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十六 章

轉眼間再有一天就是年三十了,眼看着是年關已到大街上是越來越熱鬧了。李良已經好幾天沒到鶴院去了,他本來也想每天去看看那幫憋悶的眼睛都綠了的小子們,可是每次一去就聽他們挨個訴苦,然後就變着法子的要這要那,把李良逼急了乾脆來個惹不起還躲不起,爺不伺候了!

不過在家裡李良也清靜不了,突然冒出來個叫張子淵的每天天不亮就上門,也不說是來幹什麼的而且甭管有人招呼還是沒人招呼,在客廳裡一呆就是一天,弄得李良是不勝其煩。而關於他的來歷李良已經打聽清楚了,以前是跟着自己的大哥當幕僚,前些時候又和十二皇子打得火熱,他到這裡無非就是來監視自己的,雖說這種監視的方法有些特別,但不是有那麼句話嗎叫做‘伸手不打笑臉人’,那個張子淵拿的是李良頂頭上司禮部侍郎黃乾的名帖並且每次來都帶着一些禮物,李良也就不管他了,愛呆着你就呆着吧。張子淵也挺自覺地,除了偶爾到李良的書房去找兩本書看,在其他的方面也沒給李良找麻煩。

很久以後李良才知道,張子淵在他這裡呆了幾天會對將來產生了許多難以想到的影響。不過就算是李良提前知道了,他也會裝成什麼也不知道任由着張子淵胡來。

後來有一天,來訪的十四皇子和張子淵碰了面,然後兩個人在李良的客廳裡嘀咕了半天,跟着張子淵就不再來了,聽說是回老家過年去了。

對於這些事情,李良也沒怎麼在意,就是可惜少了個天天來送禮的。

天剛亮李良在吩咐好丫鬟爲夫人準備有營養的早飯,然後自己就想去鶴院看看,可是剛到門口就碰上了個老熟人。

御前三品護衛邱瑞帶着一幫子人剛跳下馬就見李良從門裡出來,他往門前一站擋住了李良的去路道:“這不是李大人嗎!正好,跟我這個帶刀的走一趟吧!”

李良笑道:“原來是邱護衛啊!是皇上要見我吧!你稍等!李義,去告訴夫人一聲,就說是萬歲他老人家今天要請我吃飯,午飯我就不回來吃了。”

李義應聲而去,把邱瑞氣的鼻子都歪了,他冷笑道:“美不死你,皇上是讓我來捉你到大殿上問罪的,來人將犯官李良拿下。”

“慢着!”李良一聽就傻了,這是那跟那啊?他忙問道:“問什麼罪?”

“到了大殿上你就知道了!”邱瑞這次明着就是來報仇的,前番李良仗着皇上的手諭把他給羞辱了一頓,今天聽說皇上下旨讓人來拿李良,他可是又是求人又是許願請客才搶下了這個差事的。

大內侍衛如狼似虎的就撲向了李良想把他給困了,李良好漢不吃眼前虧扭頭就跑。這時候李忠、李義可不管你什麼大內侍衛不侍衛的,兄弟倆聯手擋住了大門。

邱瑞大喝道:“大膽李良,還敢拒捕!”

“拒你個頭!”李良邊跑邊喊道:“老婆救命啊!”

門前的大內侍衛的銳氣被李良這一嗓全給喊沒了,他們抓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什麼哭爹的喊孃的叫天王老子的比比皆是,但是還從來沒見過這樣喊的。

李忠和李義功夫還是很不錯的,仗着地利硬是把想衝進去的大內侍衛給擋在了門口的臺階下。

“一羣廢物!”邱瑞暗罵一聲就想親自動手,卻聽到院子裡有人講道:“邱瑞……你想以下犯上嗎!”

那聲音一聽就是個女人,邱瑞冷哼道:“哪裡來的婦道人家在這裡胡言亂語!李良他不過是個六品的犯官,而我是奉旨拿人的堂堂三品御前帶刀侍衛,哪裡來的以下犯上!”

馮玉如同樣冷哼了一聲道:“小瑞子!你父親見了我也要叫聲姑姑,你就是這樣對待你姑爺爺的?你不是以下犯上又是什麼?”

邱瑞別看年不小了,但在四家之中輩分卻是很低的,目前四家的精神領袖金司嶸算起來是他曾爺爺那輩的,而馮玉如的父親則是和金司嶸同輩。在大唐最注重孝道,而這輩份更是亂不得的。不過一般情況下,若是長輩太小而小輩年級很大的話,除了正式場合外通常是不會有人計較的。但是不計較歸不計較,一旦被扣上以下犯上的罪名,那是有官的罷官,有錢的罰錢,還會被萬人唾罵,這個罪名邱瑞可擔待不起。

所以邱瑞一聽就傻了眼了,心道:“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李良的老婆是馮家的二小姐,雖然多年不走動了,但論起輩份來可不就是自己的姑奶奶嗎!”

同來的大內侍衛中不少都是金、邱、尤、湘四家的小輩,不過他們都還年輕,不知道馮家和四家的恩怨,所以聽得古怪,尤家的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後生湊過來低聲問已經鬍子一大把的邱瑞道:“瑞哥,這是怎麼會事?我們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個親戚。”

邱瑞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回家問你爺爺去。”

這時候馮玉如又說話了,她道:“小瑞子!這一大早的,你帶着四家的小輩上門鬧事,卻爲的是那般?”

“回姑奶奶的話!”邱瑞別提有多彆扭了,他揚聲道:“我是奉旨前來捉拿……那個……捉拿姑爺爺的!”對要抓的人如此客氣,他估計是大內侍衛頭一個了。

李良底氣十足地回到了大門口道:“聖旨呢!”

是啊!聖旨呢!邱瑞犯了難了,這到不是他疏忽忘記帶了,一是他奉的口諭,那來的聖旨啊!二是大內侍衛辦事,都是大喊一聲就了事了,什麼時候被人逼着要過聖旨。

見邱瑞這副模樣,李良心道:“看來自己沒猜錯!”

嘿嘿冷笑着,李良站在臺階上對着突然冒出來的便宜侄孫子道:“小瑞子啊!是不是忘帶了,怎麼這麼冒失啊!回去取了聖旨再來吧!”說完轉身就往裡走,一邊走一邊吩咐道:“把門關了!哎!這事鬧得,一點出去的心情都沒了,還是回去睡覺好了!”

邱瑞這下急了,他的確實奉了健宗的口諭前來拿人的,可沒想到竟然會碰了一鼻子灰,有心往裡闖,但卻顧忌着李良背後的鎮國公和祖先留下的不得同馮家爲難的訓示。眼看着李良家的大門緩緩地關上,他是半點辦法也沒有了,只得把腳一跺道:“你們在這裡看着,我回去請旨!”

卻說健宗今天爲什麼突然降旨要拿李良呢?

原來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個早朝了,明天是年三十,除了一干輪值的官員外,其他人等都要回家過年了,有些祖籍離的近的京官更是等着今天散朝後就快馬加鞭往老家趕呢。該辦的事情基本上提前幾天都辦完,辦不完的也都安排到了年後,今天的這個早朝無非就是象徵性的總結一下一年的成就,展望一下將來,君臣互相吹捧一下也就了事了。所以不但文武百官個個喜笑顏開,健宗也龍顏大悅的將十八皇子鄭憲也帶上了大殿,因爲按照習慣,今天諸位皇子要代表他向各位大臣拜早年。至於大年初一的御宴,則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參加。

可沒成想,早朝剛剛開始還沒等健宗開始總結呢,就有監察御史出班說是有本要奏。

衆文武一看人稱鐵頭御史的寇賁出來,都是一陣心驚肉跳。監察御史是獨立於六部之外的一個沒有實權的官職,不過雖然沒有實權卻最讓百官頭疼,因爲他的職責就是監督百官。而現任監察御史的這個寇賁是個軟硬不吃的主,別看他平時很少說話,但只他要一講話那就預示着有人要倒黴了。而看他今天的這個架勢,不知道又是那個人這麼倒黴,把柄被他給揪了出來。這人也是的,眼看就要過年了,不管你準備參誰,好歹也讓人家過個年啊。老天保佑……他要參的人可千萬別是自己啊!

在衆人的祈禱中,寇賁道:“臣今日要參禮部六品通事李良!”

如果是以前這大殿裡的人還真沒有幾個人知道李良是誰的,但隨着兩個月前毆打勾斐王子的事情,李兩的大名現在已經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了。大家一聽心道:“這個寇鐵頭還真是誰都敢參啊!那李良不但是鎮國公的嫡子,還是現在正受皇上喜愛的十四皇子的好友,聽說還是十八殿下的結拜大哥。”

不提衆人心中所想,就聽寇賁道:“李良乃是朝廷命官,他在奉旨看管戴罪於朝廷的童天奇、謝信等人期間,疏於職守。經查,兩月前開始就不時有青樓女子出入鶴院,而童天奇等人更是在李良的縱容下,時常潛出鶴院到青樓酒館買醉,昨夜更是在青樓與人發生爭鬥,在將前來制止爭鬥的差官打傷後潛逃。請陛下懲治!”

健宗聽了是大怒,把爲李良求情的鄭憲和鄭德訓斥了一頓後,當即傳口諭讓人將李良還有童天奇等人拿來問話。可沒想到,在童天奇一干人被帶到後又等了好大一會後,才見邱瑞一路小跑的來到大殿上回道:“陛下,李良言道臣沒有聖旨,拒不隨臣前來!”

健宗是怒上加怒道:“來人,擬一道聖旨給邱瑞!”

有了聖旨的邱瑞屁顛屁顛的出去了,不過去的快回來的也快,沒多大一會就見他又跑了回來道:“陛下,李良掛冠於家門之前,其家人稱其身體不適若是陛下要降罪的話,只要不是死罪,他都在家叩頭謝恩了!”

健宗快暈倒了,而百官也蒙了。李良竟然連續抗旨,這人也太膽大了吧!

剛剛捱了訓的鄭憲搶到玉階前跪倒道:“父皇,李良原本就有瘋癲之症,聽聞父皇怪罪發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請父皇不要再……。”

“再怎樣?”健宗不怒而威道:“是不讓寡人再爲難他了嗎?”

鄭憲道:“兒臣不敢,兒臣以爲李良雖然有罪,但罪不致死,既然他也服罪了,就請父皇將他削職爲民吧!”

旁邊的鄭德,偷眼看了看高高在上健宗後,又側目瞧了瞧跪倒在地的鄭憲,略微猶豫了一下後,他也跪倒在鄭憲身邊道:“父皇開恩,十八弟所言極是,而且童天奇等人私自外出其責任不在於李良,而是兒臣監管刑部不利,致使鶴院看守鬆懈,才使得他們能夠爲所欲爲,請父皇在處罰李良之前先治兒臣的御下不嚴之罪。”

鄭憲也道:“父皇,歸根到底,起因是在兒臣,請父皇現處罰兒臣吧!”

健宗眼睛一瞪道:“你們倒是兄弟同心啊?”

九皇子鄭滎也聞出了一絲不尋常,他上前道:“父皇,兒臣以爲兩位弟弟說的在理。李良有罪,但罪不至死,既然他服罪了,兒臣也以爲將他罷官作爲處罰就行了。”

其實從常理上推論的話,最應該爲李良求情的應該是十二皇子鄭柘。原因就在於,一他是國公們支持的皇子,而李良則是鎮國公的嫡子;二來他主管着兵部,童天奇等人的父兄所在的地虎軍團在名義上也歸兵部管。所以於公於私他都應該最先出來求情的,但他前番派了張子淵去說動李良不成,而現在雖然沒能破壞掉老十四的婚事,但如果李良倒了黴,也算是完成了一個目標,所以他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低着頭在旁邊竊竊發笑。

殿內的衆文武見情況晦暗不明,雖然有三位皇子出面求情,但一個個卻不敢多言,生怕殃及池魚。

健宗冷然道:“我大唐的官是想當就當,不想當就能掛冠就走的嗎?既然你們三個出面爲他求情,那好,寡人就通融一次,你們三個一起去李良家,把他給寡人叫來,寡人一定要當面問個清楚。”

三位皇子領了旨意一起出了大殿去傳喚李良,衆人是越發猜不透健宗的心意了,不過衆人都感覺到了皇上對這位李良是恩寵有加,前面打人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參與事情的人裡就他沒一點事。而現在兩次抗旨,聽皇上話裡的意思,只要他能把事情辯解過去也是不會追究的,而現在就看李良是不是會跟着三位殿下一起來了。

磨磨蹭蹭又過了大半天,眼看着日頭升上了中天,御膳房的太監已經有人過來請旨是不是傳膳了

就在這時候三位皇子空着手就回來了,鄭滎率先說道:“啓奏父皇,李良不肯來。”

健宗面無表情的問道:“噢!那麼他說他爲什麼不肯來了嗎?”

鄭滎退後了一步,把兩個差他半個身位的弟弟亮到了前面。鄭德只得道:“李良說……說……!”說了半天,也說出個所以然來。

健宗不耐煩地說道:“憲兒,你說,李良說了什麼?”

“父皇!”鄭憲把小臉一仰道:“李良說大的不來,小的來,父皇沒有誠意,所以他纔不願意來。”

健宗精神一振道:“他還說了什麼?”

“他還說,寇御史參他是一點道理也沒有。”鄭憲一五一十的道:“童天奇他們有功還是有罪,父皇您還沒下定論,所以在他看來,讓他們住到鶴院其實是保護而不是看押,所以監察御史參他的那些罪是不成立的,至於打架的事情,手長在他們身上,他們自然愛打誰就打誰了。應該處罰他們幾個就行了,牽扯不到他的身上。李良建議父皇把他們交給他們的父兄好好管教,說是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您要怪就怪他們的父兄和師傅好了,這裡面是一點也不關他的事。”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健宗將李良的話重複了一遍後,心情很是複雜的看了看玉階下的四個兒子,而後道:“好大的架子,連三個皇子都請不動他,來人!擺駕!朕要親自去看看這個膽大包天的李良!”

李忠兄弟和管家李福兩口子這時候急得團團轉,別看李忠哥倆敢和大內侍衛開打,但那是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主人被人家欺負,而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他們還是知道的。四個人圍着李良一個勁的說道:“少爺,您不能這樣啊,皇上讓您去您就去好了,看在老爺的面子上他也不會把您怎麼樣的,您又何必這樣慪氣呢!少奶奶,您倒是勸勸少爺啊!”

馮玉如看了看滿不在乎的丈夫後說道:“夫君既然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們還是不要在這裡轉了,都出去吧!”

好不容易把四個人攆了出去,一直閉目養神的李良把眼睜開語不驚人誓不休的說道:“煩勞夫人準備一下,皇上要來了!哎……原本打算到宮裡混頓飯的,沒想到皇上這麼小氣,竟然要跑到我們家蹭飯!”

第 三十三 章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七十七 章 又戰斷魂坡第 一一八 章 避暑勝地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上)第 十五 章第 二十二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八十五 章 栽贓陷害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三十五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上)第 九十 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三十三 章第 五十三 章第 三十六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二十 章第 六十 章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四 章第 三十九 章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六十二 章第 八十五 章 栽贓陷害第 三十七 章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三十二 章第 九十五 章 疑惑的新君第 十七 章第 十 章第 十二 章第 一二八 章 卸磨殺驢嗎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一三一 章 京師風雲第 三十六 章第 三十二 章第 三十五 章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三十五 章第 一百 章 長公主第 五 章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二十五 章第 四十六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一百 章 長公主第 五十一 章第 二十八 章第 十九 章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二十八 章第 五十 章第 一三零 章 長公主和李良的決斷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下)第 七十五 章 矛盾的李良第 六十九 章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六 章第 十五 章第 三十三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殘念第 三十九 章第 四十八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上)第 九十四 章 鎮國金鐗第 七十四 章 無悔的老將軍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三十三 章第 七十 章第 六十八 章第 四十九 章第 五十五 章 寫本書叫葵花(全)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一一九 章 勝地第 六十八 章第 二十四 章第 二十六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六十一 章第 九十四 章 鎮國金鐗第 四十一 章第 四十七 章第 六十九 章第 三十六 章
第 三十三 章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七十七 章 又戰斷魂坡第 一一八 章 避暑勝地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上)第 十五 章第 二十二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八十五 章 栽贓陷害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三十五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上)第 九十 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三十三 章第 五十三 章第 三十六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二十 章第 六十 章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四 章第 三十九 章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六十二 章第 八十五 章 栽贓陷害第 三十七 章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三十二 章第 九十五 章 疑惑的新君第 十七 章第 十 章第 十二 章第 一二八 章 卸磨殺驢嗎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一三一 章 京師風雲第 三十六 章第 三十二 章第 三十五 章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三十五 章第 一百 章 長公主第 五 章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二十五 章第 四十六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一百 章 長公主第 五十一 章第 二十八 章第 十九 章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二十八 章第 五十 章第 一三零 章 長公主和李良的決斷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下)第 七十五 章 矛盾的李良第 六十九 章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六 章第 十五 章第 三十三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殘念第 三十九 章第 四十八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上)第 九十四 章 鎮國金鐗第 七十四 章 無悔的老將軍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三十三 章第 七十 章第 六十八 章第 四十九 章第 五十五 章 寫本書叫葵花(全)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一一九 章 勝地第 六十八 章第 二十四 章第 二十六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六十一 章第 九十四 章 鎮國金鐗第 四十一 章第 四十七 章第 六十九 章第 三十六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