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十一 章 老將和牛犢

嶽闊這幾日忙的不可開交,李良已經告訴他了,勾斐的大軍可能很快就會出現了。所以他一面要熟悉關防,一面要準備做抗敵的準備。饒是他自幼熟讀兵書戰策,也從父親那裡聽說過守衛兩界關的心得,但初次臨陣也難免緊張的徹夜不眠。不過即便再緊張,他也不能表露出來,身爲主帥敵人還沒到就慌了手腳,那底下人還不更亂,而且目前這關裡的主要將領全部都是新人,一旦士兵們因爲將領的原因沒了士氣,這仗就沒辦法打了。

這一日探流星來報,說是發現勾斐的大約十萬人馬正在往兩界關挺進,明日就將抵達斷魂坡了。

“終於來了!”嶽闊深吸了一口氣道:“擂鼓聚將!”

咚!咚!咚……。

沉悶的鼓聲在兩界關內迴盪起來,四門的城衛聽到鼓聲立刻關上了厚實的大門,僅僅留下一個矮小的側門,而就是這個只能供兩人並行的小門洞也是隻能進步能出。城樓上的守衛也敲響了懸掛在門樓上的大鐘,兩界關附近的田地裡爲春種忙碌的百姓們在聽到鐘聲後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往城內趕,他們現在只祈求這是新來的太守在演練抗擊敵軍來犯的演習,否則這些田地今年是不能耕種了。

聽到鼓聲,李良走出了自己的房間登上了守備府的院牆,從這個城中之城張望街上發生的一切。就見軍營內戰備值班的士卒已經有秩序地出現在街道之上,城牆上。商戶們不慌不忙得收拾着攤位上的貨物,過往的百姓的臉上雖然也散發着焦慮但並沒有出現異常的騷亂,老人和孩子在婦女們的照顧下回到了家中不再外出。不少的戶長已經開始按照戶籍挨家挨戶清點人口,並將青年壯丁組織起來,讓他們到預先指定好的地方集合。

整個兩界關就像一臺運轉良好的機器,根據事先安排好的工作任務運轉了起來。

跟着李良一起上來的童天奇看的是嘖嘖稱奇道:“厲害,厲害!這裡的軍隊處驚不變不算稀奇,可沒想到這裡的百姓都是如此的鎮定自若,我今天算是長了見識了。”

李良也點了點頭道:“程化修能把守如此重要的關隘十餘年,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這時候童天奇看到不少佩掛整齊將領們正從四面八方趕來,寶馬良駒之上頂盔貫甲的武將端是威武不凡。看的眼饞的童天奇道:“李大哥,我也想上陣殺敵!你就讓我到嶽大哥那裡聽用吧!”

李良想了想道:“你的武藝實在不行。”

童天奇急道:“我的武藝怎麼就不行了。”

李良一撇嘴道:“你連個女孩子都打不過,還想要上陣殺敵!等你什麼時候打的過我的小姨子的時候,再說吧。”

被揭了傷疤的童天奇別提有多鬱悶了,當初莫名其妙的和馮如仙打了一架其實也就是個平手,但後來知道那人是個女孩子後,平手就夠丟人的了。何況別人不知道,童天奇自己心裡可是清楚得很,當時他可是摸了人家大姑娘的屁股一把。所以後來嶽闊和李良笑話他打不過馮如仙的時候,他小子心裡有鬼也不做強辯。後來在李良家碰到來探望姐姐的馮如仙,童天奇更是躲着走。

見童天奇耷拉着腦袋不說話,李良開玩笑道:“其實武藝高低倒使其次,關鍵是你不懂兵書戰策,上陣除了給大家添亂,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讓你去拖累大家。”

童天奇反駁道:“李大哥,我好歹也是將門之後,你們說我武藝不好我認了,誰讓我沒下過苦功呢,但你要說我不懂兵書戰策,那你就是太小看人了。兵書我也讀過幾本,不是我說大話,要是我是兩界關的主帥,一定能殺的勾斐抱頭鼠竄的。”

李良道:“是嗎?那麼你說說看,要是你的話這仗該怎麼打?”

童天奇道:“如果我是嶽大哥的話,一定會派兵埋伏在段魂坡兩側打勾斐一個措手不及,一戰即可將他們殺退。”

李良聽後道:“主意不錯,除了爛了點別的倒沒什麼毛病。”

童天奇道:“這是什麼話啊!”

李良道:“這樣好了,我們打個賭如何?”

童天奇問道:“賭什麼?”

李良道:“我們去聽聽嶽闊是準備怎麼守城,如果最後決定設伏兵並且能夠獲勝而歸的話,我就放你到嶽闊那裡出陣殺敵。”

童天奇是大喜,這會他贏定了,因爲昨天他試探地問過嶽闊,嶽闊告訴他,如果勾斐來的兵馬不超過二十萬的話,到斷魂坡打伏擊是個很好的辦法,而鋼材嶽闊已經讓人通報李良的時候他可是聽的真真的,勾斐纔來了十萬人。

下了院牆,李良和童天奇沒走正門,而是先轉到後堂才進了正廳,李良對正中端坐地嶽闊點了點頭後坐在了帥案側面爲他這個特使專設的座位上。此時衆將已經點卯完畢,該來的一個不少全到了。而不該來的也來了一個,本來病的不能下牀的前任守備程化修此時也精神抖擻的一身戎裝坐在李良的對面,絲毫看不錯這位老爺子昨天還是個病人。

嶽闊道:“現已探明,勾斐十萬人馬於明日將到,各位有何高見。”

雖然早就知道勾斐的大軍回來的,但真的聽道這個消息後,一羣年輕的將領就覺得血往頭上衝,眼睛一個瞪的比一個大,奔騰的戰意從他們的心頭升起,衛國殺敵、建功立業的時機到了。

先是謝信抱拳道:“有道是兵來將擋,末將進來查看地形時發覺斷魂坡附近是個絕好的佈置伏兵的所在。所以末將請令,願率領一哨人馬出城伏擊敵軍,。”

而後孫鈺哲也不甘示弱的上前道:“謝將軍說的有理,不過末將也有一個建議,勾斐大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憊,末將認爲可以趁其立足未穩之機於夜晚劫營。”

其餘人等也是個個以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架勢,除了發表自己的建議外就是紛紛請命出戰,一旁的程化修手捋鬍鬚是微微搖頭。

嶽闊擺手讓請戰的衆將各回本位後轉過臉來對一旁的程化修道:“程老將軍守衛兩界關多年,您對這次勾斐來犯有何看法?”

程化修站起身道:“老夫乃是卸任之人,本不該在這裡指手畫腳,不過既然嶽將軍問老夫,那麼老夫也就不客氣了。若是有什麼不當之處,還請嶽將軍和諸位將軍多多海涵。”

嶽闊道:“程老將軍請講,後進洗耳恭聽。”

李良也集中精力,想從這位有多年衛邊經驗的老將軍的話語中得到一些啓迪。這些天來通過閱讀地圖和聽取童天奇實地探查後的回報,李良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兩界關建造的真他媽不是個地方。

勾斐和大唐是以山爲界的,從兩界關的城牆上望過去左面是長者山、右邊是無陽山,兩山之間相隔有大約一段十幾里長的相對平坦的地方,而就是這段被當地人稱爲的斷魂坡的區域成爲了勾斐窺視中原的絕好通道。

單就地勢而言,扼守着勾斐北上中原的咽喉要道的兩界關所在的地方並不是一個好的建城之地。中原地勢是北高南低,到了這裡後雖然總體還說還是如此,但突然出現的山脈使得地勢在這個局部範圍內變成了南高北低。站在斷魂坡的出口可以俯視到兩界關內的城樓,若是登上旁邊的高山更是能遙遙的望見關內的建築物。敵人攻打兩界關的時候是一路下坡,很容易就形成衝鋒,但是守關隘的人想要出城反擊的話就成了一路上坡了,反擊的難度就大大地增加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形,當初嶽闊的父親能帶隊衝入勾斐中軍嚇跑了勾斐主帥,李良忍不住會遙想當年這位老爺子有多麼的勇猛。

從軍事的角度上講,斷魂坡出口處纔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好所在。但當初之所以選在現在的位置修建關隘,也是迫於無奈。斷魂坡出口處地質結構負責,有的地方硬如鋼鐵,而有的地方則每逢大雨就會往下塌陷,這些還算不了什麼無非就是加大了建造難度,而最大的困難是流傳很廣的傳說——山神之怒。

據說當年最早也是想在斷魂坡出口處一勞永逸的建一座城池,但是地基纔剛開始挖,每到夜裡工匠們就發覺一陣陣的地動山搖之後,很多剛挖出來的坑都被填平了,還經常出現地裂吞噬工匠以及堆放在地面的材料的情況。人們都說是山神不願意凡人在他的領域內修建城池,在震怒之下以這樣的方式來警告冒犯他尊嚴的人。無奈之下,只得後退了三十多裡建造了現在的兩界關。只是這樣一來,守城的難度就大大地增加了,而勾斐依仗着地利,即使打不過也可以從容的撤退。

李良從當地的老人那裡打聽到了這樣的情況後是暗叫可惜,這麼好的位置偏偏是個活躍的地震帶,不然也用不着現在這麼費力的和勾斐作戰了,放上萬把人就足以讓勾斐望城興嘆了。不過好在這座兩界關城高牆厚,絕非豆腐渣工程,再加上附近的四座互爲犄角的子城的配合,才使得多少年來這座關隘能屹立在斷魂坡下巍然不動。

兩界關目前的駐兵數量是五萬人,在大唐來說是軍隊數最多的關隘了,其他的關隘能有個五六千人就已經不錯了,誰讓這裡的地形不好呢。而駐兵多的除了地形不好的原因外,也是爲了能夠在勾斐繞過兩界關直接攻打後面的平南王以及衛國公、榮國公封地的時候能從背後夾擊來犯之敵。

除了覈對地圖,李良還翻閱了兩界關的戰史。歷任得守備在碰到勾斐進犯的時候一般都會先堅守城池,待後面的平南王和衛國公、榮國公的援軍到達時,再根據勾斐的兵力分配決定出城池作戰的時機。唯一的特例就是嶽闊的父親嶽庭老將軍,在援軍因故遲遲未到的情況下率領城內的騎兵突然出戰,殺了勾斐一個措手不及。

“出兵迎戰本無不可。”程化修道:“但如今敵情未明,貿然出兵迎戰實屬不智。以老夫的經驗來看,勾斐此來絕對不會只有十萬人馬,否則就和送死沒什麼差別。”

這話說得嶽闊等人是連連點頭,勾斐境內山高林密使得勾斐士卒善於從林作戰,而攻城拔寨就非其強項了,而且就裝備上看,勾斐士卒少有貫甲者,胸前和手臂上能裹上一些硬皮已經是很不錯了。至於兵器,也多以粗劣的砍刀爲主。就這樣的裝備和戰鬥力,想以十萬人馬攻打兩界關真的和送死沒什麼兩樣。

“老夫雖然沒有和勾斐有過實際交鋒的經驗,但也深知勾斐每次來犯至少也有二十萬人馬。所以老夫以爲,這十萬人馬如果不是勾斐的先頭部隊,那麼就很有可能是他們的誘敵之計。”程化修說到這裡看了看凝神靜聽的嶽闊和大廳內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少將軍們,最後又看了一眼身份特殊的李良。將這羣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年輕人逐個審視了一遍後,程老將軍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他振作了一下精神後繼續說道:“老夫建議嶽將軍,貿然出兵風險太大,還是應該以城池爲依託進行堅守,待援兵到達後再擇機而動。……這僅僅是老夫的建議,具體該怎麼做,還請嶽將軍定奪。還有,老夫雖然已經卸任,但既然適逢其會,所以懇請嶽將軍,能讓老夫留在關中暫時效力,老夫願在軍中當一個普通的士卒聽憑將軍調遣。老夫的話說完了,老夫就先行告退了。”

說完後程化修對嶽闊和李良拱了拱手後徑直走了出去。

老頭子走了,一羣熱血沸騰的年輕人被他的一盆涼水澆得有些發矇。大堂內靜悄悄的,氣氛十分的壓抑。這時有人嘀咕道:“哼……他以爲他是誰啊!難道他自己查不清楚敵人的數量,就認爲其他也搞不清楚。”

有道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關於兩界關守備錯報軍情的消息在私下裡早就已經傳開了。雖然官面上誰都不提,但實際情況大多數的官員們都知道的差不多了,再從兵部尚書被降職的處分上看,就更加證實了這個消息的可靠性。現在的這個場合下有人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句,也說明衆小將對這位有失職前例的程老將軍的話很不以爲然。

嶽闊的心裡也很矛盾,單純的防守實非他的所願,可這畢竟是自己第一次帶兵,萬一出兵不能得勝而歸,自己個人得失倒是其次,這其中要牽扯到諸多人的性命啊。從小父親就時常耳提面命,要他珍惜手下每個士卒。

不過面對這衆多請戰的將領,也容不得嶽闊有太多的思考時間,略微思索了一番後嶽闊道:“馬全何在!”

“末將在!”同樣來自羽林軍的馬全,目前負責的就是探察敵情。

嶽闊道:“你立刻出發,親自到前方探察勾斐的人馬究竟是多少,另外再多派探馬沿斷魂坡兩旁小路查看有無勾斐大軍活動。速去速回,不得有誤。午夜之前探不到實情爲你是問。”

馬全領命而去後嶽闊又道:“孫鈺哲、苑同林聽令。”

“末將在!”

嶽闊道:“你二人整頓本部人馬,今夜人不卸甲馬不離鞍,火頭軍三更造飯,四更前進餐完畢,且要帶足一日的乾糧,而後靜等本守備的軍令。”

二人精神抖擻的領命後,嶽闊拿起一塊令牌道:“謝信何在!”

“末將在!”謝信大喜,心道:“可算是輪到我了!”

嶽闊道:“你持此令牌前往平南王、衛國公、榮國公三處求援,不得有誤!”

謝信很不情願的說道:“末將得令!”

看出謝信的不滿後嶽闊在給他令牌的時候道:“你要切記,到了平南王封地後先不要急着去,等看到烽火臺狼煙點起再出示令牌求助,。見到狼煙後十五日內調來援兵大功一件,若是三日內不見狼煙即可自行迴轉,同樣也是大功一件!”

謝信這才高興得接令而去。

而後嶽闊又逐一給剩下的將領分派了嚴守關隘、整頓器械、收攏關外居住的百姓等差事。

李良在旁邊看着嶽闊如此的井井有條,是十分的欽佩。這要是換成了他,絕對不會安排的如此面面俱到。

而旁邊的童天奇則是高興得快要手舞足蹈了,因爲他看出來嶽闊是準備設伏兵要一戰退敵酋!

第 三十八 章第 四十四 章第 九十七 章 少年主事第 九十三 章 風起雲涌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風雲第 十七 章第 九十六 章 鬱悶的李良第 十六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下)第 一三一 章 京師風雲第 一零七 章 我們都是蛀蟲第 四十二 章第 一一三 章 一夜三窺聽第 二十八 章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六十九 章第 七十 章第 十 章第 一零五 章 考驗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五十七 章第 一二八 章 卸磨殺驢嗎第一零四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下第 十九 章第 八十四 章 倩女幽魂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三十六 章第 四十六 章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六十七 章第 七 章第 三十六 章第 九 章第 一零七 章 我們都是蛀蟲第 九 章第 三十一 章第 三十九 章第 十 章第 九十五 章 疑惑的新君第 四十二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一三四 章 不明白?不,明白!第 八十九 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 三十三 章第 九 章第 八 章第 七十一 章 老將和牛犢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風雲第 八十九 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 四十一 章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風雲第 十五 章第 六十一 章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八十九 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上)第 四十 章第 一零五 章 考驗第 三十六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七十六 章第 一一七 章 預謀中的水淹三軍第 三十八 章殘念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四十二 章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四十一 章第 五十六 章 老皇帝和老臣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一一三 章 一夜三窺聽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 九十七 章 少年主事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風波起 上第 四十二 章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中)第 七 章第 二十二 章第 六十 章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五十二 章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中)第 九十三 章 風起雲涌第 十三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下)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一一零 章 明明白白告訴你第 八十六 章 連環計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三十五 章第 六十一 章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
第 三十八 章第 四十四 章第 九十七 章 少年主事第 九十三 章 風起雲涌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風雲第 十七 章第 九十六 章 鬱悶的李良第 十六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下)第 一三一 章 京師風雲第 一零七 章 我們都是蛀蟲第 四十二 章第 一一三 章 一夜三窺聽第 二十八 章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六十九 章第 七十 章第 十 章第 一零五 章 考驗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五十七 章第 一二八 章 卸磨殺驢嗎第一零四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下第 十九 章第 八十四 章 倩女幽魂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三十六 章第 四十六 章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六十七 章第 七 章第 三十六 章第 九 章第 一零七 章 我們都是蛀蟲第 九 章第 三十一 章第 三十九 章第 十 章第 九十五 章 疑惑的新君第 四十二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一三四 章 不明白?不,明白!第 八十九 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 三十三 章第 九 章第 八 章第 七十一 章 老將和牛犢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風雲第 八十九 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 四十一 章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風雲第 十五 章第 六十一 章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八十九 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上)第 四十 章第 一零五 章 考驗第 三十六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七十六 章第 一一七 章 預謀中的水淹三軍第 三十八 章殘念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四十二 章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四十一 章第 五十六 章 老皇帝和老臣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一一三 章 一夜三窺聽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 九十七 章 少年主事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風波起 上第 四十二 章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中)第 七 章第 二十二 章第 六十 章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五十二 章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中)第 九十三 章 風起雲涌第 十三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下)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一一零 章 明明白白告訴你第 八十六 章 連環計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三十五 章第 六十一 章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