南的早春 (I)(上)第二十四章 柳暗花明未必有村 (V)卷III-5 故人重逢(II)(下)第十八章 神秘高先生 V卷III-34 按兵不動(上)卷II-18洛陽執行(VII)(下)卷II-19雙雙歸來 (II)(中)第三十二章 雪舞梅花(IX)卷II-26 征程在即 (VI)(下)卷III-23 一劍之柔(下)卷III-27 青木園的夜(下)卷III-19 故人來(I)(中)卷II-18洛陽之行(VII)(上)卷III-46 何當共剪西窗燭(下)卷II-26 征程在即 (VI)(下)卷III-53 母儀天下(中)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VIII)第七十五章(下)宴乎會乎(X)(下)卷III-64靖安婚禮(下)卷II-17 洛陽之行(VI)(下)卷III-2返京之路(II)(下)卷III-30 關關雎鳩 II(下)卷II-14 洛陽之行(I)(中)卷III-3 重返京城 (VII)(下)第七十六章(中)宴乎會乎(XI)(中)卷III-6 初嫁爲君婦(VI)(上)卷III-17 尷尬人 I(下)卷II-13何爲過往(III) (中)卷III-36 妒火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