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膽的想法

“托馬斯,我準備在上海建一座工廠,製藥工廠!”

話題一轉,約翰心潮澎湃的接着說道:“這些年我已經讓他們培養了不少工人,足以負擔一個小型藥廠的運行。所以有一艘船裡面裝的就是工廠的機器設備,還有隨行的技術人員……”

“呃……”

聽了約翰的話之後,托馬斯頓時無語了。

他知道自己老闆對那個東方古國很有感情,但是在那裡建一座製藥工廠?天啊,難道約翰就不知道生產這些藥物需要多高的技術水平?直到現在,歐洲的各大製藥公司依然在拼命的追趕者亨特拉爾製藥公司,哪怕專利過期他們已經可以隨便仿製,但是產品的質量和成本上卻始終無法匹敵,難道那個落後的國度能強的過歐洲去不成?

不過想想約翰的固執,托馬斯也只能是苦笑着點點頭道:“好吧,建藥廠什麼的……只要你開心就好了……”

……

1910年9月,奧斯勒與埃爾利希離開了紐約。

從當年在柏林留學時遇到托馬斯開始,到後來1887年亨特拉爾綜合醫院落成,並且約翰開始籌建醫學院,再到如今奧斯勒和埃爾利希的離開,將近三十年就這麼過去了。老一輩的創業者或者退休,或者離開,或者像托馬斯那樣還在堅守,但是無論如何,自然的新陳代謝是不可阻擋的。

以哈維?庫欣爲代表,亨特拉爾醫療體系的新人們走上了歷史舞臺。

從開始一直到現在,亨特拉爾醫學院走的都是精英路線。1891年,亨特拉爾醫學院招生10人,最終入學9人;1910年,亨特拉爾醫學院招生160人,最終入學160人。在未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內,160人都將是亨特拉爾醫學院的最高招生人數。因爲按照他們的教學計劃,每一名學生到畢業時都將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他們培養出來的都是醫學界真正的精英!

培養一名合格的醫師,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如說在最初的兩年,他們將會受到嚴格的實驗室培訓,用人類的屍體來了解人類的身體構造,用兔子、老鼠和狗等來了解各種生理的和病理的變化,來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而到了後面兩年,他們又要到醫院去了解書寫病歷,瞭解各種疾病的症狀,瞭解各種檢查和治療方式的發展……

屍體、實驗動物、臨牀藥物等等,都需要用金錢來支持!

所以一百年後的美國醫學院校,招生人數往往都非常少,因爲他們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而與此同時,醫學生們的學費也極爲昂貴,少則十幾萬美金,多則三四十萬!而大多數醫學院的學生們,讀書都只能依靠銀行貸款,而對這些未來收入至少十幾萬美金的優質客戶們,銀行業從不吝於提供自己的幫助……

所以在1910年的時候,亨特拉爾醫學院的學費已經上漲到每年一千美元!

這個價格很高,高到了曾經讓輿論界一片譁然的地步。但是當亨特拉爾銀行宣佈爲所有亨特拉爾醫學院的學生提供低息貸款服務,當亨特拉爾綜合醫院宣佈將住院醫師們的薪金上漲到每年最低一千二百美元,主治醫師們上漲到最低三千四百美元之後,所有的質疑聲全部消失掉了。

一千二百美元的年薪,至少相當於日薪四美元!

這個水平,已經和亨特拉爾財團一線工人的水平保持一致了,而三千四百美元在1910年的紐約而言,更是絕對的金領一族!在這個水平線上,一千美元的學費又算得了什麼?只要將來能夠成爲一名主治醫師,四年的學費一年就掙回來了……

先不管這對其他的醫學院有何衝擊,但是有一點是很現實的,那就是1910年亨特拉爾醫學院招生160人,但是報考人數第一次突破了四千人,錄取比例高達25:1!

要知道,敢報考的可都是真正的精英!

因爲約翰?亨特拉爾的出現,美國未來醫學院的精英培養模式,似乎已經有了提前開啓的徵兆……

……

新生入學,代表着老生畢業。

1910年7月,134名學生拿到了亨特拉爾醫學院的博士學位證書。和過去的幾年一樣,幾個月之前他們每個人就已經收到了無數份邀請,包括美國各大醫學院和他們的附屬醫院。開出的薪水並不比亨特拉爾綜合醫院低,而且往往有着更爲誘人的條件:比如說不用經過住院醫師培訓,直接就可以獨立接診,再比如說跳過講師和副教授的職位過渡,直接晉級醫學院的教授等等。

20世紀初的美國醫學界,就是這麼的亂!

不過這也從側方面表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1910年的亨特拉爾醫學院正如日中天!因爲過去的二十年,奧斯勒們用畢業生的質量告訴了美國人一件事情,那就是亨特拉爾醫學院培養的醫師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優秀的醫師,同時也是醫學院最好的教授!

這其中的偉大,用一個數字最容易證明。

過去的十五年中,亨特拉爾醫學院畢業了1455名學生,其中已經拿到亨特拉爾綜合醫院頒發的“執照”的有1101名,這些學生髮表了超過三萬篇論文,有近兩百人已經成爲了各個醫學院的教授級人物!

20世紀初的美國,醫學教授並不是很值錢。

在那些私營的小醫學院裡面,二十多歲的年輕教授們多得是,更別說亨特拉爾醫學院培養的精英們了。只不過相對於那些爛學校而言,這些精英們除了本校之外,更喜歡哈佛、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之類的名校,尤其是同屬常春藤的東北十校,這些年榮升教授的畢業生多達六十餘人,幾乎佔了各校教授人數的一半之多……

所以幾年前的時候,約翰就必須要接受人才流失的苦惱了。

亨特拉爾醫療系統的容納能力畢竟有限,哪怕這幾年不停的擴建新醫院,也不可能一口氣容納每年一百多名畢業生,更何況其他地方的吸引力也一點都不弱。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外流,而且這個比例越來越大。

但是……

當一名1897級和一名1903級的畢業生來到約翰的辦公室,向他求助的時候,他還是被對方的大膽想法給驚住了!(。)

第十三章第17章 心肺復甦第3章 自行車第32章 贈送第二十六章第八章第35章 開膛手第29章 大蕭條第30章 美好的東西第20章 統一第4章 起航第28章 打算第57章 兩篇論文第20章 噩耗第52章 投資未來第14章 必須給第18章 到訪第三十五章第24章 它不叫阿司匹林第3章 發展第15章 節點第29章 兩本書第3章 1916年年底第17章 研究生院第7章 演說第7章 擴建?第25章 電話第13章 迫不及待第17章 宴會第11章 發現第52章 霍普金斯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29章 兩本書第16章 醫學院第56章 招攬第29章 兩本書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7章 哈維?庫欣第11章 發酵第16章 又見卡內基第5章 決定第27章 學生們第2章 典禮第22章 傳染病學第38章 金礦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12章 具備第八章第五十五章第56章 噩耗第63章 巴爾的摩第33章 重病第19章 容閎第30章 中國第26章 撈一筆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第13章 股份第42章 因地制宜第9章 大樓第二十一章第25章 換個思路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4章 埃爾利希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4章 埃爾利希第十八章第21章 攤牌第十六章第25章 談判第26章 不可思議第44章 殺手鐗第46章 孩子和信第25章 電話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53章 合作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二章第45章 漢冶萍第7章 擴建?第45章 訂婚?第16章 好機會第23章 南丁格爾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24章 宮保雞丁第33章 完善第25章 警告第三十六章第38章 議定第72章 請求第13章 講述第6章 伍德羅?威爾遜第76章 決定第22章 傳染病學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三十九章第47章 救人第45章 心肺復甦第14章 重回夏洛特第16章 爲難
第十三章第17章 心肺復甦第3章 自行車第32章 贈送第二十六章第八章第35章 開膛手第29章 大蕭條第30章 美好的東西第20章 統一第4章 起航第28章 打算第57章 兩篇論文第20章 噩耗第52章 投資未來第14章 必須給第18章 到訪第三十五章第24章 它不叫阿司匹林第3章 發展第15章 節點第29章 兩本書第3章 1916年年底第17章 研究生院第7章 演說第7章 擴建?第25章 電話第13章 迫不及待第17章 宴會第11章 發現第52章 霍普金斯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29章 兩本書第16章 醫學院第56章 招攬第29章 兩本書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7章 哈維?庫欣第11章 發酵第16章 又見卡內基第5章 決定第27章 學生們第2章 典禮第22章 傳染病學第38章 金礦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12章 具備第八章第五十五章第56章 噩耗第63章 巴爾的摩第33章 重病第19章 容閎第30章 中國第26章 撈一筆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第13章 股份第42章 因地制宜第9章 大樓第二十一章第25章 換個思路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4章 埃爾利希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4章 埃爾利希第十八章第21章 攤牌第十六章第25章 談判第26章 不可思議第44章 殺手鐗第46章 孩子和信第25章 電話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53章 合作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二章第45章 漢冶萍第7章 擴建?第45章 訂婚?第16章 好機會第23章 南丁格爾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24章 宮保雞丁第33章 完善第25章 警告第三十六章第38章 議定第72章 請求第13章 講述第6章 伍德羅?威爾遜第76章 決定第22章 傳染病學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三十九章第47章 救人第45章 心肺復甦第14章 重回夏洛特第16章 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